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當前,農村電商已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現代化的重要力量,而農村電商物流作為電商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直接關系著農產品的銷售效率和農民的經濟收益。由于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及物流服務不完善,農村電商物流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物流成本高、服務效率低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村電商的發展潛力。文章從公共管理的視角出發,詳細分析了農村電商物流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結合國內外成功案例,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改進路徑,旨在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議和實施策略,以促進農村電商物流體系的優化升級,從而推動農村電商物流向更高效、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并縮小城鄉經濟發展差距。
關鍵詞: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公共管理;服務質量
中圖分類號:F259.2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5.06.010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E-Commerce Log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Management
HE Huiling, LI Junze, ZHANG Qian
(School of Business, Xinyang Va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rural e-commer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economy, and rural e-commerce logistics, as the core component of the e-commerce system, directly affects the sales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farmers. Due to the inadequate infrastructure and logistics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rural e-commerce logistics face many challenges, including high logistics costs and low service efficiency,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rural e-commerce. This article analyzes in detail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log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practical improvement paths based on successful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im is to provide effectiv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rural e-commerce logistics system, thereb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logistics towards a more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direction, serv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rural e-commerce; logistics development; public management; service quality
數字化時代背景下,農村電商的蓬勃發展不僅為農產品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還顯著推動了地方經濟的多元化進程。其中,物流作為電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效率和質量直接影響著整個電商生態的運行效果。特別是在農村地區,受地理位置偏遠、基礎設施薄弱等條件限制,電商物流面臨諸多挑戰與難題。公共管理視角則為分析和解決農村電商物流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系統的公共管理可以更好地協調各方資源,優化物流網絡布局,提升服務質量,從而推動農村電商物流系統的整體效率。因此,從公共管理視角深入剖析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路徑,對于加速農村市場電商化進程、縮小城鄉差距具有深遠意義。本文分析了公共管理視角下農村電商物流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依據問題成因提出了具體對策與建議,以期助力提升農村電商物流的效率與質量,推動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1" " 農村電商物流的重要性
