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第一篇封面文章所提到,行業層面看,新一輪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行將出臺,涵蓋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機械、汽車、電力裝備、輕工業、電子信息制造十大重點行業,合計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0%。核心是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優化供給結構來破解“內卷式”競爭困局。我們以申萬二級行業所統計的PB低于2的行業中,也基本集中于上述方向。
華福證券表示,當前國內經濟處于周期低位,需求偏弱、通脹走低壓制了企業投資意愿。受“內卷”競爭加劇和局部產能過剩困擾,上市公司開始主動削減資本開支。
估值錨點從盈利到凈資產:由于總量增速中樞下行,市場對盈利增長的預期相對謹慎,傳統市盈率(PE)信號失效。當增長率和盈利增速放緩時,資產質量和現金流成為更重要的關注方向,而市凈率(PB)作為資產端估值指標或成為更可靠的估值指標。資本開支進入下行周期,供求關系邊際改善,盈利能力和內在回報有望穩步提升。在這一背景下,低PB標的往往意味著當前市場低估其資產價值和未來ROE提升空間,有望率先受益于估值修復。
ROE提升驅動PB回升:隨著企業壓縮投資和去杠桿,利潤留存率上升、分紅可能增加,從而提升ROE。只要凈利潤增速高于凈資產增速,即資產周轉效率提高,ROE就會提升,進而推高合理的市凈率水平。歷史經驗也表明,當市場關注資產盈利能力改善時,會為ROE上升預期定價,即使成長前景一般,PB估值也能走高。
當前中國供需矛盾逐步消化、企業盈利有望見底回升,中期格局下PB估值中樞有望上移。此外,若經濟復蘇伴隨穩健的分紅政策,增加股息率,也將吸引價值型資金,進一步提升低估值板塊的相對吸引力。
內部政策與產業動力層面,“反內卷”已上升為政策主線,政府強調去落后產能和優化產業供給結構。官媒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要“破除內卷競爭,實現高質量發展”。在政策引導下,一些傳統周期行業出現產能收縮預期。
華福證券對比了標普500行業指數、斯托克600行業指數、恒生綜合行業指數和滬深300行業指數,從今年的PB和ROE來看,美元資產(標普500行業)的高估水平是遙遙領先的,中國資產(恒生綜合行業和滬深300行業)估值是較低的。
往后看,華福證券認為“反內卷”是供給約束,而下一步或是需求擴張,因為供給約束促進利潤生成,從而助推需求擴張。
華福證券還篩選了A股和港股一些PB低于2的行業,但鑒于截至日期為7月11日,為了數據更有時效性,我們仿照其方法,以7月22日收盤為截至日、申萬二級行業為對象,篩選了A股PB低于2的行業。(見下表)
可以看到,雖然股價上漲了不少,各類銀行的PB依然普遍都較低,這就是為多數機構并不看空銀行的重要原因,例如第一篇封面文章中提到的國投策略的觀點:銀行將處于高位震蕩。
除了銀行外,其余PB低于2的行業中,十大重點行業(或其細分行業)基本都囊括其中,而且其中不少行業的PE、ROE都不高,甚至為負。在“反內卷”驅動下,上述部分行業或困境反轉/反彈,盈利得到改善。
中金策略結合中金行業分析師的自下而上梳理,在其名為《哪些行業有望受益“反內卷”?》的報告中也整理了本輪“反內卷”政策中有望受益的行業,涉及傳統行業(鋼鐵、水泥、生豬養殖)以及新興行業(光伏、儲能、新能源汽車、電商)等多個領域,供投資者參考,完整內容可以參考其報告。
國金策略看好的方向也有部分類似,其在報告中表示,國內ROE回升的路徑正在逐步清晰:反內卷、海外制造業>服務業、債務不再收縮依然是重要驅動因素,A股相較于其他市場將更具優勢和性價比。啞鈴策略的一枝獨秀或許將在未來半年徹底逆轉。對于當前資產配置,國金策略推薦第一位的是同時受益于海外實物資產需求上升、國內“反內卷”政策推進的上游資源品(銅、鋁,油)及資本品(工程機械、重卡、叉車),中間品(鋼鐵);其次,國金策略認為未來股權將優于債權,保險的長期資產端將受益于資本回報的見底,建議關注非銀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