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wordsABCtheoryofemotions;Teach-backhealtheducation;guidedbneregeneration;aesthetcimplant;self-eficacy;reatme compliance; nursing
摘要目的:探討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在前牙引導骨組織再生術(GBR)美學種植術病人中的應用。方法:2022年8月—2023年8月選取我院前牙GBR美學種植術病人90例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字表將病人分為觀察組( ?n=45) 和對照組( ?n=45) 。對照組行常規健康指導,觀察組實施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比較兩組對種植術的認知水平、自我效能、不良情緒、治療依從性、并發癥及治療滿意度。結果:干預后觀察組認知水平、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治療依從性評分及種植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種植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結論: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能有效提高前牙GBR美學種植術病人自我效能,減輕病人種植期間不良情緒,提高病人依從性,有效降低相關并發癥,提高病人牙齒種植滿意度。
關鍵詞情緒ABC理論;Teach-back健康宣教;引導骨組織再生;美學種植;自我效能;治療依從性;護理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14.032
前牙引導骨組織再生(GBR)美學種植術是目前治療口腔頜面部外傷所致的前牙缺失的最佳手段,但治療會對病人造成強烈的疼痛刺激,從而導致病人產生焦慮、抑郁情緒,影響病人圍術期自我效能,導致病人治療依從性下降,影響病人種植效果[1-2]。圍術期對病人加強健康指導可提高病人對疾病認知,減輕病人圍術期不良情緒,提高病人治療依從性[3]。傳統健康指導通過向病人發放健康宣教手冊或以口頭宣教為主,表現為病人被動接受健康宣教信息,影響病人對疾病的認知及了解4]。情緒ABC理論認為個體不良情緒的產生主要與其對應激反應錯誤認知有關,一般情況下,病人對疾病及相關治療方案的認知是單一、片面的,而認知不全面會導致其產生不良的情緒[5]。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屬于反饋式教學,是指宣教者通過向病人進行健康宣教后,由受教者復述或演示接受到的健康宣教內容,并由宣教者評估病人健康內容掌握情況,及時糾正病人錯誤的信息,從而提高宣教效果[6]。基于情緒ABC理論下對病人實施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將有助于護士充分了解導致病人產生不良情緒原因,并對病人實施針對性健康宣教,同時應用反饋教學的形式讓病人能更好地掌握宣教內容,從而提高病人宣教效果[7-8]。本研究為了能更好地減輕前牙GBR美學種植術病人圍術期不良情緒,提高病人治療依從性,于2022年8月—2023年8月對病人實施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并獲得理想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22年8月—2023年8月選取我院前牙GBR美學種植術病人9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將病人分為觀察組( n=45) 和對照組( ?n=45) 。納人標準:年齡 18~65 歲;病人均為外傷所致的牙冠根折或蛋殼前牙跟折,無法保留;病人符合GBR美學種植術指征;病人溝通能力良好,無認知及溝通障礙;病人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同意,并愿意積極配合。排除標準:合并大量骨缺損導致難以行植人手術的病人;合并壓槽突骨骨折或頜骨骨折;合并牙周炎或口腔炎;合并全身性感染。觀察組中,男28例,女17例;年齡 18~65 L (38.25±3.98) 歲;牙缺失至種植時間為3d至8個月,平均 (2.25±0.25) 個月;牙缺失情況:1號牙位15例,2號牙位18例,3號牙位12例;學歷: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及中專18例,專科及以上15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18例;年齡 18~65(38.28±3.92) 歲;牙缺失至種植時間為3d至8個月,平均 (2.42±0.28) 個月;牙缺失情況:1號牙位16例,2號牙位17例,3號牙位12例;學歷: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及中專19例,專科及以上13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ΦPΦgt; 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經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件號:南醫口院倫審-PJ2022-177-001)。
1.2 方法
對照組病人入組后由責任護士對其進行常規健康指導。1)健康宣教:以口頭宣教的形式向其講解GBR美學種植術治療原理、術前注意事項、麻醉相關注意事項、手術流程、術后并發癥預防等。2)口腔衛生指導:術后指導病人進食前后以生理鹽水漱口。3)飲食管理:術后指導病人進食易于咀嚼的食物,避免咀嚼堅硬物質。
觀察組實施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具體措施如下。
1.2.1 成立健康教育小組
小組成員共8人,包括口腔種植科主治醫生1名、口腔種植科護士長1名、責任護士6名。由口腔種植科主治醫生為病人制定手術方案;由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制定健康宣教相關內容;由責任護士對病人進行健康宣教。小組成員均具備10年及以上口腔種植科工作經驗。小組成員通過Teach-back健康宣教相關培訓后,對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對病人展開
