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字賦能職業教育是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其對構建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順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大數據+就業”是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基于新質生產力視域下數字賦能職業教育的研究背景,結合當下數字技術在高職院校就業工作的具體應用,解析數字技術在高職院校就業工作中面臨的挑戰,進一步明確相應的應對策略與解決方案,以期為促進高職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 數字技術 高等職業教育 就業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Employment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YAN Xiangxiang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Henan Technical Institute,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42 China
Abstract: Digital empower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essential path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it hold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for constructing a high-qual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adap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The combination of big data and employmen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Based o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digital empower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this research combin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employment work 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s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in employment work 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further clarifies the corresponding response strategies and solutions,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employ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and advanc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Key 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Digital technolog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mployment
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新型生產力形態,正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提供了新的契機。新一代數字技術與職業教育的深度融合能夠打破時空限制,優化資源配置,為培養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撐。數字賦能職業教育,既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wl2]"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總結了當前數字技術在高職院校就業工作中的應用現狀,進一步解析當前數字技術在高職院校就業工作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與解決方案,旨在深化數字技術在就業工作中的應用,促進高職院校就業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1."""""" 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背景
近年來,教育部多次釋放教育數字化信號。黨的二十大將“推進教育數字化”寫入報告,為教育發展指明方向。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強調開辟教育數字化新賽道。2025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持續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助力教育教學深層次變革[[1]]。[A3]"這些政策導向促進了數字技術與職業教育的結合。在此背景下, “大數據+就業”模式推動高職就業新發展。依托數字技術構建的的就業服務體系,不僅能夠突出需求導向,實現精準對接需求,同時還能夠建立畢業生基礎信息庫,強化就業信息的實時監測,完善就業信息反饋機制,以數字化資源賦能就業工作,形成協同、融合、聯動的就業工作新格局。
2."""""" 就業工作數字化賦能新質生產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支持,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客觀要求,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2]]。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需要高素質勞動力支撐,而高質量就業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和保障,兩者相輔相成。數字技術作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為賦能高職院校就業工作提供了新路徑。數字技術賦能高職院校就業工作,既是順應新質生產力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也是提升就業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徑,對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 數字技術在高職院校就業工作中的應用[wl4]
3.1.""" 數據收集與整理
在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下,就業管理工作迎來了革新機遇。傳統模式難適應就業信息動態變化,大數據技術提供突破性解決方案。當前,高校和政府積極構建智能化就業服務平臺,依托大數據驅動的聯動機制,實現了畢業生信息的實時采集、智能整理、精準分析,顯著提升了就業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和運行效能。這一創新實踐不僅推動了就業信息管理的數字化轉型,更通過數據賦能實現了就業服務的精準化和智能化,充分彰顯了新質生產力在就業領域的重要價值。
3.2.""" 數據預測與分析
構建動態的全方位的學生、學校、專業、職業等方面的大數據系統,使用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數據挖掘、分析、學習決策等,能為教學診斷與改進、學生專業學習與職業發展等方面提供數據支持[[3]]。克可思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依托數字技術的采集與分析能力,構建科學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系統剖析應屆高職畢業生就業現狀。這一成果為高職畢業生職業規劃提供智能化指導,為高校教育改革注入新質生產力動能,具有重要實踐參考價值。
