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師要從新課標出發,了解有關英語閱讀的要求,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分析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從而探究相應的教學策略,以創新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梳理語言和文化知識,滿足學生的英語閱讀需要,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一、新課標對英語閱讀的要求
新課標提出,英語閱讀屬于語言技能中的理解性技能,而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實施要求學生識別語篇主題,能夠根據書面語篇的上下文推斷生詞意思,判斷書面語篇中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理解要點,并對所閱讀的語篇內容進行簡要概括、描述和評價。
二、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在新課標視域下,英語教師基于課程理念和教學建議,對育人方式作出轉變,以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策略授課,烘托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閱讀氛圍。然而,部分教師忽視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提出的問題難以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難以維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部分教師缺乏將信息技術與英語閱讀教學內容深度融合的實際行動,也未能充分考慮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未能為學生提供自由開放的學習空間;還有部分教師缺乏幫助學生及時整理重點閱讀內容的意識,在課堂教學中缺少文化元素的滲透。
三、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新課標提出了深人開展語篇研讀的教學建議,旨在通過英語閱讀為學生傳遞文化內涵,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理解與表達能力。因此,英語教師應以新課標的教學建議為指導,秉持面向全體學生的育人理念,深刻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全面把握英語閱讀內容的育人價值,明確閱讀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創新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在英語閱讀中不斷進步與成長。
(一)基于啟智增慧原則合理提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新課標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成為積極主動的知識建構者,確保學生經歷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達成課程目標。小學英語教師應堅持啟智增慧的教育原則,在深入分析閱讀主題的基礎上,準確把握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合理創設與閱讀文本相關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以活躍的思維參與英語閱讀過程,并通過師生互動深化對閱讀主題意義的理解,實現從能力到素養的轉化,最終達成高效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目標。
例如:在\"Whatdoeshedo?\"這一單元的閱讀教學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利用\"Isyourfathera post-man?Whatdoeshedo?”句型進行職業對話,加強英語學習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落實啟智增慧的教育原則,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首先,教師采取圖片展示、實物演示等方式,讓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中快速記憶doctor,teacher,farmer等單詞,并為學生準確描述職業特點、展開英語閱讀和進行深入的對話交流奠定基礎。其次,教師提供與職業相關的對話材料,并提出問題:“Whatdoeshe/shedo?\"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理解文意,捕捉關鍵信息,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再次,教師本著啟智增慧的教育原則,要求學生結合自己所了解的,撰寫關于職業夢想的小短文,以鍛煉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最后,教師應從德育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尊重不同的職業,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
這樣,基于啟智增慧原則合理提問,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了學生批判思維、創新能力等多方面素質的提升。同時,以讀寫結合的方式促使學生反復操練核心句型,充分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
(二)應用數字技術創設直觀情境,促進學生閱讀理解
隨著教育數字化戰略的實施,數字技術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多模態的手段、平臺和空間,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帶來極大的便利,促進了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因此,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關注現代數字技術在英語教學領域的發展與進步,為學生創設符合閱讀主題的直觀情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并通過恰當的點撥促使學生理解閱讀內容,在數字化的環境下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充分優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果。
例如:在\"How do you feel?\"這一單元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學自標是讓學生掌握描述情感的詞匯和句型,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情景中進行交流,以此鍛煉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
首先,教師應用數字技術播放一段關于表達不同情感的短視頻,在引導學生關注情感表達重要性的同時,學習“angry,sad,worried\"等詞匯的使用場景,以及詢問情緒的核心句型,如:“Howdo you feel?Iam...\"\"Howdoesshe/hefeel?He/Sheis...\"其次,教師給予學生閱讀該單元文本的時間,要求學生按照正確的語音語調朗讀故事、表演故事,并恰當地運用故事中的語言進行交流,從而在閱讀過程中保持投入的狀態。再次,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故事內容,歸納詢問他人狀況、表達關懷之情的語言目標,并組織學生互相交流提出合理建議的語言,促進學科實踐。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次閱讀教學活動的重點,并組織學生交流閱讀體會。
在教育數字化戰略實施的背景下,應用數字技術創設直觀情境,以豐富的學習資源調動學生積極的閱讀情感,為促進學生實現閱讀理解目標創造了有利條件,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實現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的優化,切實發揮了數字技術在小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價值。
(三)把握學生閱讀水平合理分組,營造濃厚的閱讀氣氛
新課標提出,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學習,懂得自主評價和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切實提高學習效率。英語教師應堅持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把握學生的閱讀水平,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將其合理分組,并設計合作閱讀任務,讓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的過程中感受自由,以放松的心態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經歷自主閱讀的過程,從而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根據學生的閱讀結果,教師進行合理點撥,引導他們樂讀、善讀,在新課標下不斷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例如:在\"Myweekend plan\"這一單元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在具體情景中運用\"What are/is...going to do?I am...\"He/She is go-ingto...\"來談論周末活動計劃,并在小組合作中了解“begoingto\"表示將來計劃的用法。教師要通過英語閱讀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在活動前進行合理規劃的意識。