1.1" " 促進農產品市場接入與價格穩定
傳統農業銷售受限于地理及物理條件,農產品流通范圍有限,難以拓展至更廣闊市場。電商物流介入后,物流配送網絡的建立與應用使得農產品能夠迅速進入全國乃至全球市場,顯著提高了農產品的銷售半徑和市場接入率,為農民打開了更為廣闊的銷售窗口。并且,農產品的銷售也不再受傳統季節性市場波動的影響,消費者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實時了解并購買到全國各地的農產品,如南方的水果可以通過電商物流迅速銷往北方市場,而北方的糧食也可以輕松供應到南方。這種供應鏈的優化降低了因季節性生產波動帶來的價格波動風險,使農產品價格更加穩定[1]。此外,電子商務平臺還具有大數據分析的功能。農民和農產品生產企業可以更準確地預測市場需求,調整生產計劃和銷售策略。這種數據驅動的市場接入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農產品的市場響應速度,還可以減少中間環節,使價格更加公開透明,保證消費者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到新鮮和優質的農產品。綜上所述,拓寬農產品市場接入渠道并穩定市場價格,農村電商物流不僅加速了農業的商業化、市場化步伐,更為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2" " 增加農村地區的就業機會
隨著電商平臺深入農村市場,從事電商物流的公司和企業相繼在農村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或物流配送中心,直接創造了大量的物流配送、倉儲管理、訂單處理等相關職位。這些崗位大多操作簡單、易于掌握,顯著降低了農村勞動者的就業門檻,讓農村居民得以進入這一新興領域就業。農村電商物流業的興起,也帶動了包裝制造、物流設備維護和客戶服務等服務性行業的發展,為農村地區的就業市場注入了活力。然而,隨著電商物流業務的不斷深入,對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這促使相關企業和機構進行職工培訓和技能升級,從而提升農村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增強其就業競爭力。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操作、數據分析等高技能領域,成為農村勞動者通過培訓獲取更好就業機會的途徑。這種技能提升讓農村勞動者在就業市場中獲得了更多優勢,給其帶來了更高的收入和更廣闊職業發展空間[2]。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進一步擴展,農村電商物流將在促進農村就業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為實現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1.3" " 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與消費便利性
以往,地理位置偏遠和交通不暢導致農村居民在選購日常用品及消費品時,面臨選擇受限和價格偏高的問題。農村電商物流的快速發展,使得農村地區的居民能夠足不出戶便享受到與城市同質的購物服務和商品供應。從食品、服裝到家電、醫療用品等各類商品都能夠快速、高效地送達農村各個角落,不僅提升了商品的獲取效率,還通過市場競爭機制使得商品價格更加合理,同時質量也更有保障。農村電商物流在增強農村居民消費便利性的同時,還促進了信息流通與知識普及,有效增強了農村居民的信息意識和生活品質。具體體現為:電商平臺為農村居民提供了商品使用方法、用戶評價及產品比較等豐富信息,可幫助其根據個人需求和偏好做出更合理的購物決策。同時,農技推廣、健康咨詢等服務的加入,也極大地便利了農村居民的生活,顯著提升了他們的生活品質與健康水平。此外,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的網絡平臺普及,進一步提升了農村居民的知識水平和健康意識,這些均是電商物流帶來的積極成效。由此可見,農村電商物流在促進商品與服務的地域性均衡分布、提高消費便利性和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持續優化和深入發展,將推動農村地區進一步融入現代化的經濟社會體系。
2" " 農村電商物流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2.1" " 物流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
物流配送基礎設施與信息處理平臺共同構成了農村電商活動的堅實支撐。鑒于農村地區地形復雜、分布廣泛的特點,構建一套覆蓋廣泛的物流網絡顯得尤為重要。物流配送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必要的交通路線、配送中心和倉儲設施的布局并要求對道路、橋梁進行必要的改造或新建,保障物流車輛通行順暢。同時,需科學規劃物流配送中心,依據地理位置、消費者分布及商品流向,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此外,倉儲設施也需進行現代化改造,確保貨物儲存既安全又便捷。信息處理平臺,包括訂單處理系統、庫存管理系統、運輸管理系統等,可以高效地進行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分析,確保整個物流系統的有序運作,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反應速度[3]。實時監控庫存狀態能及時補充熱銷商品,避免斷貨;準確跟蹤物流則能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增強客戶滿意度。農村電商物流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如表1所示。
