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全面預算管理不僅有助于提高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還能增強施工企業的內部驅動力。然而當前部分施工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明顯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實際效果,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之一。基于此,本文將采用業財融合模式,在闡述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對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提出針對性解決策略,使全面預算管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以期直接提高施工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的效率和效果。
關鍵詞:業財融合;施工企業;全面預算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03.085
1 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科技創新的蓬勃發展,施工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新時期,業務與財務的緊密融合應用模式,已成為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新時期,市場競爭復雜化和多樣化程度加劇,施工企業保持穩定發展是當務之急,全面預算管理不僅涉及資金的籌集、分配和使用,更包括對項目成本、收入、利潤的全面預測,如果施工企業預算管理不到位,將會嚴重影響業財融合效果,甚至可能導致企業無法正常運營。當前,部分施工企業在業務與財務融合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因此,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管理策略,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預算管理方法,確保施工企業預算的有效性。
2 業財融合和全面預算管理概念
2.1 業財融合概念
新時期,施工企業提升工作質量和綜合管理水平是發展的有效路徑之一,業財融合作為一種管理策略,正被越來越多的施工企業采納。業財融合,指的是企業通過將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緊密結合,實現兩者之間的信息共享、資源互補和協同效應。在這一過程中,業務部門可以向財務部門提供翔實的經濟活動信息,而財務部門則根據這些信息為業務部門提供合理的財務規劃和指導,以確保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
業財融合有助于企業實現業務與財務的協同發展,降低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穩定性。同時,還可以使企業更加注重資源的有效配置,確保財務資源能按照業務需求進行合理分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通過業財融合,企業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場動態,調整經營策略,從而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
2.2 全面預算管理概念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綜合管理的重要工具,正逐漸受到施工企業的重視。全面預算管理,是對企業預算編制、執行和反饋等環節進行全面、系統、綜合的管理,涵蓋企業生產經營、投資融資、財務管理等各個方面,以數量化、體系化的方式對企業未來一定時期的經營活動進行規劃和管理。通過全面預算管理,企業可以明確目標、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運營效率,為經營決策提供助力。
全面預算管理有助于規范企業投資、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行為,降低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使企業能根據戰略目標合理分配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通過全面預算管理,企業可以對經營活動進行精細化管理,強調各部門、各崗位的協同配合,助力企業內部創新和核心管理能力提升。
2.3 業財融合必要性
在當前經濟市場多元化背景下,施工企業面臨著日益復雜的財務管理環境,業財融合作為一種全新的財務管理模式,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業財融合是施工企業應對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隨著建筑市場的飽和和競爭的加劇,施工企業需要通過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業財融合可以將企業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管理活動有機結合,實現財務信息高度集成和實時反饋。其次,高質量發展要求施工企業從傳統的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規模擴張轉向效益提升,通過深化財務與業務的融合,促進企業內部管理流程的優化,提升企業的經營質量。再次,隨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財務管理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為業財融合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同時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企業開始重視財務與業務的協同,積極推動財務管理轉型升級,以適應企業發展要求。
2.4 全面預算管理重要性
施工企業施行全面預算管理,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財務決定。首先,全面預算管理對施工企業而言,不僅能為企業提供清晰的戰略方向,還能在資源配置、風險控制、業績評估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幫助施工企業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在項目籌備和執行階段,通過預算編制和執行,企業可以合理分配資源,降低成本。通過對預算執行情況的監控,企業可以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因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財務風險發生。此外,全面預算管理還有助于施工企業進行業績評估,通過對各項目的預算執行結果進行評估,企業可以明確各責任主體的業績表現,從而為激勵和約束機制的設定提供依據。
