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幾步就能看病,遇到復雜情況還能連線大醫院專家,感覺家門口的診所變成了‘智慧醫院’。”在重慶市九龍坡區民主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居民王阿姨一邊做中醫理療,一邊感嘆道。
近年來,重慶九龍坡區不斷探索分級診療、醫養融合新模式,以“15分鐘健康服務圈”為基礎,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區級綜合醫院協同聯動,逐步構建起“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的新型醫療體系。這一體系不僅提升了群眾的就醫效率,也增強了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7月11日,記者走進民主村社區衛生服務站,診療區、康復區、健康管理區布局合理,候診區內安靜有序,電子叫號系統和家庭醫生簽約公示欄一應俱全。作為九龍坡區“15分鐘健康服務圈”的核心節點,民主村社區衛生服務站以1.2公里為服務半徑,實現了居民就近就醫的目標。
“我們這里既能看病、做康復,也能接種疫苗、管理慢病,還能做老年體檢和中醫調理,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全覆蓋?!鄙鐓^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宋麗春介紹,目前該站已成為全市功能最齊全、服務最優的一站式社區衛生服務站。
同時,服務站積極推進“醫養結合”,為轄區老年群體提供健康評估、日常照護、康復指導等多元服務。社區醫生則通過家庭醫生簽約和上門服務,把溫暖和專業送進千家萬戶。
“張醫生沒事就來我家看看我,叮囑一下我按時吃藥。不僅家門口有醫生,醫生還能上門來,實在是太方便了?!?5歲的陳清友患高血壓多年,在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張治兵的“監督”下,血壓一直控制得很好。
民主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另一張“王牌”,是依托“云醫院”平臺開展遠程醫療服務。借助先進的信息化手段,服務站實現與區內各大綜合醫院互聯互通,建起遠程會診中心,群眾無須奔波,即可在家門口享受權威專家的“面對面”問診。
記者在現場見證了一場遠程會診。居民劉女士因為乳腺癌用藥問題來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接診醫生當場連線了九龍坡區人民醫院的??漆t生給她進行了專業解答。
“今年以來,我們通過‘云醫院’平臺已開展遠程門診、遠程心電圖等服務322例。”宋麗春介紹。
這一信息化“翅膀”,不僅提升了基層服務能力,也打通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最后一公里”。
在大病救治方面,九龍坡區人民醫院不斷深化服務改革,打造??茝?、服務優的區級龍頭醫院形象。其中,“無陪護病房”的創新實踐,成為提升患者體驗的重要一環。
自2024年11月起,九龍坡區人民醫院在骨科和泌尿外科率先試點“無陪護病房”制度,探索通過專業護理團隊替代傳統的家屬陪護?;颊咦≡浩陂g,由醫院統一配備經過系統培訓和考核的醫療護理員,提供從飲食照料到病情監測、心理關懷的全流程服務。
“以前護工大多是家屬自己找的,水平參差不齊。現在我們的護理員都是專業上崗,對患者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照護?!本琵埰聟^人民醫院醫療護理員沈吉平介紹,她的身份也隨著模式轉變發生變化—從單一的生活照看者轉變為具有醫療知識、配合醫生治療和康復的專業護理人員。
這一做法不僅減輕了家屬負擔,也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等風險,患者住得安心,家屬更放心。
九龍坡區人民醫院不僅在護理模式上不斷革新,在??颇芰ㄔO方面也持續發力。兒科、腫瘤科、心血管科、胃腸胸外科、婦產科等優勢科室,形成了區域領先、群眾認可的專業服務體系。通過醫聯體機制,醫院與轄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保持良性互動,對接患者轉診、提供技術指導、開展聯合義診等多種形式的合作。
“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不僅要治病救人,更要傳遞溫度。”胃腸胸外科副主任丁一春說。目前,醫院還積極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借助信息平臺提升服務效率,同時注重醫護人員的人文培訓,打造更有溫度的醫療服務。
居民劉先生感慨地說:“前段時間母親中風住院,醫生不厭其煩地講解病情,護理員每天幫忙做康復訓練,服務太貼心了?!?/p>
從“家門口的小病防線”到“大病兜底的專業力量”,九龍坡區正逐步織密一張覆蓋全面、聯動高效、溫暖貼心的健康服務網。依托“15分鐘健康服務圈”、“云醫院”平臺和無陪護病房改革,群眾的就醫體驗正在發生深刻改變。
這一分級診療新模式,不僅緩解了醫療資源過度集中、群眾就醫負擔重等問題,也讓“健康九龍坡”建設更加有序和可持續。群眾切實感受到,健康服務就在身邊、就在指尖,醫療從冷冰冰的流程服務,變成了有溫度的醫療服務。
未來,九龍坡區將繼續強化基層、提升??啤灮?,打造更多可推廣、可復制的醫改樣板,為全國醫療服務體系優化提供“九龍坡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