摘 "要:茶文化作為中華文化意蘊深厚的表征,是茶與文化的嵌合體,它集物質層文化與精神層文化于一體,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標志性符號?!安枞司瘛庇兄诮櫰胶托木常嵘龑W生人格修養;“茶德內核”有助于涵養高潔品德,打造公安文化高地;“茶道秉性”有助于培育良好心智,厚植公安院校人文精神;“茶之哲識”有助于推動文化賦能,踐行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公安院校應回歸致和求真的本源,整合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融入茶文化的審美意象,構造公安院校課程的茶美學意境;創設以茶文化為載體的體驗活動,實施文化強警戰略,逐步推進公安院校人才培養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
關鍵詞:茶文化;公安院校人才培養;價值分析;實施策略;文化自強
中圖分類號:C96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5)S2-0146-05
Abstract: Tea culture, as a profoundsymbol of Chinese culture, is a chimera of tea and culture,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materi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It is an iconic symbo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ea-man spirit\" helps to infiltrate peace of mind and improve students' personality. \"Tea-morality core\" helps to cultivate high moral character and create the police culture highland. \"Tea ceremony temperament\" helps to cultivate a good mind and cultivate humanistic spirit in police collegesdeeply. \"Tea philosophy\" helps to promote cultural empowerment and practice the core values of the People's police. Police colleges should return to the origin of seeking truth, integrate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integrate the aesthetic image of tea culture, construct the aesthetic conception of tea in the curriculum of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create the experience activities with tea culture as the carrier,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police by culture and gradually promote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cultural self-improvement of police colleges.
Keywords: tea culture; talent training of police colleges; value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cultural self-reliance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為賡續中華傳統文化根脈,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根本遵循與方向指引。茶文化作為中華文化意蘊深厚的表征,是茶與文化的嵌合體,它集物質層文化與精神層文化于一體,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記憶符號?!恫杞洝烽_門見山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敝袊遣柚枢l,亦是茶文化濫觴之地。從古代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作為文明交流的重要載體和媒介,茶象征著中國人與世界的相處之道——“和而不同”“和諧相生”“美美與共”,彰顯了中國人“平等、包容、互鑒、分享”的價值理念,也是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象征[1]。
