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 2022年度專項課題“信息化背景下構建‘智慧’英語聽說課堂模式的實踐研究——以為例\"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22ZJY1507。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5)12-0034-03
信息化教育背景指的是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深度融合,推動教學流程的創新和資源的優化。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在這一背景下,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并通過分析具體案例,解決傳統課堂中存在的教學互動性差和學生個性化發展不足的問題,進而實現英語教學的整體提升。
一、信息化背景概述
信息化背景是指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驅動力,推動社會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的宏觀環境。其本質是通過數字化工具重構教學流程、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教育生態。[根據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要求,智慧教育需實現從技術應用向能力素養提升的轉變,這為小學英語聽說課堂改革提供了政策導向和技術支撐。在此背景下,小學英語聽說教學面臨范式轉型:教學內容需從單一教材向多模態資源延伸,教學方式需從教師主導型向人機協同型轉變,評價體系需從結果性評價向過程性數據畫像升級。[2
二、信息化背景下“智慧\"小學英語聽說課堂模式構建
在信息化背景下構建“智慧\"小學英語聽說課堂模式的核心目標是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深度融合,借助創新的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效率,并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全面發展(模式圖如圖1)。

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英語聽說課堂模式通過整合信息技術、優化課堂結構以及強化個性化學習,提升了課堂效率,有效促進了學生聽說能力的發展,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互動和高效的語言學習平臺。
三、信息化背景下“智慧”小學英語聽說課堂模式實施
本課是外研版(三年級起點)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Module5的第一單元,主題為“Decisions”,主要功能是描述事物的特征。本單元通過對話形式,引導學生學會比較事物之間的不同,并能夠根據描述指出具體事物。所選課程適用于信息化背景下“智慧”小學英語聽說課堂模式的實施,通過信息化手段的加持,充分符合“智慧\"英語聽說課堂模式的實施要求。
(一)聽前環節
在\"聽前環節\"中,教師通過互動式平板電腦展示照片和視聽材料,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情境,為后續學習打下基礎。首先,教師通過互動式平板電腦展示兩張照片,一張是一個大而重的行李箱,另一張是一個小而輕的背包,這兩張圖片直接與本單元的主題——“Decisions\"和描述事物特征的任務相關。教師通過這些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兩者的大小和重量差異,幫助學生理解“big\"和“small\"這些詞匯的含義。接著,教師播放了一段名為\"Packing for the Trip的視頻,時長約1分鐘。視頻內容展示了兩位學生討論其在旅行中需要攜帶的物品,以及如何描述物品的大小和重量。在視頻中,學生們使用了\"It's bigandheavy\"等句型進行對話。教師通過互動式平板播放視頻,并逐步暫停視頻片段,引導學生分析視頻中的對話。教師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結構,并讓學生模仿視頻中的表達方式。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繼續展示一組新的圖片,圖片展示了不同動物的大小對比。例如,一只大象和一只小貓。教師通過平板電腦將這些圖片展示給學生,并用簡潔的英語描述:“The elephant is big and heavy. The cat issmallandlight.”幫助學生理解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所學的詞匯和句型。
(二)聽中環節
教師利用互動式平板電腦與學生的聽力練習相結合,通過技術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課程的核心知識點。教師先播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錄音材料,錄音內容是一段關于包的對話,涉及描述包的特征。教師播放的第一段錄音內容如下:Sales Assistant: “How about this one? It's big andlight.\"Lingling:“It’ll be easy for me to carry. I'll takeit.\"接著,教師推送給學生一份題目,要求學生聽錄音并選擇正確的描述,題目如下。
聽力題1:聽錄音,選擇正確的句子描述包的特征:
