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具有豐富的內涵,其政治定位是固本工程,思想根基是理想信念,價值追求是人民至上,基本要求是清正廉潔,崇高目標是無我境界。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得到了高度重視,由中央層面作出決策部署進一步完善制度規范,推動反腐敗斗爭和黨風廉政建設取得重要成果,使得廉潔文化建設的載體形式日益豐富,并形成了分工明確、協同高效的統籌協調機制。然而,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依然具有長期性,主要表現為責任意識仍需強化、建設理念仍需調整、考核形式仍需完善。探索提升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實效性的具體路徑,應分對象明確工作要點、科學構建內容體系、持續增強傳播效能、以系統思維統籌推進、不斷強化制度保障。
〔關鍵詞〕 新時代;廉潔文化;反腐敗斗爭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1203(2025)01-0054-06
廉潔文化是關于廉潔的知識、理念、制度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及其相互關系的文化總和,具有規范引導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為的教化功能,是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系統化開展,如何引導黨員干部“不想腐”,成為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的重要著力點。廉潔文化建設是引導黨員干部“不想腐”的基礎,提高廉潔文化建設實效性的關鍵在于,既要理解理論上評判實效性的標準,又要分析現實中存在的不足,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筆者結合實際調研,以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指導,立足于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現狀,堅持系統性思維、整體性視角,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分析了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豐富內涵及現狀,對如何提升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實效性作出了思考。
一、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豐富內涵
提升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實效性,前提是理解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豐富內涵。第一,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政治定位是固本工程。習近平將廉潔文化建設稱為“立根固本”的工作,強調“‘本’在人心,內心凈化、志向高遠便力量無窮”①。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之所以是固本工程,就是因為文化具有傳承民族精神、矯正社會風氣、塑造政黨風貌的作用。文化的本義是“以文教化”,強調對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養。對于政黨而言,政黨文化體現了一個政黨的價值追求、根本立場、精神風貌、道德品行,是一個政黨發展壯大的根本。廉潔文化作為黨的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突出強調中國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在一體推進“三不腐”工作機制中,“不想腐”是根本,如何做到“不想腐”,就是要不斷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強化“清正廉潔”這一政治本色。第二,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思想根基是理想信念。習近平指出:“我們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不斷夯實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1習近平將理想信念稱為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和“政治靈魂”,強調理想信念是最好的防腐劑,只有理想信念堅定,才能意志堅強,才能抵御不良風氣的侵蝕,從而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政治上的堅定來自理論上的清醒,而理論上清醒則來自對理論知識深入系統的學習。通過持續深入地學習黨的創新理論,領悟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真理力量,增強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才能不斷筑牢清正廉潔的思想根基。第三,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價值追求是人民至上。習近平在強調領導干部要講政德時指出:“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2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習近平創造性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一切工作都要落腳在為人民服務上。心底無私、廉政為民,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道德品質,只有始終代表人民、為了人民,我們黨才能始終維持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不斷在全黨強化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第四,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清正廉潔。習近平指出:“每個領導干部都應該把潔身自好作為第一關。”3“第一關”就是基本要求、最低要求。只有做到潔身自好、清正廉潔,才能公道正派、忠厚老實,才能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到首位,踐行對黨的莊嚴承諾。黨自成立以來,清正廉潔一直是對干部的基本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清正廉潔這一基本要求得到進一步強化,例如,新時代好干部標準是“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4,清正廉潔是評價好干部的重要標準;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中,強調“要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定”5;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強調“大力選拔政治過硬、敢于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干部”6。