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數字經濟以其獨特的優勢,為產業升級、結構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及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新路徑。本文從產業融合與創新生態的視角,對數字經濟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與管理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數字新興產業和完善數字治理體系等具體策略。
關鍵詞:數字經濟;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引言
數字經濟背景下,產業融合與創新生態的構建成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一方面,數字技術打破了傳統產業的邊界,促進了不同產業間的交叉融合,形成了新的產業鏈和價值鏈,提升了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和附加值。另一方面,數字經濟通過重塑創新生態,提升了創新效率,強化了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催生了創新服務新產業新模式,為區域經濟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然而,如何更有效地發揮數字經濟的賦能作用,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仍面臨機制體制、要素配置、政策落地等現實挑戰。因此,基于產業融合與創新生態的視角,深入探索數字經濟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與推進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數字經濟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
(一)數字經濟的概念
數字經濟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信息技術和網絡媒介為載體開展經濟活動并創造經濟價值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1]。其核心在于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將傳統經濟活動轉化為數字化的形式,推動經濟活動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動化。從更深層次來看,數字經濟不僅改變了信息的表示和處理方式,更深刻地影響了經濟活動的組織方式和價值創造模式。它通過互聯網和其他信息網絡,實現了信息和價值的快速傳遞和交換,極大地提升了經濟活動的效率和范圍。同時,數字經濟還具有即時性和個性化的特點,其能夠精準捕捉和分析用戶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務和產品,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數字經濟的構成包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部分,數字產業化是數字經濟的基礎部分,主要涉及信息、通信和技術(ICT)制造業和軟件服務等信息產業,而產業數字化則是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的部分,通過應用數字技術提升傳統產業的效率和產出。
(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概念
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發展經濟學的概念,它強調的是經濟在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具體而言,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指經濟數據精準性、營商環境優化度、產品質量保障水平、資源精準配置效率的增長方式。從增長方式上看,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創新驅動型經濟的增長方式,其強調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等手段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推動產業不斷升級,并以智慧經濟為主導、高附加值為核心的增長方式,注重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產業的競爭力。此外,經濟高質量發展還強調質量主導數量,追求GDP無水分、使經濟總量成為有效經濟總量,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社會進步等方面的協調發展。
二、數字經濟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義
(一)推動產業升級與優化結構
數字經濟通過引入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先進技術,推動了區域內產業的升級與結構的優化[2]。在制造業領域,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如同催化劑,加速了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進程。機器人、物聯網和智能傳感器的應用,使得生產線更加靈活高效,產品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升。與此同時,數字經濟更似強勁的東風,吹動了新興產業如電子商務、云計算服務、大數據應用等的蓬勃發展。這些新興產業不僅為區域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還推動了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實現了產業鏈的延伸和價值的提升。這種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不僅提升了區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還使其在面對外部沖擊時,能夠展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韌性。
(二)促進資源高效配置與降低成本
憑借強大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數字經濟成為促進區域內資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推手。在數字經濟時代,智能化生產流程和供應鏈協同平臺的搭建,使得企業能夠實時、準確地掌握市場需求和資源供給的動態變化。這種信息的透明化和即時性為企業提供了更加科學的決策依據,從而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和錯配。同時,數字技術的應用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交易成本和時間成本。通過數字化手段,企業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取市場信息、客戶需求以及技術支持,減少了傳統交易模式下的信息不對稱和溝通障礙,這不僅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還使得企業能夠更加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增強了其市場競爭力。
(三)加速創新與增強核心競爭力
在數字經濟的推動下,企業紛紛引入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這些技術的融合應用不僅催生了眾多顛覆性的新產品和服務,還極大地豐富了市場的供給,精準對接消費者日益多樣化與個性化的需求。這種創新浪潮不僅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其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更推動了整個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通過創新,企業能夠不斷拓展新的市場空間,實現業務的快速增長,為區域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同時,數字經濟還促進了區域內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日益緊密,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為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這種合作模式的推廣,不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進程,還提升了整個區域的創新能力和水平,為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縮小區域差距與促進協調發展
數字經濟以其突破時空限制的獨特優勢,成為打破地域壁壘、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力量[3]。在數字經濟的推動下,各地紛紛搭建數字化平臺,推動跨區域合作,使不同區域企業/個人跨越地理界限,共享資源和信息,實現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這種跨區域合作和資源共享的模式,不僅促進了區域內經濟的均衡發展,還有效縮小了區域間的經濟發展差距。通過數字化平臺,欠發達地區能夠更容易地獲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加速自身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同時,發達地區也能夠通過合作拓展市場,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的持續增長。此外,數字經濟的普及還推動了整個區域經濟的均衡和可持續發展。通過數字化手段,企業能夠更加精準地把握市場需求和資源供給,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三、數字經濟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與推進策略