3 基于業財融合的全面預算管理問題
3.1 思想認知
當前施工行業中,部分企業對業財融合和全面預算管理的認知存在一定缺陷,一些企業過于注重會計核算和成本控制,這種偏向于后期處理的管理方式,導致企業財務和業務之間的脫節,無法形成有效的協同效應。
首先,部分施工企業在業財融合方面的積極性不高,很多員工認為,這種管理方式增加了工作的復雜性,且無法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在實際工作中,員工往往只關注自己的業務范疇,忽視了與財務部門的溝通與協作,導致企業運營效率低下。其次,過于注重會計核算和成本控制,使企業在預算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中,部分企業將預算管理等同于成本控制,忽略了預算編制、執行和監控等環節,這種片面的管理方式,使企業難以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后,由于一些企業忽視了事前和事中的管理,導致在面臨風險時,無法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在施工行業,風險因素較多,如果企業在預算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就可能導致風險擴大,最終威脅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3.2 預算編制
當前部分施工企業中,業務與財務數據整合利用率低,信息不全,使預算編制過程中產生了諸多不合理問題。首先,由于業務與財務之間的數據交流不暢,導致預算編制的基礎數據不準確,進而使預算結果失真。其次,業務人員很少參與財務管理,使財務部門在編制預算時無法獲得第一手資料,難以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預算方案。在這種情況下,預算編制與項目實際情況不符,容易引發資金浪費和項目阻礙,不合理的預算會導致企業資金分配不合理,可能出現項目資金不足或閑置的情況,從而影響項目的正常推進。同時,預算與實際項目需求相差較大,可能導致企業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頻繁調整預算,進而影響項目進度。
3.3 預算執行
一些施工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執行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已成為影響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第一,在部分施工企業中,預算編制與項目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這主要是因為企業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缺乏對項目實際情況的深入了解,導致預算編制過于理想化,難以實現,不僅影響了預算的執行效果,還可能導致企業資源配置不合理。第二,在一些施工企業中,全面預算監管制度不完善,導致預算執行過程阻礙重重,如監控指標不明確等,嚴重影響了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效果。第三,在實際操作中,部分施工企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預算績效管理效果不理想,不僅影響了企業對預算執行情況的掌握,還可能導致企業決策失誤。第四,在施工企業中,部分財務人員由于職責限制,無法參與前端業務,使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難以全面了解業務實際情況,財務人員無法動態調整預算編制執行,影響預算的全面性和效益性。第五,部分施工企業無法及時調整全面預算管理方案,以適應項目實際情況,導致企業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難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增加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
3.4 預算考評
預算考評問題對施工企業的預算管理效果產生了不利影響,部分企業盡管已經實施了預算考核制度,但其考評內容和標準過于簡單,容易流于形式,從而降低了考評的真實性,導致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受到削弱,進一步引發執行過程中的偏差和考評的不合理性。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由于業務與財務的融合不到位,導致業務人員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由于考評結果的片面性,使預算管理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
3.5 預算技術
信息技術在部分施工企業中的應用存在不足。首先,在傳統管理理念中,施工企業往往依賴人工的方式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錯,當企業面臨海量數據時,往往無法進行全面、準確的分析,這無疑給業財融合和預算管理帶來巨大困難。其次,在傳統管理模式下,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不暢,信息孤島現象嚴重,導致了企業內部信息的重復收集和處理,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和時間,阻礙了業財融合和預算管理的推進。
4 基于業財融合的全面預算管理策略
4.1 提高思想認識
施工企業業務與財務融合程度,直接影響預算管理效果。因此,業務與財務人員應加強溝通合作,共同提高業財融合和預算管理能力,不僅有助于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率,還可以確保企業具備更加穩健的財務管理模式。
首先,施工企業需要對預算管理進行全面梳理,確保預算管理制度與企業發展戰略相匹配,企業可以邀請專業人士進行內訓,提高員工的預算管理意識,關注業財融合趨勢和預算管理實際操作方法,及時調整預算管理策略。其次,企業各部門需要積極響應預算管理政策,提高自身預算管理意識,在實際操作中,各部門應根據業務需求,合理編制預算,并嚴格按照預算執行,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最后,業務人員需要了解財務管理基本知識,更好地規劃業務發展。財務人員需要深入了解業務運作,為業務提供有力的財務支持,共同提高企業預算管理的執行力度。
4.2 科學預算編制
施工企業在進行預算編制時,需要充分考慮自身的經營狀況和項目進展,科學合理地制訂預算計劃,從而確保企業資金的合理運用。
