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教育部印發《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辦法》,建立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認定制度。2020年12月,教育部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工作啟動會,正式啟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工作。自2020年該項工作啟動以來,各地普遍加強了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強化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職工待遇保障水平,解決許多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困難和問題,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十三五\"期間,包河區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僅為 35%~40% ,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僅為60%~70% ,且存在大量無證幼兒園,辦園條件、師資隊伍、保教質量均堪憂,加上“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包河區尤其是濱湖新區入園難現象凸顯,阻礙了包河區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但自2020年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創建工作啟動以來,包河區委區政府克服底子薄、外來人口多、公辦率低等困難,聚焦工作中的難點和堵點,不斷加大財政投入,規劃幼兒園布局,增加資源供給,強化幼兒園安全衛生等工作監管,多措并舉破解“人園難、入公辦園更難\"這一問題,成立幼教集團,建立幼教輔導網及教研片,開展結對幫扶行動,帶動區域內學前教育質量不斷發展。經過四年多的努力,目前包河區共有幼兒園177所,在園幼兒48924人,公辦率達 68.01% 、普惠率達 96.64% ,不論幼兒園數、在園幼兒數、公辦率等都位居全市第一。
一、聚焦政府保障,高位推動學前教育發展
學前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一定離不開區委區政府的重視和推動,離不開相關部門的配合和支持。為了解決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難題,一是黨政主導,強力推進。區委主要領導擔任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不定期研究解決教育工作;近三年,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和區長辦公會研究學前教育議題30次;2023年區委一號文件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創建列入重點工作任務;先后出臺《包河區“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包河區發展學前教育兩年攻堅計劃(2022—2023年)》等文件9份。二是形成機制,專班推進。區政府建立區教育體育規劃建設聯席會制度,不定期研究、調度、推進教育項目建設;區教體局和區重點工程管理中心聯合成立“學校建設項目管理辦公室”,專班專人推進落實全區教育項目建設工作;區教體局成立“規建用工作專班”,統籌推進教育項目規劃、建設、使用一體化工作。三是財政保障,有力推進。2023年全區學前教育投入2.6億元,占教育經費總投入的 9% 2024年學前教育投人2.78億元,占教育經費總投入的 9.3% ,均呈上升趨勢。將園所“生均以獎代補經費\"等資金納人區本級財政公共預算,2024年度發放市區級學前教育“以獎代補\"資金9730.3萬元(含區財政資金2916.09萬元),延時服務補助區級資金270余萬元。四是攻堅克難,精準施策。2020年完成15個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任務,5所舉辦為公辦園、10所舉辦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2020年后所有新建的幼兒園全部舉辦為公辦幼兒園。制定《包河區無證幼兒園治理工作方案》,成立區政府副區長為組長的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按照“提升一批、取締一批\"的思路,制定“一園一案”。2021年7月,按照“暢通一切渠道為無證幼兒園謀求新發展\"的工作思路,破解治理難題,在全市率先完成無證園治理工作,提升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水平,經驗做法被《中國教育報》頭版深度報道、被安徽省教育廳列為典型案例向全省推廣。
二、聚焦公益普惠,高速推進公辦園所建設
面對區域內幼兒人園難問題,區政府主要領導定期主持召開區國土規劃建設聯席會,研究教育規劃和項目建設方案,教育部門主要領導參與。一是統籌布局,合理規劃。對照市級規劃要求,在片區控制性詳規中明確幼兒園選址、面積、規模、期限、范圍,實施分區管控,二環路北和路南、濱湖新區區域指標分別設置為 38%0.44%0.46% 。二是關注人口,動態調整。結合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情況,動態調整新建園所開園時間,取消周邊學位充足且入園需求不強烈的新建園規劃,如高鐵南站幼兒園、合柴幼兒園、紫廬幼兒園等3所園,因區域內幼兒入園較難,導致家長們焦慮,因此提前完工投入使用;濱湖春天幼兒園、紫云幼兒園、南華幼兒園等3所園,因片區內幼兒出生率下降及周邊幼兒園學位充足,因此緩建或取消不建。三是定期通報,調度進展。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審閱批示,就重點項目開展實地調研或專題調度,要求建設部門定期報送教育項目建設進度;區委督考辦定期現場督辦并通報,結果與考核掛鉤。近三年我區建成并投人幼兒園50所,提供公辦學位23670個;2024—20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幼幾園14所,提供公辦學位7650個。
三、聚焦問題導向,高能破解入園難點堵點
