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創業者先前經驗對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的影響

2025-08-17 00:00:00吳周玥周小虎王僑劉晶晶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25年14期
關鍵詞:創業者信念機會

中圖分類號:F272.2 文獻標識碼:A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文章編號:1001-7348(2025)14-0045-12

0 引言

作為雙創的重要載體,眾創空間建設已成為各地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然而,從現實發展來看,各地雙創空間建設側重點不一,系統可持續發展能力良莠不齊[1],且多數眾創空間面臨單向提供服務但是得不到相應回報的窘困。如深圳明星眾創平臺一—孔雀機構,雖與22家聯盟企業建立了生態網絡,但因無法突破價值共創問題而倒閉。

以往研究強調價值共創過程中多主體互動,但是忽視創業人才這一核心主體,尤其缺乏對其心理認知機制的考察[2-3]。因此,本研究從核心主體視角提出,價值共創無法持續的關鍵在于創業者不愿意留在生態系統中繼續投入精力與資源,即生態系統承諾不足。這不僅給眾創空間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后果,而且在微觀與宏觀層面產生一定負外部性。微觀層面,生態系統承諾不足使得創業者不愿意與其他主體深入互動,進而錯失良機;宏觀層面,低水平承諾的創業人才不愿意在團隊中繼續工作、投入資源,這不利于生態系統發展與升級,導致生態系統外溢性不足[4]。Saunders等[5]的研究也指出,近年來中國眾創空間創業者的留存率呈下降趨勢,不利于區域創新創業水平提升。因此,構建生態系統承諾預測指標,進而精準識別何種特征的創業人才能夠為生態系統持續作出貢獻具有重大實踐價值。

既有研究表明,申請入駐眾創空間的創業者大多處于創意或創業初期階段,缺乏市場認可的績效成績單,如交易歷史或業績記錄。因此,在缺乏相應信息的支持下,眾創空間管理者更多根據可觀察信號進行項目篩選與決策。現有研究表明,創業者先前經驗作為一種特殊人力資本,有助于傳遞高質量創業想法[6-8]因此,探討此類創業人才特征與生態系統承諾關系,對于眾創空間管理者篩選申請者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從機會視角考察創業者先前經驗對生態系統承諾的作用機制。以往研究大多從依戀與信任角度探討創業者對創業平臺的認知[9-10],往往忽視了創業過程中獨特因素一—創業機會的作用。創業活動以機會識別與機會評估為開端,這是因為機會是成功開啟創業項目的關鍵,且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機會信念是創業過程的基礎[11]。擁有豐富經驗的創業者更易于識別出嵌入在生態系統內的創業機會,由此產生的機會信念激勵創業者主動創業,進而形成創業者的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同時,該過程中還產生組織依賴[4]。因此,本文將探討機會信念在創業者先前經驗與生態系統承諾中的中介作用。

社會情境認知理論指出,創業認知需要嵌入具體的社會情境,并與特定主體互動[12]。因此,本研究認為生態系統承諾除與個體特征相關外,還與組織特征緊密相關。這一點也與組織承諾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引入生態多樣性這一眾創空間生態特征作為調節變量。生態多樣性是眾創空間區別于傳統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科技孵化器、創業苗圃等)的關鍵特征(賈天明等,2017),體現出眾創空間生態承諾形成過程的獨特性。具體而言,在機會評估與識別階段,高水平生態多樣性意味著擁有更多創業機會,經驗豐富的創業者更易于在環境中識別機會、形成信念;在機會開發階段,高水平生態多樣性意味著資源稟賦優良,機會開發空間更大,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承諾程度。兩階段的支持會共同強化先前經驗與生態系統承諾間的正向關系。相反,部分眾創空間空心化明顯、缺乏入駐企業篩選,導致產業鏈不完整、生態系統要素不足,進而阻礙創業者在眾創空間生態系統中進行機會識別、評估和開發,最終導致生態系統承諾機制的中斷,難以留住人才。綜上,本研究以機會信念為中介變量,以生態多樣性為調節變量,構建一個兩階段調節的中介效應模型,以探索創業者先前經驗與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關系。

基于已有研究,本文的邊際貢獻在于:首先,將承諾理論引入眾創空間研究并為其提供實證工具,進而拓展承諾理論應用情境;其次,從機會視角,為明晰先前經驗與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關系提供新的理論解釋,回應Autio等[13]的關注外部環境對機會信念影響的呼呼,識別出對機會信念具有交互影響的情境因素、個體因素,進一步拓展機會信念研究;最后,從眾創空間管理者角度,提出不僅要積極引入有潛力、能為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的創業人才,而且要通過“筑巢”以“留鳳”,即通過生態多樣性建設形成“人才因生態來,融入生態不愿走\"的積極局面等建議。

1 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1.1 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

承諾理論被廣泛應用于組織行為學和職業心理學研究領域,例如員工與職業的關系(職業承諾)、與團隊的關系(團隊承諾)、與家庭的關系(家庭承諾)。隨著創業活動出現,個體在組織中的角色及二者關系也更為多元化。雖然創業者進入創業組織與普通個體進入組織成為雇員一樣,都是權衡利弊后的結果[14]。但與進入組織的雇員相比,創業過程存在更大責任與風險,其中的認知變化可能不一致。因此,一些學者開始從承諾角度探究創業者的心理認知機制,承諾理論也逐漸被應用于創業者與組織或者系統關系研究。

近年來,國外學者開始從承諾視角,關注孵化平臺組織與區域創業生態系統承諾關系。如Ketan等[4]提出,加速器通過改變創業者信念,促進生態系統承諾形成,但未進行詳細討論以及實證驗證。相比之下,國內主要從依戀與信任角度,關注創業者與創業平臺間的情感紐帶及其作用[9,10]。但這些研究僅聚焦于創業者情感視角,忽視了創業過程中機會的獨特作用,也未考慮承諾產生過程中眾創空間的生態系統屬性。總體來說,關于眾創空間如何在微觀層面促進個體發展、在宏觀層面完善創業生態系統建設的研究仍然有限[4]。因此,有必要基于生態系統的創業觀,探討創業過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本文借鑒Ketan等4的區域創業生態系統承諾概念,提出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將其定義為個體愿意留在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內并為該生態系統付出努力的心理認知。