2020年5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國際茶日”系列活動致賀信指出,聯合國設立“國際茶日”,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茶葉價值的認可與重視,對振興茶產業、弘揚茶文化很有意義。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茶文化保護傳承發展,明確指出:“作為茶葉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愿同各方一道,推動全球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鑒,讓更多的人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绷暯娇倳涍€多次“以茶論道”,闡釋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妙喻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倡導國際關系中“和而不同”“合作共贏”等價值理念。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視和推動下,“中國茶”成為傳承與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1]?!安琛痹谥袊赜小皣嫛敝Q,余香脈脈,雋永綿長,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安琛弊植痖_,就是人在草木間?!安琛奔瓤衫斫鉃橐环N木本植物,亦可詮釋為人文語境中君子般的風范嘉物。茶文化中內蘊的茶人精神、茶道內核與茶道秉性、茶之哲識,對于提升公安院校人才培養的人文性、倫理性、科學性具有一定的文化意義與實踐價值。
一 "茶文化的內涵解讀
“茶文化”一詞的出現和應用,始于20世紀80年代。但茶文化作為一種現象,其呈現、形成與發展在中國已綿延數千年。飲茶發乎神農,用于殷商,至唐代“茶圣”陸羽著《茶經》而傳承宏遠,宋代更將其提升為品賞意境,后經由明清的演進推廣,迄今“茶”在中國已吟詠超過數千年的歷史,這正統的道統,自有中國茶道的歷史敘事。中國人有中國人的獨有特質,故中國人的品茶方式及內涵亦蘊含傳統文化的精神,既有“酸甜苦澀調太和”的中庸之道,又兼“樸實古雅去虛華”的行儉之德,既含“奉茶為禮尊長者”的明倫之禮,亦有“飲罷佳茗方知深”的謙和之行……這些屬于中華文化的行誼,自有其成為中國茶道的文化根基[2]。可見,茶文化的基本精神孕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實為中華民族精神的組成部分。
目前,學界對茶文化已有過多種詮釋,總體上可將其定義歸納為兩大類別:一是人類歷史進程中創造的茶之物質及人文精神的全部形態,二是人類歷史進程中創造的茶之人文精神的全部形態。當下茶文化界學者較為認同將茶文化定義為“人類歷史進程中創造的茶之人文精神的全部形態”。建立在茶之人文精神全部形態坐標下的茶文化,其研究的對象當是人類歷史進程中有關茶的社會與精神方面的一切文化事象。茶文化是指茶在“被應用過程中”或在“品飲活動中”所產生和形成的文化,此處的“文化”是指思緒、情感、信念等人類心理、意志層面的創造物,是建構自身主體性的活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典型形態的茶文化具有如下特征:其一,茶文化彰顯茶人的人文素養和心智追求,是茶人暢抒胸臆、外顯茶德的表現;其二,茶文化與茶事密不可分,其由日常生活事件發展為重要的文化事件(茶道),而上升為借喻精神歡愉和人生意義的形上世界建構;其三,茶文化體現了社會精英人士有意的建構,是立言、喻理、明事即“載道”之文化成果[3]。茶文化賦予人們淡泊、明志、儉樸和簡潔思想的同時,還與孔孟之道、道玄釋家等哲學思想交融,成為一種綠色平和的象征。它融天地人于一體,不分你我他,倡導“天下茶人是一家”。概言之,茶文化以物質為載體,是物質與精神水乳相融的復合形態,屬中介文化范例,表現為茶的物質形態、制度形態、精神形態及行為形態,包括茶習俗、茶制度、茶美學以及茶哲學,其涵蓋茶人、茶德、茶道、茶文學、茶藝術、茶器物、茶歷史、茶哲學觀和茶科學觀等諸多元素。
二 "茶文化融入公安院校人才培養的價值分析
(一) "“茶人精神”有助于浸潤平和心境,提升學生人格修養
在茶文化中,“茶人精神”是指茶人應具備的精神、風骨與胸懷,諸如天人合一精神、和平精神、樂生精神、獨立不阿的人格精神和東方獨特的審美精神等,皆是真善美精神的體現與展示,是中國茶人特有的,但卻是世界文明史和人類文化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代陸羽是第一位提出茶人標準的“茶人精神”踐行者,他認為茶人應是“精行儉德之人”,意即注重操守和生活節儉的人,后人以此為圭臬,并凝練出更為樸素的表達——“無私奉獻,造福人類”。以茶喻人,以茶為范的茶人[4],均當有此云水襟懷與奉獻精神。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乃第一要務。卓越公安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高尚的人格修養等素養。因此,精行儉德、無私奉獻的“茶人精神”與公安院?!爸艺\、法治、英雄、廉政”的文化基因有著內在的統一性。將“茶人精神”融入公安院校人才培養,于沖淡平和的茶文化氛圍中以茶修身,滌蕩身心,潤澤心靈,有助于公安院校學生在科層制的警務化管理模式中舒緩身心,紓解情緒,釋放壓力,消解矛盾,以鍛造其琴心劍膽,提升其人格修養。
