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nt profile analysi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alth behaviors in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patientswithmalignant lymphoma
YANGHui,ZHANG Feiyan,HU Yan
TheFirstAfiliated HospitalwithNanjingMedicalUniversity(JiangsuProvincePeople'sHospital),Jiangsu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Feiyan,E-mail: 250374769@qq.com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latentprofileofhealthbehaviors inpostoperativechemotherapypatientswithmalignantlyphoma andtoanalyzetheifuenigfactorsofdiferentlatentprofileofhealthehaviorsMetods:Atotalof67postoperativecemothapy patients with malignantlymphomaadmitedtoJiangsu Province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thestudysubjects fromFebruary 2022toNoveb.epatitsevetigatedoughenealifoatiuestioaie,tealthpromotingifstlo (HPLP-I)andteFearofrogesioQuestioa-ortForFo-Q-)Ltentprofileaalysisasudtoexplorealavir characteristicsofpatients.Anddecisiontreemodelwasappliedtoanalye influencingfactorsofhealthbehaviors.Results:TheHLP-I scoreofthepostoperatiechemotherapypatients withmalignantlymphomawas (138.4621.52).And2latentprofileswereclassfied, namely moderate health behavior group (30.5% )and good health behavior group (69.5% ).Gender,age,education level,monthly household incomepercapitaealthliacyndfaoseaseprogesioneignfcantifuencgfctosofealthvioseesse progressionshowedthehighestinformationgain(O.35).Conclusions:Thehealthbehaviors inpostoperativechemotherapypatientswith malignantlymphomacouldbeclasifednto2latentprofles.Itadcleardierentiatingcharacterists.Itisrecommendedatmdical stafdevelopndimpementargetedinterventionsbasedonealthbehviorscharactersticsofpostoperativechmotherapypatitsith malignant lymphoma,so as to improve their health behavior level.
Keywordsmalignantlymphma;pstoperatiemotherapy;ealthehavior;latentprofileanalsis;fluencngfactors;decisitr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5.14.006
惡性淋巴瘤是常見的血液系統疾病,起源于淋巴組織,由免疫系統中淋巴細胞異常增殖和異常分化所致[1-2。數據顯示,我國惡性淋巴瘤發病率約為6.68/10萬,居惡性腫瘤第8位[3]。化療常為惡性淋巴瘤中晚期病人的首選治療方案4。盡管化療能夠有效延長生存期,但化療帶來的經濟負擔和不適感也會嚴重影響病人生活方式、生理功能以及心理狀態,降低其在化療過程中的健康行為水平[5-6]。健康行為的概念由Kasl等于1966年首次提出,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個體為了保持健康或預防疾病所采取的有益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度運動、規律作息、充足睡眠、戒煙等[。既往研究表明,在接受化療的病人中,個體的健康行為水平與其化療依從性呈正相關,即健康行為水平越高,化療依從性越好,且化療效果和預后也相對更好[8]。因而探究化療病人健康行為的改變動機具有重要意義。既往研究多根據量表總分判斷化療病人的健康行為水平,忽略了不同個體間的特質性差異[9。而潛在剖面分析是一種以受試者個體為中心的分析方法,通過觀察個體在外顯變量上的反應模式,將其進行分類并深入了解不同類別的人群特征,有利于揭示對象特征[10-11]。