首先,預算編制中應注重業務與財務數據的融合,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是企業運營的基石,只有緊密結合,才能編制出符合實際的預算方案。同時,施工企業還需要關注客戶、流程等,以確保預算方案的合理性。其次,平衡計分卡的有效應用是預算編制的關鍵,通過關注客戶、財務、流程和學習四個方面,幫助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確保預算方案能體現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最后,預算編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企業各部門共同參與、不斷調整和完善,業務人員作為一線工作者,對項目的進展和業務需求有著深刻的了解,他們的反饋對預算編制的合理性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
4.3 加大執行力度
施工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時,應高度重視預算執行力的重要性,強化預算執行力,有助于企業優化資金配置,實現降本增效。
首先,要優化預算審批流程,預算審批是預算管理的關鍵環節,通過加強審批流程,可以確保預算方案的合理性,同時,企業還需要加強預算執行過程的審計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預算編制落實偏差,有助于保障企業資源的合理分配。其次,業務與財務人員之間的密切合作也是提高預算執行力的關鍵,業務人員要了解財務政策和管理要求,確保資金支出符合規定,財務人員要了解業務需求,為業務提供合理的支持和指導,雙方共同分析資金支出、使用方向及效益,有助于實現資金規范化管控。最后,企業應重點關注資金配置,資金配置是企業資源分配的核心環節,關系到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合理配置資金,確保資金用在關鍵處,不僅有助于企業降低成本,而且有助于企業發現潛在風險,保障財務安全。
4.4 強化績效考核
新時期,預算績效考核在施工企業中占據了重要地位,不僅有助于及時發現和解決預算管理模式問題,也為企業提供了制定和實施改進方案的依據。
首先,預算績效考核可以對企業預算管理模式的各方面進行全面審視,企業可以發現預算編制、執行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以及與實際業務不符的預算設定,為企業提供了改進預算管理模式的具體方向。其次,動態監管預算執行全過程,確保考評結果的真實公正,是預算績效考核工作的核心。企業需要建立全面、細致的預算執行監控機制,確保每一環節符合預算規定,防止預算執行違規行為。最后,通過預算績效考核工作,企業可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全面預算管理質量,在合理的獎懲機制激勵下,員工會更加重視預算執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提升企業的預算管理質量。
4.5 提高管理技術
通過信息化建設,施工企業可以實現業務與財務信息共享,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效率。
首先,施工企業需要關注信息傳遞的實效性,由于工程項目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信息的傳遞往往容易出現混亂和延誤,不僅影響決策的準確性,還可能導致資源浪費。借助信息技術,企業可以實現對項目信息的實時監控和動態分析,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戰略決策。其次,構建業財融合一體化預算管理平臺,是實現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關鍵,施工企業可以將業務與財務管理系統緊密連接,實現信息無縫對接,不僅可以降低管理成本,還能提高預算的可執行性。再次,施工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加強信息技術的培訓和應用,提高員工的信息化素養,完善信息安全體系,確保信息的安全性,注重信息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不斷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最后,施工企業還可以引入云計算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快速處理和分析。
5 結束語
施工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綜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運營發展具有直接且深遠的影響,全面預算管理不僅是企業實現目標的重要工具,更是企業提高經營效益的關鍵手段。業財融合是全面預算管理的核心理念,通過業財融合的改革創新,可以實現企業資源的最優配置,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因此,施工企業應當高度重視業財融合和全面預算管理,積極探索新的管理路徑,實現全面預算管理優化,提高業財融合程度,為施工企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關震.基于業財融合視角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探討[J].鄉鎮企業導報,2024(14):207-209.
[2]楊金霞.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探討[J].財會學習,2024(19):20-22.
[3]李寧.基于業財融合視角談國有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J].鄉鎮企業導報,2024(12):27-29.
[4]王靜.工程項目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大眾投資指南,2023(24):161-163.
[5]林玲.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困境及對策探討[J].大眾投資指南,2023(22):167-169.
[6]張揚.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J].財會學習,2023(32):80-82.
[7]王修靈.論建筑施工企業如何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J].大眾投資指南,2023(21):149-151.
[8]楊麗真.建筑施工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剖析及優化策略[J].質量與市場,2023(15):97-99.
作者簡介:張廣禮(1982-),男,漢族,河北邯鄲人,本科,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