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增城區中新鎮鎮域面積約232平方公里,下轄35個行政村和3個社區,總人口約14.6萬人,區域范圍廣,人口密度較大,群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呈個性化、差異化和多元化趨勢。
為有效延伸服務觸角,持續提升服務質效,中新鎮社工服務站黨支部聚焦群眾需求,切實發揮黨的組織優勢,以“三領三共”模式(三領:社工服務站黨支部 + 村居、社工服務站黨支部 + 高校、社工服務站黨支部 + 企業;三共:組織共建、陣地共享、活動共辦),多元主體參與形成工作合力,立足“黨建引領社會服務,微光照亮萬家幸福”理念,深入實施“四微”行動,凝聚服務“微力量”,開設多彩“微課堂”,舉辦便民“微活動”,傳遞暖心“微關懷”,致力打造資源豐富、服務優質、便捷持續的基層“黨建 + 社工服務圈”,形成黨建與社會工作互融互促的良性循環,有效拓展基層社會治理維度,推動為民服務沉到基層、落在一線,讓幸福中新服務更優、成色更足、品質更高。
凝聚“微力量”,建強服務矩陣
一是堅持組織共建。遵循“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互聯互動、共創共贏”為原則,與轄區25個黨組織簽訂共建協議書,深化黨組織合作,聯創共建推動社會資源支持幫扶困難群眾,助力拓展村(社區)公共服務,為轄區內困難群眾、特殊群體、邊緣困難群體等提供民生兜底服務。二是堅持陣地共享。打造“黨建 + 社工 + 村居”模式,引導社工聯合村(社區)征集困境群體“微心愿”,充分利用穗好辦、廣益聯募等平臺發動黨員點亮心愿,滿足1000多名困境人士的個性化需求。打造“黨建 + 社工 + 高校”模式,創新社校聯動活動載體,組織高校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鄉村調研、公益助農、困境幫扶、紅色教育等服務。打造“黨建 + 社工 + 企業”,積極鏈接9家愛心企業參與兜底民生服務,鼓勵企業為困難群眾、弱勢群體捐資贈物。三是堅持活動共辦。聯合高校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鄉村風貌提升行動,為三星村、南池村、安良村設計制作紅色文化墻繪,滿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攜手坑貝村黨總支、廣州松田職業學院財經與管理學院黨總支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組織開展文化傳承、防溺水宣傳、防詐騙宣傳、婦女兒童普法宣傳、村容村貌治理等宣傳教育活動,持續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開設“微課堂”,豐富文化供給
一是聚焦法律宣傳。組建心理健康關懷團隊,針對存在不良行為的成年人提供個案會商、個案輔導等服務,增強未成年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聯合派出所、檢察院、未保站、社區、社會組織等單位,定期組織開展普法集市和模擬法庭活動,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詢、普法宣傳、家庭教育、安全倡導等服務,全面增強未成年人法律意識。二是聚焦公益講解。聯合高校黨員志愿服務隊組建鄉村公益講師團,圍繞未成年人能力發展和社區參與兩個維度,開展公益夏令營活動12場,提供鄉村文化歷史學習、歷奇拓展課業輔導、反詐宣傳等服務,惠及青少年1500余人次。三是聚焦婦女需求。面向婦女團體,開展小兒推拿小組,攝影、視頻剪輯培訓等活動,助力婦女綜合素質能力提升。搭建婦女互助平臺,組織困難婦女研創“一村一品”手工特色產品100多種,制作手工產品2000多件,開展手工產品公益義賣活動20余場,助力困難婦女創收5.5萬余元。
舉辦“微活動”,激發治理活力
一是開展公益集市活動。樹牢“黨建 + 社工 + 志愿 + 慈善”的公益理念,開展公益集市活動10場,累計籌集價值10萬余元資源,實現鄉村困境家庭農產品多途徑銷售,助力鄉村振興深入開展。二是開展助力智慧農業發展活動。搭建新媒體交流和學習平臺,組織農民學習新媒體營銷知識,提升農民運用新媒體銷售農產品的能力。搭建線上線下愛心助農平臺,整合94位農戶組建農產品資源庫,形成農家風味資源清單3份,吸引多位散戶、團體及單位訂購,助力農戶成功銷售番石榴、楊桃、荔枝、蜂蜜等特色農產品。近兩年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助銷折合金額3.8萬元。三是開展助力文旅發展活動。以“社工 + 村民 + 志愿者 + 游客\"模式多角度挖掘文旅資源,助力南池村繪制特色農游線路。開展大型游園活動,吸引2000余人次到南池村游玩。積極對接團體體驗農游項目,對外宣傳展示南池村美麗鄉村環境、農旅資源和特色農產品。
傳遞“微關懷”,托穩群眾幸福
一是突出幫扶困難群眾。籌措多方資源成立社區慈善基金,設立管委會和監委會,依法募集、管理和使用社區慈善資金,用于幫扶有需要的困難群眾。接受各方米、油、防疫物資、生活電器等物資捐贈價值超過186萬元,惠及困難群眾3萬多人次。創新開展“三百行動”(實現百個微心愿、幫扶百名困難群眾、聯動百名黨員),聯動410名黨員點亮微心愿1008個,切實解決困難群眾“關鍵小事”。二是突出呵護少年兒童。開展關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小豐信使”支持項目,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與倡導,促進社區兒童及其家長認識健康心理的重要性,提醒社區兒童關注自身心理健康問題,為健康心理做好“預防”“吹哨”作用。派發心理健康宣傳冊300份,處理未成年人來信200余次,服務未成年人490人次。三是突出關愛高齡老人。實施“時光長廊”長者關愛項目,為困境長者設計一場留影“定格美好瞬間”記錄晚年生活照活動。積極鏈接口腔、美發等愛心商家,組織開展義剪、義修、義診等公益活動進入各村居,實現轄區“老有所享”“老有所樂”
黨建聚力,服務力量更加充足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為民辦實事中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中新鎮社工服務站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恒常服務中,關注特殊困難群體,每逢重大節日,開展大型慰問愛心活動,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黨建引領是推進社工服務站良性發展的重要保障。中新鎮社工服務站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融合,推動“黨建 + 公益服務”協同機制,壯大基層志愿服務隊伍,助力社工服務站更好地統籌資源、拓展服務,打破服務壁壘,提升公益惠民實效。
始終堅持互融互促。中新鎮社工服務站強化黨組織建設,加強與鎮內其他黨組織、企業單位等機構共聯共建,形成“組織共建、陣地共享、活動共辦”的社會工作新格局,讓基層治理“活”起來,構建起廣覆蓋、多元化、精準化的共建共治共享服務體系。
始終堅持服務質量優先。中新鎮社工服務站堅持把服務質量視為取得群眾信任和長遠發展的基礎,通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規范服務流程,夯實服務品質。大力倡導博愛、奉獻精神,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準發力、持續用力,做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提高為民質量、彰顯為民溫度,進一步強化民生服務的保障效能。
(作者單位:廣州市大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