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梳理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的歷史演進,深刻理解黨外知識分子的概念在歷史更迭和時代變遷中折射出的政治內涵。從統戰工作主體視角和客體視角分別解析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的實踐困境。在此基礎上,從厘清黨外知識分子內涵和外延、健全橫向溝通協作機制、完善統戰工作主客體良性互動機制三個方面提出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的優化策略,以期發揮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在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中的獨特效能。
關鍵詞:黨外知識分子;統一戰線;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D613;D6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496(2025)01-031-05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干”。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是統一戰線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黨外知識分子的范疇界定及其統戰工作的內涵厘定對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具有基礎性、戰略性意蘊。雖然早期沒有明確區分黨內知識分子和黨外知識分子,也沒有明確提出黨外知識分子的概念,但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的方法策略卻在實踐中萌芽。為了擴大黨的革命力量,黨作出“吸收黨外知識分子加入中國共產黨和革命隊伍”的決定。實踐證明,這是有利于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的正確策略,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新時代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面臨新挑戰,梳理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歷史脈絡,解析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實踐困境,有助于發揮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在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中的獨特效能。
一、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的歷史演進
(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發動、爭取、吸納
一是發動青年學生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在開展工人運動的同時,也極力爭取農民、學生、婦女等各屆人士的支持,積極開展統一戰線活動。中共二大通過的《關于“民主的聯合戰線”的議決案》指出:“要在全國各城市集合工、農、商、教、學、婦及律師、記者等團體,組織‘民主主義大同盟’。”[1]二是建立文化界統一戰線。1929年成立的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極力推動與左翼文藝界、文化界的團結。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此政權雖是工農民主專政,但也強調團結爭取知識分子等中間階層。三是培養吸納知識分子。1935年12月,瓦窯堡會議作出的《中央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指出,廣大小資產階級群眾和知識分子已轉入革命,黨應該爭取這些力量到反日戰線中來[2]。抗戰期間,黨在延安陸續創辦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大力培養知識分子。1939年,中共中央專門作出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的決定。四是明確知識分子為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一部分。1949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作出將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的決定,并提出要“爭取知識分子”。同年,新政協召開并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應包含知識分子。
(二)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團結、教育、改造
一是“包下來”,加以教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黨對知識分子實行“包下來”的政策,使其絕大多數繼續從事文教科技等專業工作。1950 年6月,中共七屆三中全會強調,“有步驟地謹慎地進行舊有學校教育事業的改革工作,爭取一切愛國的知識分子為人民服務”。1951年1月,第二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提出,“當前統一戰線的任務是與三大運動相結合,積極爭取知識分子等參加三大運動和適當工作,在運動中使他們受到教育”。二是開展思想改造學習運動。1951年11月,中共中央要求有計劃、有領導、有步驟地在大中小學的教職員和高中以上學生中普遍進行初步的思想改造工作。1952 年,第三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通過《關于繼續加強各界民主人士思想改造的學習運動的意見》,對不同界別人士的思想改造分類提出具體要求[3]。三是召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1956年,周恩來同志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關于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作了《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指出我國知識分子中間的絕大部分已經為社會主義服務,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提出知識分子工作的正確方針和措施[4]359。同年,第七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討論了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等問題,會后中央統戰部制定了《關于統戰部門進行知識分子的統一戰線工作的意見》。
(三)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信任、使用、照顧