(二) "“茶德內核”有助于涵養高潔品德,打造公安文化高地
茶,“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辈璧滤貋頌椴枞怂瞥?,是茶文化內涵的集中體現,也是茶文化核心價值的概括。晚唐時的劉貞亮曾將茶德歸為“十德”:“散悶氣”“驅腥氣”“養生氣”“除癘氣”“嘗滋味”“養身體”“利禮仁”“表敬意”“可雅心(志)”“可行道”。著名茶學家莊晚芳明確提出中國茶德是“廉、美、和、敬”,并加以解釋: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姚國坤教授則梳理出中國茶德可用“理、敬、清、融”四字來表述。他認為:理者,品茶論理,理智和氣之意;敬者,客來敬茶,以茶示禮之意;清者,廉潔清白,清心健身之意;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誼之意[4]。如以茶養性、以茶育德、以茶養廉、以茶修德和以茶尊禮等,茶德在中國傳統文化意象中將茶的外在表現形式上升為一種深層次、高品位的精神世界和哲學思想范疇。傳承與弘揚中國茶文化中的“茶德”內核,對于涵養高潔品德,打造公安文化高地大有裨益。茶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有著鮮明的德化功能,在公安院校中可以發揮陶冶高尚情操、豐盈精神世界、彰顯良好形象和推進文化自覺等方面的獨特價值。
(三) "“茶道秉性”有助于培育良好心智,厚植公安院校人文精神
科學知識使我們認識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知道“怎么做”,掌握“改變人類生活的工具”,那么人文精神就是引導“應不應該做”,實現人自身的發展。兩者好比是“智商”與“情商”的關系。對大學生來說,人文精神尤為重要。
人文精神作為一定社會精神的表征,是內在于主體的精神品格,是大學精神氣質和歷史傳統的體現。公安院校作為培養中國式現代化警務人才的戰略高地,人文精神的塑造關乎文化血脈的歷史賡續與現實呈現,而茶文化中蘊含的茶道精神恰能為公安院校培養警務人才奠定堅實的人文基石。茶性“精清”,茶味“浩潔”,茶功“致和”,只有將茶當作品茗藝術的對象之后,才能產生茶道的精神內涵,即茶道的秉性?!办罱鬁鞙?,致清導和”“沖淡簡潔,韻高致靜”是對中國茶道基本精神的提煉。中國茶道不僅注重茶之色、香、味、形,而且追求詩化的意境和哲理上的啟示。林琴南教授提出“茶道四義”,即“美(美律)、健(健康)、性(養性)和倫(明倫)”,茶學家吳振鐸提出“清、敬、怡、真”,稱之為“茶藝基本精神”。后來有學者提出中國茶道秉性的核心就是一個“和”字?!昂汀弊?,不但囊括了“敬”“清”“寂”“廉”“儉”“美”“樂”“靜”等意義,而且涉及天時、地利、人和諸多層面,并因此實現天人合一的和諧之美。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提出“清、敬、和、美”是當代茶文化的核心理念[4]。由此可見,以茶文化之茶道精神為熏陶與教化之“隱泉”,潤物無聲地對公安院校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舉止施以影響,有助于培育學生的良好心智,厚植公安院校人文精神,摒棄虛浮之氣和功利之心。
(四) "“茶之哲識”有助于推動文化賦能,踐行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
“茶之哲識”建立在人類精神活動孕育出的思維方式文化層面,是茶文化體系的核心和文化靈魂,是人類對茶“形而上”的價值觀念的終極思索,其內容包括茶與人類信仰、茶哲學觀、茶科學觀和茶教育傳習等。以禮達仁、樂生養生、茶禪一味是中國傳統文化對生命終極意義的精神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可謂“中和”兩字?!爸小闭撸拘跃咦?、本性完善的境界;“和”者,本性徹底呈現出來的完美狀態。中國茶文化內蘊的“中和”意在融洽、調和,即和諧之意[5]。正因為茶的這種品質,茶與人類和平、茶與社會和諧、茶與人性和自我之間構成了如此深刻的關系。由此,“和諧”奠定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文明基調,并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元素。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興國之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身份標識、文化符號和文化內核[6]。公安院校擔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警鑄劍的初心使命,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秉持“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7]。永葆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和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這種價值意蘊恰與茶文化之哲學思辨高度契合,在哲學層面上能夠達到共融互通,對于公安院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無疑具有滲透強化與文化賦能作用。