本研究通過潛在剖面分析了解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的健康行為水平及不同潛在健康行為類別的相關因素,以期為臨床制定和實施個體化干預措施,促進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的健康行為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22年2月—2023年11月江蘇省人民醫院收治的167例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通過病理活檢確診為惡性淋巴瘤[12];2)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能夠自行完成量表調查;3)年齡 ?18 羅;4)可正常溝通交流;5)臨床資料齊全;6)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伴有其他惡性腫瘤疾病;2)合并血液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3)伴有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疾病;4)轉院治療或自行退出研究。樣本量計算公式: N= [維度數 ×(20~25)]×[1+ ( 10%~15% )][13]。本研究采用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 I )[14共6個維度,計算得樣本量最小為132例,最終納入病人167例。本研究已通過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編號:2021-SR-0245)。
1.2 調查工具
1.2.1一般資料調查表
研究者自行設計一般資料調查表,內容包括病人性別、年齡、居住地、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職業狀態、家庭人均月收入、糖尿病、高血壓、病理類型、醫療保險類型。
1.2.2 HPLP-II
HPLP-I包括自我實現、健康責任感、運動、人際關系、營養、壓力管理6個維度,共52個條目,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從“從不”到“總是”依次計1~4分,總分52\~208分, ?172 分表示健康行為優秀, 132~lt;172 分表示健康行為良好, 92~lt;132 分表示健康行為一般, 52~lt;92 分表示健康行為較差。量表各維度的Cronbach'sα系數為 0.63~0.81 ,信效度良好[14]。
1.2.3 恐懼疾病進展簡化量表(FoP-Q-SF)
FoP-Q-SF包括社會家庭、生理健康2個維度,共12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從“從來不這樣\"到“總是這樣”依次計 1~5 分,總分 12~60 分, 12~22 分表示輕度恐懼, 23~36 分表示中度恐懼, 37~60 分表示重度恐懼,得分越高提示測試者對疾病進展或復發的恐懼心理越強。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883,信效度良好[15]。
1.2.4健康素養量表(HeLMS)
HeLMS包括獲取信息能力、交流互動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經濟支持意愿4個維度,共24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從“完全不可能\"到“沒有困難\"依次計1~5分,總分24~120分, ?96 分表示健康素養良好, lt;96 分表示健康素養不良[16]。
1.3資料收集方法
調查前對負責收集資料的3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調查開始先向病人解釋研究目的、流程,征得病人同意后采用線下一對一的方式進行調查,采用統一指導語為病人講解問卷的填寫方法,針對無法獨立完成調查者,小組成員或其照護者可在不干擾其選題意向的前提下代填,完成填寫后當場核對并回收問卷。本研究共發放180份問卷,回收176份問卷,剔除規律作答和漏項 gt;10% 的問卷,最終納入167份問卷,問卷有效回收率為 92.78% 。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和Mplus8.3軟件分析數據。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法進行共同方法偏差檢驗。采用Mplus8.3軟件行潛在剖面分析[17],采用艾凱克信息準則(AIC)貝葉斯信息準則(BIC)以及樣本校正的BIC(aBIC)檢驗模型擬合度,統計值越小說明模型擬合度越好;采用熵(Entropy)辨別模型分類的標準度,取值為 0~1 ;采用羅-夢戴爾-魯本校正似然比檢驗(LMRT)和Bootstrap似然比檢驗(BLRT)檢測類別模型之前的擬合統計差異。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士標準差
表示,定性資料采用頻數及百分比 (%) 表示;單因素分析采用t檢驗 ?χ2 檢驗;采用決策樹模型探索健康行為的影響因素。檢驗水準 α=0.05 。
2結果
2.1病人一般資料
167例病人中,年齡 25~74(52.61±10.43) 歲;男79例,女88例;居住地為鄉村72例,城鎮95例;已婚135例,未婚、離異或喪偶32例;初中及以下85例,中專及以上82例;在職96例,非在職71例;家庭人均月收入 lt;3000 元103例, ?3000 元64例;合并糖尿病56例,合并高血壓66例;霍奇金淋巴瘤9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74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33例,職工醫療保險34例;健康素養良好99例;恐懼疾病進展為輕度恐懼87例,中度及重度恐懼80例。
2.2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Harman單因素檢驗法[18檢驗結果顯示,HPLP-Ⅱ的6個因子特征根 gt;1 ,且首個因子的方差變異解釋量為 26.34%lt;40% ),說明未出現較為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3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健康行為水平(見表1)

2.4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健康行為潛在剖面及 命名
