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mpactofcollaborativefamilysleepinterventioncombined withdiversifiedhalth education oncomplianceandsleepqualityof peumonia patients inemergencydepartment.Methods:Atotalof13Opatients with peumonia admitedto theemergencywardofthe hospitalfromFebruaryO2 to March2O23 were selectedanddivided intoacontrolgroup ( n=65 )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n=65 )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dmission time.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while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edcollborativefamilynursing managementinterventioncombinedwithdiversifiedhealthducatioResultsAfterteitervetion,thsleeualityungfunctionefractoryperodandhabilionom pliance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beterthantoseinconventional groupandthere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 the two groups( Plt;0.05 ).Conclusion:Collaborative family sleep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diversified health education canenhancecomplianceofpatientswithpeumonia,iemergencydepartment,improveslepquality,andshortenrefractoryperiod,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Collborative familynursing;Diversified health education;Pneumonia treated inemergencydepartment;Compliance ; Sleep quality
中圖分類號:R338.63;R56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5.04.035
肺炎是急診科常見的疾病,由多種病原體引起該病全年均有發病可能,但早春和冬季為發病高峰期,兒童和老年人群更易受到感染[1-2]。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咳痰等,嚴重時可能導致感染性休克和肺功能下降,對患者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目前,治療主要采取吸氧、利尿、抗感染等措施以緩解癥狀。但肺炎病情變化快,治療過程中,患者常因疾病不適和恐懼而承受心理壓力,影響睡眠及其依從性,所以有效的護理尤為重要[3]。有臨床研究指出,結合健康教育的抗感染治療能提升患者認知度和護理滿意度,健康積極的應對方法能減輕患者癥狀,改善生命質量,并降低不良心理狀態的發生[4]。同時急診肺炎患者的治療與康復也需要醫療團隊、患者及家屬的共同努力。鑒于此,本研究通過家屬協同睡眠干預與多元化健康教育的試驗,以增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加速康復,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診病房區收治的急診肺炎患者13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收治時間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5例。對照組中男35例,女30 例;年齡 18~70 歲,平均年齡 (48.74± 8.41)歲;受教育水平中專及以下33例,本科及以上32例。觀察組中男36例,女29例;年齡 19~72 歲,平均年齡( 49.85±8.74. )歲;受教育水平中專及以下34例,本科及以上31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納入標準 1)患者知情同意;2)患者年齡 ?18 歲;3)肺部聽診異常;4)血常規、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高;5)胸部CT、X線胸片顯示肺部浸潤影;6)存在咳嗽、咳痰、發熱、氣促等癥狀。
1.3排除標準1)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2)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3)近期使用抗菌藥或免疫抑制劑;4)放棄治療,意識/精神/智力障礙者;5)存在惡性腫瘤、免疫/血液系統疾病;6)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肺結核等)。
1.4研究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方法進行干預:護理人員依據患者情況采取藥物治療,如擴張支氣管、使用糖皮質激素、化痰和抗炎等措施;加強心電監護,保持病房整潔并持續監測病情變化,同時實施主動氣道加溫濕化及常規護理;出院時,對患者進行詳細的用藥和日常飲食指導,以確保患者出院后的持續治療與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行家屬協同睡眠干預聯合多元化健康教育。1)睡眠知識教育: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睡眠相關知識的講解,包括睡眠的生理機制、重要性以及睡眠障礙可能帶來的危害;強調良好睡眠對患者康復的積極作用,提高家屬對睡眠護理的重視度。2)睡眠環境優化:指導家屬如何調整室內光線、溫度等,為患者創造一個安靜、舒適、有利于睡眠的環境;鼓勵家屬協助患者保持床鋪的整潔和舒適,定期更換床單被罩,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3)睡眠習慣培養:指導家屬協助患者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監督患者按時上床睡覺和起床;鼓勵家屬在患者睡前進行輕柔的放松活動,如閱讀、聽音樂等,幫助患者放松心情,更容易入睡。4)睡眠監測與反饋:家屬需定期觀察患者的睡眠狀況,包括入睡時間、睡眠質量、夜間醒來次數等,并做好記錄;鼓勵家屬及時將患者的睡眠問題反饋給醫護人員,以便及時調整睡眠護理計劃。5)家屬參與與情感支持:強調家屬在患者睡眠過程中的陪伴和支持作用,鼓勵家屬用關切的語言鼓勵患者,給予患者情感上的安慰;家屬可陪伴患者進行放松活動,如一起散步、做深呼吸等,增強患者的安全感和依賴感。6)多元化健康教育結合:在專題講座中融入睡眠管理的知識,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睡眠干預重要性的認識;根據患者的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的睡眠健康教育方案,幫助患者掌握改善睡眠的方法。7)持續評估與改進:定期評估患者的睡眠狀況,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睡眠護理計劃;鼓勵患者及家屬持續反饋睡眠問題,不斷優化家屬協同睡眠干預計劃,確保患者獲得最佳的睡眠質量。