一是賦予“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新內涵。鄧小平同志曾在1975年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觀點,在1988年又提出科學技術“恐怕是第一生產力”這一論斷,賦予知識分子工人階級屬性。二是提出黨外知識分子是統戰工作對象。針對有些人認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而不屬于統戰工作對象”,中央統戰部研究認為“黨外知識分子既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同時又是統戰工作對象”,并形成專門報告報送中央。當時分管統戰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習仲勛同志批示:“統戰部提出的意見是對的。”[5]三是明確統戰部門要管知識分子工作。1979年,鄧小平同志在第十四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知識分子問題,統戰部應注意……統戰部要研究,要管……”在此次會議通過的《新的歷史時期統一戰線的方針任務》中,明確規定統戰部門要管知識分子工作。四是提出知識分子工作基本政策。1990年,中共中央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知識分子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對知識分子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關心照顧”,這成為知識分子工作的基本政策[6]164。五是提出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是統一戰線的基礎性工作。199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中央統戰部〈九十年代統一戰線部門工作綱要〉的通知》指出,做好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統一戰線工作就有了基礎。1993年,第十八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再次強調,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是統一戰線的基礎性工作。
(四) 新時代:政治引領、發揮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成為新時代做好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的理論依據。一是知識分子性質作用論。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指出:“知識分子,顧名思義,就是文化水平較高、知識比較豐富的人,其中不少是學有所長、術有專攻、在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行家專家。”[7]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知識分子能夠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智力支撐、創新支撐。二是黨外知識分子工作重要論。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 年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強調,“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是統一戰線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作”[8],在原本的“基礎性”上又增加了“戰略性”,凸顯對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重視。三是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慶祝歐美同學會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強調,“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長期方針”。在2015年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黨外知識分子工作,不僅要增強責任意識、配強工作力量,還要改進工作方法,學會同黨外知識分子打交道特別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領。”[8]另外,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明確指出,要“加強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強化共同奮斗的政治引領”。
綜上可見,雖然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經歷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初步探索,到新時代開創了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新局面的歷史階段,但其內容的演變始終呼應著中國共產黨“人民”視野下“知識分子”的概念變遷。把握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任務變化,關鍵在于理解“黨外知識分子”這一概念在歷史更迭、時代變遷中折射出的政治內涵。
二、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實踐困境分析
(一) 統戰工作主體視角下的實踐困境
一是工作對象“模糊化”。部分統戰干部對黨外知識分子與民主黨派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非公經濟人士的交疊狀態,以及黨外知識分子與無黨派人士的包含關系難以靈活駕馭,對“要不要聯系”“如何區分代表性”等問題存在模糊認識。二是思想政治引領“泛化”。由于黨外知識分子大多思想活躍且有一定深度,部分統戰干部存在“思政本領恐慌”,思想政治引領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待提升。三是工作范圍“局限化”。一些統戰干部認為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理應由專門處(科)、專職干部負責,未將黨外知識分子工作原則、方法、要求運用于自身工作領域之中,已經成立的黨外知識分子工作處(科)也較少對其他部門開展相關業務指導。四是聯誼組織功能“弱化”。相較于民主黨派、工商聯等組織,黨外知識分子聯誼組織協同治理的主體功能尚未充分發揮,規范化程度不高,服務社會的能力不強。
(二) 統戰工作客體視角下的實踐困境
通過與黨外知識分子訪談發現,不同黨外知識分子呈現不同的“情緒傾向”或“切身感受”,這些傾向和感受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一是“被重視”和“被輕視”并存。部分黨外知識分子有較強的組織歸屬感,但也有部分黨外知識分子表示尚未加入任何統戰團體,游離于組織之外。二是“積極參與”和“消極應對”并存。部分黨外知識分子表示較多參加統一戰線活動,在活動中能夠感受到自身價值;有的黨外知識分子則反映,雖然被納入統戰視野,但活動吸引力不足。三是“身份明晰”與“身份模糊”并存。受訪對象中,有的對自身黨外知識分子的身份有明確認知;有的則不確定自己是否符合黨外知識分子標準;有的覺得自己已身處其他統戰團體之中,不再屬于黨外知識分子范疇。
三、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實踐困境成因分析
(一) 認知壁壘