以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HPLP-Ⅱ的6個維度得分進行潛在剖面分析,由初始模型開始逐個增加健康行為分類,依次建立 1~5 個健康行為的潛在剖面模型,見表2。隨著健康行為潛在分類增加,AIC、BIC、aBIC逐漸減低,當潛在分類模型為2個時,Entropy值最高(O.918)且LRMT和BLRT均有統計學意義( Plt; 0.05),故選擇含有2個潛在分類的模型作為最佳潛在剖面模型。

健康行為潛在剖面1的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占 30.5%(51/167) ,病人的HPLP-Ⅱ各維度得分和總分較低,因而命名為“健康行為一般型”;健康行為潛在剖面2的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占 69.5% (116/167),病人的HPLP-Ⅱ各維度得分和總分較高,因而命名為“健康行為良好型”。不同健康行為潛在剖面病人的HPLP-I各維度得分和總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lt;0.001 ),見表3。


2.5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健康行為潛在剖面影 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見表4)


2.6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健康行為潛在剖面的決策樹模型
將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健康素養、恐懼疾病進展6個自變量納入模型,模型生長5層,共13個節點,其中7個為終端節點。決策樹模型結果顯示:1)輕度恐懼疾病進展、男性病人的健康行為歸于健康行為一般型的概率為 34.211% ,高于輕度恐懼疾病進展、女性病人( 8.163% );2)中度及重度恐懼疾病進展、年齡 lt;60 歲、健康素養不良病人的健康行為歸于健康行為一般型的概率為 41.667% ,高于中度及重度恐懼疾病進展、年齡 lt;60 歲、健康素養良好病人(0.000%);3) 中度及重度恐懼疾病進展、年齡 ≥60 歲、家庭人均月收入 lt;3000 元病人的健康行為歸于健康行為一般型的概率為 76.667% ,高于中度及重度恐懼疾病進展、年齡 ?60 歲、家庭人均月收入 ?3 000 元病人 (33.333% );4)中度及重度恐懼疾病進展、年齡 ?60 歲、家庭人均月收入 ?3000 元、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病人的健康行為歸于健康行為一般型的概率為50.000% ,高于中度及重度恐懼疾病進展、年齡 ?60 羅、家庭人均月收入 ?3000 元、中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病人 (0.000% ),見圖1。

2.7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健康行為潛在剖面變量的信息增益
從6個變量中篩選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健康行為潛在剖面的重要變量,結果顯示,恐懼疾病進展(0.35)、性別(0.28)年齡(0.24)、健康素養(0.22)、家庭人均月收入(0.18)5個變量的信息增益較大,受教育程度(0.09)信息增益較小,提示恐懼疾病進展是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健康行為潛在剖面的重要影響因素。
3討論
3.1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健康行為水平
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受化療藥物影響,易出現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癥狀,不僅會影響病人健康行為水平,還會降低病人治療依從性[19]。《“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20指出,提高健康行為可以幫助個體更好地管理和應對藥物副作用,有利于提高病人治療依從性并改善健康結局。本研究通過潛在剖面分析,以病人個體作為中心,根據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有利于醫護人員實施個體化的干預措施以改善其健康行為。本研究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的HPLP-Ⅱ得分為 (138.46±21.52) 分,略高于直腸癌造口化療病人[ 131.01±24.47? 分][21]。原因可能為:與直腸癌造口化療病人相比,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受到的病恥感影響較小,且疾病化療方案和生活方式有所差異。此外,本研究中 56.89% 的病人來自城鎮,其掌握的健康相關知識可能更多,健康行為水平可能更高。
3.2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健康行為的潛在剖面 特征
本研究潛在剖面分析結果顯示,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的健康行為存在明顯異質性,可劃分為健康行為一般型和健康行為良好型,其中 69.5% 的病人屬于健康行為良好型,HPLP-Ⅱ得分為 (146.93±29.61 )分,其中女性、年齡 lt;60 歲及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病人較多,健康行為水平保持良好,且對疾病相關知識更為了解。與老年人相比,中青年病人身體狀態較好,對疾病的恐懼感較低,故而能夠保持良好的健康行為水平。針對健康行為良好型病人,醫護人員應密切關注其健康行為水平變化,警惕隨著癥狀或化療副作用加重導致的健康行為水平下降。此外,還可以進一步普及健康行為相關知識,增強病人對健康行為的認知,幫助其提高健康行為水平,從而更好地管理疾病并提高生活質量。雖然多數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具有良好的健康行為水平,但仍有51例病人屬于健康行為一般型,其HPLP-Ⅱ得分為! (125.98±22.13) 分,提示醫護人員不僅需要予以更多的健康教育和指導,也要加強院內健康行為宣傳,讓更多的病人認識到預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性,以提高其健康行為水平。