第五,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崇高目標是無我境界。清正廉潔是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基本目標,而無我境界則是進一步的道德升華,是最高境界,是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崇高目標。2019年3月,習近平在回答意大利眾議長菲科的問題時講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7人既有“小我”,也有“大我”,個人的利益為“小我”,大眾的利益為“大我”。“我將無我”,就是把個人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無私無我、清廉為公,實現個體對社會的擔當與責任,這是一種東方文化基礎上升華了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觀,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胸懷格局和使命擔當,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所特有的“強大的人格力量”,是值得不斷努力的崇高目標。
二、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現狀
(一)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得到高度重視
一是由中央層面作出決策部署。習近平多次強調要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1,這是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首次提出“廉政文化建設”。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和三次全會上習近平反復強調,要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習近平還從教育內容、對象等方面對如何進行廉潔文化建設作出闡述,要求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凈做事;強調年輕干部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強調黨員干部要守住內心,只有正心明道、懷德自重,才能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二是進一步完善制度規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法規制度中關于廉潔文化建設的內容不斷得到充實完善。在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中,黨的十八大黨章增加了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黨的十九大黨章增加了反對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要求,黨的二十大黨章增加了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的要求。與2010年印發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相比,2015年印發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適用對象更加全面,內容表述更加精準。《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主要適用對象是領導干部,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的適用對象擴大到全體黨員,增強了適用對象的全面性。《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的第五條至第八條,在從政、用權、修身、齊家四個方面對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提出明確要求,強調黨員干部要自覺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自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自覺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這細化了對黨員干部的要求。2022年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擔負起廉潔文化建設的政治責任,這是以黨內規范性文件的形式制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制度規范。
(二)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第一,反腐敗斗爭和黨風廉政建設取得重要成果。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成效體現在反腐敗斗爭和黨風廉政建設的成就上。一方面,關于反腐敗斗爭的成就,黨的十九大報告概括為“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2;黨的二十大報告概括為“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3。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的成果證明“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意識明顯增強”4。另一方面,黨風廉政建設方面,“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天價月餅”“天價煙酒”等歪風邪氣得到有效遏制。黨的二十大報告總結為:“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5這些黨風廉政建設的成果,與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分不開的。第二,載體形式日益豐富。其一,各地均建有廉政教育基地、紅色景點、黨性教育館、家風教育館等場館或示范點,教育內容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中的廉潔元素,通過正面引領,促使黨員始終做到廉潔自律,牢記黨員本色。例如,湖南省汝城縣就將古祠堂變成宣傳廉潔文化、開展家風教育的新陣地6,在當地開展了生動有效的廉潔文化建設。其二,各地將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藝曲種作為載體,以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其三,將廉潔文化與現代科技新媒體技術融合,利用現代科技將廉潔文化內容以短視頻、情景劇等生動形象的形式展現出來。