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25)22-0008-06
一、問題提出
青少年是國家發展的儲備力量,在國家持續健康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青少年階段最需重視的問題是教育問題。我國學生發展必備的六大核心素養之一為“學會學習”,且隨著積極心理學的興起,教育領域的學習投入逐漸成為學者關注的研究熱點。
學習投入是個體在學習中呈現的積極情感狀態,包括專注、活力和奉獻2。高水平的學習投入不僅能提升學業滿意度、學習成績和學習體驗,還能幫助學生積極思考,充滿活力地應對學習與生活中的挑戰和挫折,進而提升幸福感、生命意義感、心理健康水平[3和學校適應能力[4。研究表明,學生面臨的不利因素越多,努力程度越高,可見學習投入對學生成長至關重要。
通過梳理以往研究發現,眾多學者關注外在因素對學生學習投入的影響,而學校作為影響學習投入的重要外部因素,因其復雜性和系統性,對學習投入的影響機制仍需深入探究。因此,本研究選取感知學校氛圍作為關鍵環境因素,進一步探討其對初中生學習投入的影響機制。
(一)感知學校氛圍與學習投入
隨著青少年成長和社會化發展,他們學習生活的中心逐漸向學校轉移,學校所扮演的角色愈發重要。尤其在“雙減”政策出臺后,國家要求學校回歸教育主陣地,這意味著學校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將更加關鍵。學校氛圍作為相對持久穩定的學校環境特征,既能反映學生對學校系統的整體知覺,代表其學校體驗,又能對初中生的心理與行為產生持久顯著的影響,因此學習投入難免會受到感知學校氛圍的影響。感知學校氛圍指學生感知在校的人際交往質量和自主性機會,可劃分為教師支持、同學支持和自主性機會。
(二)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
研究者指出,積極的學校氛圍感知可通過提供支持與自主機會,滿足學生的基本心理需要來實現。需要的滿足是促使學生采取行動的內在動機,也能提升他們對課堂活動和學業任務的完成度[10]。因此,學生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能通過增強自主性[、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能力{等方式增加學習投入。由此可見,在感知學校氛圍對初中生學習投入的影響路徑中,基本心理需要可能發揮重要中介作用。
(三)積極情緒的中介作用
依據積極情緒的拓展一建構理論[12],積極情緒能幫助個體集中注意力,對認知產生積極影響。對學生而言,積極情緒可促進認知能力發展、增強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習投入[13]。積極情緒對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資源具有建設作用,即積極情緒既能為學習創造良好心理環境,提高學習主動性,又能通過促使學生進行深層知識探索與認知活動,培養主動學習的態度,從而對學習投入產生積極影響[14]。例如,有研究表明,學生的積極情緒水平越高,學習投入水平也越高[15]。
(四)基本心理需要和積極情緒的鏈式中介作用
依據資源保存理論,感知學校氛圍對學習投入的影響需通過內部因素才能發揮作用。感知學校氛圍良好是初中生積極參與學校生活的重要前提,只有當初中生認為學校是積極、安全且友善的,才會傾向于在學校乃至學習任務中投入更多情感、時間和精力[1]。這種積極的情感聯結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樣具有積極影響[17],研究表明,積極的學校內部人際關系能顯著正向預測學生的心理適應水平[18]、學校適應水平[19]、社會適應水平[20]、抗逆力[21及主觀幸福感等。
研究表明,感知學校氛圍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投入,還會通過某些中間因素對學習投入產生影響[22]。具體而言,若個體所處環境能提供足夠支持,有助于滿足其基本心理需要;對學生來說,長期處于溫暖積極的學校氛圍中,他們的基本心理需要更易滿足。同時,研究發現,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能促使個體產生更多積極情緒[23],激發學習動機,提升學習投入水平[24]。此外,情緒對青少年學習投入的影響顯著[13,如學業情緒會影響個體的認知過程,進而影響其學習投入水平[25]。根據積極情緒拓展一建構理論[2],隨著個體積極情緒水平的提升,其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因此會在學習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26]。
(五)研究假設
梳理過往文獻發現,感知學校氛圍、基本心理需要和積極情緒兩兩呈相關關系8,9],且感知學校氛圍、基本心理需要、積極情緒三者對學習投入均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11,27-28]。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設,并構建研究模型(見圖1)。
圖1研究模型
