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背景下,探索以國家職業標準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設計及優化邏輯,對于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以高職院校智能控制技術專業為例,首先,對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思路、智能控制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及國家職業標準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其次,從課程體系更新機制、寬職業面向的復雜職業標準和師資隊伍建設三個方面解析了當前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設計融合國家職業標準的挑戰。最后,針對上述諸多挑戰提出了若干應對的策略與建議。
關鍵詞:高職教育;課程體系;國家職業標準;挑戰;智能控制技術
Abstract:Under"the"backdrop"of"the"leapfrog"and"highquality"development"of"modern"vocational"education,exploring"the"design"and"optimization"logic"of"vocational"education"curriculum"systems"guided"by"national"occupational"standards"is"of"significant"importance"for"cultivating"highquality"skilled"personnel"adaptable"to"the"needs"of"socioeconomic"development.Based"on"this,takingnbsp;the"major"in"intelligent"control"technology"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s"an"example,this"study"first"elaborates"on"the"construction"approach"of"the"curriculum"system"i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he"course"structure"of"the"major"in"intelligent"control"technology,and"the"significance"of"national"occupational"standards"in"vocational"education.Then,it"analyzes"the"challenges"in"integrating"national"occupational"standards"into"the"design"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curriculum"systems"from"three"aspects:curriculum"updating"mechanisms,complex"occupational"standards"with"broad"career"orientations,and"faculty"development.Finally,several"strategies"or"suggestions"are"proposed"to"address"these"challenges"mentioned"above.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curriculum"systems;national"occupational"standards;challenges;intelligent"control"technology
2023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任務的通知》明確指出:“建立健全實體化運行機制,有組織開發優質教學評價標準、專業核心課程、實踐能力項目和教學裝備,培養行業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已經成為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是支撐國家經濟發展的關鍵。培養高技能人才是職業教育實現高端發展、優化人才結構的必然選擇。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印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5年教育部印發的《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以及2023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多次提到,要引導企業深度參與到職業院校專業規劃、教學設計、課程設置等教學活動中去,多處提及要將相關行業(企業)產品(生產)的國際通用標準融入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中,將職業資格標準(職業標準)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因此,探索以國家職業標準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設計及優化邏輯,對于增強人才培養對接行業企業動態化人才需求的適契性,促進職業院校實現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高職教育課程體系概述
1.1"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思路及特點
高職教育旨在培養技術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為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設計以“五有”人才培養標準為指導,按照“基于社會生活過程”的公共課程開發理念和“基于工作過程”的專業課程開發理念而進行[1]。“五有”人才培養標準具體指有健康身心、有文化底蘊、有精湛技藝、有創新精神及有發展潛能[2]。
(1)公共課程體系設計方面,圍繞學生未來積極參與現代社會生活所必需的知識、能力與素質要求,將典型社會生活情境(問題、情景、事件、活動、矛盾)轉化為學習情境,設計由思想品德類、生活通識類、身心健康類、創新創業類、公共藝術類等構成的系統化公共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健康身心、文化底蘊和創新精神。
(2)專業課程體系設計方面,著重培養學生的精湛技藝和創新精神。專業必修課可進一步細分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專業基礎課主要涉及學科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概念,旨在幫助學生建立起扎實的學科基礎和學科文化底蘊,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和研究專業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專業核心課涵蓋豐富的專業核心知識和技能,旨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問題解決能力。專業選修課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未來成長需求而設置,旨在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拓展其在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能。
1.2"高職院校智能控制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
智能控制技術專業是一門融合了電子、計算機、自動化、通信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綜合性專業,學科結構包括但不限于控制理論、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嵌入式系統、傳感器技術等[3]。高職院校智能控制技術專業旨在培養掌握本專業的必備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具備較強的從事智能控制產品和設備的開發、調試、使用、維護、生產技術管理和技術服務等實際工作能力,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以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智能控制技術專業課程設置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專業基礎課方面,通過設置“電工基礎”“電子技術”“檢測技術”等課程教學,學生深入了解電氣原理、傳感器工作原理、信號檢測技術等智能控制技術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同時,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促進下,學生能夠初步掌握電氣系統分析與設計、工業現場的數據采集與分析等能力。
(2)專業核心課方面,通過設置“PLC與變頻器技術應用”“工業機器人操作與編程”等課程,結合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學生熟練掌握PLC編程、變頻器調試、自動化產線搭建等方面的技術技能,為學生在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等領域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3)專業選修課方面,通過設置“工控組態及應用”“MES系統及其應用”等課程,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深入了解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關鍵技術,并學習如何將這些技術應用于實際生產中,進一步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拓展學生在特定方向領域的相關技能和經驗,提升其在不同領域內應對挑戰的靈活性。