各地紀檢監察機關拍攝的警示教育片是對黨員干部進行廉潔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以典型案例為警示,深刻剖析個別黨員干部違紀違法的根源,通過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切實發揮查處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第三,形成統籌協調機制。按照《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的要求,廉潔文化建設的統籌協調機制是由黨委統一領導,紀檢監察機關組織推動,組織部門、宣傳部門等協作聯動來開展工作的。綜合各地實踐看,在各地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的實施方案中,都提出要形成統籌協調機制。例如,山東省提出,“構建黨委統一領導、紀檢監察機關組織推動、主責部門各司其職、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1。甘肅省提出,“以統籌協調機制為重點,建立并落實信息溝通、工作調度、監督檢查、評價考核、綜合保障等5項工作機制”2。統籌協調機制的建立,為廉潔文化建設取得實效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具有長期性
之所以不遺余力地強調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因為廉潔文化建設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的基礎性、長遠性作用。當前,黨中央對反腐敗斗爭形勢的判斷是“仍然嚴峻復雜”3,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在文化上消除腐敗產生的條件,依然任重而道遠。
一是責任意識仍需強化。《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強調,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在黨風廉政建設中承擔的責任之一。但在實踐中,個別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對廉潔文化建設重視程度不夠,認為是“軟任務、虛指標”,存在以形式主義機械應付考核的現象。深入開展廉潔文化建設,需要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在思想認識層面持續強化責任意識,發揮主觀能動性,以高度的責任感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取得實效。二是建設理念仍需調整。廉潔文化包括物質、話語、行為、心理四個層面,從本質上而言,廉潔文化建設就是通過物質和話語層面的建設,達到養成廉潔行為和心理的目標。在實踐中,物質和話語層面的廉潔文化建設成效較為顯著,如舉辦廉潔文化書畫作品展,將相關課程納入黨校、社會主義學院培訓內容,開展廉潔文化、反腐理論的研究宣傳等。行為和心理層面的廉潔文化建設只能通過長期觀察單位政治風氣或個人的政治表現才能得出結論。然而,單位政治風氣、個人政治表現又是多種因素影響的結果,廉潔文化只是其中的一個影響因素,種種復雜的情況決定了培養廉潔心理、塑造廉潔行為不是一件容易開展的工作。這種現狀要求廉潔文化建設應進一步探索從物質和話語層面向行為和心理層面推進的方法。三是考核形式仍需完善。《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要求,“把廉潔文化建設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精神文明創建考評”4。在貫徹落實這一要求時,各地都將廉潔文化建設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綜合考核,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精神文明創建考評之中。并強調運用查處的典型案例強化警示教育,按要求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發案單位按規定召開處分決定宣布會、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但是,其考核形式以會議座談、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為主,這樣的考核形式偏重于督促相關工作的開展,對廉潔文化建設的具體成效體現不足。
三、提升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實效性的具體路徑
(一)把握重點、覆蓋全面,分對象明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要點
提高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實效性,既要把握重點,關注領導干部和年輕干部,筑牢“不想腐”的自覺,又要覆蓋全面,面向社會大眾,營造清朗的社會風氣。其一,掌握公共權力的各級領導干部是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點對象。習近平反復強調領導干部肩負的廉潔文化建設的責任,要求“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帶頭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1,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要提高思想認識,增強接受新時代廉潔文化教育的思想自覺和政治自覺。在領導干部這一群體中由于職級不同、職能崗位不同,其廉潔風險點是不同的,因此,要結合具體情況、因人制宜,對形勢教育、紀法教育、政德教育、家風教育等教育內容進行組合調整,達成最佳的廉潔文化建設效果。其二,年輕干部處于形成正確政績觀、事業觀、權力觀的重要時期,在年輕干部中強化廉潔文化建設是保障其健康成長的關鍵舉措。為了使年輕干部在個人事業的開端走正路、守廉潔,習近平多次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講話,為青年干部的成長把脈問診、指明方向,反復要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這就要求重點把握青年干部入職、崗位輪換、提拔任用等成長“關鍵期”,集中開展廉潔教育、廉政約談等,在入職培訓時,著重增加廉潔文化的相關內容,警醒年輕干部不斷強化廉潔意識。其三,社會清朗是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強調,要“在全黨全社會營造和弘揚崇尚廉潔、抵制腐敗的良好風尚”2。廉潔文化建設是一項社會性工作,應面向社會大眾開展廉潔文化宣傳,積極營造正氣充盈的社會生態,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科學構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內容體系