三 "茶文化融入公安院校人才培養的實施策略
(一) "回歸致和求真的本源,整合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
倫理素養乃是衡量未來公安人才素質的試金石。理性、平和、文明的公安執法規范要求從警者必須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與道德品行。茶文化中蘊含著重要的人文基因與倫理內涵,茶所體現的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風,包容天下的寬闊胸懷,精行儉德的清廉形象,雅致蘊藉的藝文修養,都是公安院校人才培養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舴蛩固┑略谄鋭摻ǖ奈幕S度理論中將文化比喻為人的“心理程序”,指出文化會影響人們關注什么、如何行動以及如何判斷人和事物。
文化如果得到正確的描述,人們就會認識到存在一種具有特殊性質的生活方式[8]。基于此,公安院校應注重以文化人、以禮養德、以德潤人,不斷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人格修養與倫理素養。
其一,在公安院校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中,要加大通識鑒賞課程的權重,尤其是增設茶文化學類的鑒賞課程,如茶文化通論、茶在中國、茶苑——講述中國茶文化等茶美學課程,讓學生在諸如茶文化類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感受清敬怡和之美,回歸致和求真的本源,喚醒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文化基因,厚植家國情懷、人文情懷和民本情懷,追求公安人才培養科學性、倫理性與功能性的統一。
其二,在公安院校警務化管理實踐中,應注重彰顯價值理性與終極關懷,弱化公安聯考單一導向的工具理性與功利維度,改變因傳統紐帶斷裂所致的異化感和人文氣息日漸式微的態勢,平衡公安院校學生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塑造,使其具備健全的人格修養與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及深切的價值關懷,防止學生陷入精致利己主義的窠臼,從而整合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實現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
(二) "融入茶文化的審美意象,構造公安院校課程的茶美學意境
茶文化作為一種具備精微內在動力的文化,其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道”與“器術”如茶水相融般地結合了起來。茶與文化如一葉雙菩提,結合構成了茶文化事象。茶從大地生長,博大精深,沒有愛之心靈,是無法真正走向茶的。中國茶文化的核心價值在于和諧理念,這正是全人類選擇的生活哲學,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9]。曾有警學界專家提出“儒家文化圈”的理念,并分析世界“低犯罪圈”與“儒家文化圈”存在重合之處,發現兩者之間具有以下共同點:一是使用漢字,都以儒學思想作為行為準則;二是在行為準則上,更強調進與退的統一、個人與集體的統一、傳統與現代的統一,認為穿透儒教文化的外殼,深層次的仍是平衡與和諧。因此,站在全球治理格局的歷史坐標上審視警務發展趨勢,不難發現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能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讓中國傳統文化在新的人類社會秩序構建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正是公安院校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前瞻意識警務人才義不容辭的責任。
基于中國傳統文化歷史視野和全球警務治理國際視野的雙重意蘊,公安院校在常態化的教學管理中,可適當融入茶文化的中國傳統審美意趣,引導和幫助學生從愛茶、品飲的體悟與感知入門,走向茶與人互動的情理教化通道,成為和諧哲學的實踐者,從而增強公安院校的人文底蘊和文化認同。唯有文化之汩汩流泉綿延不絕,才能真正培養出文武兼備的卓越警務人才。毋庸置疑,這需要公安院校教師自身具備較為高超的審美能力與教學智慧以及豐富的教學經驗,并善于創新多維度的教學模式,利用特定情境設置、經典詩詞品鑒、中西(警察)文化比較等方式,在課程教學中巧妙滲透與融入茶文化的審美意象,如引入《二十四詩品·典雅》中的意象:“玉壺買春,賞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陰,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睆亩鴺嬙旃苍盒Un程的茶美學意境,提升學生的精神氣質與文化品格,盡掃課堂倦怠之風氣,達到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提升與美學鑒賞融于一體的境界。
