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 2022) 顯示,心血管疾病是導致城鄉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3.3億人,其中冠心病患者1139萬人。該疾病由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為主要致病原因,也受家族遺傳病史、后天因素(情緒過激、勞累過度、進食過多與氣候變化)影響,既往三高病史、肥胖或超重可增加發病風險。現階段,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患者數量也明顯增加,疾病發生后會有胸悶、胸痛、乏力和呼吸困難癥狀,嚴重時可引起心力衰竭,增加猝死風險,危及生命安全。冠狀動脈造影為疾病診斷金標準,但在確診疾病的同時可導致組織創傷,限制其廣泛應用。血清腦鈉肽為利尿鈉肽家族成員,分泌自心臟,既有利尿作用,也可維持血壓水平,調節血容量穩定性,是評估心功能的重要指標。鑒于此,本研究納人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析血清腦鈉肽表達水平,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22年3月一2024年3月于首鋼水鋼醫院就診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設置為觀察組,選取同期80名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觀察組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齡60~75歲,平均年齡0 72.54±2.21? )歲;病程2個月 ~10 年,平均病程(5.78±1.12) 年;體質量指數 18~27kg/m2 ,平均體質量指數( 22.18±0.72? ) kg/m2 ;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ewYorkheartassociation,NYHA)分級,I級16例,Ⅱ級22例,Ⅲ級23例,V級19例。對照組男性41名,女性39名;年齡62~74歲,平均年齡( (71.96±2.32) 歲。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觀察組均為冠心病確診患者,對照組體檢結果正常;年齡 ?60 歲;既往無心臟創傷史或手術史者;資料完整,可為研究提供數據支持。
排除標準:肝、腎功能異常者;免疫系統疾病者;近2周有過相關治療者;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入院后于研究對象空腹狀態下抽取 5mL 靜脈血置于真空試管,室溫下放置 30min ,使用醫用離心機(鹽城市凱特實驗儀器有限公司,蘇鹽械備20150042號,型號規格TD5Z),以 3500r/min 轉速、 12cm 半徑離心 5min ,采集上層血清,使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深圳市新產業生物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192220947,型號規格MAGLUMIX8)檢測血清腦鈉肽水平,試劑盒為氨基末端B型利鈉肽前體測定試劑盒(深圳市新產業生物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222401757)。
1.3 觀察指標
1.3.1 血清腦鈉肽水平
檢測并比較對照組健康體檢者和觀察組患者 血清腦鈉肽水平。
1.3.2不同類型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
比較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組和穩 定型心絞痛組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
1.3.3不同嚴重程度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
根據Gensini評分對觀察組患者進行疾病嚴重程度劃分,均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根據狹窄程度判定基礎評分,狹窄程度 1%~24% 、 25% \\~49% 、 50%~74% 、 75%~89% 和 90%~99% 分別乘以1、2、4、8和16,完全閉塞乘以32;權重系數由血管位置確定,左主干乘以5,左回旋支近段混入左前降支近段乘以2.5,左前降支中段乘以1.5,左前降支遠端、第一對支角、左回旋支遠段、鈍緣支、右側冠狀動脈近、中、遠和后降支均乘以1,第二對角支和左回旋后側支乘以0.5;單處病變患者得分為基礎評分和權重系數的乘積,多處病變患者取總分;30分以下為輕度, 30~ 60分為中度,60分以上為重度。
1.3.4預后良好與預后不良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
對觀察組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根據有無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分成預后良好組和預后不良組,對比2組患者的血清腦鈉肽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 χ2 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 表示,行 χt 檢驗或 F 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清腦鈉肽水平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血清腦鈉肽水平更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1。
2.2不同類型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
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32例為穩定型心絞痛,27例為不穩定型心絞痛,21例為急性心肌梗死;與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比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指標水平更高,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指標水平更低,3組兩兩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見表2。