3.3.""" 就業信息發布與管理
在新質生產力賦能下,基于大數據的就業服務平臺實現了市場動態實時感知與智能響應。平臺深度融合高校、用人單位、政府部門等多方資源,為畢業生提供精準化、智能化就業信息服務,推動資源共享與高效流通,創造多元就業機會。以河南省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為例,依托數字技術優勢,動態發布就業信息、政策解讀和形勢分析,實現就業信息高效配置,促進教育、企業、政府三方協同,優化人才供給與市場需求精準匹配,提升整體就業質量與效率。
3.4.""" 教學評價與反饋
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是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的有效路徑,全過程的專業教學、學生發展等大數據積累和分析反饋則是評價的重要依據[[4]]。在新質生產力推動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就業質量、就業率和競爭力形成緊密數字化關聯,這為教學改革提供數據化導向。依托智能化平臺,通過數據采集與分析技術,抓取學生學習行為、技能發展等多維度數據實現認知偏差實時監測與精準干預,能夠優化職業發展路徑規劃。這一實踐彰顯了新質生產力在人才培養與就業服務領域的深度融合與價值創造。
4."""""" 數字技術應用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4.1.""" 數據收集與整合的難度
在高職院校就業工作中,數據多樣性增加了收集與整合難度。就業數據涉及學生、二級學院、就業部門、企業等多個主體,各主體的量化標準和數據規范差異導致輸出格式和分類體系難以統一。形成數據孤島。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破解這一困境提供了新思路,通過構建智能化數據整合平臺,有望實現多源異構數據的標準化處理與高效流轉,從而提升就業管理工作的整體效能。
4.2.""" 數據分析與預測的準確性問題
在填報就業相關數據時,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能會導致策略性填報行為。盡管新質生產力推動了數據采集與分析技術的革新,但現有技術仍難以完全識別數據真實性。例如:就業意向調研中,部分學生選擇性作答以避免被識別為就業困難群體,或夸大就業難度以獲取幫扶資源。這些非真實反饋影響科學決策與精準施策,需要進一步探索新質生產力與數據真實性驗證的深度融合,提升就業數據的質量與效能。
4.3. 就業工作人員數據技術能力不足
在新質生產力驅動下,數據質量決定數據價值,高職院校就業管理中的數據清洗與治理直接影響數據的有效性和決策的科學性。然而,學生管理部門面臨大數據技術人才短缺,技術能力不足且對數據質量管理認知有限。缺乏明確的數據質量評估標準,數據清洗工作也缺乏系統性。這不僅降低了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更制約了新質生產力在就業管理領域的效能釋放,阻礙了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4.4.""" 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
高職院校就業數據收集涵蓋學生學習、生活、擇業等多維度信息,涉及個人隱私、生物特征等敏感數據。新質生產力推動下,互聯網數據在傳播、共享與應用中存在泄露風險。此外,高校就業管理數據分散且碎片化,易被復制和擴散,加劇了信息安全風險。這不僅威脅學生個人隱私權益,也對學校信息安全體系構成挑戰,凸顯了在新質生產力背景下構建數據安全防護體系的緊迫性。
5."""""" 數字化技術應用的對策
5.1.""" 健全工作制度,強化責任落實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依賴高效的制度體系,高職院校應健全就業工作制度,釋放新質生產力的協同效應,提升就業服務隊伍專業化水平。選拔具備市場洞察力和數據分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增強服務精準性和前瞻性。創新數據采集方法,建立基于新質生產力的數據質量控制機制,確保數據準確可靠。構建智能化評價反饋系統,制定精準就業服務考核標準,通過創新驅動提升就業服務質量,推動就業工作高質量發展。
5.2.""" 完善政策措施,提供技術保障
數字技術為新質生產力賦能就業信息采集、共享與應用提供了高效支撐,推動就業信息互聯互通和業務一體化辦理。基于目前大數據技術,持續轉變管理思維和服務方式,由“管理為主”向“服務為主”方向轉變,提高就業服務體系的精準度[[5]]。政府和高職院校應出臺政策,優化就業信息共享機制,促進產業需求與高職畢業生供給精準匹配,推動“互聯網+就業”服務的智能化升級,釋放新質生產力在就業領域的創新效能。
5.3.""" 加強數據技術培訓與實際應用
相關實證證明,在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投入逐年增加的同時,其對就業質量的貢獻度反而大幅下滑[[6]]。其原因在于教育信息化資源投入存在錯配、低效問題。應關注教育工作者對數字技術的應用,使其與學校信息化設施水平相匹配,釋放高職教育數字化轉型紅利。建設智慧就業平臺時,需要結合就業部門實際需求,優化平臺功能設計。同時,加強就業工作者專業技能培訓,確保數字化技術有效落地,推動新質生產力在就業領域的創新應用。
5.4.""" 建立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機制
數據安全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石。高職院校需要構建安全、高效、系統的數據安全保障機制,對數據的采集、存儲、應用、流轉等全流程實施規范化管理。就業工作人員需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識,平衡數據安全與合理利用的關系,確保數據輸入和輸出渠道的安全。同時,應加強數據安全管理,做好數據備份,構建多層級、多部門的數據管理機制,以應對突發數據危機,推動新質生產力在數據安全領域的創新實踐。
6.""""""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本文基于職業教育數字化和新質生產力的研究背景,總結了當前數字技術在高職院校就業工作中主要用于數據收集與整理、數據預測與分析、就業信息發布與管理、教學評價與反饋等方面,存在數據整合困難、數據分析預測準確性欠缺、個人隱私信息不安全等問題。為充分釋放數字技術在高職院校就業領域的創新效能,不僅要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政策措施,還要加強數據技術培訓與實際應用,建立數字安全與隱私保護機制,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數字技術應用的可持續性,促進高職院校就業服務的高質量發展。[wl5]
參考文[A6]"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部署今年教育工作重點任務
[EB/OL].(2025-01-10)[2025-03-18].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2025/2025_zt01/jj/202501/t20250110_1175026.html.
[2]徐政,鄭霖豪,程夢瑤.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邏輯與實踐構想[J].當代經濟研究,2023(11):51-58.
[3] 李桂貞.基于大數據的高職院校分類精準育人路徑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24):91-96.
[4] 張廣云,姜建華.人工智能技術服務專業“產教融合、精準育人”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高教學刊,2020(24):159-162.
[5] 梁陽,陸婷.大數據驅動高職院校精準就業的行動邏輯[J].職業技術教育,2022,43(2):77-80.
[6] 黃旭中,安妮,向蓉.數字化轉型視域下職業教育信息化效果評估:基于湖北省高職院校的實證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24,45(9):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