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形式,也是幼兒獲取知識與經驗的重要途徑。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開展,不僅有助于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促進他們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的發展,還有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品質。
一、構建戶外游戲環境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其創設與利用能有效促進幼兒發展。戶外游戲場地不僅是幼兒游戲活動的載體,還是其學習與發展、認知與探索的重要基地。構建戶外游戲環境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一是環境評估與規劃,系統評估現有條件并制定科學規劃;二是功能分區設計,根據活動類型劃分戶外場地功能區;三是主題教育融合,結合課程主題優化游戲環境;四是理念創新實踐,以幼兒本位為核心,通過師幼共構、教師支持等方式構建游戲環境。
二、合理安排幼兒的游戲時間與空間
合理安排游戲的時間與空間是保證幼兒游戲順利開展并增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合理安排幼兒的游戲時間與空間可遵循以下原則:第一,幼兒戶外游戲時間應與他們身心發展相適應,避免時間過長或過短。時間過長會導致幼兒專注力下降,興趣也隨之減弱,不利于游戲的推進;時間過短會讓幼兒“不盡興”,同時也不利于教師的觀察,導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第二,游戲空間應滿足幼兒游戲需求,為他們提供充足的探索場地,以確保開放性自主游戲的教育效果。第三,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可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游戲的時間與空間。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傾聽他們意見以及與家長或專家溝通作出決策。這體現了教育實踐的靈活性。
三、加強幼兒戶外自主游戲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游戲來源于生活。加強戶外自主游戲與日常生活的聯系,不僅體現在游戲內容、形式與日常生活的相互滲透,還在于它們共同構建了幼兒的成長環境,豐富了他們的生活體驗。
第一,加強戶外自主游戲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戶外自主游戲的內容可以源于幼兒的日常生活。幼兒在戶外游戲中扮演的角色、使用的道具以及所模擬的場景,大多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原型。例如,幼兒可能會用樹枝當作“劍”進行戰斗游戲,或者模仿大人做飯的樣子在沙坑里“烹飪”。這些游戲不僅能讓幼兒在玩樂中體驗生活樂趣,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適應現實生活。
第二,加強戶外自主游戲與日常生活的聯系,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并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幼兒需要與他人交流、合作并解決問題,這些技能在戶外游戲中同樣能得到鍛煉。具體而言,戶外游戲通過以下方式實現了這一目標:幼兒在游戲中需要協商規則、分配角色、解決沖突,這些過程都推動了他們社交技能的提升。同時,戶外游戲也為幼兒提供了自由探索和發現新事物的機會。
第三,加強戶外自主游戲與日常生活的聯系,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生活經驗的積累與價值觀的塑造。通過參與戶外游戲,幼兒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和體驗生活,從而形成獨特的生活認知與價值觀體系。這些經驗與認知將伴隨幼兒成長,成為他們應對未來挑戰的重要支撐。
四、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活動策略
(一)賦予幼兒游戲自主權
在日常活動中,教師觀察到,當教師組織的“游戲\"結束后,幼兒常會發出“老師,現在可以玩了嗎?”的詢問。這種現象反映出幼兒在教師主導的活動中缺乏真正的游戲體驗。究其原因,傳統游戲模式中游戲的決策權(如玩什么、與誰玩、如何玩)往往由教師掌控,而非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核心在于尊重幼兒的自由意志,讓游戲權力回歸幼兒本位,使其成為游戲的真正主人。
大班幼兒通過“重走鳳凰湖\"研學活動對鳳凰湖產生了濃厚興趣,自主選擇在戶外建構區開展“鳳凰湖搭建\"游戲。教師賦予幼兒自主決策權,幼兒自主決定以積木為主材、紙杯為輔材,并選用紗巾、小樹模型、交警玩偶等作為裝飾,通過民主推選產生設計師,隨后自由分組合作搭建。在搭建過程中,幼兒經歷了爭執、妥協與調整,最終完成包含大門、聚遠樓、體育館、亭子及橋梁的立體模型。在分享環節,幼兒總結了搭建過程中的困難與解決策略,并計劃在后續游戲中進一步完善作品。這種反思性總結為游戲的持續性發展提供了動力。
在幼兒游戲中,幼兒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自主討論、設計和分工。整個游戲以幼兒為主體,完全遵循其意愿展開。教師作為觀察者,通過觀察了解幼兒的需求和最近發展區;作為支持者,幫助幼兒復盤并梳理游戲經驗,給予有效支持,為后續游戲推進做好準備。
(二)提供多樣化的游戲材料
從幼兒需求出發,提供多樣化的游戲材料,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激發其想象力與創造力的關鍵舉措。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對游戲材料的需求存在差異: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游戲時更易接受提前布置的游戲環境,需要形象化的游戲材料來助力其融入游戲情境;中大班幼兒對游戲材料的探究能力逐步增強,更傾向于選擇低結構游戲材料,并在游戲過程中展現出更強的以物代物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因此,在游戲環節,教師應賦予中大班幼兒更多的選擇權、自主權與探索空間。唯有依據幼兒的實際需求提供適配的材料,才能有效推動幼兒深入參與戶外自主游戲。
首先,投放的游戲材料種類要豐富且全面,以滿足幼兒多樣化的游戲需求。在“農家樂\"游戲中,教師準備了多種現成的點心,同時配備了半成品材料,供“廚師”自行制作。起初,幼兒在制作面條和油條時遇到了一些困難,于是,教師引導幼兒將流程圖作為輔助工具。在流程圖的指引下,“廚師”們成功制作出了面條和油條。然而,隨著游戲的持續推進,幼兒對制作面條的興趣逐漸減退,前來品嘗點心的“顧客\"數量也隨之減少。為重燃幼兒對游戲的熱情,教師推出菠菜面條、西紅柿面條、胡蘿卜面條等新穎的花色面條,受到幼兒的喜愛。
