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英語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為此,須大力實施單元整體教學。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卻存在一些常見問題,無法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促進教與學的作用。文章基于UbD教學設計理論,按照“以終為始,逆向設計”的思路,例談針對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設計存在缺憾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UbD理論;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設計;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英語課標標準(2022年版)》提出要加強單元教學的整體性。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目前小學英語教學設計的總體趨勢,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但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一些常見的問題,亟待優化。
一、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常見問題及歸因
(一)強行拼湊,弄巧成拙
新課標提出要進行單元整體教學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但由于部分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這一教學理念認識不足,在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和重構的時候缺乏單元“大觀念”,只是強行把教材里的內容進行機械拼湊,各課時內容之間聯結松散,缺乏層次性和邏輯性,反而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了阻礙,不利于學生的認知發展和邏輯思維的形成。
(二)主次失衡,重“趣”輕“效”
一些教師出于對教學趣味性的追求,過分強調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英語的有趣,較少進行語篇的深入研讀和主題意義的探究,不斷降低教學活動的難度,以營造英語學習的輕松氛圍,迎合了學生的畏難情緒,阻礙了學生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提升。或者一味追求構建游戲闖關類的單元大情景故事線和畫面生動華麗的PPT設計,忽視了教學活動之間層層遞進的邏輯嚴謹的聯結。這樣的做法無疑是不分主次,重視教學的有趣而忽視了最重要的教學的有效,華而不實,不利于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和核心素養的形成,最終影響學生的長期發展。
(三)教學評割裂,費時低效
“教—學—評”一體化有助于單元整體教學的持續推進,但在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在進行“教—學—評”一體化設計時,學習活動和評價活動界限模糊,評價活動流于形式,沒有確定合適的評估標準,也沒有注重收集評價的證據,并不能真正起到調控學習過程、分析教與學的效果和幫助學生高效達成教學目標的作用。
二、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一)UbD教學設計理論特點
課程專家格蘭特·威金斯與杰伊·邁克泰格提出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教學設計理論,即“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其實質是一種逆向設計理論模式,主張教學設計應分為三個階段:明確預期學習結果—確定恰當評估方法—規劃相關的教學過程。UbD教學設計理論聚焦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有助于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基于UbD教學設計理論的大單元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下面以粵教開心版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6 Jobs為例,基于UbD教學設計理論探索大單元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1. 明確預期學習結果
UbD教學設計理論實質上是“以終為始,逆向設計”的理論,因此在教學開始之前,就應該先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合理的預測。只有目標清晰,才能堅定不移地朝著目標持續前進,不偏航,不迷航。在UbD理論的指導下,教師應從單元總目標出發,思考每個課時學生應該要達到什么目標。在本單元的整體設計中,以“職業”這一主題為主線,重新整合自然單元中的內容,根據單元總目標——學習職業內容的相關表達,認識不同職業的意義,分享自己的理想職業,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培養社會責任感,逆向分析要達到這個目標,學生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思維發展應該經歷什么階段和過程,以及采取什么樣的方法才能達成這些目標。逐步分析,形成了以下的教學結構圖。UbD逆向設計很好地把單元總目標和課時目標聯結在一起,讓教師以更宏大的角度去看待單個課時的目標,有效避免了傳統教學跟著感覺走,缺乏清晰目的導致的教學隨意性和低效的缺憾。它使得重構的教學內容更具邏輯性和層次性,對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起著重要作用。
2. 確定恰當評估方法
在UbD視角下,需要使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收集學生達到預期學習結果的證據,以此來證明學生是否真的理解以及理解的程度如何,從而指導后面的教學。在本單元中,為了找到學生達到單元總目標的證據,教師設計了以下的評價方法。
(1)評價量表:在課堂的開始和結束,提醒學生使用課堂評價表進行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成為評價活動的參與者,自覺運用評價結果改進學習,起到更好的以評促學的效果。
(2)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對評估學生是否對主題知識之間的聯結有一個清晰的掌握,是否能深入認識主題內涵和各教學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能否進行準確合理的表達,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如何等有著獨特的作用。根據本單元話題和教學目標,可以讓學生圍繞Jobs這一話題制作思維導圖(職業名稱和職能),以此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水平,調控下一步的教學。