2.2" " 各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物流配送基礎設施為商品的實體流動提供了必要的通道和空間。物流網絡除了要深入農村的偏遠地區,還需保持與城市物流中心的順暢連接;信息處理平臺的作用則在于通過高效的信息系統來管理和優化這一網絡的運作,即通過實時收集、處理并反饋物流運行中的貨物流向、庫存狀態、運輸路徑選擇等數據來確保物流配送的精準與及時。實際操作中,有效的物流配送基礎設施布局能顯著縮短配送時間并降低運輸成本。為了優化這一布局,更好地滿足農村電商需求,需依賴強大的信息處理平臺提供的數據支持。對此,信息平臺可以根據消費數據分析預測某些地區在特定時期對某類商品的需求變化,從而提前調整物流中心的庫存配置和配送頻次,確保滿足市場需求而不造成資源浪費;信息平臺還可以在處理突發事件時迅速調整配送路線和策略,從而指導物流基礎設施靈活應對,保障服務的連續性和安全性[4]。此外,信息處理平臺還可以分析歷史物流數據,識別現有物流網絡中的瓶頸和低效環節、預測未來發展趨勢,從而為新的物流中心的建設和舊有設施的升級提供決策支持,使得整個物流體系更加精準地服務于農村電商需求,提升整體服務效率。農村電商物流系統的各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如表2所示。
3" " 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 物流網絡連接性差
農村電商物流網絡連接性差與其地理條件有關。農村地區普遍地處偏遠,地形多樣復雜,這些地理特征會直接影響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與施工難度。多山地區道路建設因需大量地質勘探及龐大工程量而成本高昂;加之農村地區河流縱橫、地貌復雜,阻礙了物流網絡擴展,尤其在雨季和冰雪期,物流配送難度倍增。農村電商物流網絡連接性差也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關。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普遍較低,可用于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的資金相對有限,而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維等環節都需要較大的資本投入,導致資金不足成為制約其物流網絡發展的一大瓶頸。此外,農村地區市場規模小、消費能力弱,使得物流企業會因預期回報低而投資意愿不強,進一步加劇了物流服務短缺和網絡連接薄弱的問題。此外,信息化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也是造成物流網絡連接性差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物流依賴于高效的信息傳遞和處理系統來優化配送路線、調配資源和處理訂單,而農村地區的信息通信技術水平普遍落后、網絡覆蓋不全且數據處理能力不強、缺乏實時準確的物流信息,使得物流企業難以做出快速響應和調整,影響了整個物流網絡的流暢和效率[5]。
3.2" " 人才和技術缺乏
農村地區教育資源匱乏,加之職業培訓機會稀缺,使得該地區難以孕育出與現代物流業相適應的專業人才。物流行業高度依賴物流管理、信息技術及客戶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技能,而這些技能的習得離不開系統的教育與培訓。同時,農村地區的經濟吸引力和職業發展空間相對較小,即使培養出一定數量的專業人才,其也更愿意遷移到經濟更為發達、能夠提供更多職業機會的城市地區發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農村物流行業的人才匱乏。此外,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于提高物流效率和準確性至關重要。然而,農村地區的信息基礎設施落后、高科技應用不足、網絡覆蓋不全和信息技術滯后,直接影響了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和運用,導致實時數據處理、物流跟蹤和資源優化配置等關鍵技術難以發揮出應有作用。同時,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在高新技術引進和創新方面的投入明顯不足,導致農村電商物流服務難以引入最新的技術和設備,從而無法有效提升服務效率和降低運營成本。
3.3" " 服務質量不穩定
農村電商物流服務質量的波動與區域發展不均衡密切相關。在經濟較為發達的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如道路、橋梁及信息通訊等,建設較為完備,物流迅速且服務可靠;經濟欠發達農村則因基礎設施滯后、物流資源匱乏,常遭遇延誤、信息混亂等困擾,嚴重削弱了服務質量的穩定性。這種不均衡,不僅阻礙了物流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還加劇了物流運營的復雜性和挑戰性。除了區域發展不均衡這一影響因素,供應鏈效率低下也對農村電商物流服務質量穩定性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農村電商物流涵蓋商品采購、倉儲、配送及客戶服務等關鍵環節,任一環節的效率均會對供應鏈整體運作產生深遠影響。然而,眾多農村地區因缺乏供應鏈管理知識及技術,導致各環節銜接不暢,資源配置效率低下,造成資源浪費和服務延誤,進而降低了客戶滿意度。由此可見,這種由區域發展不均衡和供應鏈效率低下共同導致的服務質量不穩定,既阻礙了農村電商物流服務的標準化和規?;l展,又制約了農村電商市場的擴展和深化。
4" " 公共管理視角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路徑探索
4.1" " 加強物流網絡建設