(三) "創設以茶文化為載體的體驗活動,實施文化強警戰略
公安文化中的廉政文化精神特質和琴心劍膽職業品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日濡月染,久久為功。正如林琴南教授所指出的,“事由人為,治茶事,必先潔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誠,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潔身的要求及于衣履,正心的要求見諸儀容氣度”[4]。
公安院校應創設以茶文化為載體的體驗活動,讓茶文化呈現可實操性的文化樣貌,引導學生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表層文化走向深層次精神內核的文化通道。一是從個體層面而言,將茶文化融入公安院校學生的個體生命體驗與文化實踐中,養德塑形,凝聚警心,展示形象。通過搭建校園茶文化活動平臺,豐盈公安院校學生的文化生活,如建立校園“悅心繪苑”“木林茶社”等內蘊傳統文化基因與公安文化相互融合的多元化社團,舉辦警院茶文化節、詩詞名茶品鑒會、警院茶藝表演、江浙采茶戲曲大賽和茶文化學術講座,實地觀摩茶文化景觀和茶文化博物館,邀請茶藝師走進警院等途徑,使學生體悟茶文化之茶德、茶道、茶藝和茶美學賦予人的清朗潤澤與澄明之氣。
二是從集體層面而言,構建以茶雅志、以茶勉己、以茶怡悅、以茶養廉的茶文化氛圍,充分發揮其育警、勵警、律警、悅警和強警的文化功能,實施文化強警戰略。文化強警戰略是發揮文化內化功能,提升公安隊伍凝聚力,構建和諧警營的重要舉措。如浙江紹興蘭亭派出所作為文化強警的示范基地,以文為基,以融為要,從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營養,將蘭文化、書法文化和陽明文化融入警營文化建設。蘭亭派出所民警“一人一房”的標配和個性化定制以及“東方書畫工作室”、暖心書吧等構成了獨具一格的警營人文景觀。因此,公安院??山梃b浙江紹興蘭亭派出所文化強警的創新模式,積極探索以蘊含茶文化元素的雅稱為校園樓宇、景觀、水域、學生公寓及教師公寓賦名,如碧螺潭、荷月塘、尚林湖和梅蘭竹菊園等,涵養人文情懷,塑造文化品格,另可獨辟意境深遠、環境清幽的公安書畫茶室研習茶道,為常態的警務化管理增色,并嘗試打造校園茶聯書畫文化長廊和廉政與法治文化墻,營造“和睦清心”“敬廉樂美”的警院文化氛圍,在知行合一的公安院校教育實踐中建構學生的價值觀、倫理觀和審美觀,逐步推進公安院校人才培養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
四 "結束語
在中國茶文化的歷史長河中,茶人精神、茶道內核、茶道秉性以及茶之哲識等諸要素建構了茶文化的基本體系,煥發著中國文化之光彩。作為一種標志性的文化符號,茶文化的內核要義在于“和諧”,這與公安院校承載的歷史使命與價值目標高度契合?!昂椭C”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之精髓,亦是茶道精神之體現與構建人文心境的深層路徑,更是維護社會良序善治的基石。茶文化豐厚的價值意蘊與人文底蘊融入公安院校人才培養為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賡續文化傳統,為奮力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提供文化賦能。公安院校作為培養未來警務人才的重要高地,應注重文化基因對學生的認知判斷、心理程序及實踐行動的影響,通過回歸致和求真的本源,構造茶美學審美意境以及茶文化實踐體驗等策略成為實施文化強警的引領者和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踐行者。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總書記妙論“中國茶”[EB/OL].https://news.cnr.cn/native/gd/sz/20221213/t20221213_526093783.shtml.
[2] 劉躍華.淺談《天地融入一茶湯》的哲學思想[EB/OL].http://teaismphi.cn/Achievement/jinghua/1187.html.
[3] 李萍.中華茶文化與當代中國人的生命意義建構[J].湖南社會科學,2021(2):137-138.
[4] 姚國坤.中國茶文化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9:302-312.
[5] 王旭烽.茶文化通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126-127.
[6] 陳曙光.核心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DNA[EB/OL].http://www.71.cn/2014/0520/769532.shtml.
[7]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https://gongyi.sohu.com/a/595415004_501883.
[8] 《管理學》編寫組.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78.
[9] 王旭烽.茶文化通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