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短劇表演不僅能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還能深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要深入挖掘英語短劇表演的教育功能,結合教學內容,開發短劇表演資源;分析情境內容,奠定短劇表演基礎;體驗趣味表演,激發短劇學習活力;科學開展評價,深化短劇學習效果,由此不斷加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文章圍繞英語短劇表演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展開探討,總結了英語短劇表演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價值和策略,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短劇表演;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5)10-0022-03
作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英語短劇表演為學生帶來了全新的趣味體驗。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表演機會和平臺,還能促使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編排和表演的過程中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然而,在實踐中,英語短劇表演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如學生參與度不足、表演完成度較低等。對此,教師要深入分析英語短劇表演的教育價值,為學生提供沉浸式的英語學習環境。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探討英語短劇表演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以期提升教學趣味性,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一、英語短劇表演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價值
英語短劇表演就是將短劇元素應用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促使學生在英語短劇表演實踐中達成英語學習目標,掌握英語知識,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1]。具體來說,英語短劇表演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調動學生生活體驗,增強教學生活聯系
在以往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缺乏關注英語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經驗間的聯系,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率。而教師通過將英語短劇表演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能促使英語課堂教學深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實現生活經驗和英語經驗的有效聯結[2]。在參與英語短劇表演的過程中,學生不再只是單純地埋頭苦學,而是運用多種感官體驗生活化的英語學習活動,這也使得英語學習活動變得更加生動和日常化。
(二)創新英語教學方法,彌補英語教學不足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適宜的教學方法能助力達成教學目標、傳遞英語知識、培養學生的英語技能。在傳統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講述法、講解法、合作教學法等是英語教師普遍使用的教學方法。英語短劇表演不同于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它以表演為英語教學核心,使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英語能力。英語短劇表演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真實的英語學習體驗,深入貫徹了新課改的發展要求,創新了英語教學方法,有效彌補了傳統英語教學的不足。
(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發英語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應呈現出明顯的人文性。但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缺乏必要的語言環境,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存在困難。而英語短劇表演則能帶給學生與眾不同的英語學習體驗,將學生視為英語教學活動的主體,尊重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趣味化的方式促使學生學習英語知識[3]。因此,在參與英語短劇表演的過程中,學生能體會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性,進而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主動性。
二、英語短劇表演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路徑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英語短劇表演,教師要遵循英語短劇表演為英語課堂教學服務的原則,堅持以英語課堂教學為核心,關注學生的英語成長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分析教學內容,強化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間的關聯,設計趣味十足的英語短劇表演,促使學生在表演過程中進行英語表達,深入感悟英語知識。
(一)結合教學內容,開發短劇表演資源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英語短劇表演的關鍵在于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的把握。學生的學習活動以教學內容為載體。教師應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研究,并敏銳地找出其中蘊含的短劇元素,同時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效開發短劇資源,為英語短劇表演活動的開展提供資源支撐[4]。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實現教學內容、學生生活經驗、短劇元素三者間的有效整合,以學生的短劇表演體驗為導向,豐富英語課堂教學的內容。
例如,蘇教譯林版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1 Hello!的“Story time”板塊以對話形式呈現,主要講述了Mike在新學校第一天的學習生活。Mike和新教師、新同學用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Hi、Hello等互致問候。該教學內容具有明顯的生活化色彩,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極為豐富,能運用肢體語言和英語口語進行短劇表演。在深入分析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的基礎上,教師將此次英語短劇表演的主題確定為“溫暖問候”,并搜集了與主題相關的動畫視頻資源及相關英語繪本。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牢牢把握住了教學內容的核心,在此基礎上確定了英語短劇的主題,并以主題為導向開發了內容、形式多元化的英語短劇表演資源。在對這些英語短劇資源進行梳理的基礎上,教師能為學生打造出充滿生活化色彩的英語短劇表演活動,從而為學生帶來良好的英語短劇表演體驗。
(二)分析情境內容,奠定短劇表演基礎