H1:感知學校氛圍正向預測初中生學習投入。H2:感知學校氛圍通過基本心理需要對初中生的學習投入產生影響。H3:感知學校氛圍通過積極情緒對初中生的學習投入產生影響。H4:基本心理需要和積極情緒在感知學校氛圍對初中生學習投入的影響中起鏈式中介作用。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采用問卷調查法,按照方便取樣原則,選取S市兩所初中三個年級的學生,共發放問卷700份,回收有效問卷676份,問卷有效率為 96.57% 。其中,男生331人( 49% ),女生345人( 51% );初—372人,初二151人,初三154人,被試年齡為12~15歲。
(二)研究工具
1.中文版學習投入量表
使用方來壇、時勘和張風華[29翻譯并修訂的中文版學習投入量表,該量表共17題,分為活力、投入和專注三個維度,采用7點計分法,總分越高,表明個體的學習投入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 0.84 。
2.感知學校氛圍量表
使用Jia、Way和Ling等編制的感知學校氛圍量表,該量表共19題,包括教師支持、自主機會和同學間支持三個維度,采用4點計分法,總分越高,表明個體的感知學校氛圍越積極。該量表在中美青少年群體中都具有較高的信度,應用廣泛。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 0.94
3.基本心理需求量表
使用劉俊升、林麗玲和呂媛[3修訂的基本心理需求量表。該量表共25題,分為勝任、自主和歸屬三個維度,采用7點計分法,總分越高,表明個體的基本心理需要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 系數為 0.74 。
4.積極情感量表
使用邱林、鄭雪和王雁飛[31修訂的積極情感消極情感量表中的積極情感分量表,該量表共9題,采用5點計分法,測量被試過去一個月內的情緒狀態,得分越高,表明個體的積極情緒越強烈。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 0.89? 0
(三)數據分析
采用SPSS20.0和PROCESS插件進行共同方法偏差檢驗、描述性統計、相關性分析、分層回歸分析和鏈式中介效應檢驗。
三、研究結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法對數據進行共同方法偏差檢驗。結果顯示,第一個因子的變異解釋率為 26.07% ,小于 40% 的臨界值,證明本研究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描述性統計與相關分析
由表1可知,初中生的感知學校氛圍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初中生的學習投入處于中等水平;初中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滿足程度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初中生的積極情緒水平較高。
表1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 N=676 0
相關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變量兩兩之間呈顯著正相關,且感知學校氛圍、學習投入和基本心理需要的各維度都表現出顯著的正相關。
(三)共線性診斷
由表3可知,感知學校氛圍、基本心理需要以及積極情緒的條件指數均小于30;方差膨脹因子VIF值均小于10;容忍度均大于0.3。表明本研究不存在共線性問題,可以展開中介作用分析。
表3共線性診斷結果
(四)鏈式中介效應分析
以感知學校氛圍為自變量、學習投入為因變量、基本心理需要和積極情緒為中介變量,將所有變量進行標準化處理之后,納入PROCESS的模型6,檢驗鏈式中介效應。
由表4和表5可知,感知學校氛圍對學習投入的總效應值為0.50;感知學校氛圍對學習投入的直接效應值為0.23;感知學校氛圍對學習投入的間接效應值為0.27,且 95% 置信區間均不包含0,中介效應顯著,驗證了H1。
表2各變量之間的相關分析( N=676 )
注: *plt;0.05 , ??plt;0.01 , ???plt;0.001 。下同。
表4路徑系數
表5中介效應檢驗
注:Ind1:感知學校氛圍 $$ 基本心理需要→學習投入;Ind2:感知學校氛圍 $$ 積極情緒→學習投入;Ind3:感知學校氛圍→基本心理需要→積極情緒→學習投入。
由表5可知,當基本心理需要和積極情緒作為感知學校氛圍與學習投入的中介變量時,存在三條作用路徑,Ind1的效應值為0.12;Ind2的效應值為 0.06 ;Ind3的效應量為0.10,以上路徑的95% 置信區間均不包含0,表明每條路徑的中介效應均顯著,驗證了H2、H3、H4。
綜上所述,感知學校氛圍對學習投入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基本心理需要、積極情緒在其中發揮的單獨中介作用顯著;基本心理需要與積極情緒的鏈式中介效應顯著。具體的中介效應路徑見圖2。
圖2中介效應路徑
四、討論
(一)感知學校氛圍與學習投入的關系
