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強調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和文化傳承等方面。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情感內涵,以其優美的語言、深刻的思想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激發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通過學習古詩詞,學生可以領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和文化傳統,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古詩詞教學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在初中階段,教師加強古詩詞教學,能夠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豐富的精神滋養。新課標對初中古詩詞教學的要求以及初中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使得我們有必要深入研究初中古詩詞情境教學的應用,以提高古詩詞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新課標對初中古詩詞教學的新要求
1.強調核心素養培養
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古詩詞教學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在語言運用方面,古詩詞精練的語言可提升學生的表達準確性與生動性。在思維能力培養方面,學生分析詩詞意象、意境能鍛煉邏輯與批判性思維。在審美創造方面,詩詞的韻律、意境能激發學生的審美體驗與創造力。在文化傳承方面,古詩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能讓學生了解歷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自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2.注重審美體驗與文化傳承
初中古詩詞教學應注重審美體驗與文化傳承。在審美體驗方面,古詩詞如畫卷展現自然美與人性美,通過賞析古詩詞的意象、意境、語言和韻律,讓學生沉浸在美的氛圍中,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欣賞和評價能力。在文化傳承方面,古詩詞承載著豐富價值,學習與傳統節日相關的古詩詞,了解節日由來與習俗,感受中華文化魅力。教師講解古詩詞的背景知識與文化典故,能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使其在審美體驗中傳承文化,讓古詩詞教學更具深度與內涵。
3.突出個性化閱讀與創造性表達
新課標下的初中古詩詞教學突出個性化閱讀與創造性表達。個性化閱讀意味著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和感悟古詩詞,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閱讀古詩詞時,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情感需求,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索。創造性表達則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展現理解,可通過寫作、繪畫、表演等形式對古詩詞進行再創造。這既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又能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增強學習信心。
二、新課標下初中古詩詞情境教學的應用策略
1.創設多樣化的情境類型(1)生活情境: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古詩詞在新課標背景下,創設生活情境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古詩詞雖然誕生于古代,但其中所蘊含的情感、道理和審美往往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可通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來引導學生理解古詩詞,讓古老的詩詞在現代生活中煥發出新的活力。例如,在教學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時,可以讓學生聯想自己參與勞動的經歷,如種植花草、采摘果實等,從而體會詩人“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中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堅守。這種結合生活實際的情境教學,能使古老的詩詞在學生的生活中鮮活起來,降低理解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歷史文化情境:展現古詩詞的時代背景
每一首古詩詞都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政治局勢、文化傳統等。初中古詩詞情境教學中,創設歷史文化情境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詞的時代背景和文化內涵。比如,在教授杜牧的《泊秦淮》時,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資料向學生展示晚唐時期的社會風貌、政治局勢以及秦淮河畔的繁華與腐朽,讓學生了解到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從而更好地理解“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這句詩所表達的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統治者昏庸的批判。
(3)藝術情境:通過藝術形式營造氛圍
在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古詩詞情境教學中,創設藝術情境能夠為學生帶來獨特的學習體驗。音樂和繪畫等藝術形式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可以營造出濃厚的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詩詞的意境。例如,教學李白的《將進酒》時,可以播放激昂豪邁的古典音樂,讓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下體會詩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放自信。也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詩詞內容進行繪畫創作,用畫筆描繪出“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觀景象。
2.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構建情境
(1)多媒體資源的運用
多媒體資源的運用為初中古詩詞情境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手段和廣闊的空間,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它能夠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古詩詞的內容和意境,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例如,教學王維的《使至塞上》時,可以通過播放關于大漠風光的視頻、展示壯麗的沙漠圖片,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所描繪的雄渾壯闊的景象。在教學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時,可以利用動畫演示瀑布從高處傾瀉而下的場景,再配合激昂的音樂,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深刻體會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磅礴氣勢。
