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現今教育的重要目標。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重要的引路人,肩負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任。如何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班主任工作有機融合,是當前小學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及重要性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它包括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具體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
(二)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助于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同時,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二、班主任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的獨特作用
(一)思想引領者
班主任在學生思想工作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對班級中性格各異的學生,班主任應靈活地運用教育策略,以起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對于性格執拗的學生,班主任要采取柔和的引導方式,做到以柔克剛;對于活潑頑皮的學生,要保持足夠的耐心,隨時提醒他們的行為舉止;對于性格內向孤僻的學生,則要細心觀察,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做到循序漸進。
(二)學習指導者
班主任應關注學生學習情況,采用合適的方法和策略,為其提供個性化學習方案,指導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班級中總有個別學生雖然學習很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學習方法不得當,最終導致失去學習興趣。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組織學習方法交流活動,讓部分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還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給予他們發揮優勢的空間,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取長補短,進行個性化學習方法指導。例如,小朗同學對語文學習很感興趣,閱讀理解能力很強,但一看到數學題就頭疼;小文同學則對數學學習情有獨鐘,在數學競賽中屢獲佳績,但遇到語文閱讀題就毫無頭緒。于是,班主任安排小朗給小文講解語文答題技巧,小文給小朗梳理數學解題思路,兩個人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不僅樹立了信心,而且提高了學習興趣。通過這樣的方法,班級中大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信心也得到了增強。
(三)心理疏導者
班主任應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發現他們的心理問題,并給予有效的心理疏導和幫助,以培養他們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例如,小月是個不善言談、缺乏自信的學生。通過觀察,班主任發現她擅長繪畫,于是任命她為板報組組長。當設計獨特、內容豐富、布局巧妙的板報贏得同學們的稱贊時,小月的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小雨本是個品學兼優、能力很強的女孩。但有一段時間,班主任發現她情緒很不穩定。經過耐心溝通了解到,她由于家庭原因感到心理壓力很大。在給予她溫暖的關懷和鼓勵的同時,班主任與家長進行了深入溝通。在班主任的努力下,小雨逐漸恢復了自信,學習狀態也越來越好。
(四)班級組織者
班主任應組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如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實踐創新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班主任應鼓勵學生參加學校志愿服務隊,走進社區、養老院等,開展扶困助殘活動;帶領學生走上街頭,倡導垃圾分類,宣傳環保知識。
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打造一些具有班級特色的品牌活動,如誦讀國學經典、為詩文配畫等。引導學生嘗試以評書的形式講述名著、為四大名著配音、排演課本劇,讓書香浸潤他們的生活。班主任還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在運動中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質。
三、核心素養培養與班主任工作的融合策略
(一)班級文化建設中融入核心素養
1.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和審美情趣。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班主任除組織學生品味國學之美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征集國學經典資源,布置國學圖書角、掛起牡丹圖、擺上文房四寶、展示自制折扇·在濃郁的中華古典文化氛圍中,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2.制定班級規章制度,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和自律能力。班規的制定和執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和自律能力。每學期開學初,班主任可引導班干部組織同學們制定有針對性的班規。班規內容不僅包括班級公約,還包括獎懲制度等。學生在遵守班規的過程中,逐漸學會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3.開展班級文化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例如,班主任可不定期開展讀書分享會。分享會不是死氣沉沉的照本宣科,而是學生們針對文章情節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并嘗試給出自己的解釋和建議。其他學生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表述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知識領域運用多元化思維方式闡述自己的理解。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二)班級管理中融人核心素養
1.實行民主管理,讓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的決策和管理,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民主意識。班干部首先列出日常工作內容,然后認領自己的任務,并在班內招募成員,按部就班地完成這些工作。這樣,每個學生都可在集體中有事可做,在自主管理中找到歸屬感。
2.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培養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反思能力。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和潛力。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還要關注他們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等綜合素質。例如,有的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組織的公益活動,班主任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有的學生在科技創新競賽中獲獎,班主任應予以相應的表彰和獎勵。以往,教育評價的主體是教師,單一的評價主體容易導致評價結果的片面性。如今,班主任可以邀請家長、學生、社區成員等參與評價,形成一個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體系,以更加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發展狀況,為學生成長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指導。評價方式上,除了傳統的筆試,還可以通過課堂表現、作業、項目式學習、成長記錄等進行評價,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的努力和才能得到認可后,會更有動力去發掘自己的潛力,也會更加注重自身素質的提升,努力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3.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班主任要關注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支持,以激發他們的潛能,使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例如,對于繪畫方面有天賦的學生,鼓勵他們參加美術社團或繪畫比賽,培養他們的創作能力;對于科學方面有興趣的學生,引導他們嘗試科學實驗和科技創新活動,激發他們的創新潛力。
(三)主題班會中融入核心素養
1.開展主題鮮明的班會活動,如“文明禮儀伴我行\"\"科技創新點亮未來\"等,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創新精神。2.采用多樣化班會形式,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思維能力。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班會活動,促其在活動中體驗、感悟和成長,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四)家校合作中融人核心素養
1.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共同關注學生成長,培養學生的家庭和社會責任感。2.組織家長參與班級活動,如親子活動、家長講座等,增進親子關系。3.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注重培養孩子的核心素養,為孩子的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總之,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小學教育的重要任務,班主任在這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將核心素養培養與班主任工作有機融合,在班級文化建設、班級管理、主題班會和家校合作等方面,采取有效的融合策略,可以更好地發揮班主任的教育引領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今后的工作中,班主任應不斷探索創新,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為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的新時代小學生作出更大貢獻。
(柳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