《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多感官參與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有意義的主題情境中通過感知、模仿、觀察、思考、交流、展示等活動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角度而言,英語短劇表演活動具有實踐性,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促使學生在短劇表演活動中深化理解英語知識。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基于教學內容創設英語短劇表演情境,提煉短劇表演語言,引導學生掌握短劇情節的發展,從而使學生在深度把握短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英語短劇表演活動,為其掌握英語知識奠定基礎。
例如,蘇教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的“Story time”板塊包含了Su Hai和Mike分別到醫院就醫的兩段對話。場景一呈現了Su Hai去醫院看病和醫生對話的情景,場景二呈現了Mike因牙痛去醫院和牙醫對話的情景。在組織開展英語短劇表演活動前,教師基于教材內容創設了短劇情境:Su Hai和Mike生病了,他們前往醫院看病,在醫院里他們都經歷了什么呢?此時,教師利用電子白板分別呈現了Su Hai和Mike與醫生對話的動畫場景。在學生觀看完動畫后,教師向學生講解了對話中涉及的英語知識,以使學生掌握與看病有關的核心詞匯,如see the doctor、dentist、toothache等;了解詢問和描述病情的句型,如“What's wrong with you?”和“I have a ...”;學會利用“you should /"shouldn't ...”句型提供建議。為了使學生能深入短劇情境,教師還應深入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結合自己生病的經歷體會Su Hai和Mike生病的情況,如心情、臉色、肢體動作、語氣等,同時想象醫生問診時的情況。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立足教學內容創設了英語短劇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英語短劇情境的驅動下,學生能有效學習相關英語知識,從而為后續進行英語短劇表演做好了詞匯和句型的準備。
(三)體驗趣味表演,提升短劇學習活力
對學生而言,英語短劇表演不僅是英語學習活動,還是能使其放松心情、緩解情緒的趣味活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英語短劇表演的開展提供充足的機會和廣闊的平臺,使學生真切感受到英語短劇表演的魅力。具體來說,當學生在教學情境的支持下掌握了一定的英語知識后,教師可以在尊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英語短劇表演的平臺,促使學生在短劇表演過程中內化對英語知識的理解[5]。而這要求教師合理規劃英語課堂教學,使英語短劇表演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使學生在體驗英語短劇表演的過程中實現聽說能力的發展。
例如,蘇教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8 Birthdays的“Story time”板塊是配圖對話,主要內容是Miss Li詢問Su Hai和Mike的生日以及兩人描述自己生日當天的情形。對此,在組織學生開展英語短劇表演時,教師可為學生提供表演所需的道具,如生日蛋糕模型、生日帽等。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可以不局限于使用教材提供的對話,而是為短劇設置合理的情境或為短劇增加動作表演。例如,有的學生在短劇表演過程中加入了簡單的過渡語作為背景,如“My birthday is coming up soon”,由此引出對話;有的學生通過哼唱《生日快樂歌》引出表演活動;有的學生在表演中適時地加入動作,如用手畫圈描述大蛋糕等,使得英語短劇表演更加生動。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尊重學生參與英語短劇表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其提供了開展短劇表演的豐富材料,并鼓勵學生自主開展短劇表演活動。在表演過程中,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完善英語短劇情景,使得整個短劇表演活動變得更加完整。
(四)科學開展評價,深化短劇學習效果
《課程標準》指出,要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將評價貫穿于英語課程教與學的全過程。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教—學—評”一體化的意識,將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和課堂學習評價緊密結合起來,在促使學習目標得以實現的同時,保證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在將英語短劇表演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注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也要從評價的角度出發,對學生在英語短劇表演中的行為和表現展開科學評價,充分發揮評價育人的功能,促使學生在英語短劇表演過程中提升學習效果。
例如,蘇教譯林版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3 My friends的“Story time”板塊以對話的形式呈現,以結束一天的課程為對話開篇,主要呈現了Miss Li和學生進行告別,緊接著Mike 和Yang Ling在校門口相互告別,而后他們又分別向自己的父母介紹對方的場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了以“放學啦!”
為主題的英語短劇表演活動。在短劇表演活動中,學生需要運用本單元的核心詞匯和句子完成表演。在對學生的短劇表演行為和表現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并沒有采取傳統化的量化評價方式,而是創新了評價方法,更關注學生的表演體驗和成長體驗。因此,在學生表演短劇時,教師為每個小組錄制了表演視頻,并上傳到班級線上互動平臺。在線上平臺,學生不僅能看到自身在短劇表演過程中的良好表現和不足之處,還能欣賞到其他學生的短劇表演,從而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效果。
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教師創新了評價活動的形式,不僅更加關注對學生參與英語短劇表演的過程的評價,還將評價環節延伸至班級線上互動平臺,使學生能在線上展開自評與同伴互評,促使學生通過參與英語短劇表演活動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認識到自身需要提升的地方,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能。
三、結束語
總之,將英語短劇表演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能促使學生在感受英語短劇表演樂趣的基礎上更自信地表達自己,更快樂地學習英語。毫無疑問,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需要調取自身的生活經驗來輔助理解,而英語短劇表演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理解和運用英語知識的重要舞臺。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英語短劇表演活動,促使學生成長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
參考文獻
王燕.短劇表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2023(7):109-111.
倪莉梅.短劇表演運用在小學英語課堂的思考[J].小學生,2023(5):67-69.
史余萍,韋永瓊.教育戲劇讓“身體”回歸小學英語教學[J].教學研究,2022,45(6):80-85.
王銀蘋.學科素養下短劇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開發與應用[J].智力,2022(33):48-51.
盧情侶.英語短劇表演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26):90-91.
作者簡介:林娟(1985.1-),女,江蘇揚州人,
任教于泰州市野徐小學,二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