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體育八條”;分層走班;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5)03-0026-02
《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考核評價方案》要求體育中考選項增加至22項,學校每周安排5節體育課,對于三個年級各有8個教學行政班、8名體育教師的現實情況,2~3名教師任教一個年級、每個教師任教3~4個班體育課的教學安排已不能滿足新義考、新課改要求。學校整合教學資源,探索“1+2+3”分層走班制體育教學,以落實“體育八條”提出的“打造效果顯著的體育課”。
一、“1+2+3”分層走班制體育教學的內涵
“1”是一盤棋。學校把全體任課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整體規劃,打破原有兩名教師任教一個年級、一名教師任教幾個行政班、各年級自行制定教學計劃的模式,所有教師同時任教三個年級,根據開設項目統籌規劃每名教師的教學工作,形成整個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一盤棋”。
“2”是兩類分。即素質分層、項目分組。學年初,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測試項目對學生進行測試,根據測試成績進行素質分層;根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新義考九年級現場考試項目,按照學生自己的興趣愛好及能力情況初步選定的學練項目進行項目分組。
“3”是三個階段。初中三年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對照三個學年劃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基礎鞏固階段、能力提升階段和復習備考階段。教師針對開設的項目開展基于學生能力發展的系統性教學。
二、“1+2+3”分層走班制體育教學的實踐
(一)構建課程結構與內容
根據教師人數、班級數量和學生數量以及男女生比例,打亂自然班級,重新進行分班。在三個教學階段之初,對學生興趣愛好、選項意向等進行調研,根據成績以及選項意向,初步確定學生的選項。結合學校師資及場地器材等實際情況,盡量集中選項,構建大興一中體育課程結構與課程內容體系。8名體育教師在三個年級各任教一個層級班或一個項目班(表1)。
(二)重組三階段體育教學
1.基礎鞏固階段——身體素質普修
時間從七年級至八年級第一學期的過程性考核,主要教學內容是體能發展,結合此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全面發展學生體能,重點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七個項目。在此階段,學生只有分層走班。根據耐久跑男1000米,女800米的成績進行劃分,分為A、 B、C、D四個層級,分層標準如表2。
每月進行一次耐久跑檢測,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八年級男(女)生單項評分標準,對學生進行層級調整。分層標準不僵化,除了根據評分標準以外,也充分考慮學生的意愿,以及參考對學生進行綜合身體素質評價的考量。另外,在此階段,教學內容除了科學發展體能,還適當加入球類、傳統體育項目等。
2.能力提升階段——考試項目普修
時間是八年級第一學期過程性考核結束至八年級第二學期末。其中,男生班針對項目分組和素質分層進行走班,兩次走班上課時間不同。項目分組按照運動能力1足、籃、排球項目進行走班,素質分層按照素質項目2成績分組走班。女生班由于在運動能力1選項中,全部選擇排球項目,因此只有素質分層走班。男生班在兩次走班中對應教師有變化,女生班對應教師沒有變化。
3.復習備考階段——考試項目專修
時間是九年級第一學期至九年級現場考試前。此階段是復習備考階段,男生班按項目分組和素質選項分組走班,項目分組針對運動能力1足、籃、排球項目進行走班,素質分組按照素質項目2選項走班。女生班只有一次走班,根據素質2選項進行分組(表3)。
三、“1+2+3”分層走班制體育教學模式的實效
(一)促進學生體質全面發展
“全面發展”是指學生身體素質和身體基本活動能力的全面發展,不是學習很多項目的全面發展。多數情況下,通過一個運動項目的學習就可以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體基本活動能力的全面發展。通過素質分層與項目分組讓學生在發展體能素質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愛好針對一個項目進行持續性學練,進而掌握該項運動技能,最終得到全面發展。
(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根據學生過程性考核測試成績進行素質分層,實施層次化教學。各層級學習目標不同、教學評價標準不同,充分考慮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的差異性。另外,對于九年級現場考試項目,在充分參考學生個人選擇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的師資場地等條件,對學生進行項目分組,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個體的興趣愛好。
(三)注重參與實踐體驗
教學打破了年級限制,教學計劃“一盤棋”,統籌規劃教學內容,通過最大限度地確保學生項目練習時間,項目教學由“技術教學”變成“技能教學”,注重學生在學練中的參與和實踐體驗,既提升運動能力,又提升成績。
(四)滿分率全區第一
經過“1+2+3”分層走班制體育教學模式的實踐,在新義考改革后首次初三現場考試中,大興一中體育中考取得滿分率全區第一名、平均分全區第三名的好成績,取得學校歷年來最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