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5)15-0162-03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體育強國是我國國民健康教育的指導思想。這個指導思想不僅重視競技體育,而且重視全民健身運動,強調提高全民身體素質。職業院校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中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個人能力以及體育素養在實現體育強國目標的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職業院校體育教學培養兼具優良的身體素質、高尚的體育精神以及創新能力的人才,為體育強國建設奠定更加堅實的人才根基[。然而,傳統的體育教學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沒有跟上數字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智能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逐漸融入各個領域,體育也不能例外,這些技術有助于教育理念的深化、教育方法的優化、課程設置的革新、體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滿足學生多元化的發展需求。
一、深化體育與專業教學融合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要根據職業教育特色、學生的專業發展和職業發展需要,突破舊有的單一性局面,將體育運動教學與專業教學相融合、體育訓練與專業技能訓練相結合,使體育知識與專業知識相長、健康與技能共進。
一是根據專業的特點開設與之相適應的體育課程。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身體素質要求各不相同,工程技術類專業的學生需要有良好的耐力和力量,以適應將來長時間的工程作業;機械專業需要有好的腿部、腰部力量,以適應長時間地站立工作;計算機或會計類專業的學生需要注意腰椎、頸椎健康,掌握緩解眼部疲勞的方法,以適應將來長時間的電腦操作或伏案工作;護理和康復治療專業的學生需要有更強的身體協調能力,以適應將來在工作中能更好地照顧病人,幫助患者康復訓練;等等。因此,職業院校要針對不同專業的特點設計個性化的體育課程。工程技術類專業適當增加力量訓練和耐力跑等項目,以提高他們的耐力和身體力量;機械制造類專業適當增加鍛煉腿部、腰部的體育訓練項目,以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計算機、會計等專業適當開設瑜伽、普拉提、眼保健操等課程,讓學生學會在學習和工作中舒解身心疲勞的方法;醫學專業適當開設康復體育課程,教給他們用體育手段幫助病人恢復健康狀態。對不同的專業設置與之相對應的體育運動課程和項目,并進行專項訓練,讓每一個專業的學生都能在專項訓練中學習并掌握可以伴隨其一生的對其工作有幫助的鍛煉項目,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以更好地學習、工作和生活。
二是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專業知識和訓練內容。教師根據體育教學內容融入不同的專業知識與訓練,拓展體育教學范疇。在野外徒步訓練中,融入旅游管理專業內容,讓領航者當“導游”,講解一路上的風景,增加野外訓練的樂趣,增長旅游知識;融入植物學內容,教學生辨別各種植物,講解一些比較特殊的植物,比如藥科植物的特點和用途,增長學生的植物知識。在跨欄訓練中,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模擬幼兒越障礙游戲,設置非標準的欄和跑道,讓學生練習跨障礙跑游戲,打開他們將來開展幼兒體育運動的思路。在講解身體運動機理時,結合解剖學知識、生理學知識剖析身體器官運動功能,讓學生懂得如何根據身體器官的運動機能進行體育鍛煉,更好地訓練身體機能,并有效防止運動損傷。在長跑訓練中,融入物理學專業知識,從圓周運動學的角度講解彎道跑的身體變化姿勢要領,讓學生深切地體驗向心力的作用,更好地理解圓周運動規律,為他們更好地學習體育打開科學知識大門。
每一項體育運動都蘊涵豐富的知識。體育運動不是單純的身體運動,而是人的身體與科學完美結合的運動。在體育教學與訓練中融入其他學科的專業知識,可以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增長知識,為體育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動力。
二、加強體育綜合素質培養
體育強國背景下,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是職業院校體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職業院校應將體育運動當作一門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
一是促進身體健康發展。在校期間是職業院校學生成長和發育的關鍵時期,職業院校要大力開展體育活動,增強他們的體質,提升他們的身體免疫力,以健康的體魄學習,為將來“健康工作五十年”做準備。職業院校體育要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體育課程和活動,滿足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增強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2。教師應安排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比如,借助田徑項目、球類項目等多元化的形式培養學生的體能,使學生有更快的速度、更強的力量[3。適量的體能訓練,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為提高健康水平提供重要依據,從而能夠有根據、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育鍛煉;個性化的體育運動項目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休閑式的體育運動,如啦啦躁、健美操等,能夠讓學生在運動中享受運動的快樂。
二是促進心理健康發展。體育活動是一項有益于身心發展的活動,在體育活動中,學生的心理壓力得到緩解、學習壓力得到減輕,從而使他們感受到快樂,學習更有干勁。與此同時,體育又是展現個人魅力的重要形式,比如籃球運動,有籃球運動特長的學生在球場上可以充分地展現個人風采,增強自信心,培養堅忍不拔的意志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在新時代,高職院校應重視體育對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通過體育鍛煉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增加與教學項目有關的心理訓練。比如,讓學生在輕音樂中練習太極拳,調適身心健康;讓學生在身體平衡訓練中了解自已身體的平衡能力,并通過訓練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開展心理拓展訓練以及體育社團活動,使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與此同時,職業院校應重視體育與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比如,開發體育創新創業項目、組織體育志愿服務活動等,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動力和支撐。
