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物質水平不斷提高,對原生態、綠色食品的消費需求也不斷提升,促使養殖戶采取靈活、方便的散養模式,這種飼養管理對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當土雞養殖戶管理不到位時,極易發生由禽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雞禽霍亂,死亡率極高,給養殖戶造成較大經濟損失。本文通過介紹一例土雞禽霍亂發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和實驗室診斷,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取得明顯療效,作出總結以供同行和養殖戶準確診斷防治參考。
關鍵詞:土雞;散養;禽霍亂 診斷;防治措施
1 流行病學
雞禽霍亂又稱禽出血性敗血癥、禽巴氏桿菌病,是由禽多殺性巴氏桿菌感染引起禽類的一種[1]急性、熱性、分布廣泛的接觸性的敗血性傳染病。該病可常年發生,沒有明顯的季節性,尤其以高溫、潮濕、多雨的夏秋季和氣候多變的夏季發生較多[2]。該病常呈散發性或地方流行性發病,多發生于4月齡以上的成年雞,尤其以產蛋雞發病率更高[3]。主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膚外傷感染致病,患病雞和帶菌的健康雞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其主要通過患病雞口腔、鼻腔和泄殖腔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飼料、飲水、場地、用具等傳播,當飼養管理不到位及各種應激因素即可引起發病。
2 發病情況
2024年7月中旬,筆者接到浦城縣得樂家庭農場雷某電話訴說:在后山林中飼養的土雞,突然發現3~5只突然死亡,且連續幾天都是一樣情況,不知道何種原因造成,焦急請求筆者(為該場縣級科技特派員)到場內幫忙診斷治療。筆者接診后至現場,經觀察和詢問得知:該群土雞飼養在后山果樹林下,飼養日齡達135 d,雞舍及喂料場所散發刺鼻難聞的氣味,飲水區域已泥濘不堪,周圍環境衛生很差;該批雞已按科學的免疫程序注射過高致病性禽流感、雞新城疫、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痘等疫苗。
3 臨床癥狀
患病雞最常見類型是急性型,主要表現為:精神沉郁,喜離群獨處呆立,閉目縮頸嗜睡,不愿移動;體溫明顯升高,可達42~44 ℃,雞冠和肉髯腫脹,邊緣呈現紫黑色,羽毛蓬松凌亂;采食量稍有下降,甚至廢絕,飲水量增多,患病雞大多伴有劇烈腹瀉,排出黃色、灰白色或綠色稀糞,糞便中混有血絲或血塊,氣味腥臭異常;呼吸急促,口、鼻有大量分泌物,口中流出水樣黏性液體,張口呼吸時,喉嚨有異響,呈呼嚕聲。最后昏迷痙攣,衰竭致死,病程最短為0.5 d,最長可達3~5 d[4]。
4 病理剖檢
剖解3羽瀕死的患病雞經觀察可得:尸體脫水嚴重,爪干,肌肉蒼白,鼻腔內有粘液,皮下組織、腹膜以及腹部脂肪等部位有出血點;肝臟發生腫大,質地脆弱,呈棕色或黃棕色,在被膜下和肝實質中有灰白色或灰黃色針尖大至栗粒大的彌漫性壞死點(特征性病理變化);心臟呈現擴張狀態,內有淤血塊,心肌質地變軟,心冠脂肪、心內外膜均呈現點狀出血;胸壁有斑點狀出血;十二指腸下段腸黏膜、腸漿膜均見有彌漫性出血斑點;肺臟呈現嚴重淤血和水腫[5]。
5 實驗室檢查
第一,涂片鏡檢:無菌采取瀕死患病雞肝臟、脾臟、心血等組織制成涂片,用革蘭氏染色液染色后,自然晾干進行鏡檢,可見到有一定數量的兩極著色深、中間著色淺的橢圓形的革蘭氏陰性小桿菌[6]。
第二,細菌培養:無菌采取瀕死患病雞的心臟、肝臟組織,接種于普通瓊脂培養基、鮮血瓊脂和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上,在37 ℃條件下培養24 h。在普通培養基上長出小圓形的半透明菌落,表面光滑,略微隆起,但長勢不良;在鮮血瓊脂培養基上長出無色透明圓形、邊緣整齊的灰色菌落,在菌落的周圍帶有溶血環;在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上不生長[7]。
第三,藥敏試驗:通過藥敏試驗,可得出抗生素敏感排序:高敏藥物為磺胺間甲氧嘧啶、阿莫西林;中敏藥物為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低敏藥物為土霉素、環丙沙星。
第四,類癥鑒別:雞禽霍亂與雞新城疫、雞大腸桿菌。雞新城疫臨床表現為雞心冠脂肪呈現出血點,腺胃乳頭與腸道黏膜出血,甚至是潰瘍、壞死現象,抗生素治療無效。雞禽霍亂全身有許多出血點,心包黏附纖維素性滲出物,肝有壞死灶;雞大腸桿菌病的肝臟變成綠色、腫大,局部有白色壞死灶,雞禽霍亂肝臟呈暗紅色,異常腫大,并黏附典型的壞死灶[8]。
6 診斷
根據發病情況(發病表現為突發性,死亡呈現為急性,雞群發病率普遍低但其發生死亡率極高)[6],臨床癥狀,病理剖檢特征(內臟器官普遍呈現為出血性炎癥及肝臟有白色針頭大小的壞死點)[7]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可見一定數量兩極著色的小桿菌),即可確診為是由感染禽多殺性巴氏桿菌而引起的雞禽霍亂。