1.2 研究假設

1.2.1 創業者先前經驗與機會信念

在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演化過程中會催生大量創業機會,由于創業資源有限,生態系統內部存在合作與競爭的雙重關系[15]。此時,機會領先識別對創業者來說至關重要。機會信念被定義為創業者對創業想法的經濟可行性以及滿足市場需求的確定性[16]。機會信念是創業者評估創業想法質量時通過認知形成的,其有助于創業者克服無知、創業不確定性與模糊性懷疑[1]既有文獻強調,人們通常會將特定知識與獲取潛在機會聯系起來,因此創業者知識與技能對于機會信念形成至關重要[17-18]。此外,機會識別發現理論[19]的支持者也認為,擁有先驗知識與經驗是一些人能夠感知機會而另一些人不能感知到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研究認為,創業者先前經驗作為特殊人力資本的重要來源,對機會信念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先前經驗是創業者通過先前工作與學習所積累的知識、技能以及想法,同時,也是創業者結合以往經歷積累的內化、緘默性知識,在減少風險、降低不確定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通常,可從行業經驗、創業經驗、職能經驗3個維度進行解釋與刻畫。首先,擁有行業經驗的創業者一般掌握市場、客戶與服務等信息知識。如果不具有一定領域知識,如行業知識或客戶需求,則可能無法及時洞察生態系統內機會并采取相應創業行動[21]。因此,具備行業經驗與領域知識的創業者可以憑借其獨特的信息優勢,將創業想法變為可行、可操作計劃,確保創業想法與市場需求匹配,進而建立機會信念。其次,擁有創業經驗的個體比新手更熟悉創業過程,在機會不確定性情況下,更易于發現與識別創業機會。這是因為有創業經驗的創業者更能敏銳感知信息價值,從而發現隱形機會并獲取相關知識,進而建立機會信念。最后,創業經驗可為創業者提供企業生產運營、技術研發、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相關商業知識,幫助創業者全面了解創業風險并盡量避免可能遭遇的危機與困境,強化機會信念。總的來說,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創業過程中,創業者先前經驗有助于創業者克服無知,降低創業風險、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產生機會信念。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設:

H1 :創業者先前經驗對機會信念產生積極影響。

1.2.2 機會信念的中介作用

如前所述,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是指個體愿意留在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內并付出努力的一種心理。雖然鮮有研究直接討論生態系統承諾的前因變量,但在組織承諾前因研究中,組織依賴性被認為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4,22]。基于此,本研究認為,準確識別生態系統內創業機會以及擁有強烈的實現信念,有助于增強創業者對生態系統的依賴度,提升創業者的生態系統承諾[4]

機會信念形成意味著創業者從想法階段(具有相關知識和動機)進入行動階段(相信自己識別出機會),即創業活動啟動階段[16]。因此,一旦創業者對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內潛在機會形成強烈信念,就會進一步投身于創業機會開發。由于創業機會嵌于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內,并且生態系統具有開放性、依賴性與合作性等特征,因此創業機會開發必然離不開與生態系統內其他主體的互動[23]。例如,通用資源獲取需要與中介服務機構互動,而專業資源鏈接與獲取需要與同行業企業互動等。換而言之,實現創業機會的強烈愿望驅使創業者主動獲取生態系統內相關創業資源以實現機會開發[24],在這一過程中創業者對生態系統形成一定依賴。進一步地,根據承諾理論觀點一組織依賴性正向促進組織成員形成組織承諾[25]。基于此,本研究認為創業者針對生態系統內創業機會建立的機會信念,不僅會增強個體的生態系統依賴性,而且會促進生態系統承諾形成。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H2 :創業者機會信念對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有積極影響。

如前所述,個體經驗會影響個體信念[26],個體信念會影響意圖實現以及作出的承諾[27]。正如研究假設H1 提出的,特定的先前經驗是創業者機會識別能力的核心。在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內,豐富的先前經驗使得創業者更易于注意/識別出嵌于生態系統中的潛在創業機會并形成機會信念。強烈的機會信念促使創業者主動在生態系統中尋求機會開發資源,進而形成對生態系統的依賴,同時,該過程伴隨個體生態系統承諾形成,即更愿意留存在該生態系統中。因此,本研究認為,利用先前經驗識別生態系統創業機會,進而形成機會信念,有助于提升個體的生態系統承諾。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H3 :機會信念在創業者先前經驗與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間發揮中介作用。

1.2.3 生態多樣性的調節作用

機會共創觀認為,創業機會不僅僅是創業者的個體成果,而是由創業者、利益相關者、外部環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產物[28]。Shepherd等[11]提出,機會信念形成是一個認知密集的過程,表現為個體知識、動機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由此可見,外部環境是除個體特征外,機會信念的重要來源。基于此,本研究引入生態多樣性這一環境特征作為調節變量,將機會信念研究從以個人為中心擴展到個人所處的更為廣泛的社會系統。

相比于傳統孵化器,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更為復雜多元化[29]。因此,生態多樣性是眾創空間區別于傳統孵化器的重要特征之一(賈天明等,2017)。生態多樣性水平越高,表明生態系統中企業種類越多。在高水平多樣性生態系統中,隨著新主體加人和新技術涌現,會帶來更多市場機會[29],這些機會通過不同方式在主體間涌現。此時,擁有獨特經歷的創業者更易于利用“知識走廊\"識別出潛藏的生態系統機會,加之眾創空間內產業鏈完整、中介機構眾多,個體的機會信念更強烈。相反,在低水平多樣性生態系統中,企業類型單一,產業鏈不完善,即使創業者憑借自身經驗識別出機會,但缺乏合作伙伴,導致創業者對生態系統內的機會產生不確定感知,從而降低創業者通過先前經驗直接形成機會信念的概率。基于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設:

H4 :生態多樣性有助于調節創業者先前經驗與機會信念之間的正向關系,即生態多樣性水平越高,創業者先前經驗與機會信念間的正向關系越顯著。

機會信念形成有助于創業者實施機會開發[26]。機會開發是指創業者對具有潛在商業價值的產品、服務進行的運營,該過程需要大量通用與專業性資源。資源充足性是影響機會開發的關鍵要素。新創企業創立時間短,缺乏市場認可,大都面臨資源獲取困難。眾創空間作為創業服務平臺,是創業者獲得資源支持的重要來源之一。眾創空間生態系統一般通過緩沖、連接兩大機制為創業者提供資源支持[30]。因此,從某個角度而言,生態多樣性不僅意味著有更多新機會,而且豐富的資源有助于發揮緩沖、連接兩大功能,保證機會開發成功。

在高水平多樣性生態系統中,園區擁有數量眾多的中介服務機構(如銀行、知識產權機構、投資機構等),眾創空間可通過緩沖機制,幫助創業者獲取更多資金、人力、社會資本等通用性資源,滿足創業機會開發需求。此外,生態多樣性越豐富,園區企業種類越多,由于身處不同產業鏈位置,產業鏈豐富度與完整度也越高,有助于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發揮連接功能,實現資源需求方與資源提供方高效匹配,進一步促進創業機會開發。眾創空間中的豐富信息有助于創業者建立機會信念,而充足的資源有助于創業者進行機會開發。根據社會交換理論,創業者受惠于眾創空間進而產生組織依賴,其傾向通過增加生態系統承諾達到認知平衡。因此,在機會開發階段,生態多樣性越豐富,機會信念對生態系統承諾的正向影響越顯著。

但是,在低水平多樣性生態系統中,中介服務機構數量少,通用性資源不足,產業鏈不完善,專業性資源難以獲取。此時,即使創業者憑借自身經驗識別出潛藏在生態系統中的機會,生態系統的資源稟賦也無法支持創業機會開發,導致創業者在機會開發階段難以獲得相應回報。根據認知平衡理論,當不平衡因素出現時,人們會轉變態度或者采取相應措施以恢復心理平衡。從該角度而言,如果創業者的機會開發目標沒有實現,創業者會傾向減少當前的關系投入而選擇替代關系或替代方案,如尋找更為合適的創業平臺或者利用自身社會網絡資源支持機會開發。這種情況下,創業者會降低生態系統承諾。總體來說,在生態系統多樣性較低時,即使創業者建立了機會信念,也可能無法有效轉化為生態系統承諾。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H5 :生態多樣性調節機會信念與生態系統承諾間的正向關系,即生態多樣性越豐富,機會信念與生態系統承諾間的正向關系越顯著。

1.2.4兩階段被調節的中介作用

研究假設 H3?H4 進一步表現為兩階段被調節的中介作用。具體來說,生態多樣性不僅增強創業者先前經驗與機會信念關系,而且增強機會信念與生態系統承諾關系。換而言之,機會信念的中介作用隨著生態多樣性水平提高而增強。

在機會評估階段,生態多樣性越豐富,新機會越多,越有助于創業者根據自身經驗發現生態系統內的潛藏機會。該過程會助長創業者的生態系統依賴性,同時,促進生態系統承諾產生。此外,生態多樣性會促使創業者建立機會信念。換言之,機會信念形成伴生于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建設。社會交換理論認為,受惠方會承擔與履行回報義務。在生態系統中,創業平臺與創業者之間也遵循互惠原則。具體而言,生態系統提供創業支持,而創業者也愿意為生態系統投入時間與精力,增強生態系統認同感,形成生態系統承諾。

在機會開發階段,生態多樣性豐富意味著中介機構數量眾多,產業鏈完整,能為創業者帶來大量通用性與專業性資源,進一步支持系統內創業者進行創業機會開發。同時,機會信念更易于轉化為生態系統承諾。總體來說,機會評估階段來自生態系統的信息支持以及機會開發階段的資源支持,共同激發創業者對眾創空間契約的承諾以回報組織。基于以上推論,本文提出研究假設:

H6 :創業者先前經驗對生態系統承諾的間接效應,會隨著生態多樣性對創業者先前經驗與機會信念關系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即生態多樣性越豐富,這種正向的間接效應就越顯著。

H7 :創業者先前經驗對生態系統承諾的間接效應,會隨著生態多樣性對機會信念與生態系統承諾關系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即生態多樣性越豐富,這種正向的間接效應就越顯著。

綜合上述分析,本文構建概念模型如圖1所示。

圖1概念模型

Fig.1 Conceptual model

2 研究設計

2.1 量表編制

組織是由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聯系所組成的系統。由于創業生態系統是由多個參與主體及其所處制度、市場、文化和自然環境等要素構成的相互依存、共同成長的動態平衡系統[31],因此具備類組織特征。本研究基于Meyeramp;Allen[32]的組織承諾量表,構建創業情境下的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量表。其中,情感承諾是指認同生態系統價值觀,愿意為該生態系統投人時間與精力;繼續承諾是指創業者擔心離開眾創空間生態系統而蒙受損失,或者找不到更為合適的眾創空間而不得不留在這里,是權衡利弊的結果;規范承諾是指出于責任留在該生態系統內。

2.1.1量表條目生成

本研究嚴格遵循Hinkin[33]的量表開發程序,編制基于組織承諾的生態系統承諾量表,具體包括量表條目生成、量表內容效度驗證、量表CFA檢驗和信度分析等。

(1)量表條目修正與搜集。通過文獻回顧、開放式調查等方法收集創業者與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的原始資料,對資料進行分類、統一和簡化,并請專家驗證相關條目的內容效度,形成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的初始測量條目。其中,開放式問卷調查對象為南京白下高新區5家眾創空間的12位創業者。在對每個受訪者的開放式調查問卷中,提供3種眾創空間承諾類型,讓受訪者結合自身情況選擇最符合的承諾類型,并舉例描述該類承諾的真實感受(要求每位受訪者列舉3個重要感受)。