護理。
1.2.2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
1.2.2.1評估病人健康信息掌握情況
1)加入微信群:病人首次就診時由責任護士指導病人掃碼關注口腔科微信公眾號,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向病人推送GBR美學種植術相關治療知識,同時指導病人加入“GBR美學種植術”微信群,責任護士在微信群中設置提醒功能,讓病人能及時留意微信群中發布的相關信息。2)個性化健康教育計劃: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如年齡、教育背景、以往的醫療經歷等)定制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內容。如通過AI分析病人在微信群中的互動情況,自動調整推送內容的難度和深度,確保信息既不過于簡單也不過于復雜。3)互動問答機器人:在微信群中引入一個智能問答機器人,其能 24h 回答病人關于手術和術后護理的常見問題。4)社交媒體整合:鼓勵既往種植效果理想的病人在安全和隱私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在微信群中分享自己的手術經歷和恢復過程,這可以為其他病人提供實際案例參考,同時增加病人之間的互動和支持。
1.2.2.2 手術日宣教
手術當天讓病人到科室會議室,由責任護士對其實施面對面和一對一的健康指導,宣教時間控制在15~20min 。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其中A為誘發性事件,術前可通過以下措施干預:1增強現實體驗(AR)。術前應用AR程序,讓病人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觀看GBR美學種植術的3D動畫演示,以幫助病人更好地理解手術過程和預期結果,從而減少焦慮。2)虛擬現實(VR)模擬。術前為病人提供VR體驗,讓病人在模擬環境中“預演\"手術過程。B是指發生誘發事件后,病人在自身認知水平下對相關事件的分析及評價,具體措施為:1)情緒管理工具包。為病人提供一個情緒管理工具包,包括情緒日記、壓力球、放松指導音頻等,以幫助病人在治療前后管理自己的情緒。2)互動問答環節。在宣教后設置一個互動問答環節,病人可以匿名提問,責任護士現場解答,以消除病人的疑慮和誤解。C指病人行為及情緒反應,具體干預措施為:1)情緒宣泄工作坊。組織一個小組工作坊,讓病人在小組中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歷,通過小組支持和互動,幫助病人更好地處理情緒。2)術后心理支持熱線。為病人提供一個術后心理支持熱線或在線咨詢服務,病人在術后遇到情緒困擾時可隨時尋求幫助,增加病人
的安全感和依從性。
1.2.2.3Teach-back健康宣教
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宣教結束后,責任護士邀請病人使用自己的話復述剛才講解的內容。如:“請您告訴我,您對GBR美學種植術的理解是什么?”“您能描述一下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情緒及相關不良情緒的影響嗎?\"通過與病人問答,及時發現并糾正病人對手術存在的誤解。
1.3 質量控制
為了降低相關影響因素對研究造成的誤差,確保干預一致性及有效性,本研究采取了以下措施:1)培訓專業人員。知識與技能培訓,確保所有參與健康宣教的醫護人員接受系統的培訓,了解情緒ABC理論及Teach-back模式的核心要素。模擬演練,通過角色扮演和模擬病人交流的方式,提升醫護人員的溝通技巧和應對不同情緒反應的能力。2)標準化宣教材料。制定統一的宣教手冊,根據情緒ABC理論,設計簡潔易懂的宣教材料,包括術后護理、注意事項及常見問題解答。采用視覺輔助工具,使用圖示、視頻等多媒體材料,幫助病人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相關信息。3)情緒識別與管理。評估病人情緒狀態,在宣教前,通過問卷或簡短訪談了解病人的情緒狀態,識別潛在的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針對性干預,根據病人的情緒狀態,采用相應的溝通策略,如積極傾聽、情緒共鳴等,幫助病人緩解焦慮,提高宣教效果。4)實施Teach-back方法。互動確認,在宣教過程中,采用Teach-back方法,詢問病人對重要信息的理解情況,讓病人用自己的話復述關鍵信息。反饋調整,根據病人的反饋,及時調整宣教內容和方式,確保其理解和掌握必要的信息。5)定期評估與改進。效果評估,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定期評估宣教效果,收集病人對宣教內容的理解程度和滿意度。持續改進,根據評估結果,不斷優化宣教內容和方法,確保其適應病人的需求。6)環境與時間管理。創造良好的宣教環境,確保宣教過程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中進行,減少外界干擾,提高病人的注意力。合理安排時間,給予病人充分的時間進行提問和理解,避免時間限制導致的信息遺漏。7)支持系統建立。家庭參與,鼓勵病人家屬參與宣教過程,幫助病人在術后恢復期間提供支持。后續跟蹤,建立病人隨訪機制,及時解答病人在術后遇到的問題,鞏固宣教效果。
1.4 觀察指標
1.4.1 認知水平
采用自擬的前牙GBR美學種植術調查問卷進行評價,問卷從種植術治療原理、種植術治療過程、種植術治療期間并發癥、并發癥預防措施4方面進行評價,共25個條目,每個條目計 1~4 分,總分為 25~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病人認知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822,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1.4.2 自我效能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9進行評價,量表共1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總分為 10~40 分,評分越高表明病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1.4.3 不良情緒