2.3不同嚴重程度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
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30例輕度,27例中 度,23例重度;輕度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低于中 度與重度患者;與重度患者比較,中度患者血清 腦鈉肽水平更低,3組兩兩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 義 (P<0.05) ,見表3。
單位: pg/mL
表3不同嚴重程度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比較 單位:pg/ml
2.4預后良好與預后不良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
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37例預后良好,43例
預后不良;預后良好組血清腦鈉肽水平明顯低于預后不良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 4
3 討論
冠心病為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心血管疾病,其發生機制為,脂質代謝異常,依附于動脈內膜,堆積后并在動脈內形成類似粥狀的白色斑塊,使得管腔狹窄,阻礙血液流動,導致心臟缺血,引發心絞痛;斑塊穩定性下降,可形成潰瘍或破裂,導致血栓,阻斷冠狀動脈血流,引發心肌梗死,增加猝死風險。冠狀動脈痙攣持續時間超過 30min 也可引發急性心肌梗死。臨床將冠狀動脈造影作為疾病診斷金標準,但這一方式有組織創傷風險,加上該技術價格昂貴,難以在基層醫院推廣。
腦鈉肽廣泛分布于心臟、腦、脊髓等組織,它在心臟中含量最高,多分布于心房組織,合成分泌于心室肌細胞,心室負荷和室壁張力改變可刺激腦鈉肽分泌,使其進入血液循環,提高血清腦鈉肽水平。該物質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有拮抗作用,可維持血壓、血容量和水鈉平衡,也可擴張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維護心功能。心室負荷過重或擴張時其表達水平明顯上升,評估心室功能靈敏度更高,特異度更強。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腦鈉肽水平更高 (P<0.05) ,提示冠心病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異常表達,檢測其表達水平可為疾病診斷提供依據。冠心病發生后,患者心臟血流灌注減少,無法維持心臟正常運作,需通過有氧代謝方可滿足心臟活動所需能量,繼而引發心肌組織血液供需異常,導致心肌缺血。此時心肌細胞受損,心功能下降,心室負荷增加,可刺激腦鈉肽分泌以改善心功能,使得血清腦鈉肽表達水平上升。韓曉霞等以老年冠心病和健康體檢人群作為研究對象,分別設置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結果顯示研究組腦鈉肽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再次驗證了研究觀點。
本研究結果顯示,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水平最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水平更高 (P<0.05) ,驗證了血清腦鈉肽在老年冠心病病情評估中的應用價值。Gensini評分是評估冠心病嚴重性的重要方式,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和病變血管位置作為評估依據。本研究對比顯示患者疾病越嚴重,血清腦鈉肽水平越高 (P<0.05) ,提示腦鈉肽與冠心病嚴重程度相關。冠心病發生后,心室負荷增加,心功能下降,隨著心肌損傷與心肌缺氧程度的增加,可加重心室肌細胞刺激,增加腦鈉肽釋放量,提高其表達水平。史洲在研究中發現,不同類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驗證了血清腦鈉肽在冠心病鑒別中的作用。本研究進一步對比預后良好組和預后不良組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結果顯示預后不良組患者血清腦鈉肽更高! (P<0.05) ,提示血清腦鈉肽水平提高,可增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風險,導致預后不良。
綜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表達異常,檢測其水平,既可為疾病類型和嚴重程度評估提供依據,也在預后評估中發揮作用,應用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 2022) 概要[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23,31(7):485-508.
[2]沈珈誼,王蘇英,李珊,等.浙江省社區中老年人群冠心病患病率調查及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20,36(9):805-809.
[3]劉薇拉,劉丹丹.BNP/NT-proBNP 檢測在冠心病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20,18(22):3796-3798.
[4]任燕妮,吳波,姚煒,等.動脈超聲檢查與冠脈造影Gensini評分的相關性[J].海南醫學,2021,32(3):339-342.
[5]韓曉霞,趙志杰,李鵬飛,等.腦鈉肽、血管緊張素Ⅱ、血漿蛋白C在老年冠心病中的表達及臨床檢測價值探究[J].中國醫藥導報,2024,21(5):78-81,104.
[6]史洲.不同亞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及臨床意義[J].青島醫藥衛生,2021,53(3):199-201.
(編輯:肖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