(2)量表條目提煉。研究團隊的4位成員對開放式問卷資料進行歸類和匯總,得到3類生態系統承諾的條目與出現頻次排序。刪除重復、出現頻次較低的條目,共得到9個關于“情感承諾\"的條目,6個關于“繼續承諾\"的條目,4個關于“規范承諾”的條目。邀請創業管理領域的兩位專家核查每個條目措辭,以確保條目清晰并且有意義。由于部分表述存在重復,“情感承諾\"的條目由9個合并為7個(編碼為 A1-A7 ),“繼續承諾\"的條目由6個合并為5個(編碼為 B1-B5 ),“規范承諾\"的4個條目不變(編碼為 C1-C4. 。

本文問卷數據來自南京白下高新區8個眾創空間內的140位創業者,樣本數量是項目數量的8.75倍。

2.1.2 內容信度分析

為了確保3類生態系統承諾對應的條目具有高度一致性,進一步分析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并以0.70作為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的判斷標準。同時,如果發現某條目刪除有助于增大承諾量表的信度系數,則刪除該條目;各條目與總分的相關系數(corrected-i-temtotalcorrelation,CITC)需要達到O.50。表1結果顯示,3種承諾類型的信度系數均大于0.8,CITC值均大于0.7,說明構建的生態系統承諾量表信度較高。

Table1 Results of the content validity analysis of commitment to the crowd innovation space ecosystem

表1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內容效度分析結果

2.1.3量表結構效度分析

由于量表因子結構明晰,條目隸屬關系也經過充分論證,本研究選擇采用Mplus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

(1)模型構建。正如前文所述,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具備類組織特征,因此根據Meyer 8. Allen[32]開發的組織承諾量表,基于情感承諾、繼續承諾、規范承諾三維度進行模型構建。

(2)刪除不合理測試項。“繼續承諾”因子分析結果顯示, B2 與“繼續承諾”之間的因子載荷系數值為0.223lt;0.3 ,說明對應關系較弱,因此予以刪除。

(3)模型擬合評價。結果發現,模型 x2/df=2.24 ,RMSEM =0.139 , CFI=0.917 , TLI=0.888 ,SRMR=0.053 。根據擬合指數評價標準,該模型擬合指數在臨界值附近,因此考慮對模型進行修正。

(4)模型修正。依據Mplus報告的修正指數, A5 與 A6 顯示為最大的MI值。此外,從理論上看,創業氛圍與創業信心關系密切,邏輯上可行,因此將 A8 與 A9 之間的誤差設為自由估計。修正后的模型 x2/df= 1.53,RMSEM =0. 091 , CFI=0. 947 , TLI=0. 930 SRMR ,模型擬合理想。由此可見,模型修正后擬合指數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5)競爭模型擬合指標對比。3個模型包含三因子假設模型和兩個被選擇模型。表2結果顯示,模型 M0 的擬合度最佳。

表2模型擬合度分析結果

Table2Resultsofmodelfitanalysis

注: ??,? 分別表示 plt;0.01.plt;0.05 。三因子模型:A、B、C;二因子模型: A,B+C ;單因子模型:

2.1.4 效度檢驗

(1)聚合效度分析。構建模型后,利用AVE、CR兩個指標進行聚合效度分析。表3顯示,所有因子的AVE值均高于0.5,CR值高于0.7,說明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指標具有較高的聚合效度。

Table3Resultsofaggregatedvalidityanalysis

表3效度分析結果

(2)區分效度分析。由表4可知,各因子的AVE根號值均大于它們與其它因子的相關系數,說明量表指標的區分效度較高。

表4區分效度分析結果
注:斜對角數值為該因子AVE的根號值

2.2 研究樣本

蘇青C空間是江蘇省重點培育與扶持的創業孵化器,是一個綜合性創業生態體系眾創空間。本研究以蘇青C空間及其內部的部分創業者為樣本。正式調研前,對15位人駐蘇青C空間的創業者進行預調研,根據反饋修正問卷,以保證量表內容效度。正式調研階段,借助《蘇青C空間白皮書》調研項目成果,廣泛收集眾創空間負責人信息,通過郵件發送問卷。正式調研分為兩個階段進行(兩個階段間隔一個月),并對問卷進行編碼處理以保證兩次問卷準確匹配。時點1收集先前經驗、機會信念、生態多樣性及人口統計學信息,時點2收集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信息。在時點1,共發放340份問卷,回收到來自76個眾創空間的289份問卷,回收率為 85% ;在時點2向第一次調查中回答完整的創業者發放問卷,回收到來自62個眾創空間的243份問卷,回收率為 88.36% 。

為確保樣本有效性,按照以下標準篩選樣本: ① 剔除關鍵變量缺失的樣本; ② 剔除缺失信息較多和不符合客觀事實的樣本; ③ 剔除未真正人駐眾創空間的樣本; ④ 由于本研究具有跨層性,剔除同一眾創空間內創業者少于3人的樣本[34]。最后得到來自58家眾創空間的有效問卷205份,回收率為 86.8% 。調研樣本的具體特征如表5、表6所示。

表5創業者樣本基本特征(

Table5Basic characters of entrepreneurs( N=205 )

Table6 Basiccharactersof crowd innovationspaces Δ[N=58 )

表6眾創空間樣本基本特征( N=58 )

2.3 變量測量

為保證問卷回收質量,測量前由研究人員對所選英文量表進行雙向互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與量表原文差異較大的譯句并修改完善,同時,以6點量表( 1= 完全不同意; 6= 完全同意)詢問同意度。

自變量:創業者先前經驗。借鑒薛紅志等[35]、Stuart等[36]的量表,采用3個維度,即創業經驗、行業經驗、職能經驗,共有9個題項,示例題項如“創業前工作行業與創業企業所在行業很吻合”。

中介變量:機會信念。采用Grégoire[1開發的量表,采用兩個維度,即與目標市場的擬合度、機會可行性,共有5個題項,示例題項如“創新方案能夠用于解決所在市場的問題”。