依據階段一環境匹配理論,三種基本心理需要對青少年早期(如初一學生)最為重要。作為學生重要生活場所之一的學校,若能夠滿足學生需要,將有助于他們的積極發展,對學習投入產生積極影響[1,這些影響也可以用社會控制理論進行解釋,該理論認為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情感聯結對于學生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當獲得來自教師和同伴的自主支持時,學生會認為自己是學校的一員,對學校產生較強的歸屬感,進而認同學校、積極參與學習和其他活動,增強學習的自發性。
(二)基本心理需要和積極情緒的鏈式中介作用
感知學校氛圍積極與否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基本心理需要的主要功能是激發個體的內在動機,促使他們參與學習活動和任務。當需要得到滿足時,學生會認為學習行為是自我決定的,從而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任務中。依據自我決定理論,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還能夠幫助個體積極發展、改善對自身的評價和生活滿意度,并產生更多的積極情緒[24]。積極情緒能夠幫助個體維持注意力和改善思維品質,促使個體精細地規劃學習任務、積極運用學習策略,進而表現出高水平的學習投入[25]。
五、教育啟示
(一)營造良好學校氛圍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至關重要。教師應秉持尊重、理解和關愛的態度對待學生,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困惑,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鼓勵教師以平等的態度與學生交流,傾聽學生的想法和意見,讓學生感受到被重視。設計小組合作學習項目,讓學生在合作中相互學習和支持,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等。
(二)滿足基本心理需要
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自主性,并且有意識地對學生的自主性進行培養,讓他們能夠主動和獨立地處理自己的事,承擔自己的責任,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自主權。鼓勵學生制定個人學習計劃和目標,并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幫助他們實現目標,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以滿足勝任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交活動,拓展人際關系,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
(三)激發積極情緒
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游戲教學、項目式學習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和互動;培養學生的樂觀心態,引導他們從積極的角度看待問題和挑戰;設立學習獎勵制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六、不足之處與未來研究展望
本研究對感知學校氛圍、基本心理需要、積極情緒、學習投入之間關系進行了研究,可以進一步補充、完善感知學校氛圍與學習投入之間的作用機制,但是依舊存在不足之處有待完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本研究雖然對變量的關系進行了初步研究,但尚未對變量各維度間的作用機制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和探索;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雖然探討感知學校氛圍對學習投入的影響,但是只采取了橫斷研究的方法,未采取縱向研究法;在研究對象方面,本研究中的被試主要來自S市兩所初中,樣本的代表性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同時,本研究中樣本的人口統計學分布并不均衡,在后續的研究中,可以繼續完善樣本群體的結構;從數據分析結果來看,三條中介路徑的效應在感知學校氛圍對學習投入的影響中占到 54% ,這意味著可能存在其他的路徑或其他調節變量,比如人格特質等,可在今后的研究中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周愛保,胡硯冰,劉錦濤,等.青少年社交焦慮與學習投入的關系:意向性自我調節的解釋作用及其年齡差異[J].心理發展與教育,2022,38(1):54-63.
[2]王文,王紓.學習投入研究的知識圖景及趨勢——基于科學引文數據庫的分析[J].教育研究,2021,42(8):78-91.
[3]巢傳宣,周志鵬,大學生學習投入水平與心理健康自殺意念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生,2019,40(1):138-140.
[4]熊紅星,劉凱文,張璟.師生關系對留守兒童學校適應的影響:心理健康和學習投入的鏈式中介作用[J].心理技術與應用,2020,8(1):1-8.
