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剛剛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一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綱要》中提到,引導學生體驗感悟新時代新征程的生動實踐和偉大成就,增加實踐教學比重,充分發揮紅色資源育人功能,支持學生參加紅色研學之旅。對于這一點,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深以為然。
對于年紀尚小的學生來說,言傳不如身教,教師在育人時哪怕講一百句大道理,可能都不如在活動中讓他們親身感受、體驗一次的效果好。《綱要》中強調要對學生“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以此為契機,除了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融入紅色資源外,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帶著學生走出校園,組織他們到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集中研學。通過實地觀看基地展覽的實物、圖片、文字、視頻資料等,詳細了解當時革命歷史,重溫當年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學習他們不怕流血、不怕犧牲的堅貞不屈的精神,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熱情。
教師可以在清明節組織學生去烈士陵園進行掃墓活動,在掃墓前教會學生做小白花,學生在掃墓時佩戴好自已精心制作的小白花,在墓前摘下獻給革命先烈,以莊重的儀式激發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仰和緬懷之情。也可以組織學生去西柏坡參觀紀念館,通過那些珍貴的文物和照片,讓學生穿越歷史,感知中國共產黨在西柏坡時期創立的豐功偉績和鑄就的西柏坡精神。學校亦可以組織學生到北京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隨著國歌奏響,國旗緩緩升起,學生內心震撼,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心靈受到了終身難忘的洗禮,學生深刻認識到國家和民族的強盛。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任重道遠,必須用心用情去做。牢記革命前輩豐功偉績,不忘革命先烈遺志,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代代傳承紅色愛國基因,努力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就讓我們從紅色研學之旅開始吧!
(作者單位:石家莊市長安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