3.3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健康行為潛在剖面的影響因素
3.3.1 人口學特征
本研究決策樹模型顯示,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均為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健康行為潛在剖面的影響因素,其中,男性、年齡 ≥60 歲、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 lt;3000 元的病人更可能歸為健康行為一般型。1)女性在家庭中通常扮演著家庭照顧者的角色,更懂得關心和照顧自己和家人健康,故而更易接受與健康相關的行為建議。提示醫護人員面對不同性別的病人需予以不同干預措施,對于男性病人,應著重提高其實施健康行為的方法技巧;對于女性病人,應注重她們對健康行為方法的掌握[22]。2)既往研究表明,年齡是化療健康行為水平的影響因素之一[23]。原因可能為老年病人身體狀況相對較弱,機體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可能導致病人對化療藥物的耐受性較差,化療后身體可能更加疲憊和虛弱,導致健康行為水平較低。針對老年病人,醫護人員需綜合考慮其身體狀況,并制定合理的化療方案以通過減少副作用提高其健康行為水平。3)王丹等[24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較低者的健康行為水平相對較低,受教育程度是化療病人健康行為水平的影響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較低的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可能存在健康知識和意識不足的問題,缺乏自我保健意識,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病人更易獲取健康保健資源,從而更容易采取積極的健康行為。醫護人員可加強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病人對健康的重視和自我保健意識,以提高其健康行為水平。4)家庭人均月收入較低者健康行為水平相對較低,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健康行為水平的影響因素之一[19]。原因可能為收入水平較低的病人面臨的醫療費用、藥品費用等經濟負擔較大,同時收入較低也可能導致病人飲食和生活習慣不佳,從而影響健康行為水平。
3.3.2 健康素養和恐懼疾病進展
本研究決策樹模型顯示,健康素養和恐懼疾病進展均為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健康行為潛在剖面的影響因素,健康素養不良和中度及重度恐懼疾病進展的病人更可能歸為健康行為一般型。1)中度及重度恐懼疾病進展的病人在面臨疾病進展和治療壓力時,往往會產生更多的恐懼和焦慮情緒,病人可能更傾向于采取消極的應對方式,導致健康行為水平更低[25]。醫護人員需關注病人的情緒變化,幫助病人理解疾病進展和治療的重要性,同時鼓勵病人保持積極的態度,亦可通過引導病人參加心理輔導或支持團體,幫助緩解焦慮和恐懼情緒,提高健康行為水平。2)健康素養不良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缺乏積極的健康行為,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和規律作息等。而健康素養良好的病人更可能具備健康知識和意識,更易采取積極的健康行為[26。對于該類病人,醫務人員可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幫助病人了解合理的飲食和運動方式,并制定個性化的健康計劃,幫助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提升健康素養,改善健康行為。
4小結
本研究結果顯示,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健康行為水平存在異質性,可分為健康行為一般型和健康行為良好型,男性、年齡 ≥60 歲、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 lt;3000 元、健康素養不良、中度及重度恐懼疾病進展的病人更可能歸為健康行為一般型。本研究通過分析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的健康行為特質性并構建決策樹模型,有利于科學預測病人的健康行為特征。醫務人員可針對不同類型的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實施干預,對其健康行為進行動態監測。此外,恐懼疾病進展的信息增益為0.35,提示恐懼疾病進展對健康行為有顯著預測作用,今后可根據健康行為特征分類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方案并實施,改善病人生活質量。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可能遺漏部分指標,未來可納人更多指標,進行縱向研究,以進一步了解惡性淋巴瘤術后化療病人的健康行為表達,為病人提供優質護理支持。
參考文獻:
[1]LEW T E,MINSON A,DICKINSON M,et al.Treatmentapproachesforpatientswith TP53-mutated mantle cell lymphoma[J].LancetHaematol,2023,10(2):e142-e154.