對于基礎設施不足,公共管理部門應積極制訂和執行農村道路及物流節點的升級計劃,對現有的農村道路進行改造升級。具體而言,應聚焦提升道路質量和擴展物流節點網絡,包括拓寬狹窄路段、加固脆弱路面、優化道路質量,并在關鍵交通樞紐增設物流專用通道[6]。在此過程中,還應完善物流樞紐和配送中心的建設,科學規劃物流中心的地理位置,以有效縮短貨物配送時間和距離,降低物流成本,同時這些物流中心應裝備先進的裝卸系統及充足的倉儲空間,以滿足不同規模的物流需求。地方政府需科學規劃并協調這些措施,確保資金有效利用及建設項目合理布局。針對信息技術應用的落后,公共管理部門應推動先進物流管理系統的廣泛應用。強化物流信息系統構建,廣泛推廣先進的物流管理軟件,以自動化處理訂單、追蹤貨物、管理庫存等,提升物流操作的精準度和響應速度;引入物聯網技術,安裝傳感器和追蹤設備以實時監控貨物狀態和運輸車輛的位置,從而及時調整運輸路線或處理突發情況。這些技術的引進和應用,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資金補助,以實現在農村地區的普及和有效使用,提高農村地區電商物流網絡的連接性,有效解決服務質量不穩定的問題。
4.2" " 加大人才培訓和技術應用
許多農村地區缺乏專業的物流培訓資源,導致物流人才的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不足,無法滿足現代物流服務要求。在此背景下,政府應攜手高校、職業技術學院及行業領軍企業,共同開發貼合農村物流需求的培訓課程與資格認證體系,涵蓋物流管理、操作技能、客戶服務等全方位知識,以滿足農村電商物流行業各層次人才的專業需求。具體而言,對于一線操作員應重點培訓物流操作技能和應急處理能力;對于管理層則培訓戰略規劃和團隊管理能力。培訓過程中,應靈活采用多種培訓方式,如結合線上與線下資源、數字化學習平臺等實施遠程教育,以擴大培訓覆蓋面,讓更多農村物流從業者獲得提升機會。關于技術應用的提升,公共管理部門需要積極推動高新技術在農村電商物流領域的應用。隨著物流行業技術持續更新,農村電商物流系統亟須加速科技引進與應用,特別是先進的倉庫管理、運輸管理及物聯網技術。這些技術能顯著提升貨物追蹤與庫存管理的效率,并利用大數據技術深度分析物流數據,優化供應鏈決策[7]。應用技術的同時,還需確保農村地區的電力供應充足且網絡連接穩定,以支撐技術的順暢運行。
4.3" " 規范服務流程和提高服務質量
從區域發展的角度看,農村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以及技術應用程度存在一定差異,影響了電商物流服務的統一性和標準化?;诖?,公共管理部門應采取區域性策略來規范物流服務流程,深入分析各區域的具體需求和現存問題,制訂針對性的物流服務規范。具體而言,基礎設施薄弱地區應優先升級交通與倉儲設施,并依據當地實際增設臨時存儲點或實施多點配送,以減少配送延遲,保障物流服務的連續高效。從供應鏈效率的角度來看,公共管理部門應推動現代物流管理系統的普及應用,優化整個供應鏈管理。供應鏈中的商品采購、存儲、包裝及配送等各個環節,均需實施嚴格的流程控制和效率監測。為此,可以借助先進的倉庫管理系統與運輸管理系統,在保障服務質量的同時,優化庫存水平并合理規劃運輸路線,從而減少無效運輸和過度庫存現象[8]。此外,還應加強對供應鏈各環節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工作,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精準預測市場需求變化,進而科學合理地安排生產和供應計劃,提升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服務質量。這種綜合性的管理策略將為農村地區帶來更廣泛的經濟效益,縮小城鄉差距,進而推動農村地區的全面發展。
5" " 結" " 語
綜上,本文探討了農村電商物流面臨的核心問題,包括物流網絡連接性差、人才和技術缺乏,以及服務質量不穩定。這些問題共同構成了制約農村電商物流效率和質量的瓶頸。同時,從公共管理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具體的對策路徑,包括加強物流網絡建設、提升人才培訓和技術應用,以及規范服務流程和提高服務質量。這些策略的落實將有助于有效解決現有的物流難題,推動農村電商物流朝著更高效、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加斌.公共管理視角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策略[J].中國儲運,2024(3):122.
[2] 趙慧琳.公共管理視角下農村物流發展問題及策略[J].中國儲運,2023(11):159.
[3] 李蓉.公共管理視角下農村電商物流配送問題及治理策略研究[J].中國儲運,2023(9):78.
[4] 薛冰欣,謝泗薪,樊舒琪,等.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電商物流運營模式與策略創新研究[J].物流科技,2024,47(7):70-72.
[5] 王文萍.農村電商物流配送問題及對策探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4,41(3):70-74.
[6] 孫鑫益.鄉村振興戰略下嘉興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儲運,2024(5):152-153.
[7] 張恩娟.供應鏈管理視角下的農村電商物流發展路徑研究[J].特區經濟,2019(12):136-138.
[8] 楊燕秋.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智慧物流發展路徑探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3,45(7):97-99,96.
基金項目:河南省科協科普項目“大別山‘數商興農’志愿服務項目”(HNKP2024129)
作者簡介:何慧玲(1989—),女,河南信陽人,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李君澤(1996—),
男,河南信陽人,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金融;張 茜(1986—),女,河南信陽人,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國際商務。
引文格式:何慧玲,李君澤,張茜.公共管理視角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路徑研究[J].物流科技,2025,48(6):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