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中等職業學校工藝美術專業的教學實踐,探討了如何通過“一境五鏈”進階課堂模式,實現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的有效融合。通過“三深”研究拓展教學內容,結合“三段”分析學情特點,運用“三問”研判教學目標,采用“三步”篩選學習支架,并依托“雙題”驅動教學策略,構建了系統化的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通過進階議學、素養課堂、層級進階議學過程和“知情能行”教學評價,顯著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思政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 議題式教學; 教學評一體化
在當今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具備良好思想政治素養和職業素養的全面發展型人才。學科核心素養作為學科教育價值的集中體現,是衡量學生學習成效和綜合素質的關鍵指標。中職思想政治課,作為培養學生政治認同、職業精神、法治意識、健全人格、公共參與等核心素養的主陣地,其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顯得尤為重要。議題式教學,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注重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為中職思想政治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1]。本文將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體教學實施為例,深入探討議題式教學在中職思想政治課中的創新應用,以及如何通過教學評一體化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以期為中職思想政治課的進一步改革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一、議題選擇設計,指向核心素養
(一)“三深”研究,指向核心素養,結構化拓展“一境三題”教學內容
牢牢把握思政課教育的政治屬性、戰略屬性、民生屬性的要求,以及專業人才培養的新需求,深研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后繼有人;深挖課標,解析思政學科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標準,系統梳理單元大專題;深悉教材,厘清核心知識,優化教學內容,結構化教學任務。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為內容支撐”,結合學情,選取單元大情境,融通時代發展主題、學生關注話題、個人成長命題,對接專業實踐性強、技能培養重、實用性強等特性,結合“四史”教育內容,融入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確定育人價值,確認話題認知,明確探究主線,設計議學案,拓展學習任務。
以模塊中的“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理念”為例。如僅僅探討“聚焦黃土高原巨變 踐行生態文明理念”這個總議題的話,學生可能會覺得無從下手。因此,需要將總議題進行分解和引導。
子議題1:“從黃土高原的涅槃重生中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學生要知道,黃土高原作為中國的一個重要地理區域,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孕育了燦爛的古代文明。然而,長期的自然侵蝕和人為破壞使得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一度陷入危機,面臨著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態失衡等一系列問題。近年來,中國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黃土高原的生態保護與治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使得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地改善。
子議題2:“釋放綠色‘紅利’書寫‘兩山’轉化新答卷”。學生通過研究和討論,明確能夠深入理解綠色發展和“兩山”理念的重要性,明確自己在推動綠色發展中的責任和作用,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通過對議題進行分解和引導,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同時,這種分解和細化的設計也更加具體和實用,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和理解能力,使教學議題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
習[2]。
(二)“三段”分析,信息化采集“三有三不”學情特點
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系統中“影響學習系統最終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尋找學生發展點、興趣點以及知識、認知、情感點進行學情分析,在教學活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分析過程有助于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潛能、興趣及情感狀態,從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學生個體差異和需求的教學方案。通過精準識別學生的發展點,教師可以為學生設定恰當的學習目標,激發他們的成長潛力;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則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同時,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分析,有助于教師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確保學生能夠扎實掌握所學知識;而認知點的分析,則能幫助教師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更適合的教學策略;情感點的關注,則能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促進情感與學習的正向融合。總之,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與實施的重要基礎,它為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效教學提供了有力保障。以本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課程為例開展學情分析。
針對學情,采用依托學校云辦公平臺,從課程前、專題前、課前三段實時分析得出學生有目標但不具體、有體悟但思不深、有情懷但行不足的“三有三不”特征。
1.發展點分析
授課對象為工藝美術專業23級學生(32人),課程前通過問卷調查得知大多數學生來源于農村家庭;專業發展訴求考慮在當地就業,少數選擇升學繼續深造。
2.興趣點分析
專題前通過學習素質測評、庫伯學習風格測試,對全體和個體學生數據分析,了解到89.6%學生習慣于從感覺經驗中獲取信息,有著豐富的情緒情感體驗;不擅長對問題進行抽象概括和邏輯分析。
3.知識、認知、情感點分析
課前通過問卷調查,掌握學生前期經驗、初高中關聯點等學習起點;了解學生對本課教學方法的要求和意見。通過課前測,知道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障礙點、存在的認知疑點、可能的情感認同困惑點,分析教師需要的關注點、啟發點。
(三)“三問”研判,素養化導向“知情意行”教學目標
緊扣思政育人導向,聚焦思政學科核心素養與專業一般素養,運用“三問”法,明確運用哪些知識與技能,解決什么問題與任務,產出何種成果與表現,研判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四)“三步”篩選,立體化融匯“線上線下”學習支架
遵循課程—板塊—專業—素材四級資源整合思路,依托國家資源庫、智慧職教平臺、教育基地等搭建線上線下教學場域。充分發揮數智賦能思政,從情境、任務、資源、工具等方面融匯課程支架。
首先,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要求,選擇國家智慧職教平臺;其次,根據專業特點,選擇資源庫中直接介入教學活動過程的載體資源;第三,課前通過學生與教師共同依據媒體決策模型,選擇合適的教學支架,以實現資源優化選擇、學習最優效能。
(五)“雙題”驅動,實效化構建“一境五鏈”教學策略
堅持“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理念,結合工藝美術專業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設計和審美感、溝通與團隊合作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等崗位能力要求。緊扣思政核心素養與專業一般素養,圍繞單元大專題、精選具有熱度的教學情境、精設不同角度的總分議題,創建素養導向雙題驅動教學策略,運用學習支架,細化素養鏈、知識鏈、任務鏈、活動鏈、評價鏈教學過程,開展素養課堂,突破教學重難點,嵌入評價,使學生在主體性活動中循序漸進地實現學科知識內化于心、核心素養外化于行的目標[3]。
二、議題實施過程,滲透核心素養
(一)“議”入佳境,進行“雙題驅動”教學實施
以特定板塊資源為背景,以學生為中心,在大專題下選取教學大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結合專業,創設總議題和系列化子議題,將本課主干知識進行系統化關聯,將知識體系與核心素養結構化鏈接,達到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統一,灌輸性與啟發性相統一。
(二)“議”學鑄魂,開展“一境五鏈”素養課堂