7 防治措施
第一,藥物治療:根據藥敏試驗結果,擇優選用高敏的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粉按20 mg/kg體重,拌料空腹飼喂患病雞群,2次/d,連用3~5 d;同時用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按0.4~0.6 g/kg體重,溶入水中,混合均勻,在雞群禁止飲水3 h后,讓雞群自由飲水,2次/d,連用3~5 d;按用藥說明將清瘟敗毒散加入飼料,攪拌均勻后飼喂雞群,連用7 d。對全群雞用電解質多維兌水,讓雞只在禁飲后自由飲水,有利于雞群快速康復。
第二,綜合防控:將雞舍和地面的糞便認真清掃,并集中堆積發酵,以殺滅病原;將病死雞和瀕死病雞進行無害化處理;將30%三氯異氰脲酸鈉粉按1:600配成均勻的消毒液,使用噴霧器全面噴灑消毒雞舍、料槽、飲水器及雞場周圍環境[8];將挑選后的雞群隔離飼養在已經清潔衛生和消毒過的雞舍中,保持雞舍內適宜的溫度、濕度,干燥通風。雞群飼喂全價配合飼料,保證充足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供給,以利于雞群提高抗病力。
經過上述綜合防治,雞群發病和死亡情況迅速得以控制,第3 d,雞群食欲開始恢復;一周后,除16羽患病嚴重的雞死亡外,雞群基本痊愈。
結語
禽多殺性巴氏桿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與健康雞的呼吸道中,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當外界環境突變(高溫、潮濕、多雨)和飼養管理不良(飼料中缺少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雞舍擁擠)等因素,雞群抵抗力下降,就會引起雞禽霍亂的發生和流行。
加強飼養管理,做好衛生清潔和消毒工作,是預防本病的關鍵措施。及時對雞舍的糞便和污物全面清理、統一集中堆積發酵,按照規定及時將雞舍、飲水器、料槽及周圍環境進行全面消毒工作[9]。按照不同飼養日齡,適時分群,調節適宜的飼養密度;做好雞舍的保溫與通風,保證雞舍溫度適宜,空氣干燥清新,防止高溫、高濕,減少各種應激因素,提升雞群的抗病力。在飲水中添加適宜的抗菌藥物(磺胺類)及復合多維電解質,飼喂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的全價配合飼料,增強雞群體質[10]。
雞群一旦發病,應立即挑出病死雞和瀕死病雞進行無害化處理,對有臨床癥狀的雞群及時隔離,挑選使用適宜的高度敏感的抗生素藥物進行對癥治療,能控制雞群病情繼續傳播,能及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發生大面積感染,最大程度降低該病發病率,將損失降到最低。在治療用藥時,要考慮到治療藥物對細菌的適用性(高敏)和耐藥性,需進行藥敏試驗,挑選出敏感治療藥,并交叉使用兩種或多種,防止治療藥不敏感和耐藥而影響治療效果;在治療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給藥的途徑。本病例中,患病雞群處于食欲不佳、飲水量大增的狀態下,采用拌料用藥方式對雞群實行限喂,待雞群空腹時,才可飼喂;采用飲水用藥方式對雞群實行禁飲,待雞群禁水2~3 h后,才可讓雞群自由飲水;通過這樣,雞群就可以攝入足量的藥物,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蔣大成.中西醫結合治療鴨禽霍亂[J].貴州畜牧獸醫,2015(1):38.
[2] 余勤、馮剛、劉斌.蛋雞禽霍亂的臨床表現、診治與預防[J].現代畜牧科技,2017(2):119.
[3] 張尤貞、蔡杰、王群、李琿、鐘剛.禽霍亂的診斷與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8(9):259.
[4] 于超.禽霍亂的流行特點和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9(5):66-67.
[5] 劉以洪.蛋雞禽霍亂的診治[J].中國獸醫雜志,2000(12):38-39.
[6] 聶柱權.雞禽霍亂病的診斷及防治[J].畜禽業,2014(4):71-72.
[7] 盧建濤.雞禽霍亂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診斷及防控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21(5):100-101.
[8] 林斌.一例雞蛔蟲病的診治報告[J].福建畜牧獸醫,2020,42(5):71-72.
[9] 李虹.禽霍亂的診斷、治療及預防措施[J].鄉村科技,2017(9):66.
[10] 王軍.蛋雞禽霍亂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變化、診斷及防控[J].現代畜牧科技,202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