在“農家樂\"游戲中,教師設置了一張用于點單和結賬的菜單。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對菜單價格進行了合理設定。即便如此,仍有幼兒在計算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因此,教師在收銀員崗位投放了小木棒,用以輔助幼兒完成計算任務。通過在游戲中運用這些輔助材料,幼兒不僅提升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進一步形成了數理思維。
其次,教師應依據幼兒在游戲中生成的新內容,適時投放相應的游戲材料。在“農家樂\"游戲中,除了常規的開店營業活動,幼兒自主開發了送外賣、線上直播等多元化的游戲情節。為契合游戲情節的發展與延伸,教師及時投放了電話、打包盒、包裝袋、手機、支架等道具,并增設了外賣員、直播人員等新角色,進一步豐富了游戲的內涵與玩法。
(三)發揮幼兒的創造力
強調幼兒在戶外游戲中的自主性,并不意味著戶外自主游戲活動是放任其自由活動,教師只是以旁觀者的角色站在一旁維持秩序、進行安全巡查,或僅為幼兒提供一些輔助游戲材料。在戶外自主游戲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豐富幼兒的認知和技能經驗,幫助他們遷移已有經驗,鼓勵他們在自主游戲中更好地與游戲中的角色互動,從而使他們的創造欲望在游戲中得到滿足。
以“交通與指揮\"游戲為例,騎行區幼兒小雅跑來告訴老師:“老師,他們總是犯規,不遵守交通規則!”老師詢問:“生活中,遇到有人不遵守交通規則時,交警叔叔會怎么做呢?”小雅回答:“會開罰單,還會要求去交警大隊學習交通規則”于是,游戲中新增了“開罰單\"和“開辦交通知識培訓班\"等內容,整個游戲因此變得更加靈動和富有創意。
此外,教師要善于解讀幼兒的游戲行為,及時關注幼兒的興趣點。會觀察、會傾聽應是每名教師必備的專業素養。讀懂幼兒的行為和需求,可以更好地在游戲中與幼兒互動。
在戶外自主游戲中發揮幼兒的創造力,需要教師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創設開放的游戲情境,鼓勵幼兒自由表達,提出問題與挑戰,并作為觀察者和支持者引導幼兒提升游戲水平。
(四)引導幼兒總結反思
在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總結反思,這是促進幼兒學習、成長及增強自我意識的重要環節。教師要有效引導幼兒進行總結反思,首先要營造寬松、愉悅的氛圍。教師可借助圖片、視頻等方式幫助幼兒回顧游戲內容,鼓勵其自由表達想法和感受。引導時,教師應采用積極、鼓勵性的語言,避免批評和指責。
教師可運用啟發性提問引導幼兒深入思考,如“你在游戲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你是如何解決的?”“你覺得你們團隊合作得怎么樣?\"“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這些問題有助于鼓勵幼兒進行自我評價,培養其自我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師要與幼兒共同梳理反思成果,并給予具體、有針對性的反饋,明確指出其進步與待改進之處。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與幼兒共同制訂改進計劃,明確下次游戲的目標和行動方案。
游戲的總結反思環節是幼兒對整個游戲進行回顧梳理的過程。這一過程不僅能幫助幼兒積累新經驗,還能為后續游戲的優化提供思路,從而持續提升幼兒的游戲質量。
五、“漸進式\"教研,助推游戲質量提高
“漸進式\"教研是助推戶外自主游戲發展的一種有效且系統的策略。它遵循“學一研一行一再學一再研\"的螺旋式路徑。教研內容既關注教師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又聚焦幼兒的游戲活動本身。
在探索戶外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四種教研形式協同推進。一是學習式教研,教師通過線上視頻學習與線下專家講座結合的方式進行理論學習,并結合自身戶外游戲實踐體驗,闡述學習后的思考與收獲,旨在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二是大教研(全員教研),理論學習后,園所組織全體教師圍繞戶外自主游戲開展集中研討。通過全員分享、共同審議,拓展教研思路,深化專業思考。三是小教研(小組教研),教師實踐探索后,以小組形式共同分析探討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小教研有助于更精準地把握教師的困惑及實踐中的難點。四是現場教研,突破傳統教研模式,將教研場地移至游戲現場。教師置身于真實情境中,通過觀察、傾聽、思考與互動,更容易產生共鳴、激發智慧,形成\"研中增智\"的積極氛圍。
六、家園攜手,為游戲保駕護航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師應遵循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園合作共育是戶外自主游戲活動的重要延伸。教師應與家長保持密切的溝通和合作,共同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家長會、半日開放活動向家長介紹游戲目的、內容和方法,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和支持幼兒的游戲活動,同時也要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和優化游戲活動的方案。同時,為了讓家長真正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更好地了解幼兒,可以讓家長參與幼兒的“游戲故事”,增進家長對幼兒游戲的理解。家長傾聽幼兒的“游戲故事”,并將幼兒的游戲原汁原味地記錄在“游戲故事\"本上,還可以拍攝幼兒介紹\"游戲故事\"的微視頻。每周的“游戲故事\"活動不僅增強了幼兒的語言能力、交往能力、繪畫能力和自信心,也讓家長有更多時間與幼兒相處,更加認同幼兒教育。家園攜手,為戶外自主游戲保駕護航,讓幼兒的成長更有力量。
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開展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通過合理規劃場地、科學組織游戲、優化教研活動等途徑,既能提升游戲的質量與幼兒的參與度,又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此外,家長的積極參與和配合至關重要,通過家園共育機制為幼兒營造安全、豐富的游戲環境,共同助力其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江西省德興市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