調節變量:生態多樣性。借鑒潘劍英[37]、蔡義茹[29]的研究成果,共設置4個題項,示例題項如“企業在眾創空間內部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鏈”。

因變量: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采用本研究編制的三維度量表。

控制變量:在已有文獻基礎上,選取性別、年齡、教育程度、企業年齡、所處行業、企業人數規模作為控制變量。此外,控制了影響承諾水平的組織特征,如眾創空間區域分布、級別、成立年數、類型(綜合化/專業化)、規模(占地面積)。其中,一個眾創空間有可能擁有不同等級認證,這里取最高級。

2.4 數據分析方法

本研究為嵌套設計,因此通過Mplus8.0建立多水平結構方程模型(MSEM)以檢驗假設。首先,將創業者先前經驗、機會信念、生態系統承諾代人多水平結構方程模型的個體層級,將生態多樣性代人多水平結構方程模型的團隊層級。其次,由于生態多樣性是由個體層級評價結果聚合產生的,因此需對生態多樣性進行聚合分析。結果表明,生態多樣性的 ICC(1)=0.527gt;0.05 .ICC(2)=0.985gt;0.5,Rwg=0.90gt;0.7, ,均滿足聚合要求。單因素方差分析中,生態多樣性的組間均方存在顯著差異( F=65.730 , plt;0.01) 。以上結果表明,將生態多樣性聚合至眾創空間層級是可行的。

3 實證分析

3.1 同源方差檢驗

由于本研究依賴創業者的自我報告數據,因此可能存在共同來源或共同方法偏差問題。通過Harman單因素檢驗方法,檢驗研究樣本數據是否存在同源方法偏差。結果顯示,第一主成分因子只解釋了 24.47% 的方差變異量,小于 40% ,說明不存在顯著的共同方法偏差問題。

3.2 驗證性因子分析

對創業者先前經驗、機會信念、生態系統承諾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如表7所示。可以發現,三因子模型與樣本擬合最佳且各項擬合指標均達到可接受水平 (Υ2/df=2. 492,RMSEA=0. 085,CFI=0. 978, ,TLI=0.971,SRMR=0.027? ,表明本研究模型具有較高的區分效度。

3.3 相關性分析

表8展示了變量均值、標準差和相關系數。其中,個體層面相關系數顯示,創業者先前經驗與機會信念(r=0.511,plt;0.01) 、生態系統承諾 (r=0.456,plt; 0.01)均顯著正相關。眾創空間層面的相關系數顯示,眾創空間級別、空間年齡、類型與規模均顯著影響生態多樣性。

表7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

Table7 Resultsof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
注:單因子模型:先前經驗十機會信念十生態系統承諾;二因子模型:先前經驗十機會信念、生態系統承諾;三因子模型:先前經驗、機會信念、生態系統承諾

3.4 假設檢驗

為檢驗假設,本研究通過Mplus8.0構建多水平結構方程模型(MSEM)。標準化路徑系數結果如表9、表10所示。表9顯示,創業者先前經驗與機會信念呈正相關 B=0.411 , plt;0. 01 ),假設 H1 得到支持;機會信念與生態系統承諾顯著正相關( B= 0. 375 , plt; 0.01),假設 H2 得到初步支持。本研究進一步通過程序Bootstrap法檢驗中介路徑的顯著性。由表11可知,創業者先前經驗通過機會信念對生態系統承諾的間接效應 a?b=0,210 ( plt;0. 01 ,置信區間為[0.139,0.303」,區間內不包含0且間接效應系數顯著,表明機會信念在先前經驗與生態系統承諾間發揮中介作用,假設 H3 得證。

為檢驗生態多樣性在創業者先前經驗與機會信念之間的調節效應,以及在機會信念與生態系統承諾之間的調節效應,構建多水平結構方程模型(MSEM)進行檢驗。表9顯示,生態多樣性對創業者先前經驗與機會信念關系的調節作用顯著( B=0.277 , plt; 0.01),假設 H4 得到支持。由表10可知,機會信念與生態多樣性的交互項系數顯著( B=0.108,plt;0.05) ,即生態多樣性在機會信念與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之間的調節作用顯著,假設 H5 得證。

表8各變量描述性分析結果與相關系數

Table8Resultsofvariabledescriptivestatisticsandcorrelations
注:**、 ? 分別表示 plt;0.01.plt;0.05 ,下同;對角線括號內數值表示該變量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數(Cronbach'salpha)
表9生態多樣性在第一階段的調節作用檢驗結果(MSEM分析)

根據Aiken等推薦的簡單坡度分析程序,繪制生態多樣性大于與小于1個標準差的創業者先前經驗與機會信念關系圖。由圖2可知,在高水平生態多樣性下創業者先前經驗對機會信念具有顯著促進作用,假設 H4 成立。同樣,繪制生態多樣性大于與小于1個標準差的機會信念與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關系圖。由圖3可知,在高水平生態多樣性下機會信念對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的促進作用顯著,假設 H5 成立。

通過Mplus軟件,運用Bootstrapping方法進行被調節的中介效應檢驗。將生態多樣性分為高低兩組,通過5000次重復抽樣,得到創業者先前經驗對生態系統承諾的間接效應置信區間,結果如表12所示。可以發現,在低水平生態多樣性下,創業者先前經驗對生態系統承諾的間接效應不顯著(間接效應值為 0.007,95% 的置信區間為 [-0.087,0.102]) ;在高水平生態多樣性下,創業者先前經驗對生態系統承諾的間接效應顯著(間接效應值為 0.301,95% 的置信區間為[0.139,0.462]),說明在高水平生態多樣性下,機會信念在創業者先前經驗與生態系統承諾之間的中介效應更顯著。因此,假設 H6…H7 得到驗證。

表10生態多樣性在第二階段的調節作用檢驗結果(MSEM分析)

表11中介作用分析結果

Table11 Resultsofmediationanalysis
注: ??,? 分別表示 plt;0.01.plt;0.05
圖2生態多樣性在第一階段的調節作用