A. It's big and light.
B. It's small and heavy.
C. It's new and broken.
通過互動式平板電腦,學生能夠獨立聽錄音并做出選擇,系統會自動記錄學生的選擇并給出反饋。接著,教師播放第二段錄音,內容是關于包的不同部件的描述:Sales Assistant:“This bag is nice.Butit'sgot two pockets.\"Lingling:“How about the otherone?\"
聽力題2:聽錄音,選擇描述包的正確句子:
A. It's got two pockets. B. It's big and soft. C. It's hard and old
在學生完成這道題后,教師根據系統反饋的數據,快速了解學生對“It'sgot + 名詞\"結構的掌握情況。若有學生回答錯誤,教師可利用互動式平板的即時功能,再次播放相關片段,帶領學生逐句分析對話內容。教師通過一人一機的方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獨立完成聽力練習,并且通過系統反饋實時調整。此外,進入到“聽后和說前環節”,教師通過互動式平板電腦和個性化的跟讀活動,進一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在發音和句型應用上。
(三)說中環節
教師進一步在“說中環節\"通過同桌活動和小組活動,幫助學生加強口語表達能力,并通過互動式平板電腦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和參與度。教師組織同桌活動,學生通過看圖說話來練習描述物品的特征。教師要求學生通過同桌活動進行描述,鼓勵學生使用本課所學的句型,如\"It'sbigandlight.”。學生們開始輪流描述圖片中的物品(見圖2)。一位學生看著行李箱,說:“It'sbigandheavy.\"接著,互相比較兩者的不同,一位學生可能會補充:“Thebagissmallerandlighterthanthesuitcase.”每對同桌的學生將輪流描述圖片中的物品特征,并進行對比。教師通過隨機抽取學生進行對話,確保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練習。系統將根據學生的發音和表達準確度進行評分,并提供改進建議,幫助學生逐步提高發音流利度。接下來,教師組織小組活動,讓學生圍繞實際物品進行討論。教師展示一些常見物品的圖片,如雨傘、輪子等,并要求學生根據物品的大小、重量、質地等特征進行討論。在小組內,學生們通過討論和描述物品來練習句型,進一步強化口語輸出能力。學生可能會討論:“Whichone iseasiertocarry?\"學生們能更好地理解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應用所學知識。

(四)說后環節
在“說后環節”,教師通過制作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內容,并通過互動式平板電腦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分享。其一,教師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的示范,幫助學生理解如何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教師首先在平板電腦上展示一個基礎的思維導圖,中心節點為“物品描述”,從中延伸出四個主要分支:“大小\"“重量”\"特征”\"建議”。每個分支下列出相應的詞匯和句型。例如,在“大小\"分支下,列出“big”與“small”;在“重量\"分支下,列出“light”與“heavy”;在“特征\"分支下,列出“pocket”和\"wheel”;在\"建議\"分支下,列出“It'll be easy for you to carry.\"等句型。其二,教師鼓勵學生利用平板電腦根據課堂內容制作自己的思維導圖。教師引導學生在導圖上填寫與課堂知識相關的詞匯和句型,如\"light\"“heavy\"結構以及常見的物品描述句型。完成后,教師要求學生拍照上傳至平臺,以便學生之間進行分享和交流。同時,教師也鼓勵學生互相查看和評論同學的導圖,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其三,教師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回家后再次制作一份思維導圖,并在下節課上進行展示。作業的自的是鞏固學生對詞匯和句型的掌握,使學生能夠更加自信地運用這些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描述物品的特征,并進行更為復雜的對話和討論。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圍繞信息化背景下“智慧\"小學英語課堂的構建與實施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利用互動式平臺、個性化學習與實時反饋等方式來提升教學效果。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智慧課堂模式將在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提升、提高課堂互動性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未來的英語教學將朝著更加靈活與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嬋.信息化背景下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7(18):56-57.
[2]楊會茹.淺析如何構建高效英語教學課堂[J]新課程,2020(18):155.
[3]王麗英.從文本理解到核心素養培養的閱讀教學課例分析—以《新標準英語》(三起)五(下)Module5Unit1It'sbigandlight為例[J].小學教學設計,2018(1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