(一)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數字基礎設施作為數字經濟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具體而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涵蓋了多個方面。5G網絡的部署與普及為區域經濟提供了超高速、低延遲的通信環境,使得數據能夠實時、高效地傳輸,為遠程辦公、在線教育、智慧醫療等新興業態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高速寬帶的建設也極大地提升了互聯網接入速度,使得更多企業和個人能夠便捷地接入數字世界,享受數字經濟帶來的便利。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的“大腦”,其建設同樣至關重要。通過構建高效、安全的數據中心可以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存儲、處理和分析,為區域經濟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4]。此外,IPv6作為新一代的互聯網協議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間、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服務質量,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優化算力布局方面,積極參與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構建高效協同的算力體系,是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合理布局數據中心和算力資源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降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本和門檻。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區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還能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推動區域經濟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二)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激發創新活力
政府作為政策的制定者與引導者,理應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激勵企業積極采納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傳統的生產流程與管理模式進行智能化的革新。這些技術的引入將顯著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降低運營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在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中,企業應重視數字工廠與智能車間的建設,通過引入自動化生產線、智能機器人等先進設備,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與智能化。同時,運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對生產數據進行實時監測與分析,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此外,數字工廠與智能車間的建設亦有助于提升產品質量,減少次品率,提高客戶滿意度。除了生產流程的智能化革新外,企業還應強化數據管理與應用。通過構建完善的數據管理體系,實現數據的采集、存儲、分析與應用,利用數據分析技術,優化供應鏈管理,提高庫存周轉率,降低庫存成本。同時,企業還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洞察市場需求與消費者行為,制定精準的市場營銷策略,提升銷售業績。此外,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亦是激發創新活力的關鍵途徑。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連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紐帶,可以促進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與資源共享。通過平臺,企業可以共享研發資源、生產能力和市場信息,實現產業鏈的優化配置與協同發展,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推動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三)培育數字新興產業,打造經濟增長極
在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培育數字新興產業已成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這些新興產業以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和創新潛力為區域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領著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政府作為政策制定者和引導者,在培育數字新興產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政府應加大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創新基金等多種方式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這些政策的實施將有效降低企業的創新成本,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為數字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另一方面,政府需系統推進數字產業集群建設,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等方式,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數字產業集群的形成,將有助于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圈,這將進一步提升數字新興產業的競爭力,推動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推動傳統產業與數字新興產業的融合發展方面,政府應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鼓勵傳統產業積極擁抱數字技術,實現轉型升級。通過數字技術的賦能,傳統產業可以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數字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將為傳統產業提供新的技術支撐和市場空間,推動區域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四)完善數字治理體系,保障健康發展
完善數字治理體系已成為保障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這不僅關乎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更是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的重要保障[5]。政府作為數字治理體系的主導者,應建立健全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法律法規體系。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將為數字經濟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有效遏制數據泄露、隱私侵犯、知識產權侵權等違法行為的發生。同時,還應加強數字監管能力建設,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提高監管的效率和精準度。通過實時監測、預警分析、智能執法等手段,及時發現和處置數字經濟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秩序的穩定和公平。此外,應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提升政務服務的效率和透明度。通過構建一體化的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的在線辦理、進度查詢、結果反饋等功能,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在完善數字治理體系的過程中,政府需同步激發市場創新活力。通過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等措施,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同時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與交流,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不斷提升數字治理水平,為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結語
數字經濟通過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數字新興產業和完善數字治理體系等措施為區域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產業升級、結構優化、資源高效配置和創新驅動。然而,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等挑戰,需要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協同治理機制,建立健全的數字治理體系,為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曉磊.數字經濟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證分析[J].中國經貿導刊,2024(18):61-63.
[2]陳堯.數字經濟賦能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提升路徑研究[J].上海商業,2024(12):8-10.
[3]王飛,王佳,李芳芳.數字經濟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J].中國科技投資,2024(33):11-13.
[4]楊穎.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制、困境與優化路徑[J].上海商業,2024(11):16-18.
[5]鄒彩芬,魏琳鵬,周雨佳,等.數字經濟賦能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研究[J].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24,37(04):74-85.
〔作者簡介:劉志剛,??h衛生健康委員會(??h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中心)中級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