(2)角色扮演與情境模擬
角色扮演與情境模擬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讓他們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提高對古詩詞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詩詞中的人物情感、故事情節和社會背景。例如,在教學杜甫的《石壕吏》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分別扮演官吏、老婦、老翁等角色,再現當時的場景。學生在扮演過程中,能更深刻地體會到戰爭給百姓帶來的苦難,以及詩人對百姓的同情。在教授《木蘭詩》時,可以讓學生模擬木蘭替父從軍、征戰沙場、榮歸故里等場景,通過親身體驗,感受木蘭的勇敢、堅毅和孝順。
(3)實地考察與體驗
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古詩詞情境教學中的實地考察與體驗可以讓學生親身感受古詩詞中所描繪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環境,使他們對詩詞的理解更加深刻和真實,從而提高古詩詞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陶淵明的《飲酒》(其五)時,可以組織學生到郊外的田園中進行實地考察,讓他們親身感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寧靜與美好。在教學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時,可以帶領學生在夜晚游覽公園或校園中的庭院,體會“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的清幽景色。通過實地考察與體驗,學生能夠將書本上的古詩詞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加深對詩詞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能培養自身的觀察力和感受力。
3.引導學生在情境中主動學習(1)問題引導,激發學生思考
在初中古詩詞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古詩詞的內容和特點,設計一系列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詩詞的內涵、意境和情感,還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回答。如教授曹操的《觀滄?!窌r,可以提出問題:“詩人在詩中描繪了哪些景象?這些景象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引導學生仔細分析詩歌中的“水何澹澹,山島竦崎。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等語句,思考詩人通過對大海、山島、樹木等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出的宏偉氣魄和壯志豪情。又如,在教學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可以提問:“詩人的茅屋為何被秋風所破?他在困境中有著怎樣的心境和愿望?”促使學生深入探究詩人所處的艱難處境以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高尚情懷。
(2)小組合作,共同探究古詩詞情境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使其可以互相啟發、交流觀點,更好地理解古詩詞中的情境和情感,同時也能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們可以分工合作,分別承擔不同的任務。比如,在教學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討論“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所表達的友情境界。小組成員可以分享自己對友情的理解和感受,分析詩人是如何通過這句詩傳達豁達的情感的。在探究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情境時,小組成員可以共同探討詩中描寫的雪景以及詩人在送別友人時的復雜心情。
(3)鼓勵學生自主創設情境
在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古詩詞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根據自己對古詩詞的理解和感受,運用各種手段創設出相應的情境,從而更好地體會詩詞的意境和情感,更加深人地理解古詩詞的內涵,同時也能鍛煉他們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例如,在教學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讓學生根據詩詞內容,自己動手繪制一幅畫面,展現“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凄涼意境。或者在教學杜甫的《春望》時,讓學生通過情境創設,模擬詩人在戰亂中目睹國家破敗、百姓流離失所的場景,體會詩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沉痛心情。
4.完善情境教學的評價機制
(1)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初中古詩詞情境教學的評價機制應注重評價內容的多元化,不能僅僅局限于對學生古詩詞背誦和默寫的考查,而要更加關注學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學生是否能夠準確分析詩詞中的意象、意境,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評價內容還應包括學生在情境教學中的參與度和表現,以及在小組合作等活動中的協作能力、團隊精神、創新能力。如在教學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時,評價學生是否能準確理解“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中所蘊含的新舊交替的哲理和積極向上的情感。在教學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時,觀察學生在模擬錢塘湖春景的情境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描述自己所感受到的景色,是否能準確表達出詩人對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愛之情。
(2)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標背景下初中古詩詞情境教學,評價方式需要實現多樣化。教師可以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或者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相結合的方式,更加全面地評價學生在古詩詞情境教學中的學習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杜甫的《望岳》時,教師可通過形成性評價,觀察學生在課堂討論、小組活動中的表現,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中泰山的雄偉壯觀和詩人的壯志豪情。教學《兼葭》時,指出學生對詩歌意境理解的優點和不足。學生自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如在學習《關雎》后,反思自己對詩歌中愛情主題的理解和感悟。
在新課標下,通過創設多樣化的情境類型、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構建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主動學習以及完善情境教學的評價機制等策略,初中古詩詞教學取得了顯著成效。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創新教學方法,更好地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