[2]YAGIY,KANEMASAY,SASAKIY,et al.Synchronous multipleprimary tumors in patientswith malignant lymphoma:a retrospectivestudy[J].BMCCancer,2022,22(1):640.
[3]馬雪嬌.惡性淋巴瘤癥狀群與中醫證候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22.
[4]SALLES G,DUELL J,GONZALEZ BARCA E,et al.Tafasitamab plus lenalidomide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diffuse largeB-cell lymphoma(L-MIND):a multicentre,prospective,single-arm,phase 2 study[J].Lancet Oncol,202O,21(7):978-988.
[5]陳恬,張敏,徐徐.營養與惡性淋巴瘤發展的研究進展[J].實用預防醫學,2025,32(1):126-129.
[6]HUTCHINGS M,MOUS R,CLAUSEN M R,et al.Doseescalation of subcutaneousepcoritamab in patientswith relapsed orrefractory 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an open-label,phase 1/2study[J].Lancet,2021,398(10306):1157-1169.
[7]涂憶雪,錢東福.江蘇省流動人口健康行為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22,38(11):1017-1021.
[8]王丹,朱亞婕,梅玲鳳.婦科腫瘤化療患者健康行為改變動機的質性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23,30(5):160-164.
[9]ALEXANDREK,CAMPBELLJ,BUGNONM,etal.Factorsinfluencing diabetes self-managementin adults:an umbrella reviewofsystematicreviews[J].JBIEvid Synth,2021,19(5):1003-1118.
[10]胡曦元,崔文,郭超.中國中老年居民體檢情況及其前傾、使能、需求、健康行為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22,38(10):1253-1257.
[11]LAIIJ,CHANGLC,LEECK,et al.Nutrition literacy mediatestherelationships between multi-level factors and college students'healthy eating behavior:evidence from a cross-sectional study[J].Nutrients,2021,13(10):3451.
[12]石遠凱,孫燕,劉彤華.中國惡性淋巴瘤診療規范(2015年版)[J].中華腫瘤雜志,2015,37(2):148-158.
[13]方積乾.生物醫學研究的統計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14]曹文君,郭穎,平衛偉,等.HPLP-Ⅱ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測試[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6,20(3):286-289.
[15]吳奇云,葉志霞,李麗,等.癌癥患者恐懼疾病進展簡化量表的漢化及信效度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2):1515-1519.
[16]孫浩林.慢性病病人健康素養量表的研究及其初步應用[D].上海:復旦大學,2012.
[17]王孟成,畢向陽.潛變量建模與Mplus應用-進階篇[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24-26.
[18]PODSAKOFF PM,MACKENZIE SB,LEEJY,et al.Common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a critical review of the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J].J Appl Psychol,2003,88(5):879-903.
[19]KIMHW,KANG SY,KIMJ.Factors influencing adolescents′healthypregnancy preparation behavior:a cross-sectional gender comparisonapplying the health belief model[J].Reprod Health,2O22,19(1):90.
[2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EB/OL].(2016-10-25)[2024-04-13].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 5124174.htm.
[21]萬珊珊,楊長永,衛莉.新輔助化療直腸癌造口患者健康行為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1):60-64.
[22]鄧麗萍,謝小華,潘璐,等.出院腦卒中患者的健康行為水平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27):66-69.
[23]魏琳,宋姍,劉楊晨,等.腦卒中患者健康行為及影響因素歸類分析[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21,30(4):322-326.
[24]王丹,付沖.中年肺癌化療患者疾病認知對健康行為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21,30(30):5625-5629.
[25]曾金艷,張亞,黃俏麗,等.腦卒中偏癱患者健康素養、健康行為與其肢體康復程度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23,25(1):43-46.
[26]趙毛妮,李秋芳,吳秋歌,等.肺癌化療患者復發恐懼感與健康行為的相關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7,44(24):4521-4524.(收稿日期:2024-04-14;修回日期: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