認知壁壘是指統戰干部和黨外知識分子對黨外知識分子這一概念有模糊之感。厘清黨外知識分子的內涵和外延,是做好其統戰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從歷史演進看,黨對知識分子的概念多從階級敘事界定,旨在解決特定歷史情境下的政治問題,因此,需要從概念的主體對概念運用的政治方面出發來解讀新時代黨外知識分子的內涵與外延。從詞義解析來看,《辭海》對知識分子的定義是“有一定科學文化知識的腦力勞動者”,如何歷史地把握“一定科學文化知識”,理論界尚未形成共識。從統戰工作實踐看,《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僅對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的重點對象作了外延式描述,這種表述方式雖抓住了黨外知識分子的分布重點,但也把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更多局限在體制內。由于缺乏可供動態量化的界定標準,導致具體實踐中存在概念困擾。
(二) 橫向壁壘
橫向壁壘是指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主體間分工協同不夠。一是統戰部門內部分工需進一步明晰。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與統一戰線其他領域的工作交叉重合,不僅可能造成資源浪費,還可能產生工作盲區。如何從運行機制層面做好整體統籌和資源配置,需予以關注。二是統戰部門與其他黨政部門之間協作需進一步加強。黨外知識分子作為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統戰工作仍須置于人才工作格局中予以統籌規劃。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雖然有人才工作、統戰工作領導小組等部門協調調度黨外知識分子工作,但還缺乏專門的、常態化的協調機制。三是統戰部門與黨外知識分子所在單位聯系需進一步深入。由于黨外知識分子不屬于政治身份,缺少規范化身份認定程序,個別體制內基層單位存在“重民主黨派工作、輕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現象,體制外黨外知識分子更難以進入基層組織視野。基層黨委與屬地統戰部門溝通尚未常態化,信息共享、資源共建、人才共育的氛圍還需濃厚。
(三) 縱向壁壘
縱向壁壘主要指統戰部門與黨外知識分子以及黨外知識分子聯誼組織之間缺乏高效的互動機制。一是統戰部門與黨外知識分子的互動不充分。統戰部門在開展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時,更多地側重于聽取黨外知識分子的專業意見建議或邀請其建言獻策,缺乏一個全流程的跟蹤反饋機制,導致其對黨外知識分子所關注的熱點問題及思想動態了解不夠深入,不能對黨外知識分子進行針對性的引導。二是統戰部門與黨外知識分子聯誼組織的互動不充分。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是黨和政府聯系團結黨外知識分子的橋梁紐帶,也是把黨外知識分子組織起來、團結引導、發揮作用的重要載體。當下,某些組織自身的建設和發展還存在統戰部“包辦”的情況,聯誼組織建設的規范化程度還需進一步提高,其在統戰部指導下服務社會的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
四、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優化策略
(一) 厘清黨外知識分子內涵和外延
厘清“黨外知識分子”的概念,可遵循以下兩種思路:一是從界定“知識分子”的內涵出發。知識分子群體作為黨治國理政的重要依靠,事關黨的執政基礎、階級基礎。無論作為學術術語還是政治話語,都應避免將其范圍縮小化、擴大化和固定化。因此,不能僅以學歷來界定“知識分子”。二是從統一戰線視域界定“黨外知識分子”的概念。統戰部門要完善配套的指導性文件,進一步將“黨外知識分子”具象化,明晰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普遍原則、任務和要求,部署黨外知識分子工作處(科)的工作范疇、工作重點及統籌職能。要科學構建以學歷背景為基礎,綜合考慮分布領域、專業造詣、社會影響等因素的黨外知識分子識別指標體系。
(二) 健全橫向溝通協作機制
一是健全統戰部門內部的溝通協作機制。在發現、培養、使用、管理黨外代表人士的過程中,要完善統戰部門內部的溝通機制,合理分配資源,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健全統戰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之間的溝通協作機制。要建立專門的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機制,統籌開展黨外知識分子日常工作。統戰部門要同組織、教育、人社、衛生、國資部門建立常態化會商機制,打通部門間、領域間溝通壁壘。三是健全統戰部門與基層單位或行業組織之間的溝通協作機制。要與國企、高校、科研院所等黨外知識分子分布較廣的單位,建立專題聯席會議制度,搭建工作交流平臺。
(三) 完善統戰工作主客體良性互動機制
一是加強與黨外知識分子直聯機制建設。要建立具有敏銳性、包容性和前瞻性的直聯互動機制,如通過輿情監測系統、熱點話題捕捉、預設話題討論等方式,及時了解黨外知識分子的思想動態,進而前瞻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引領。二是加強聯誼組織的規范化建設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從規范化角度,要加強聯誼組織的自身建設。進一步優化組織結構和內部運行機制,確保其在黨的領導下、在統戰部門指導下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拓寬黨外知識分子向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有序流動的渠道。從社會化角度,要提升聯誼組織服務社會的能力。在統戰部門統籌指導下,完善聯誼組織運行的保障機制,積極開展社會服務,用心打造品牌活動,充分發揮黨外知識分子及其代表人士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參考文獻
[1]朱小寶.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的科學內涵探析[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4(3):50-58.
[2]李夢云,侯佳.中國共產黨知識分子政策的基本歷程與經驗啟示:兼論習近平關于知識分子工作的重要論述[J].思想理論戰線,2022,1(3):1-8,140.
[3]李志昂.建國初期中共對黨外知識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徐州:江蘇師范大學,2018.
[4]周恩來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陳喜慶.關于做好新時代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的幾個問題[J].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2(2):4-12.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全會重要文獻選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
[7]習近平.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6-04-30(2).
[8]習近平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強調鞏固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廣泛力量支持[N].人民日報,2015-05-21(1).
責任編輯: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