首先,教師提出問題:“Whatdoyouusuallydoonweekends?”活躍學生思維,讓學生自主回顧有關周末活動的詞匯和句子,從而根據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和師生互動情況判斷學生學情,并將學生合理分組。其次,教師為各個小組提供一份關于如何制訂周末計劃的對話文本,鼓勵學生合作閱讀,并要求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小組內展開對話交流,大膽應用英語知識與技能。再次,教師抽查檢驗學生自主閱讀的成果,并給出針對性的評價與反饋,以加深學生對新詞匯和句型的理解。最后,教師設計題目為\"Myweekendplan\"的寫作任務,旨在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同時,教師組織學生交流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和閱讀心得。
教師通過準確把握學生閱讀水平進行合理分組,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充分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的新課標育人理念,培養了學生合理安排周末時間的意識,提高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同時,自由、民主的閱讀空間有效促進了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顯著提高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四)基于文本內容整理語言目標,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新課標提倡教師引導學生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語言自標,幫助學生建立信息間的關聯,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基于此,在完成英語閱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教學后,教師還要把握文本內容,引導學生整理語言目標,回顧英語閱讀過程,使學生在內化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同時,加深對文化內涵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英語閱讀的過程成為學生語言能力發展、思維品質提升、文化意識建構和學會學習的成長過程,不斷推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例如:在\"Ways to go to school\"這一單元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基本的交通規則,能夠根據英文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形成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品格與關鍵能力,并深人了解交通對文化發展帶來的影響。
因此,在本節課的整理歸納環節,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回顧\"helmet,wear,traffic\"等重點詞匯和\"payattentionto\"等重點短語,以及“Don'tgo attheredlight,I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ffic lights.\"等重點句型,并讓學生就上學的交通方式,運用頻度副詞進行交流,從而為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夯實基礎語言知識和交通文化知識。其次,教師根據不同交通方式對環境的影響引入拓展閱讀內容,幫助學生通過英語閱讀了解不同交通方式的優缺點,以求在促使學生積累英語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同時,形成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最后,教師建議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英語知識進行交流。
這樣,基于文本內容整理語言目標,不僅幫助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英語表達方式,促進了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而且激發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培養了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技能,以及用英語描述交通方式的表達技能,從而充分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高效實施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活動。
(五)融合優秀傳統文化拓展閱讀,豐富學生閱讀視野
在國家大力倡導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新課標也提出發展學生文化意識和核心素養的要求,強調培養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對優秀文化的鑒賞能力。因此,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基于閱讀主題,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學生提供拓展閱讀的空間,使學生在豐富的閱讀視野下涵養自身品格,提升文明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同時,引導學生學會學習,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從而充分發揮閱讀的育人功能,不斷優化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效果。
例如:在\"I havea penpal\"這一單元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是通過內容豐富、情節生動,且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短文引起學生共鳴,加強學生對筆友交流的認識,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為了弘揚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拓展閱讀環節,教師可以提供關于筆友之間相互介紹各自國家文化的短文,以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核心素養,同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寫作示范。
在拓展閱讀環節,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對該單元的“Readandwrite\"環節進行整體復習,以加深學生對所學詞匯和句型的理解,并歸納組織語言、構建篇章結構的方法。其次,教師為學生提供拓展閱讀文本一—寫給筆友的信,并介紹道:“這些信件內容涵蓋中國詩詞文化、節日文化以及民間藝術文化。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能夠自主積累優美的詞匯和句型,并掌握相關的表達方法。\"再次,教師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寫一篇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短文,發送給筆友,旨在讓學生親身體驗跨文化交流的樂趣,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最后,教師對學生在拓展閱讀環節中的表現提出表揚,鼓勵他們養成自主拓展閱讀的良好習慣。
這樣,融合優秀傳統文化的拓展閱讀提高了英語閱讀的有效性,充分培養了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核心素養。通過閱讀,學生不僅提升了鑒賞中外優秀文化的能力,增強了對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涵養了文化品格,提升了文明素養和社會責任感。這一做法充分體現了小學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顯著優化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效果。
四、結語
總之,基于新課標理念實施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教師要充分發揮核心素養的統領作用,深人分析閱讀主題,采取適宜學生發展的教學策略,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以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果。對此,小學英語教師要準確理解新課標的閱讀要求,并洞察閱讀教學現狀,秉持育人為本的理念,不斷創新教學策略,如基于啟智增慧原則合理提問、應用數字技術創設直觀情境、把握學生閱讀水平合理分組、基于文本內容整理語言目標、融合優秀傳統文化拓展閱讀等,讓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不斷提升對英語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理解能力,從而充分內化學科核心素養,實現全面進步與成長。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