圖3生態多樣性在第二階段的調節作用

Fig.3Moderationanalysisof ecological diversity in the second stage

表12被調節的中介效應分析結果

Table12 Resultsofmoderatedmediationeffect

表13被調節的中介效應穩健性分析結果

3.5 穩健性檢驗

為保證研究結論的科學合理性,需進行穩健性檢驗。參考現有研究[38],結合問卷收集過程中采集的創業者與生態系統成員互動、投入時間等數據(小時/天),如與創業導師/導師/投資者等主體的交流、參加眾創空間舉辦的各類活動等,將該時間投入作為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的替代性指標進行穩健性檢驗。被調節的中介效應分析結果見表13,可以發現,在高水平生態多樣性下創業者先前經驗對生態系統承諾的間接效應更顯著(間接效應值為 0.183,95% 的置信區間[0.026,0.340]),與先前發現一致,表明本文研究結論具有穩健性。

Table13 Resultsofmoderatedmediationeffect

結論與展望

4.1 研究結論

本文研究了創業者先前經驗與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間關系,以及關系形成的機理與條件。研究發現:第一,機會信念在創業者先前經驗與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間發揮中介作用。第二,生態多樣性發揮兩階段調節作用,同時,生態多樣性越豐富,創業者先前經驗與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間的正向關系就越顯著。其中,在機會評估階段,生態多樣性對創業者先前經驗與機會信念之間的正向關系具有調節作用,這是因為生態多樣性豐富意味著機會多,創業者更易于利用先前經驗進行機會識別與評估,增強機會信念;在機會開發階段,生態多樣性對機會信念與生態系統承諾的正向關系也具有調節作用,這是因為生態多樣化意味著通用性與專業性資源豐富,從而有助于創業者進行后續機會開發。兩階段支持共同強化了先前經驗與生態系統承諾間的正向關系。

4.2 研究貢獻

4.2.1 理論貢獻

本文將承諾理論引入眾創空間研究并提出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概念,從微觀的承諾視角為眾創空間研究提供工具基礎。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屬于一種新興的區域生態系統,目前該類研究仍處于理論構建階段,且大多圍繞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構建策略(張超等,2019)、演化邏輯[39]與運行形式[40]等,重點關注宏觀層面從0到1的生態化過程分析。創業者作為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的核心主體,其態度與行為對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具有關鍵作用。然而,少有研究從創業者的微觀心理角度研究眾創空間生態系統[2-3]。基于此,本研究在Ketan等[4]關于區域生態系統承諾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概念,為探索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演化機理提供工具支持,并拓展承諾理論應用情境。同時,本研究也回應Ketan等[4]關于進一步探索眾創空間對創業者認知方面作用機理的呼呼,對區域創業生態系統演化過程研究進行了理論補充與完善。

本文基于機會視角,打開了創業者先前經驗與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間的作用“黑箱”,為明晰創業者與眾創空間這類創業平臺關系提供了新的解釋。現有的創業者與創業平臺研究多基于依戀、信任等情感視角展開[9-10],而忽視了創業機會是成功開展創業項目的關鍵。本研究從創業機會視角,引入機會信念變量,發現先前經驗有助于創業者識別機會并形成機會信念,該過程進一步塑造了生態系統承諾。本文一方面為解釋創業者與創業平臺關系提供新視角,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創業者先前經驗對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的影響機制。

本文驗證了,從生態系統特征角度拓展了機會信念與生態系統承諾邊界條件的研究。一方面,本研究發現,先前經驗與生態多樣性共同塑造機會信念,這回應了Autio等[13]要求關注外部環境對機會信念作用的呼呼,進一步豐富了機會信念研究。以往關于機會信念的前因研究主要集中于個體認知特征,如知識結構與經驗、注意力模式等[18,41],忽略了機會信念形成是一個認知密集的過程,其特征表現于個體知識、動機與外部環境信息之間相互作用[]。換而言之,較少有研究擴展到個人所處環境或系統層面,但個體所處環境或系統恰恰是外部信息的重要來源[13]。先前經驗與生態多樣性共同增強創業者機會信念,從而拓展了機會信念研究。另一方面,本研究發現,生態系統多樣性有助于強化機會信念—生態系統承諾這一心理過程。以往的眾創空間研究強調其對創業者的資源與服務支持(李燕萍等,2017),本研究發現眾創空間同樣也影響創業者對自身創業活動及所處生態系統的心理認知。這一研究發現回應了楊俊等42將個體體征與客觀環境特征相結合,識別并測量創業情境的呼呼,進一步豐富了創業認知研究。

4.2.2 實踐啟示

(1)本研究發現,創業者先前經驗是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的重要預測變量。眾創空間管理者在遴選入駐創業者時應考慮創業者個體特征與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的匹配度。與創業新手相比,具有創業經驗的個體具備創業思維以及與行業、職能相關的專業知識,有助于降低因個人盲創而為眾創空間帶來的成本損失。

(2)生態多樣性作為促進創業機會識別與開發的關鍵環境因素,影響創業者生態系統承諾形成。因此,眾創空間管理者應強化生態多樣性,完善產業鏈,通過“筑巢\"實現“留鳳”。具體來說,一是依托區域優勢,明確自身產業定位、明晰產業鏈建設需求;二是深入推進眾創空間生態系統專業化建設。例如在招商過程中圍繞主導產業,引進具有強鏈、補鏈、延鏈支撐作用的創新主體,強化主體間內在關聯強度和橫向配套緊密度,優化創業生態環境,促進機會識別與開發。

4.3 研究局限與未來展望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眾創空間生態系統承諾量表編制是基于組織承諾的三維度模型。雖然邏輯上生態系統也是一種類組織,但是其在很大程度上與一般組織仍存在差異。未來可以從生態系統獨特性進行深人研究,對生態系統承諾量表予以進一步完善。其次,本研究數據來自江蘇省,未來研究可以進一步擴大樣本覆蓋范圍,以驗證結論的普適性。最后,本文探討的生態系統屬性是生態多樣性,雖然這是眾創空間區別于傳統孵化器的關鍵特征,但是并不能否認其它生態屬性,如開放性、動態性等在創業認知過程中的作用,未來可以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許素菲.長三角“眾創空間\"調研報告發布[N].浦東時報,2015-07-08.