1.5觀察指標1)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5]對組間患者干預前后的睡眠質量進行評估。該量表包含7個成分,按0、1、2、3評分,評分越高說明睡眠質量越差。2)肺功能:采用肺功能儀檢測呼氣用力肺活量(FVC)、氣流量峰值(PEF)、最大呼氣中期流量(MMEF)等指標。3)恢復時間:包括白細胞(WBC)體溫復常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時間。4)訓練依從性:參考《行為醫學量表手冊》[6],自行設計調查問卷(Cronbach'salpha系數為O.863)評估患者對飲食調整、日常生活活動訓練、服藥、臥床時間以及社會活動等方面的依從性,包含5個維度,每個維度分為非常遵從、遵從、基本遵從、不一定遵從及不遵從5個選項。其中,將填寫非常遵從、遵從、基本遵從的患者,歸為遵從的患者,納入表4。
1.6統計學方法采用 SPSS25.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 ± 標準差 表示,進行 χ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 (%) 表示,進行 χ2 檢驗,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2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干預后,PSQI評分,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 0.05)。見表1。
2.22組患者肺功能比較干預后,2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均有所上升,且觀察組上升幅度更大,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2。
0. 05
2.32組患者恢復時間比較觀察組WBC復常時間、體溫復常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3。
2.42組患者康復訓練依從性比較觀察組康復訓練依從性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4。
3 討論
肺炎作為一種常見的感染性呼吸道慢性疾病,其病程長且治療緩慢,主要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盡管臨床治療包括抗感染和對癥治療,但效果有限,且疾病不僅對患者的經濟狀況和生命質量造成顯著負面影響,還會嚴重損害其睡眠質量[7-8]。鑒于此,除了臨床治療外,肺炎患者亟須相應的護理干預。其中,健康教育在臨床護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尤其是多元化健康教育,涵蓋心理、社會、環境因素及康復指導,通過多種宣教方式強化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改善其健康行為。此外,家屬協同睡眠干預通過責任護士與患者家屬的溝通,共同制定護理措施,可以進一步提升護理干預的效果[9]。同時,中醫干預技術在失眠的干預和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家屬協同干預中綜合運用中醫療法可有效提高干預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0-11] 。
本研究顯示,采用家屬協同睡眠干預結合多元化健康教育的干預方式,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質量,縮短了恢復時間(包括WBC復常、體溫復常、機械通氣和住院時間),并提高了患者在康復訓練方面的依從性。分析其原因,家屬協同睡眠干預模式的實施,使家屬成為患者護理的重要參與者,增強了患者與家屬之間的互動,還提高了家屬對患者疾病的認知程度,能夠更好地協助患者進行日常護理和康復訓練。如通過指導家屬了解睡眠對患者康復的重要性,并鼓勵家屬協助患者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調整室內光線、溫度等,以及監督患者按時作息,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質量。同時,多元化健康教育通過專題講座、互動問答、康復指導等多種形式,增強了患者對疾病防治的興趣和自我管理能力,并進一步增強了患者對良好睡眠習慣的認識和重視,使患者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康復過程中。同時,觀察組患者在肺功能指標(FVC、PEF、MMEF)的改善上也顯示出更大幅度的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L ?Plt;0.05) 。這證明家屬協同睡眠干預與肺功能恢復之間存在正向的相互作用。良好的睡眠質量間接助力患者體力的恢復和免疫力的提升,進而促進肺功能的恢復。
綜上所述,家屬協同睡眠干預結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對急診肺炎患者的依從性及睡眠質量有著顯著的積極影響。通過這一模式的實施,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質量和肺功能,還能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提高康復訓練依從性,為急診肺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提供更為有效的護理策略
利益沖突聲明:無。
參考文獻
[1]李澤暄,陳新光,湯子鳴,等.急診重癥肺炎并發感染性休克的臨床特點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24,19(6):720-723,728.
[2]季葉薇,任義.急診重癥肺炎患者病房護理中實施責任制護理的效果[J].名醫,2024,(5):111-113.
[3]其其格.急診重癥肺炎并感染性休克死亡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2,20(16):14-17.
[4]娜日格樂,梁雙福.急診重癥肺炎并發感染性休克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24,19(3):355-359.
[5]劉志喜,石倩萍,楊洪霞,等.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在護理人群中的信效度評價[J].汕頭大學醫學院學報,2020,33(3):173-176.
[6]《行為醫學量表手冊》(特刊)郵購[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5,14(6):517.
[7]呂佳穎,張世浩,熊丹娟,等.重癥肺炎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24,35(10):1508-1510.
[8]秦丹鳳,胡曉峰.重癥肺炎住院患者睡眠障礙的危險因素及療效觀察[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4,51(4):1257-1261.
[9]李美華.家屬協同護理聯合童趣化誘導對支氣管肺炎患兒霧化治療依從性及癥狀改善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4,35(1):138-141.
[10]高璐,孔德昭,王思佳,等.中醫外治法改善失眠癥睡眠質量的網狀Meta分析[J].世界中醫藥,2022,17(19):2753-2758.
[11]閆雪,汪衛東,洪蘭,等.中醫睡眠調控技術干預慢性失眠的臨床研究[J].世界中醫藥,2022,17(15):2191-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