三是加強品德教育與體育融合。在體育運動中,教師通過各種形式適時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滋養思想、孕育精神、培養品質。如在體育訓練中,教師開展多元化的體育比賽活動,讓學生從中感悟到體育精神,培養公平競爭、遵守規則、勇于拼搏、團結協作的品格;組織學生參與社區體育活動、體育比賽的志愿者活動,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開展環保主題的體育活動,例如綠色騎行活動,幫助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做環境的守護者。
職業院校還可以將體育運動與其他學科融合進行跨學科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將體育與健康教育融合,向學生傳授專業的健康知識以及生活方式,例如合理的作息、規律的飲食、均衡的營養、疾病的預防等,讓學生更充分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加強體育鍛煉;開設健康管理專業課程,讓學生學會自我健康管理,增強學生的健康素養;在體育教育中融入藝術性元素,比如體操、舞蹈等,讓學生學會從審美的角度看待體育鍛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專業成長。
三、積極推進體育信息化教學
一是構建在線體育課程和教學資源。職業院校開發和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相匹配的體育在線課程平臺,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課程內容。這些內容涵蓋基礎體育理論知識、專項體育運動技能以及體育健康知識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未來的職業需要選擇性地進行學習。比如,對球類運動感興趣的學生可以打開平臺搜索籃球、足球、羽毛球、乒兵球等這些熱門運動項目的課程進行自主學習。職業院校應精選優質教學資源,建設體育教學資源庫,比如體育運動或體育比賽的精彩片段、高質量的教學與訓練內容等,方便教師和學生借鑒;精選并剪輯體育明星的成長故事,激發學生的斗志,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制作專題訓練內容、課件、微課視頻等數字化教學資源,用學生容易接受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訓練,比如借助3D動畫展示人體運動力學原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運動原理,準確掌握動作要領。
二是開展智慧體育訓練和數據分析。智慧體育是人工智能技術在體育中的應用,它利用虛擬仿真技術構建教學場景,為學生提供虛擬化的體育學習和訓練環境,讓學生在虛擬的場景中運動,感受運動氛圍,并能夠得到虛擬教練一對一的指導。虛擬化的教學場景,既能更好地吸引學生學習和訓練,又能較好地控制教學成本和安全風險。當學生進入虛擬訓練場中看到那么直觀的訓練場景和靈動的體育世界時,就會感到新奇、產生興趣、嘗試體驗,從而激發體育運動的熱情。對那些不喜歡運動的沉迷于網絡的學生,教師利用虛擬仿真平臺引導他們進入體育世界,能夠有效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和潛力。智慧體育訓練平臺還能對訓練做數據分析,給予科學的訓練指導。比如,籃球訓練中的投籃動作,智慧體育平臺會把訓練中的每一個動作進行分解,然后以圖像的形式將示范動作與訓練者的動作進行比較,讓訓練者直觀地看到自己不規范的動作細節并進行糾正。教師通過智慧體育平臺分析和評估教學數據,通過智慧體育平臺了解學生的運動數據,提供個性化的運動建議和訓練指導,為教學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據。
四、推動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共同發展
目前,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現代體育項目多,傳統體育項目少。職業院校應以高度的責任感重拾傳統體育,參照現代體育制定規則,對傳統體育進行優化,并加入現代體育元素,使之從傳統的以觀賞為主要目的的體育運動轉變為與現代體育相適應的體育運動,使之成為具備比賽、表演性質,又使大眾能夠參與的體育運動。
一是開辟傳承和發展傳統體育項目的平臺。很多傳統體育項目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健身價值,比如舞獅、武術、高曉等項目。這些傳統體育項目蘊藏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學生在運動中不僅能鍛煉身體,而且能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中華文化的認同感。這些具有很強的觀賞性的傳統體育項目,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調節學生的身心狀態,舒緩學生的壓力[4]。因此職業院校可開辟傳承和發展傳統體育項目的平臺,為學生開展傳統體育運動提供條件。比如,以選修課或表演項目的形式設置傳統體育課程,如將武術中的長拳、太極拳、劍術等課程作為選修課程,將舞獅、舞龍、高蹺等作為表演項目。表演項目以自愿為原則,教師選拔具有這些表演特長的學生組成表演隊,利用業余時間訓練;選修課則向全校開放,由學生自由選擇。職業院校鼓勵本校具有武術和表演特長的教師組建傳統體育教學團隊,同時聘請專業的教練參與執教,將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融合,使之滿足學生的要求。
二是引進和推廣新興的體育項目。近年來,新興的運動項目不斷涌現。職業院校應與時俱進,根據體育發展潮流,引進新興的體育項目,比如攀巖、滑板、溜冰、啦啦躁等項目。這些項目具有刺激性和挑戰性,深受年輕人喜愛。學生是一個追求個性解放和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群體,他們希望通過與眾不同的方式來追求自我,在運動中釋放激情。比如滑板運動,學生不僅把它當作一種鍛煉身體的項目,而且把它當作表演和突破極限的項目,在運動中追求極限;又如攀巖運動,學生不僅把它當作鍛煉身體的方式,而且把它當作鍛煉勇氣和毅力的方式,在攀登中堅定意志;再如啦啦躁,學生不僅把它當作體育運動項目,而且把它當作展現自我的表演節目,在表演中感受快樂;等等。這些新興的體育運動既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能激發學生的活力。
傳統與現代結合、鍛煉與表演結合,是體育發展的一個新方向,職業院校在傳承傳統體育運動的同時,積極引進新興體育項目。通過比賽、表演等方式推廣這些體育運動項目,豐富學生的生活,營造積極向上的體育氛圍。
職業院校要以培養體育綜合素質為核心,將體育與專業教學融合,推進體育教育信息化,促進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共同發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體育運動項目,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項目,在鍛煉中增強體質、享受樂趣、提升身體免疫力,以健康的體魄學習,為將來的工作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王理蘋.體育強國背景下高職體育教育新型發展方向探究[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24(3):56-59,86.
[2]史國生.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背景下體育院校發展的多重路徑研究: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引發的思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0(12):1-7.
[3]周君華,苗成龍,周航.沙灘運動特色小鎮開發建設的理論與實踐[M].新華出版社,2022(8):367.
[4]李昕然.“體育強國”戰略背景下普通高校網球教育的發展研究[J].網球天地,2022(5):93-95.
(責編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