[2] 胡海波,盧海濤,王節祥,等.眾創空間價值共創的實現機制:平臺視角的案例研究[J].管理評論,2020,32(9):323-336.

[3] 戴亦舒,葉麗莎,董小英.創新生態系統的價值共創機制——基于騰訊眾創空間的案例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8,30(4):24-36.

[4] KETAN G,ROBERT M J,SURESH B. Accelerator ex-pertise:understanding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accelerators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B angalore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18,12(1):117-150.

[5]SAUNDERS T,KINGSLEY J.Made in China:makerspacesand the search for mass innovation[M].London:BritishCouncil,2016.

[6]BECKER-BLEASE,SOHL JR,et al. New venture legiti-macy:the conditions for angel investors[J]. Small BusinessEconomics,2015,45(4):735-749.

[7] COURTNEY,CHRISTOPHER,DUTTA,etal. Resol-ving information asymmetry:signaling,endorsement,andcrowdfunding success [J]. Entrepreneurship:Theoryamp;.Practice,2017,41(2):265-290.

[8]HOWARD M,BOEKER W,ANDRUS JL. The spawningof ecosystems: how cohort effects benefit new ventur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9,62(4):1163-1193.

[9]陳夙,項麗瑤,俞榮建.眾創空間創業生態系統:特征、結構、機制與策略——以杭州夢想小鎮為例[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5,1(11):35-43.

[10]李燕萍,陳武,陳建安.創客導向型平臺組織的生態網絡要素及能力生成研究[J].經濟管理,2017,39(6):101-115.

[11] SHEPHERDD A,MCMULLENJS,JENNINGSPD.The formation of opportunity beliefs: overcoming igno-rance and reducing doubt L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Journal,2007,1(1):75-95.

[12]MITCHELL R K,RANDOLPH-SENG B,MITCHELL JR. Socially situated cognition:imagin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1,36(4): 774-776.

[13]AUTIO E,DAHLANDER L,FREDERIKSEN L. Infor-mation exposure,opportunity evalu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on:an investigation of an online user community[J].Social 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3,56(5):1348-1371.

[14]陳建安,陶雅,陳瑞.創業承諾研究前沿探析與未來展望[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4,36(6):24-31.

[15]張秀娥,徐雪嬌.創業生態系統研究前沿探析與未來展望[J].當代經濟管理,2017,39(12):1-7.

[16] GREGOIRED A,SHEPHERD D A,SCHURER LAM-BERT L. Measuring opportunity-recognition beliefs :illus-trating and validating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J].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201o,13(1):114-145.

[17]HAYNIE J M, SHEPHERD D A,MCMULLEN J S. Anopportunity for me? the role of resources in opportunity e-valuation decision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9,46(3):337-361.

[18] WOOD M S,MCKELVIE A,HAYNIE J M. Making itpersonal:opportunity individuation and the shaping of op-portunity belief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4,29(2): 252-272.

[19]ERIKSON T.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of research:a few comments and some suggested exten-sions[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ol,26(1):12-13.

[20] MACMILLAN I C. To really learn about entrepreneur-ship,let’s study habitual entrepreneurs [J].Journal ofBusiness Venturing,1986,1(1):241-243.

[21]MCMULLEN J S,SHEPHERD D A. Entrepreneurial ac-tion and the role of uncertainty in the theory of the entre-preneur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1):132-152.

[22]馬飛,孔凡晶,孫紅立.組織承諾理論研究述評[J].情報科學,2010,28(11):1741-1745.

[23] 金鈺瑩,葉廣宇,彭說龍.創業生態系統如何激活機會型創業[J].科研管理,2023,44(8):21-30.

[24]DIMOV D. Nascent entrepreneurs and venture emergence :opportunity confidence, human capital, and early planning[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0,47(6):1123-1153.

[25]MOWDAY RT, PORTER LW, STEERS RM. Employeeorganization linkages: 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absen-teeism,and turnoverM]. American:Academic press,2013.

[26]SHEPHERD D A,MCMULLENJS,OCASIO W.Is thatan opportunity? an attention model of top managers' oppor-tunity beliefs for strategic action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7,38(3):626-644.

[27]林穎,張曉君.信念—愿望—意圖邏輯探析[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6,30(3):18-24.

[28]SUN S L,IM J. Cutting microfinance interest rates: anopportunity co-creation perspective [J]. EntrepreneurshipTheory amp;Practice,2015,39(1):101-128.

[29]蔡義茹,蔡莉,楊亞倩,等.創業生態系統的特性及評價指標體系——以2006—2015年中關村發展為例[J].中國科技論壇,2018,1(6):133-142.

[30] AMEZCUA A,RATINHO T,PLUMMER L A,et al.Organizational sponsorship and the economics of place:how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shape incubatoroutcome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20,35(4): 105967.

[31]汪群.眾創空間創業生態系統的構建[J].企業經濟,2016,1(10):5-9.

[32]MEYER JP,ALLEN N J. Testing the \"side-bet theory\"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some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0,69(3):372-378.

[33]HINKIN TR.A brief tutorial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asuresfor use in survey questionnaires[J]. Organizational ResearchMethods,1998,1(1):104-121.

[34]梁燕,趙琛徽.心理所有權如何影響創業團隊內外的知識共享意愿——一項多層次實證研究[J].管理評論,2022,34(4):185-193.

[35]薛紅志,王迎軍,田莉.創業者先前工作經驗與新企業初期績效關系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9,27(6):896-903.

[36] STUART R W,ABETTI P A. Impact of entrepreneurial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on early performance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5,5(3):151-162.

[37]潘劍英.科技園區創業生態系統特征與企業行動調節機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4.