[5]胡銀花,劉海明.大學生壓力感與學業投入的關聯性研究:心理資本的中介效應和調節效應[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20,39(5):100-106.
[6]許有云,周宵,劉亞鵬,等.感知學校氛圍對青少年抑郁的影響: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22(5):860-863.
[7]楊飛龍,李翔,朱海東.感知學校氛圍和青少年社會適應的關系: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模型[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9,27(2):396-400.
[8]李文桃,劉學蘭,喻承甫,等.感知學校氛圍與初中生學業成就:學業情緒的中介和未來取向的調節作用[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7,33(2):198-205.
[9]張俊,高丙成.感知學校氛圍和父母自主支持對小學生學業倦怠的影響: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19(1) :89-96.
[10]Reeve J.How students create motivationally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themselves:The concept of agentic engagement[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3,105(3):579-595.
[11]左燦,齊夢夢,高田田,等.專遞課堂環境下學生的積極學業情緒對學習投入的影響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3(9):91-100.
[12]Fredrickson,Barbara 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J].American Psychologist,2oo1,56(3): 218-226.
[13]L.RD,SuzanneJ,Marjolein Z.,etal.Affective 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sand students'engagementand achievement: A meta-analytic update and test of the mediating role of engagement[J].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017,46 (3):239-261.
[14]林杰,劉衍玲,彭文波.大學生學業情緒與學習投入的關系:學業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20(4):89-96.
[15]KwonK,HanrahanAR,KupzykKA.Emotional expressivity and emotion regulation:Relation to academic functioning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J]. School PsychologyQuarterly,2017,32(1):75-88.
[16]馬娜,張衛,喻承甫,等.初中生感知學校氛圍與網絡游戲障礙: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效應模型[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7,25(1):65-69,74.
[17]徐生梅,蘇學英,曹亢,等.流動兒童感知學校氣氛對學習投入的影響: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J].教育研究與實驗,2021(3):92-96.
[18]KwonK,Hanrahan AR,KupzykKA.Emotional expressivityand emotion regulation:Relation to academic functioning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J]. School PsychologyQuarterly,2017,32(1) :75-88.
[19]張光珍,王娟娟,梁宗保,等.初中生心理彈性與學校適應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7,33(1):11-20.
[20]朱海,宋香,曾練平,等.同伴侵害對易地扶貧搬遷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行為的影響:歧視知覺與體驗回避的鏈式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23,31(4):826-830.
[21]蔣帆,姚昊.家庭背景、感知學校氛圍如何影響學生抗逆力?——基于PISA2018的實證分析[J].基礎教育,2022,19(1):43-53.
[22]余益兵,葛明貴.初中生感知的學校氣氛的特點及其與學校適應的關系:學校態度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18(2):225-227.
[23]譚諍,劉洋,涂鵬.父母自主支持對流動兒童學習投入的影響: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J].基礎教育,2021,18(1):73-80.
[24]李溫平,郭菲,陳祉妍.社會支持對青少年親社會行為的影響:鏈式中介模型[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9,27(4):817-821.
[25]鮑旭輝,黃杰,李娜,等.主動性人格對學習投入的影響:領悟社會支持和積極情緒的鏈式中介作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22,20(4):508-514.
[26]劉在花.學校氛圍對流動兒童學習投入的影響—學校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18(1):52-57.
[27]曹新美,劉在花.流動兒童學校適應在學校氛圍與學習投入之間的中介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18(8):74-79.
[28]王峰,陳昊,楊偉星.感知學校氛圍對大學生學習投入的影響:情緒智力的中介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7,25(1):101-105.
[29]方來壇,時勘,張風華.中文版學習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16(6):618-620.
[30]劉俊升,林麗玲,呂媛,等.基本心理需求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初步檢驗[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3,27(10):791-795.
[31]邱林,鄭雪,王雁飛.積極情感消極情感量表(PANAS)的修訂[J].應用心理學,2008,14(3):249-254,268.
編輯/李梓萌 終校/衛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