(4)除以上方面,通常還會安排實踐教學環節,如產教融合實訓、畢業設計等。企業實訓通過安排學生到企業或實驗室進行實習,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畢業設計則以具體課題為基礎,要求學生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實踐,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1.3"國家職業標準在高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國家職業標準是由國家職業資格認證機構或者相關職業領域的主管部門制定的,旨在規范和統一各類職業技能要求、工作崗位要求、職業能力標準等方面的標準文件。在面向“第一線”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高職教育實施過程中,國家職業標準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規范教育目標和培養目標。國家職業標準為高職教育制定了明確的培養目標和教學目標,有助于教育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的培養。
(2)指導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國家職業標準為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提供了指導,幫助高職院校設計和開發與行業需求緊密對接的課程。
(3)為學生提供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國家職業標準明確了相關職業的技能要求和培養路徑,為學生提供了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和路徑選擇。
(4)評價和認證依據。高職院校可以根據國家職業標準制定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能力進行評估,從而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
2"智能控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融合國家職業標準的挑戰
2.1"智能控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更新速度與職業標準發展的同步性問題
一方面,智能控制技術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新理論不斷涌現,相應的職業技能標準也在不斷地更新和完善。另一方面,課程內容的設計與更新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往往還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和評估流程,即課程更新的周期通常與職業標準的變化速度不一致,進而導致課程內容滯后于實際需求。如何突破信息壁壘,及時跟進技術發展和職業標準的更新升級,增強課程體系與國家職業標準間的動態關聯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2"智能控制技術專業寬職業面向的復雜職業標準問題
智能控制技術專業知識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如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自動化、人工智能等。同時,智能控制技術的應用也十分廣泛,涵蓋工業自動化、城市管理、智能家居等眾多行業和領域,這就帶來了職業標準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因此,如何有效整合本專業職業面向的不同國家職業標準,探索跨學科知識和技能體系與教學課程的融合機制,發展一種適用于寬職業面向帶來的跨學科課程體系設計優化邏輯,是在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對接國家職業標準進程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3"專任教師“依標建課”能力不足的問題
一方面,智能控制技術是一個高新技術領域,智能控制技術專業與傳統的控制工程專業相比,涉及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的應用,現有教師隊伍面臨著缺乏相關教育背景的問題。另一方面,大量博士等高層次人才涌入高職教育的師資隊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為學校的學科建設、科研項目等方面帶來極大的助力,但博士等高層次人才更注重科研型能力的培養,這與高職教育強調實踐性和技能型培養的特點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的矛盾。這些因素都為“依標建課”和“依標授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3"應對挑戰的策略與建議
3.1"增強課程體系對接國家職業標準的動態應答機制
針對智能控制技術領域技能需求及國家職業標準的靈活性與智能控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滯后性之間的矛盾問題。首先,搭建多源信息監測與獲取機制,針對畢業后繼續從事本專業相關工作的學生,定期開展技術能力需求與現狀調研;持續關注行業內的技術刊物、研究論文、報告等,了解最新的技術進展和趨勢;積極組織專業負責人等參加行業內的技術研討會和研討活動,獲取最新的信息、見解和聯系。其次,可以結合融合的多源信息,邀請行業內的專家分享行業內的最新趨勢和經驗,預測可能的技術變化,解析相關崗位的最新技能需求及職業標準的迭代趨勢。再次,在課程體系更新機制方面,設計實時、靈活的項目案例為載體,通過模塊化教學課程內容開發敏捷式課程(群),實現課程體系對最新技能需求及職業標準的快速響應。最后,建立學生、教師和行業企業的聯合評估與調整機制,定期對課程進行評估,發現與職業標準不符之處時及時調整課程結構。
3.2"增強課程體系對接復雜職業標準的靈活性
針對智能控制技術專業突出的多學科交叉屬性帶來的跨學科專業課程豐富及寬職業面向復雜的職業標準問題。首先,可以組建跨學科課程設計小組。由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專家、專業負責人及企業現場工程師組成課程設計小組,共同完成課程體系的設計和更新,以整合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從多個角度審視課程內容,確保其能夠覆蓋多樣化的職業標準需求。其次,要建設靈活的課程設置機制。對接《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解讀不同面向職業的“三層次”技能(職業特定技能、行業通用技能和核心技能),整合不同職業標準的“三層次”技能及對應的課程(群),構建核心技能課程群、通用技能課程群和模塊化的特定技能課程群靈活組合的課程體系設置機制。最后,要建設靈活的課程評估機制。允許學校教學實施部門根據學生反饋、行業需求和課程效果等因素進行定期評估和調整,包括采用學生評價、行業反饋和教師評估等多維度評估方法。
3.3"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針對師資隊伍缺乏相關教育背景的問題。首先,學校可以建立定期的教師培訓機制,包括參加行業培訓、學術會議和專業研討會等,以提高教師的學科素養和專業知識水平。其次,學校可以鼓勵教師參與科研項目和實踐項目,增強其實踐經驗和技術能力。同時,學校還可以建立導師制度,由資深教師擔任新教師的導師,指導其教學工作和專業發展,提升其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
針對專任教師企業經驗不足導致的“標準”意識和“依標建課”能力不足的問題。一方面,應積極開展教師層面的企業實踐,依托校企合作單位,企業為教師安排實踐崗位,教師通過完成崗位任務,切實參與到生產實踐中,實現校企“聯培”,以發展教師對崗位/職位技能以及相關行業標準的認知,提升教師的工程能力和工程師素養。另一方面,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參加行業企業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班和培訓項目,提升其技術水平和職業素養。同時,鼓勵教師參與行業認證考試,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增強其在教學和實踐中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結語
高職教育課程體系融合國家職業標準是適應社會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然而,融合國家職業標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高校、企業和政府多方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只有不斷地優化資源配置、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及時調整課程結構、更新課程內容,才能真正實現適應社會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高星.技術倫理教育背景下高職服裝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教學實踐研究[J].遼寧絲綢,2022(03):6970+7.
[2]劉秀鳳,劉紅譜,魏小岡.基于“五有人才培養標準”的課堂評價體系構建:以智能控制技術專業課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3(07):2729.
[3]盧鑫,郭婷,譚越洋.基于互聯網的智能控制技術課程體系設計[J].集成電路應用,2023,40(08):148149.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以國家職業標準為導向的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設計探索——以智能控制技術專業為例(項目編號:2023JSJG552);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雙高計劃”背景下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改革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23JSJG603)
作者簡介:劉楊(1992—"),男,漢族,江蘇淮安人,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紡織材料摩擦學特性研究、智能檢測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