以培育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為引領,融通時代發展主題、學生關注話題、個人成長命題,結合專業發展需求,創設真實問題大情景中的教學,開發以“素養線—任務鏈—活動鏈—知識鏈—評價鏈”為核心的“五鏈教學流程示意圖”。如圖:以《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心聚力 》為例。以根據各課時需求,系統知識體系,圍繞大情境分維度設計遞進式小情境,推動學生深度分析;設計課堂學習任務,巧設進階任務鏈、活動鏈,促使學生深度學習,促使核心素養落地,實現課堂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統一,達到知情能行的統一。
(三)“議”路探索,實施“層級進階”議學過程
基于核心素養,圍繞教學議題,精選與教學內容貼切的議學資源,精設與學生高度契合的具體議學任務,通過“情境柔化—情境活化—情境羽化”縱深推進議學任務,逐步開展“收集資料—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多元評價”議學活動,達到教學目標“理解—應用—遷移”層級發展,以實現學科核心素養與職業素養同步發展,思辨能力與職業能力同步提升,實現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4]。

利用學校的智慧教學平臺,構建了課前導學、課中輔學、課后促學的智慧學習模式。課前,學生利用學習資源,讀教材畫導圖進行自主探究、預學,完成導學。課中,學生利用智能化工具進行深度探究、全面互動,教師結合學情組織個性化指導并即時診斷等,實現輔學。課后,學生結合學習需求開展微課鞏固、自主練習,教師結合教學需求開展網絡教研等,實現“促學”。在教學過程中,智能教學平臺賦能,同屏高清展示、微課個性推送、游戲闖關學習等形式實現信息化教學,促進高效學習,生成核心素養。例如:以《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例,“層級進階”議學過程促進核心素養生成。
三、議題評價,聚焦核心素養
嚴格遵循課標要求和學業質量標準,圍繞“思政核心素養”和“一般專業素養”兩條主線。從課前、課中、課后,即時評價、及時反饋,實時動態過程性評價;課中學習主動性、課后行為表現、成果內容等與上次比較的增量開展增值性評價;從學生學習過程的活動參與度、任務完成度、目標達成度,多途徑嵌入形成性評價。學生自評、同伴互評、教師評價多元化評價,過程和結果、定性和定量、理論與實踐、目標與成果相結合,多形式加總形成結果性評價,實現教學評一致[5]。

四、結束語
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一境五鏈”進階課堂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不斷探索更多創新的教學策略與方法,以期在培養具有高尚品德、精湛技藝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方面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同時,也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加入這一行列,共同為推動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高成坤.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中職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研究[J].職業,2024(08):78-80.
[2]邢琳.融入專業的中職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初探——以“弘揚勞動精神”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3(09):163-165.
[3]鄭曉春.中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議題的選擇與應用芻議——以《商品的交換和消費》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3,24(05):4-6.
[4]林秀慧.核心素養導向下中職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研究[J].亞太教育,2022(22):54-57.
[5]秦笑.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的實施路徑研究[J].品位?經典,2022(04):130-133.
(作者單位:平遙現代工程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