隨著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針對包河的濱湖新區從無到有,人口“虹吸效應\"帶來的井噴式發展導致濱湖局部區域幼兒存在“人園難、人公辦園更難\"的現象,包河區多措并舉破解這一難題。一是調整規劃,增加園所布點。面對濱湖區域規劃配套不足問題,包河區政府積極與濱湖科學城管委會溝通,調整既有規劃和土地性質,新增4塊教育用地用于建設公辦幼兒園,分別建設為揚子江路幼兒園、紫廬幼兒園、長嵩幼兒園、武漢路幼兒園,共新增公辦學位2160個。二是創新模式,實施分段辦園。針對部分園所學位供給不足問題,創新實施分段辦學。政府購置整棟商業門面,改建為啟明星幼兒園小班部,增加公辦學位390個;將駱崗街道、大圩鎮社區辦公用房改建為哈爾濱路幼兒園小班部、太原路幼兒園小班部,增加公辦學位360個。三是借用場地,增加學位供給。為了解決熱點區域的入園難問題,區教體局在街鎮(大社區)范圍內,摸排兩級社區服務中心、學校閑置校舍,協調屬地街道、合肥市土儲中心等單位,將借用來的社區中心用房、學校校舍改造后,提供給洞庭湖路幼兒園、杭州路幼兒園、東風新村幼兒園、南麗灣幼兒園、遵義路幼兒園使用,共增加公辦學位1320個。
四、聚焦創新實踐,高標實施辦園模式改革
為解決區域內公辦率提升及幼兒教師編制不足的問題,包河區積極探索創新實踐,實施多種辦園模式,在增加公辦學位的同時,響應國家關于加強學前教育質量、促進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號召,豐富實踐育人模式,更好地培養學前教育專業人才。一是引入優質資源辦園。2015年起,包河區和合肥幼專、中科大基礎教育集團等合作辦園,先后舉辦合肥幼專包河欣星幼兒園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基礎教育集團嘉陵江路幼兒園、上海路幼兒園,辦園品質獲得家長認可。二是首創國企辦園。2019年率先依托區屬國企合肥包河文廣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舉辦公辦園,打造“童享時光\"教育品牌,目前旗下幼兒園已達26所,提供公辦學位14490個。三是轉化優質園所。遴選辦園質量高、家長口碑好的3所原公建民營幼兒園,將其轉化為區屬國企公辦園分園,費用按自收自支公辦園標準收取,差額部分由財政全額補齊,2024年春季發放3所園差額資金63.2萬元。同時對轉化園所保教工作開展年度質量評估與監控,確保等標對接公辦水平。
五、聚焦內涵發展,高質提升園所管理水平
包河區域范圍大、園所數多,且公、民辦幼兒園辦園水平和質量參差不齊。為確保區域內所有幼兒園都能規范有序發展、實施科學保教,提升園所管理質量,一是部門聯動,確保安全。教體局學前教育科堅持每周入園指導;不定期聯合公安、市監、消防等多部門就“校園視頻監控\"“敏感特殊場所火災隱患”“食品安全\"\"校園周邊環境”\"衛生保健\"等開展專項督查,高標準配備校園安保人員,形成檢查、追蹤、整改、問效閉環管理,定期召開全區園長指導反饋會,就工作中的特色和亮點工作給予表揚,就存在問題進行現場剖析。二是評估促動,提升質量。繼完成2輪幼兒園辦園行為評估后,2024年度啟動中小學(幼兒園)督學責任區秋季學期系列督導、責任督學,圍繞國家教育督導信息化平臺督導事項開展重點工作。督促改善辦園條件和質量提升,開展市區級一類園評估、民辦幼兒園年檢和普惠性民辦園認定等工作,2024年認定“區級一類園\"13所、推薦并獲得認定\"市特一類園\"2所、“市級一類園\"3所;完成96所民辦幼兒園年檢和77所普惠性民辦園認定工作。三是名師帶動,強化隊伍。實施“413\"組團發展模式,發揮13個幼教集團、13個幼教輔導網、13個包聯督導組、13個督學責任區作用,開展“1 1+ X\"模式常態督導和專項督導,實現網絡化、集群式發展。依靠名園長(名師)工作室、教研片區引領指導,常態化組織培訓和開展活動,近三年組織園長(高級研修、任職資格)、新入職教師及保育員、業務園長、保健醫、保安等培訓,參訓達4953人次。開展自主游戲和自制玩教具評比,教師基本功大賽,語言領域、數學領域等專題教研及展示活動。四是特色牽動,發展品質。經過四年多的努力,包河區從當初的“入園難\"到現在“好入園”,已經不再有區域內幼兒入不了園的現象,因此將重點工作轉為園所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出臺《包河區幼兒園特色發展實施方案》,邀請高校教授和項目專家,指導初具辦園特色的幼兒園凝練特色形成品牌,搭建區級展示平臺,進行輻射拓展;對處于探索階段的園所進行專業指導,幫助其選擇項目,定位特色文化,到2026年底前形成“園園有特色項目,區域多樣特色發展”的良好局面。2024年1月,召開“落實評估指南,提升保教質量辦園實踐經驗分享會”,通過專家講座和一線園長經驗分享,推動園所行政管理與教研有效融合。2024年6月,召開\"推進內涵發展,成就美好童年——幼兒園特色建設啟動會”,4位園長分享特色發展實踐經驗。2024年11月,召開“高質量背景下幼兒園品牌和特色建設\"中期匯報會,初步檢驗特色發展實施以來的成效。2025年1月,召開“學習貫徹《學前教育法》推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第二屆包河區幼教年會,加速“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的轉變。
包河區長期堅持公益普惠原則,大力發展公辦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受到群眾和社會認可,2023年度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滿意度調查中,包河區以98.13% 的滿意度排名全省第一。自2024年課題申報以來,多次接待海南省教育廳、蕪湖市、宣城市、蚌埠市等省內外教育同行考察觀摩,將包河區在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的一些經驗和做法分享給教育同行們;在合肥市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暨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工作推進會上分享《擴容提質公平公益——高質量打贏公辦園發展攻堅戰的“包河戰法”》;多篇學前教育發展案例人選《安徽教育》《安徽教育信息————暖民心專刊》《安徽教育信息————改革專刊》《合肥教育》;青苗薈春融苑幼兒園“幼小銜接”案例視頻被中國教育電視臺遴選展播;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前來現場調研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創建。
包河區在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上雖取得一些成績,但對照上級要求和群眾期盼還存在不足之處,如少數幼兒園辦園條件還需進一步改善、少數幼兒園保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少數幼兒園師資隊伍還需進一步加強等。包河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為抓手,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不斷優化學前教育布局,完善學前教育保障機制,提升幼兒園辦園質量,強化內涵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的美好需求,形成區域內幼兒園保教質量共同提升,公民辦差距越來越小,最終實現普惠優質發展的新局面。
責任編輯:黃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