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閱讀活動的開展,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嘗試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有效增強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活力。將整本書閱讀融入語文課堂可以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持續性,增加課堂教學的深度,充分發揮整本書閱讀教學的作用,進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教授整本書閱讀的方法
在設計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整本書掌握故事情節的發展,清晰梳理文章的脈絡,從而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不斷發展。整本書閱讀有助于學生逐步完善認知結構,提升思考和探究能力。教師應當教授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引導他們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并通過自我調整探索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這樣,學生才能夠了解整本書的內容,構建完整的思維體系,深刻理解文章傳遞的思想內涵與精神價值。
以《魯濱遜漂流記》一課的教學為例,節選的課文雖然篇幅有限,但學生在閱讀這篇課文時也能夠被其中曲折離奇的故事所吸引,從而激發自主閱讀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借此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學習。為了使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有所收獲,教師應當傳授給學生科學高效的閱讀方法,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專注度。如教師可以選取這部名著的某一部分,分別運用精讀、略讀、掃讀等不同的方法進行講解,使學生在面對不同的閱讀內容時,能夠選擇高效的閱讀方法,進而有效增強課堂活力。精讀要剖析文章的精華部分,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細膩的感受和透徹的理解;略讀要求學生快速瀏覽文章,掌握文章所傳遞的基本情感,無須逐字逐句解析;掃讀則需要學生快速地找到特定信息,提升閱讀的速度。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解析文章中人物描寫的內容,使學生通過文本語言把握人物形象,感受不同語言塑造人物的差異,通過積極互動解答學生的疑惑,有效提高學生的整本書閱讀學習效率。
二、創設整本書閱讀情境
整本書閱讀要求學生做好長期閱讀的思想準備,并能夠結合自身能力對閱讀進行整體規劃。這一過程有助于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了使學生主動參與整本書閱讀學習,教師應創設豐富的閱讀情境,幫助學生提取關鍵信息,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內涵,接受情感熏陶。這樣,學生既能夠深入理解整本書的內容,還能在情感上與文本產生共鳴,從而提升閱讀體驗和效果。
以《猴王出世》一課的教學為例,該文選自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教師可以借助這篇課文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由于學生對《西游記》并不陌生,他們接觸過許多改編自這部名著的影視作品,因此對其故事情節興趣濃厚。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背景音樂《白龍馬》,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這類故事性強的書籍深受學生喜愛,教師可以通過制定閱讀任務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要求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后寫隨筆。此外,教師還可以節選一些章節,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積極交流互動,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感受人物情感,梳理故事情節,加深對閱讀作品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繪制整本書思維導圖
教師可以在整本書閱讀指導中引入思維導圖,鼓勵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梳理整本書的故事脈絡,從而對閱讀作品形成科學系統的理解。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全面分析整本書,既能掌握整本書的基本結構,又能梳理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系。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形成系統化的認知,揭示文本細節之間的邏輯關系,深化對整本書的理解,提升思維能力。
仍以《西游記》整本書為例,這部經典名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關系錯綜復雜,為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書中內容,提升整本書閱讀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采用以下策略:首先,逐章梳理故事脈絡。教師讓學生閱讀每一章節,提煉出關鍵情節,再按照邏輯順序將這些情節組合起來,繪制出條理清晰、內容完整的故事發展脈絡圖。其次,借助網絡資源,結合取經線路圖繪制思維導圖。網絡上豐富的資料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讓他們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更全面地了解故事背景和情節發展。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故事繪制思維導圖,展示師徒四人歷經艱難險阻最終取得真經的基本脈絡。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在閱讀中提取的關鍵信息繪制思維導圖。這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思考,篩選出重要信息,完整呈現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通過這些方法,教師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創作者的寫作思路,還能有效鍛煉他們的信息提取、邏輯思維、文本分析和總結能力,為他們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鼓勵整本書閱讀討論
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優化閱讀教學設計。由于小學生文學知識積累與閱讀能力正處于發展階段,整本書閱讀對于他們而言具有一定難度。如果完全脫離教師的指導,學生很難完成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因此,教師要打造開放性的閱讀環境。一方面,加強對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指導,幫助他們克服閱讀中的困難。另一方面,鼓勵學生積極合作,在閱讀過程中就一些重點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這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還能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深化他們對整本書閱讀的理解,有效提高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騎鵝旅行記》一課時,教師可以傳授給學生閱讀知識與技巧,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并展開討論,深化閱讀理解。教師要為學生預留相應的思考探究時間,鼓勵他們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就疑難問題展開交流,發表不同的觀點。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搜集與該書相關的資料。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后,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閱讀表現和實踐情況將他們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各小組成員交流閱讀心得,闡述自己的閱讀感受,聆聽他人的想法和觀點。在多維觀點的碰撞下,學生可以獲得思維啟迪,從不同角度總結《騎鵝旅行記》的思想內涵。這時,教師可以適當提出問題,如:“根據閱讀內容,你如何評價尼爾斯?”鼓勵學生合作交流,相互啟發,全面理解整本書的內容,從而有效提高整本書閱讀學習能力。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學習進行點評,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教師將整本書閱讀教學融入小學語文課堂,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閱讀領域,還能豐富他們的閱讀視野,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探索并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靈活調整和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結構。同時,教師還應通過科學且細致的指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姚永紅(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藏文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