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一輩革命家中,陳云是善于調查研究的楷模。毛澤東評價陳云:“他的方法是調查研究,不調查清楚他就不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我們要學習陳云同志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堅持實事求是,是陳云同志的鮮明特點。\"陳云提煉出的“十五字訣”,即\"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復\",是他一生堅持調查研究的生動寫照。
堅持人民立場,注重解決困難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陳云一向堅持人民立場,把調查研究作為直面基層問題、解決人民群眾困難的“金鑰匙”。
抗戰后期,物資匱乏等原因導致的物價飛漲,是陜甘寧邊區政府面臨的一大難題。這對當時的大生產運動構成沖擊,甚至影響到陜甘寧邊區的穩定發展。
陳云紀念館前的陳云銅像。圖:狄春、丁汀/新華社
1944年3月,陳云擔任西北財經辦事處副主任后,迅速開展調查研究,著力解決物價飛漲問題。他帶領工作人員深入基層,走遍陜甘寧邊區的城鎮鄉村,與農民、工人、商人、干部等不同群體交流,詳細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生產需求以及對市場的感受。摸底調查后,陳云確定了發展生產、加強外銷、減少印幣的總體思路,并迅速付諸實施。他經常去延安城南的新市場和公司貨棧轉一轉、看一看,仔細觀察群眾動態,隨時了解市場變化,掌握第一手的真實數據。他還經常和邊區銀行的干部交換意見,共同分析市場形勢,研究對策。通過這些細致入微的工作,陳云對陜甘寧邊區的生產經營和市場交易情況有了全面了解,從而能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經濟問題。一年后,陜甘寧邊區的財政狀況有了根本好轉,基本生活物資實現了正常交換,物價逐漸穩定,經濟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陳云在西北財經辦事處工作期間,幾乎每天都在面向群眾進行調查研究,隨時掌握第一手的數據和資料,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改進工作對策。在他看來,任何工作都離不開調查研究,越困難的時候越要細致調研,絕不能草率作決定;只有找準困難和問題,弄清楚實際情況和具體數據后,才能找到解決辦法,從而克服困難、扭轉困局。
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一線工作
問題導向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重要思維方式。陳云一向堅持問題導向,把調查研究作為通盤考慮、制定計劃、謀定而動的路線圖。
遼沈戰役勝利后,東北地區宣告解放。迅速恢復東北地區的重工業生產,支援全國其他地方繼續進行的解放戰爭,是當時東北局的一項重要工作。時任東北財經委員會主任的陳云,在面對這一挑戰時,廣泛進行調查研究,以此為基礎謀劃工作重點和構思工作思路,并圓滿完成工作。
當時的東北地區,重工業“盤子\"很大,恢復、建設頭緒眾多,人力、資金、經驗都缺乏。對于搞工業,大家在技術上不擅長。但憑著多年革命工作歷練出的領導能力,以及積累的財經工作經驗,陳云在局面復雜的情況下,采取了深入一線實地調研的辦法,廣泛了解東北企業及社會經濟情況,領著大家躁出了一條路子。
為及時恢復東北經濟尤其是工業生產,陳云于1949年第一個季度集中多次到沈陽及其周圍城市調研工業生產情況。第一次,他在沈陽視察了兵工廠、有色金屬冶煉廠等,在撫順視察了洗煤廠、電解鋁廠、石油廠等;第二次,他從沈陽坐火車沿哈大線南行,視察了鞍山鋼廠、金縣紡織廠、大連玻璃制品廠等;第三次,他視察了本溪煤鐵公司、安東造紙廠等;第四次,他視察了豐滿水電站、磐石石嘴子銅礦等。經過多次調查研究,陳云深入了解了東北各地社會狀況、生產情況,對東北的工業、農業、商業和交通等情況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從而能號準東北地區重工業的“脈”,確定癥結所在,開出解決東北地區重工業恢復問題的“藥方”。
在東北局會議上,陳云明確提出:“東北局應當從現在起就有意識地把經濟工作作為自己工作的重心。\"他提出要把著力點放在鋼鐵工業的恢復和發展上,并從三大方面對整個東北地區的財經工作提出具體計劃,解決了各地生產協調等問題。
陳云在東北地區工作期間,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經常深入一線,在認真分析形勢的基礎上,通過下基層、訪群眾、查資料等方式,開展廣泛的調查研究,用數據說話。
堅持實事求是,勇于靠前指揮
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人黨性的集中體現。陳云一向堅持實事求是,把調查研究作為說真話、作決策的指南針。
1978年底,中日雙方達成建設寶鋼(上海寶山鋼鐵總廠)的協議。1979年初,我國對22個國外引進的重點工程重新安排建設計劃,寶鋼是其中最大的項目,列在需要重新審議調整項目的首位。但由于當時國家缺少現匯,寶鋼對外已簽的合同無法批準生效,待簽的一大批合同的對外工作也告停頓。當時很多人有悲觀論調,認為“建成后每年只能支付利息,貸款幾輩子也還不清”。
1979年4月,中共中央決定請陳云出面解決寶鋼建設問題。陳云先是在北京市召開多次調研座談會,詳細了解寶鋼建設問題的來龍去脈;然后又到上海市,認真聽取上海市負責同志以及寶鋼工程指揮部負責同志匯報,同時安排人到現場實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資料。經過全面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1979年6月16日,陳云對寶鋼建設提出具體建議。他強調,“寶鋼是實現四個現代化中的第一個大項目,應該做出榜樣來”,“寶鋼建設只能搞好”,“舉棋不定不好”,“對寶鋼要有嚴格的要求,甚至要有點苛求”。隨后,陳云主持起草了給中央的專題報告。報告經黨中央批準執行,為寶鋼的建成投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陳云為解決寶鋼建設問題而開展的調查研究,既展現了一個共產黨人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也說明了扎實做好調查研究、實事求是進行決策的重要性。
回顧陳云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生,我們看到,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提出的“十五字訣”,詮釋了“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求實作風和\"交換、比較、反復\"的嚴謹方法,是值得我們終身學習的楷模。
(摘編自《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