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體質是指人體在先天稟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通常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和特票質9種基本類型。
陽虛質人群由于體內陽氣不足,常表現為平素怕冷、手足不溫、精神不振、喜熱飲食、舌淡胖嫩、脈沉遲。此類人群性格多沉靜、內向,耐夏不耐冬,感邪易從寒化,易出現關節疼痛、咳喘、腹瀉、水腫等問題。
夏季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期,陽虛質人群適合在此時溫補陽氣、調理身體。
1.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晚上11時前臥床休息,避免熬夜。
2.多曬太陽,每天曬背30分鐘以上,夏季炎熱,宜在早上7時至9時曬太陽。
3.注意避風保暖,特別是頸、肩、背、腰、腹部和足底等部位。夏季使用空調時,要注意溫度不可過低,不可對著風扇直吹。
4.盡量避免劇烈運動或強體力勞動,可選擇快走、跳繩、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等運動項目。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不感到勞累為度,防止大汗傷陽。
5.多參加社會團體活動或公益活動。平時可多聽輕松、歡快的音樂,如少數民族舞曲、笛子曲、笙曲等。
陽虛質人群的飲食調養應以溫補脾腎為基本原則,適宜食物包括小米、大米、扁豆、紅薯、玉米、山藥、豌豆、羊肉、豬肚、雞肉、帶魚、牛肉、黃鱔、蝦、韭菜、洋蔥、芹菜、核桃、栗子等。做菜時可適當增加姜、蔥、蒜、胡椒、茴香等調味料。日常注意趁食物溫熱時進餐,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下面推薦幾款適合陽虛質人群的藥膳。
生姜羊肉湯"取羊肉500克,生姜50克。先將羊肉去筋膜,切成小塊,放入沸水中焯一下,除去浮沫,加入姜片,再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煮約90分鐘,待羊肉軟爛,調味即成。
干姜蓮子煲豬肉"取豬肉250克,蓮子30克,干姜3克,紅棗4個。將蓮子、紅棗、干姜洗凈,豬肉洗凈、切小塊。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煮約50分鐘,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即成。
核桃山藥芡實粥"取山藥30克,芡實30克,核桃仁30克,大米60克,大棗6枚。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加水煮成粥即可。
穴位按摩
選取關元、涌泉、百會、命門等穴位,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每穴按揉1~3分鐘,每日1~2次。還可將雙手搓熱,置于腰間,上下搓摩腰部,每次5~10分鐘,每日1~2次。
關元穴:位于腹部正中線上,臍下3寸(中指中節屈曲時內側兩端紋頭之間的距離或者拇指指間關節的寬度,為1寸)處。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第二、第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百會穴:位于頭部,前發際正中直上5寸處。
命門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灸法
熱敏灸:選取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與肚臍連線的中點處)、關元穴及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分別用燃燒的艾條對準施灸,每次灸"15-20"分鐘。
隔鹽灸:在神闕穴(肚臍中央)處放適量海鹽,點燃艾柱后置于海鹽上,待艾柱燃至剩1/3時或患者感覺灼熱時換1壯(即1個艾柱),每次灸3壯。
熱敏灸、隔鹽灸可任選一種,或兩種均選,交替施灸,每周灸1~2次,連續4次為一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