[38]YANG P Y,CHANG Y C. Academic research commer-cialization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diffusion: themoderating effects of entrepreneurial commitment [J]. Sci-entometrics,2010,83(2):403-421.

[39]張延平,冉佳森,黃敬偉,等.專業孵化器主導的創業生態系統價值共創:基于達安創谷的案例[J].南開管理評論,2021,25(3):105-119.

[40]王海花,熊麗君,謝萍萍.創業生態系統視角下眾創空間運行模式研究——基于國家備案的上海眾創空間[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222-231.

[41]PER,DAVIDSSON.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and theentrepreneurship nexus:a re-conceptualization [J]. Journalof Business Venturing,2015,30(5):674-695.

[42]楊俊,張玉利,劉依冉.創業認知研究綜述與開展中國情境化研究的建議[J].管理世界,2015,31(9):158-169.

(責任編輯:胡俊健)

Impact of Prior Experience of Entrepreneurs on Commitment to Crowd Innovation Space Ecosystem : Two-Stage Moderating Effects of Ecological Diversity

Wu Zhouyue1'2,Zhou Xiaohu12,Wang Qiao3,Liu Jingjing1,2 (1.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Institute for Digital Economy,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o94,China; 3.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iyang 550o25,China)

Abstract:Asacrucialvehicle for\"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theecosystemizationof crowd innovation spaces has become a vital means for implementing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cross regions.However,while much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promo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rough ecosystem construction,the sustainability capacities of various ecosystems vary considerably in reality. Existing research has emphasized the macro mechanisms of multi-partyinteractioninthevalueco-creation process,butithasoverlookedtheproactiveroleofentrepreneurialtalents, particularlytheir psychologicalcognitive mechanisms.Thus,this study,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ofcoreactors,positsthatthe keytosustainingvalueco-creationliesinentrepreneurs‘unwilingness toinvesttimeandresources in theecosystem,i.e.,insufcient ecosystemcommitment;theexplorationof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sprior experiences and ecosystem commitment,which hold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crowd innovation space managers in applicant selection.

Following thecognitive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in a social context,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prior experience and ecosystem commit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of opportunity. Firstly,the scale of commitment to the crowd innovation space ecosystem is compiled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Secondly, 205en? trepreneurs from 58 crowd innovation spaces a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amples foranempirical test.This study is a nested design;therefore,the hypotheses are tested by buildinga multileve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MSEM) through Mplus 8.0.Theresults showthat(1) entrepreneurs'prior experienc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commitmentto crowd inovation spaces;(2)opportunity belief plays a mediating role between entrepreneurs'prior experience and commitment to ecosystem;(3)thetwo-stage moderating effectof ecological diversitysupportsentrepreneurs'identificationand development of opportunities within the ecosystem through previous experience,which together stimulate their commitment to the ecosystem.

This study sheds light on the mechanisms of co-action between entrepreneurs' prior experience,a particular human capital,andecological diversityinrelation totheircommitmenttoecosysteminthree aspects.Firstly,itintegratescommitment theory into the study of crowd innovation spaceand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commitment to crowd innovation space ecosystem,oferingamicro-level commitment perspectiveasa foundational too for crowd innovation space research.Secondly,this study,fromanopportunityperspective,opens the\"blackbox\"between entrepreneurs priorexperiences and ecosystem commitmentin crowd innovation spaces,providing new explanations for the relationship mechanisms between entrepreneurs and such entrepreneurial platforms.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s and entrepreneurial platforms has oftenbeen approached from the emotional perspectives of atachment and trust.One overlookd aspectisthat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iscrucial for the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of entrepreneurial pro jects.Finaly,the studyvalidates thetwo-stage moderating efectof ecologicaldiversity,extending the boundaryconditions of opportunity beliefs and ecosystem commitmentfrom an ecosystem characteristic perspective.Specifically,this paper responds to Autios calltofocus onthe modifying roleof theexternalenvironmentonopportunity beliefs by identifying theinteractiveefectsofsituationalandindividualfactors onopportunitybeliefs,furtherexpanding thestudyofopportunity beliefs.

Further,regarding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prior experience and ecosystem commitment,managers of crowd innovation space should consider the alignment between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ntrepreneursand thecharacteristics of thecrowd innovation space ecosystem when makingdecisions regarding entrepreneur selection for admision.Compared with \"noviceentrepreneurs\",individuals with 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 have an \"entrepreneurial mindset\"and specialized knowledge of the industryand function,which avoids the unnecessrycostof immature entrepreneurship to crowd innovation spaces. Secondly,as a key environmental factor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ecological diversity influences the formation of entrepreneurs’ecosystem commitment.Therefore,crowd innovation space managers should enhance ecological diversityand improvetheindustrial chain to foster anenvironmentconduciveto attractingand keeping talented individuals throughthe strategyof improving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the industrial chain.

KeyWords:Prior Experienceof Entrepreneurs;Opportunity Beliefs;Ecological Diversity;Commitment to Ecosystem; Crowd Innovation Space

猜你喜歡
創業者信念機會
李志飛:當所有人沉迷大模型時我看見了裂縫里的光
中國商人(2025年14期)2025-08-19 00:00:00
朱瓏:依圖科技聯合創始人垂直領域藏著小公司的破局點
中國商人(2025年14期)2025-08-19 00:00:00
張磊:投資與創業都需要長期主義的底層邏輯
中國商人(2025年15期)2025-08-19 00:00:00
知信行模式在體育保健學課程思政中的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 996免费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99re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亚洲人人视频|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高清色本在线www| 日韩天堂网|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久久动漫精品|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2020国产精品视频| 午夜a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免费|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www.91中文字幕| 澳门av无码|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色婷婷视频在线|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小视频福利网址|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她的性爱视频|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国产91线观看| 日本www色视频|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播放| 一级毛片基地|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a天堂视频|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欧美www在线观看| 天天色天天综合| 欧美日韩动态图|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午夜国产理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尤物午夜福利视频|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中文字幕伦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在线五月婷婷|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