采用漢密爾頓焦慮(HAMA)量表[1]、漢密爾頓抑郁(HAMD)量表[1]進行評價。HAMA共14個條目,每個條目計1~4分,總分為 14~56 分,評分越高表明焦慮越明顯,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O.835。HAMD共17個條目,每個條目 1~4 分,總分為 17~68 分,評分越高表明抑郁越明顯,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856。
1.4.4 治療依從性
采用自擬的前牙GBR美學種植術治療依從性調查問卷進行評價,問卷從術前準備、手術麻醉、手術操作、術后飲食、術后定期隨訪5方面評價病人治療依從性,每方面根據依從情況賦值1~4分,總分為 5~20 分,得分越高說明依從性越理想,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829,效度系數為0.842,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1.4.5 并發癥
并發癥包括種植體周圍發炎、種植體周圍黏膜炎、種植體松動脫落等。
1.4.6 治療滿意率
采用自制的病人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病人治療效果,問卷從基礎護理、健康宣教、護理效果等3方面進行評價,共10個條目,每個條目計 1~4 分,總分為 10~ 40分, gt;30 分為滿意,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833,效度系數為0.859,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滿意率(%)= 滿意例數/總例數 ×100% 。
1.5資料收集方法
由2名責任護士在干預前(術前3d)和干預后(手術結束時)以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認知水平、不良情緒、自我效能等數據,在術前3d和干預后(隨訪3個月)收集治療依從性數據,并在病人手術結束時對其進行滿意度調查,調查前向病人講解本次填寫需要注意的問題,病人充分了解后,向其發出相關問卷或量表,共發出90份問卷,有效回收90份,有效回收率為
100% 。術后由責任護士對病人隨訪3個月,記錄并發癥發生情況。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 ± 標準差 表示,組間比
較采用獨立樣本 t 檢驗。定性資料用例數、百分比(%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χ2 檢驗,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認知水平、自我效能及治療依從性(見表1)
2.2 HAMA、HAMD評分(見表2)
單位:分
2.3并發癥發生率及滿意率(見表3)
3 討論
3.1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可提高病人自我效能及疾病認知
自我效能是指個體為了促進自身健康而采取的積極措施及手段,高水平的自我效能可增強病人應對疾病信心,提高病人參與疾病治療及管理的積極性[12]。前牙GBR美學種植術治療期間會產生疼痛及不適,導致病人對治療產生恐懼情緒,從而影響病人應對疾病信心[13]。本研究對前牙GBR美學種植術病人圍術期實施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結果表明,該宣教模式能有效提升病人自我效能,與王瑩[14]對四肢骨折病人實施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的效果一致。此外,本研究發現,觀察組病人認知水平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01) 。且研究結果高于黃婕純等[15]對口腔種植手術病人實施健康行為教育聯合心理十預獲得的結果。這是因為情緒ABC理論認為錯誤的信念會導致消極情緒和行為,形成惡性循環。通過幫助病人分析A、B、C關系,讓病人能更好地意識到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為病人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并通過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讓病人對健康宣教內容進行反饋,責任護士可根據病人反饋糾正病人錯誤認知,給予病人針對性健康指導,從而提高了病人對治療的認知及應對疾病的自我效能水平。
3.2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可減輕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
前牙GBR美學種植術病人術前錯誤的認知及其對手術的恐懼會導致病人出現不良情緒,影響病人治療依從性[16]。本研究對病人實施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HAMA評分、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01) ,低于楊萍等[17]對種植牙手術病人實施常規心理護理獲得的結果。另外,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治療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01) 。表明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可改善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情緒ABC理論認為,病人對事物的認知偏差是導致其產生心理應激反應的重要原因,而Teachback健康宣教從認知及行為方面對病人實施健康宣教,并讓病人對健康宣教內容進行反饋,將有助于護士更好地了解導致病人產生不良情緒的相關因素,從而給予病人針對性健康指導,有效減輕病人不良情緒,增強病人應對疾病信心,從而提升病人治療依從性[18]
