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教育和體育局積極構建“五化”德育體系,著力引導廣大教師樹立幸福觀、研究觀和發展觀,通過構建德育模式、培植學校精神、把握質量中樞、深化教學改革、孕育學校特色等途徑,推動學生在品德、文化、能力等方面實現多維成長。
關鍵詞 “五化”德育體系;價值引領;行動路徑;保障措施
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教育和體育局秉持“教書就是教做人,育人就是育心靈”的教育理念,緊密結合學生學習、生活與發展實際,以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為根本,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以全面提高教師思想道德素質和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為突破口,以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為抓手,以完善學校綜合育人體系為保障,積極構建“五化”德育體系,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努力實現全面育人的目標。
一、強化“三觀”,加強價值引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缺乏正確的價值體系,行為標準就容易偏離正軌。安居區著力引導廣大教職員工牢固樹立“三種觀念”,在整個教育系統中形成主流價值觀。
一是樹立以提升滿意度為目標的幸福觀。安居區要求學校以“學生樂學、教師樂業、家長滿意、社會公認”為目標,重點推進“學生快樂成長、教師愛生樂業、學校內涵發展、家長滿意度提升”四大行動,增強學生、家長、教師的獲得感、價值感和成就感,全面提升幸福指數。
二是樹立以解決問題為共識的研究觀。安居區緊密聯系教育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倡導“問題即課題”的研究觀,著力做好“抓好規范要求、抓好任務落實、抓好檢查評估、抓好總結反思、抓好理論升華、抓好成果推廣”六項工作,充分發揮教育科研的先導作用,引導廣大教師在工作中學習、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三是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發展觀。面對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日益增長的強烈需求,安居區發出“質量是尊嚴、質量是核心、質量是生命、質量是靈魂”的號召,確立“文化立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特色亮校”的學校發展戰略,努力順應時代發展對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的客觀要求,推動教育事業穩步前行。
二、厘清思路,優化行動路徑
優化行動路徑是實現德育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安居區主要從構建德育模式、培植學校精神、把握質量中樞、深化教學改革、孕育學校特色五個方面進行探索,努力將上述“三種觀念”融入教育全過程,推動學生在品德、文化、能力等方面實現全面發展。
(一)構建德育模式,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
安居區嚴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構建“五化”德育模式。
一是結合基本目標、學段重點和學校實際,確立逐級遞進的德育目標,實現德育目標層次化。
二是將理想信念、愛國情懷、責任擔當、感恩孝道、明禮誠信、心理健康、生態文明、網絡文明等德育內容融入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全過程,實現德育內容生活化。
三是堅守德育課堂主陣地,落實學生成長導師制,增強校園文化感染力,構建“三位一體”德育機制,實現德育途徑網絡化。
四是按照“一月一主題,一課一活動”的工作思路,以中華傳統節日、重大節慶日、重要紀念日、主題日等為契機,開發主題鮮明、內容嚴謹、獨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實現德育活動課程化。
五是健全德育管理機構,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優化考核評價機制,抓實德育過程管理,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提高德育科研水平,實現德育管理規范化。
(二)培植學校精神,以優秀的文化熏陶人
安居區要求各學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確立“教育思想先進、人際關系和諧、育人機制完善、教學風氣濃郁、校園環境優美、個性特征鮮明、辦學底蘊深厚”的發展目標,按照“理念引領、整體謀劃、彰顯特色、追求品位、以文化人”的工作思路,抓好凈化、綠化、美化、亮化、書香化、教育化等“六化”建設內容,積極構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于一體的現代學校文化體系。
(三)把握質量中樞,以豐富的課程培養人
安居區要求學校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挖掘學科德育資源,在學科教學中落實育人目標。各學校在開齊上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基礎上,通過重組、延伸等手段,嚴格把控開發、實施、管理三大環節,不斷完善學科領域拓展、科技發明探索、人文、體藝、生活學習等五大課程體系。
(四)深化教學改革,以科學的素養成就人
一是通過構建教育體系、實施“一生一策”“量化定制”等策略,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二是深入開展學法研究,通過召開學法指導座談會、經驗交流會等形式,形成科學的學習指導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漁”。
三是全面推進“236”高效課堂建設,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體現新時代課堂“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益”的教學特征。
(五)孕育學校特色,以鮮明的個性發展人
為破解“千校一面”的教育困局,安居區制定并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特色學校創建工作的實施方案》,按照“優質+特色”的創建思路,圍繞學生有特長、教師有特技、學校有特色三個創建目標,確定了管理特色、教育特色、教學特色、活動特色等四類創建項目,明確了“因校制宜、選準項目—制定方案、主動申報—組織遴選、批準立項—構建機制、加強督導—評估驗收、命名表彰—復審督促、持續發展”等六個創建程序,全面啟動特色學校“四星級”聯創活動。區教育和體育局每年下撥50萬元~80萬元給予經費支持,大力推進學校特色工作創建活動落地見效。目前,全區已建成星級特色學校49所,基本實現了“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發展目標。
三、強化保障,奠定質量基礎
強化保障是確保“五化”德育有效實現的關鍵舉措。安居區從設計教育體系、加強師資建設、推進評價改革三個方面入手,努力為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方向指引、人力支持與科學評估。
(一)設計教育體系
安居區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全面發展、面向學生發展全過程,培養心地善良、自立自強、睿智創新、體藝雙馨、活潑開朗的一代新人”這一宗旨,建立教育頂層設計和綜合改革縱深推進兩大機制,涵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大領域,遵循環境適宜、系統平衡、自主發展、因勢利導四大法則,體現內容整合性、活動生成性、人際和諧性、資源公平性、教學差異性五大特征,實施城鄉一體、科研興教、名優團隊、陽光管理、綠色質量、創新體制六大工程,選擇生態德育、生態課程、生態課堂、生態體藝、生態文化、生態學校、生態評價七大路徑,整體構建了“生態教育·幸福安居”的教育體系。
(二)加強師資建設
安居區持續深入實施“5266”名師工程,已培養區級以上名師、名校長250余人,并探索建立名教師、名校(園)長工作室,孵化優秀領軍人才。同時,安居區實施干部教師成長計劃,每年選派優秀干部教師前往北京、江蘇、上海等發達地區考察學習;每年對教育系統管理干部進行集中封閉培訓,通過專家講座、校長論壇、說課比賽、評課大賽、技能比武、讀書交流等活動,提高他們的教育領導力。在教師職后進修方面,安居區通過“國培”“省培”“外派蹲點研修”“送培到校”等途徑,積極搭建教師專業成長平臺,助力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
(三)推進評價改革
首先,安居區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依據《學校工作綜合考核辦法》,積極建立由主管部門、地方黨政領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家長代表共同參與的學校評價機制,督促學校樹立正確的育人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其次,安居區積極改革教育考試辦法和命題方式,緊密聯系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引導教師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批判思維,注重考查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次,安居區充分發揮《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的導向、激勵和診斷功能,采取自評、互評、他評等方式,實現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統一。最后,安居區全面實施“學生成長導師制”,要求學校為每位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詳細記錄其成長歷程,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個性發展。
在“五化”德育體系的深入建構與全面推行下,安居區德育工作成效斐然。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顯著提升,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校園內蔚然成風;同時,各學校憑借德育品牌和豐富的育人模式,在教育質量和社會認可度上實現了質的飛躍,家長滿意度不斷攀升,區域教育生態愈發和諧。展望未來,安居區將繼續深化“五化”德育體系建設,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德育內容與形式,讓德育工作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和需要,為學生全面成長和終身發展鋪就堅實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