對于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而言,只有高質量的內容體系才能打動人心、觸及靈魂、引起共鳴,進而夯實思想根基,厚植廉潔文化基礎。一要加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研究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是黨員干部強化信仰、堅定信念、保持清正廉潔的思想根基。要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構建新時代廉潔文化的內容體系提供指引,提高廣大黨員干部保持清正廉潔的理論自覺和政治自覺。二要深入挖掘革命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文化資源。廣泛宣傳革命先輩的廉潔事跡和崇高風范,弘揚“蘇區干部好作風”“延安作風”等黨的優良作風,宣講黨史中關于廉潔文化的重要典故,以創新精神盤活革命文化中的廉潔文化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廉潔文化資源,是黨員干部培養廉潔意識的珍貴文化養分。習近平指出:“研究我國反腐倡廉歷史,了解我國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成敗得失,可以給人以深刻啟迪,有利于我們運用歷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3各地的古圣先賢和清官廉吏的廉潔思想、廉潔故事影響深遠,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廉潔文化資源,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地構建新時代廉潔文化的內容體系。三要深入挖掘典型案例發揮其警示作用。一個典型案例要比千言萬語的說教更具有教育意義。人民群眾對身邊的“蠅貪蟻腐”有著更為強烈的感受,對黨的評價也往往以這些身邊人身邊事為直接依據。深入研究這些典型案例,以嚴肅的態度公布“蠅貪蟻腐”的懲治情況,可以有效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使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內容體系更具有說服力。
(三)持續增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傳播效能
新時代廉潔文化潤心化人的關鍵在于不斷增強其傳播力、吸引力、感染力。廉潔文化的傳播效能是由正確的立場、詳實的案例、透徹的說理、生動的講解、先進的技術所決定的,這就要求既要利用好傳統傳播形式,又要利用好現代科技創新傳播形式。一方面,要利用好傳統傳播形式。傳統傳播形式主要有理論學習、專題宣講、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教育基地等,具有形式嚴肅、體驗深刻的特點。按照《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的要求,要“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列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納入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教育培訓重要內容”1,將警示教育片納入“組織生活會”“三會一課”等活動中,認真組織研討交流。另一方面,要利用好現代科技創新傳播形式。以現代科技賦能廉潔文化傳播,利用新媒介、新媒體,探索沉浸式、情景式、交互式、體驗式的傳播形式,實現廉潔文化從可讀到可視、從靜態到動態、從一維到多維、從單項到互動的轉變,要以相關理論和警示案例為素材來源,開發廉潔文化短視頻、微動漫等,使廉潔文化更高效覆蓋目標受眾。
(四)以系統思維統籌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
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要做到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一方面,全局性謀劃廉潔文化建設。相關部門要站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戰略大局的高度去思考廉潔文化建設,將其納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布局中謀劃,充分認識廉潔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要切實擔負起廉潔文化建設的政治責任,將廉潔文化建設與業務工作相融合,以廉潔文化建設助推業務工作。另一方面,要整體性推進廉潔文化建設。廉潔文化建設是一項完整的工作,既有“前半篇”的學習教育,也有“后半篇”的反求諸己;既要求在思想上觸及靈魂,也要求在行動上遵規守紀。結合當前實際,必須堅持系統思維,切實將廉潔文化建設“后半篇”文章寫好。具體而言,在廉潔文化建設的“前半篇”結束后,要結合工作實際開展研討交流,這樣的研討交流要有“辣味”,起到“紅紅臉”“出出汗”的效果;要切實利用好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三會一課”等方式,引導黨員干部及時交流接受廉潔文化教育后的所思所想,從而反省自身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還要將廉潔文化教育的完整過程列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由上級黨組織加強指導監督,從而增強整改措施落實的效果。
(五)不斷強化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制度保障
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都要有制度保障,以制度規范引導廉潔文化建設。一要完善廉潔文化建設統籌協調制度。各地已經制定了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統籌協調機制,提出了具體方案、明確了責任單位,要結合執行的實際情況進一步予以完善。這要求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宣傳文化部門切實履行好相關職責要求,在廉潔文化建設工作謀劃、干部廉潔教育、廉潔作品創作等方面,做到善于統籌設計和組織領導,統籌各方面資源,集中各方面力量,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要完善廉潔文化建設監督考核制度。進一步細化領導干部考核體系中的廉潔文化建設考核的部分,不僅要考核“看沒看”“做沒做”,更要考核“動沒動”“改沒改”,在強調過程監督的同時,更要關注建設實效。既要發揮駐地紀檢組駐地監督的優勢,突出對廉潔文化建設情況的監督,重點強化對領導干部特別是單位一把手的監督,又要圍繞可能存在的廉潔風險點,加強廉潔風險隱患動態檢測,強化廉政檔案的動態管理與精準運用。三要健全其他相關工作制度,包括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廉潔文化教育機制、有效防范和糾治政績觀偏差工作機制、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配套制度等。
[責任編輯:王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