(3)合作探究:通過小組合作,開展探究學習。本單元主題下,學生的任務是Finish the mind-map together,目的是幫助學生拓展主題詞匯,加深對職業職能的理解,初步樹立職業認同感。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學生需要小組抽取繪本選段,小組共讀,找出并在卡紙上寫下關鍵詞,上臺進行匯報展示并完成思維導圖,最后全班和教師共同進行評價。在小組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溝通協商,明確組員的分工,展示的過程中也是自由選擇多種方式進行呈現。本組自評之后,其他組從語言表達、呈現效果、關鍵詞是否準確、書寫是否美觀等方面進行評分,選出最佳小組,教師根據各小組的表現進行點評和反饋。小組合作探究自評互評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深度理解,又有助于鍛煉合作能力,提高合作意識,從而實現學科育人的價值。
(4)練習檢測:堂上采取小練習和聽說活動等方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以便隨時調整教學節奏,對學生不熟練的部分進行重點滲透。這是一種診斷性的評價方式,在評價之后能迅速根據評價結果進行改進,提高學習效果。
(5)個性展示:在本課時重點任務—書面表達并上臺展示朗讀My Dream Job時,首先給予評價標準的指導。學生上臺展示后,按照評價標準(語音、語言的準確性、內容的合理性、單詞拼寫、卷面等)進行自評,最后綜合同學和教師的評價給予等級。這樣更能全方位展示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以便診斷預期目標的達成度。
3. 規劃相關教學過程
在明確預期學習結果,確定恰當評估方法之后,就到了具體的教學過程的規劃和實施。教學過程的規劃必須引導學生圍繞單元主題開展深入解讀和分析,依托語篇,設計包含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等不同層次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整合性地進行語言和文化知識學習。例如,Unit 6 Jobs的教學活動設計如下:
環節一:Warm-up
1. Play a game—I say you say.在韻律感強的rap中復習已學職業和職業類單詞的詞尾規律。
2. Look at the shadows and guess the jobs.看陰影形狀猜職業名稱(復習職業單詞和詢問職業的重點句型,由詞到句)。
活動意圖:基于單元主題,復習舊知,檢測學情,引出新課話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韻律感強的rap和看影子猜職業的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高效復習舊知,自然引出課文文本故事。
環節二:Pre-reading
1. Look and guess.學生觀看PPT上的圖片變化,結合教師的語言提示,合理預測故事發生的地點和故事情節。
2. Watch and answer.學生觀看視頻和聽錄音,回答問題,梳理故事信息,鞏固語言知識。
活動意圖:設置懸念,激發好奇心,引發思考,進行合理預測,滲透閱讀技巧。通過視聽活動,回答問題,復現關鍵句型,梳理文本內容。
環節三:While-reading
1. Memory game.學生認真觀察繪本圖片,獲取信息,認知職業名稱和特征。速記之后聽音頻選擇正確職業(上臺點擊正確職業選項)。
2. Group work(Discuss and write down the key words)and presentation.分組選取繪本片段,寫出關鍵詞并以組為單位上臺展示匯報,完成黑板上的思維導圖。
活動意圖:通過記憶游戲檢測學生觀察圖片,認知職業和職業功能的效果;并且運用了多媒體手段吸引學生的興趣,加深對新職業單詞和職業功能的印象,鞏固學習效果。通過分小組選取繪本片段,組內合作找關鍵詞并匯報共享,最后共同完成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對繪本的語言和意義進行內化,形成自己的認知圖式。全班共同完成思維導圖,強調了學生主體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培養合作能力,滲透閱讀策略。
環節四:Post-reading
1. Listen and choose.學生看小學生的聊天視頻,完成聽力練習,選出所聽人物的理想職業和擇業原因,口頭輸出表達自己的理想職業和選擇的原因。
2. Let’s write.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模板和寫作評價標準,觀察范例,進行寫作,上臺展示,投影并朗讀自己的文章。
3. Know some great people.觀看職業榜樣的視頻,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4. Enjoy a song about jobs.欣賞有關職業夢想的歌曲,全班跟唱。
活動意圖:通過聽說活動,幫助學生積累表達自己的理想職業以及職業選擇原因的句型,為后面的寫作任務做好鋪墊。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水平和喜好選擇不同的模板,鼓勵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答案,大膽自信地展示。通過榜樣的力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鼓勵學生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為建立更強大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寓教于樂,學生在富有韻律感的歌曲中復習重點單詞和句型,加深印象,享受英語的樂趣。
環節五:Homework
學生聆聽教師的說明,觀察作業范例,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在下面兩項作業中選一項完成:(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兩項都完成)
1. Search the Internet for more jobs and draw a mind-map about these jobs.(try to make it colorful and beautiful.)
2. Create a short picture book about your friend’s dream job.
活動意圖:作業設置采取了二選一的方式,符合“雙減”政策的要求,也考慮到學情差異,鼓勵學生選取符合自己水平和喜好的作業,做到了趣味性和實效性兼顧。
在上述設計中,教師基于文本和學情研究,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構,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結,建構知識結構連貫的大單元主題,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促進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有效內化。通過系統設計單元情景,提高教學活動的邏輯性和層次性,有助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的發展,使學生在邏輯關聯、層層遞進的學習活動中,體驗了有意義的學習和思考過程,從而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綜上所述,英語課堂正逐漸向素養立意轉變。UbD逆向設計視角下的大單元整體教學以終為始,兼顧單元育人目標和教學主線,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為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描繪了動人藍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美]格蘭特·威金斯,杰伊·麥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第二版)[M].閆寒冰,宋雪蓮,賴評,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