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對軍隊行業領域廉政建設高度重視,多次在中央軍委系列工作會議上作出重要指示,確立了推進行業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遵循。近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會同行業部門堅定扛起使命、強力懲貪肅腐、勇于攻堅克難,重點行業領域各項建設日趨規范,行業風氣逐步向好。
但從近幾年監督檢查、巡視巡察和查處案件情況看,重點行業領域仍然是整肅治理的重中之重。紀檢監察機關在實踐中還存在監督能力不強、手段方法滯后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監督檢查工作質效。一是專業監督能力不強。部分紀檢監察干部對裝備采購、軍需能源、醫療衛生、財務結算等專業領域的技術規范和業務流程還不熟悉,在實施監督時只能依據單位提供的資料進行查閱,缺乏獨特的“洞察力”來識別問題,難以準確發現其中的薄弱點和廉政風險點;有的把不準“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盲目監督沖在一線,干的卻是行業部門應該干的工作。二是監督手段方法滯后。目前全軍大數據監督平臺覆蓋還不完全,仍存在依賴人工查賬、紙質臺賬等傳統方式,在保密問題、網系通聯、信息安全等方面尚需進一步探索,在數字技術運用方面還不夠充分。三是制度執行剛性不足。有的紀檢監察機關因為力量有限,把工作重點放在受理檢舉控告、查處問題線索上,對于監督的重視力度有所降低;有的習慣于專案督導、突擊檢查,而對日常監督有所忽視;有的把某一項或某一個環節的檢查看得很重,沒有做到全方位的跟蹤檢查;有的以事后監督為主,對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選擇性遺忘”。四是履職盡責意識淡薄。部分紀檢監察干部仍受傳統觀念影響,不敢監督的問題持續存在,有的怕一旦查出問題,會影響單位形象和個人發展;有的缺乏主動監督意識,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理原則;有的受到庸俗關系學的影響,產生了只對下級監督而忽視上級、對小事監督而對大事放任、對疏遠的人監督而對親近的人不監督等觀念。五是標本兼治效能弱化。有的紀檢監察機關偏重發現面上顯性問題,忽視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以及問題背后的問題,未堵塞機制漏洞,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效果不彰,沒有跟進做好督促整改、教育警示、以督促建等“后半篇文章”。
習主席在中央紀委二十屆四次全會上強調,要強化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黨委要主動抓、主動管,紀委要把專責監督履行好,聚焦主責、干好主業,各責任主體都要知責、擔責、履責。紀檢監察機關要認清職能定位,強化使命擔當,牢固樹立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理念,通過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深化“三不腐”一體推進,加快實現行業領域海晏河清。
一是強化專業監督能力建設。規范監督檢查標準。紀檢監察機關會同各行業領域專家研討匯編重點領域監督實務手冊,針對裝備驗收、醫療采購等各行業領域基本工作流程、識別要點、必查清單等,編制圖文并茂的操作指引,使監督檢查人員實現照單監督、按圖索驥。推進行業紀檢聯動。建立軍地專家智庫,組建裝備技術、審計財務等專業支援團隊,抽調行業領域業務專家與紀檢干部組成監督搭檔,通過“專業帶紀檢\"模式開展交叉檢查,實戰練兵破解紀檢干部專業知識不足問題。夯實專業能力培訓。定期組織業務監督流程模擬實訓,定期選派紀檢監察干部到裝備研究院所、后勤保障基地開展崗位實踐輪訓,邀請審計專家解析典型案例,熟練掌握需求提報、計劃立項、招標投標、合同履行、審價驗收等環節及廉政風險點,能夠識別采購中存在的價格虛高、虛開套現、收受回扣、圍標串標等典型問題。
二是優化智慧監督工具應用。跨越數據壁壘整合資源。研發軍隊智慧紀檢監察平臺,統合各業務部門如財務、采購、人力等數據庫,著眼關聯監督對象的基礎信息,與國家安全部、網監等部門開展數據協同分析,將數據監控工作嵌入日常具體業務工作。降低監督門檻行使權利。充分引人云會議、匿名論壇、匿名問卷等技術,讓官兵隨時“云”上參與民主監督、行使民主權利、參加民主測評;開發保密安全版的即時取證APP,支持水印拍照、關鍵數據模糊處理功能,建立24小時線索直報通道,著力提高基層官兵參與監督工作效能。織密監督網絡提前預警。在整合數據資源的基礎上,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進行數據分析,并依據行業領域常見問題確定風險等級閾值。針對個人資金流動、家庭關系、股權結構、信訪舉報及問題線索等多個方面的異常行為進行定位,設置紅黃燈分級提醒功能,及時預警違規違紀行為、合同金額異常波動、供應商圍標串標等可能風險。
三是完善監督制度執行機制。切實履行紀委監督責任。紀檢監察機關要準確把握“監督的再監督”這一職能定位,為黨委履行主體責任提供助力,抓好對黨組織和領導干部“關鍵少數”的監督督促,對照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檢查評價指標體系,落實率先垂范、抓源治本措施,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對行業部門落實廉政主管責任加大推力,督促其常態開展行業領域督查檢查和黨風廉政建設形勢分析,抓好總結復盤反思,搞好問題“回頭看”;向基層單位和官兵傳導壓力,強化黨規黨紀學習教育,提高官兵思想覺悟,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建立聯合協同監督機制。構建紀檢監察與審計監督、巡視巡察及行業內部監督之間的溝通與協商機制,針對性地開展專項巡察、突擊檢查和隨機抽查;積極拓展軍地協作聯動聯抓,與地方工信、住建、市場監管等主管部門建立溝通聯系機制,確保聯防聯管、堵塞漏洞。規范行業內部監管機制。紀檢監察機關牽頭與本級的軍事、政治及保障部門協商,明確各部門職責界限,共同制定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將廉政風險防控責任明確到具體崗位,將工作細化到每個人,避免出現由某個人或某一部門單獨決策和管理的情況,督促各部門通過采取網上公示、公告欄張貼等形式及時公開敏感事務信息,及時受理官兵疑問和質詢。
四是深化監督成果轉化運用。強化查案懲腐震懾。堅持對行業領域問題線索優先處置、高效查辦、從嚴懲處,重點嚴查虛報冒領、數據造假、權力濫用等違規行為;對查實案件實名通報曝光,逐級傳達至部隊各級單位;對頂風違紀、性質惡劣的案件,在案發單位召開警示教育大會并同步開展專項整改與作風整肅,推動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域”的綜合治理成效。深挖病灶根源治理。針對發生的案件問題,開展“一案雙查”工作,不僅追究相關當事人責任,還要追溯相關領導及行業部門有關責任。督促原單位和行業部門深度剖析思想教育防線、黨風廉政建設、權力運行與制度執行存在問題,研究相應監管制約措施,堵住制度漏洞。閉環跟蹤整改問效。紀檢監察機關制定問題臺賬,全程跟進督導,通過實地考察、座談交流和電話回訪等多種方式定期對原單位開展“回頭看”;對不能按期完成或未整改的及時通報并約談有關部門領導,對于失職失責、敷衍了事、執行不力的個人嚴肅問責,確保問題整改到底到邊。
【作者單位:國防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