3.4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病人滿意率
積極預防前牙GBR美學種植術病人術后相關并發癥,將有助于提高病人牙齒種植效果[19]。本研究對前牙GBR美學種植術病人實施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結果顯示觀察組病人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表明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病人治療滿意率。分析可能由于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可提升病人對種植術的認知,避免病人由于認知偏差導致圍術期出現焦慮及抑郁情緒,增強病人治療信心,提升病人治療配合度,因此,能有效降低相關并發癥,提升病人治療滿意度[20]
4小結
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能有效提高前牙GBR美學種植術病人自我效能,改善病人種植期間不良情緒,提高病人依從性,有效降低相關并發癥,提高病人牙齒種植滿意度。然而該研究受時間限制并未對病人展開遠期隨訪,關于以情緒ABC理論為指導的Teach-back健康宣教模式是否能提高前牙GBR美學種植術病人種植成功率,在日后還需延長隨訪時間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張曉芳,陳春霞,何淑平.多學科協作下咬合重建治療牙齒重度磨耗患者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1,28(12):94-96.
[2]何晶,王智勇,葉濤.正畸聯合種植術治療前牙缺失的美學效果及相關功能改善情況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21,30(9):167-169.
[3] 尚慶艷,周艷,劉然.健康教育在口腔門診牙齒種植患者中的效果社達
[4]吳亞霜,顧軍養,顧燕兒,等.Teach-back聯合微視頻在靜脈血栓栓塞癥患者健康宣教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鄉村醫藥,2022,29(1):70-71.
[5]聶斐,郭建徠,羅珊.康復新液聯合自我效能干預在口腔正畸固定矯正術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1,25(4):86-88.
[6]阮艷,劉琳,張曉偉.Teachback宣教模式對學齡前兒童正畸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和牙周健康指數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22):5318-5320.
[7]盛瀏麗,吳夢婕.情緒ABC理論聯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在幽閉恐懼癥腫瘤患者MRI檢查中的應用[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21,13(5):513-516.
[8]李承燕,曲文杰.情緒ABC理論的 Teach-back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19):102-105.
[9]胡象嶺,田春鳳,孫方盡.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檢驗[J].心理學探新,2014,34(1):53-56.
[10]王純,楚艷民,張亞林,等.漢密爾頓焦慮量表的因素結構研究[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1,21(5):299-301.
[11]麗扎·滿蘇爾,羅曉,巴哈古麗·阿爾斯朗,等.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維吾爾語版本的一致性檢驗[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13):79-81.
[12]劉芳,汪明璐.基于回饋法的健康教育對牙周炎患者認知度、自護能力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20,17(34):109-112.
[13]墻夢云.全程護理在牙齒潔治術治療牙周炎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1,28(5):92-94.
[14]王瑩.情緒ABC理論結合Teach-back健康教育在四肢骨折手術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21,35(24):4465-4470.
[15]黃婕純,葉慧銘,吳王喜,等.健康行為教育聯合心理干預在口腔種植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4,21(3):463-468.
[16]彭宏,劉慧鳳,石磊.口腔護理干預對種植即刻修復患者周圍健康狀況及口腔行為能力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0,52(12):1476-1478.
[17]楊萍,馬若云,黃燕燕,等.種植牙治療患者的心理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15):55-56.
[18]吳曉霞,董芳紅.Teach-back在健康宣教中的應用現狀[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0,6(2):160-164.
[19]王飛,李玉,鄭穎.情緒ABC理論下回饋健康教育在ERCP聯合EST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22,20(6):851-854.
[20]梁平,王亞培,海彬.情緒ABC理論下的家庭固定照顧者回授法干預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內鏡治療術中心血管應激反應的影響[J].臨床研究,2021,29(6):162-163.
(本文編輯賈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