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關鍵時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與英語水平,精心設計適合學生的口語教學活動,逐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口語訓練,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豐富的語言知識,提高口語表達的準確性、邏輯性、生動性和適應性,還能夠深化對相關文化知識的理解,形成和發展英語核心素養。
一、口語表達能力概述
口語表達能力是指個體通過口頭語言有效傳達信息、情感、思想或意圖的能力。這一能力不僅關乎學生的日常交流,也在社交互動與知識討論中起到重要作用。口語表達的基本要素包括語言的準確性、邏輯性、生動性和適應性。要做到表達準確,說者需要用詞恰當、避免歧義,使聽者正確理解自己傳達的信息;要做到表達符合邏輯,說者需要確保表達內容條理清晰、主次分明,聽者能跟上自己的思路;要做到表達生動,說者需要通過豐富的詞匯、恰當的語調變化來增強表達的感染力;要做到表達有適應性,說者需要根據聽者的實際情況和表達的目的,靈活調整表達方式與表達風格。由此可見,口語表達的目的在于交流。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展現自己的綜合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多變的學習與成長環境,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
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學生的英語水平整體提升
口語教學與聽力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都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與記憶能力。在口語訓練中,學生需要靈活運用已經掌握的詞匯、句式,將靜態的語言知識轉化為動態的語言技能。通過反復練習,學生會逐漸克服羞怯情緒,變得敢于開口、樂于表達,并在英語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學生聽、讀、寫等方面的語言能力也會隨之提升。
(二)有助于學生形成文化意識
在口語教學中,學生需要接觸大量學習材料,由此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不同思維方式、表達習慣以及社交禮儀。這種直接的文化觸碰,會使學生看到不同文化的差異,學會尊重不同文化,并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三)有助于學生發展交際能力
在學生具備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后,他們能夠更加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見解,同時也能夠通過溝通、交流有效理解他人的需求。顯然,這樣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
(四)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
在學生順利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后,他們會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實用性,并獲得學習成就感。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教學活動,往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日常交流。這樣做實際上也有助于班級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會使得學生產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
三、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注重語言積累,夯實學生語言基礎
在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時,教師不僅要注重引導學生學習詞匯、表達句式,還需要引導學生學習一定的語法知識,了解英語口語表達的基本規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模仿、背誦、復述、配音、小組討論、辯論等口語表達活動,指導學生吸收新的語言知識與技能,豐富自己的語言素材庫。
學生的詞匯量會影響學生的表達效果。如果學生掌握的詞匯過少,他們很難有效利用所學英語知識描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他們在模仿、背誦、復述、配音、小組討論、辯論活動中的表現也會受影響。這樣累積下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會被嚴重挫傷,英語學習興趣也會下降。為了幫助學生有效積累詞匯、句式、語法知識,教師應當給學生提供一定的資源支架和學習技巧指導。比如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學習拓展詞匯后,鼓勵他們運用這些詞匯在不同的教學情境中表達、交流。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將記不住的詞匯制作成詞匯卡片,并制訂個人詞匯學習計劃,結合記憶曲線科學記憶詞匯[」。
例如,講解外研社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3“Familyties”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著重引導學生積累與“家庭”這一話題有關的詞匯,鼓勵學生借助這些詞匯向小組同伴描述自己與家人之間的溫馨故事,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意。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適量補充拓展詞匯,以便學生完成口語表達任務。教師可以跟學生分享tidyup、clean up、comfort、support等與家庭生活有關的詞匯,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記下自己需要使用的詞匯,并利用這些詞匯與小組同伴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學生可以模仿教材中的文本“Silent Love”,說出“It bringsback my memoryof cleaning up with my mum.”“My mum's love maybe silent.But likea mountain, itisalways there.”“Foryears,my dad drove me to school,no matter it's rainingor sunny.”“My dad's happy about my growth, but hejusthideshiscareinhisheart.”等句子,介紹自己和家庭成員的生活故事,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情感。
總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借助一定的技巧記憶詞匯、句式、語法知識,并開展模仿、背誦、復述、配音、小組討論、辯論等口語表達活動,引導學生在不同情境中使用學到的詞匯和句式,通過反復練習與多次表達積累學習經驗。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夠引導學生將所學英語知識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經歷聯系起來。
(二)布置聽說讀寫任務,指導學生練習口語表達能力
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工程。教師可以借助設計巧妙的聽說讀寫任務,給予學生更多口語表達機會,指導學生科學練習口語表達能力,逐漸養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在實際教學中,聽力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與口語教學不應當是割裂的,教師也不應當讓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語言技能孤立地發展,而應讓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具備綜合性、趣味性,從而推動學生均衡發展[2]。教師可以設置獎勵機制,在學生完成任務后及時給予學生正向的反饋與有效指導,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競爭意識。
例如,講解外研社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3“Foodmatters”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布置精心設計的聽說讀寫任務,引導學生認真玲聽介紹飲食習慣的音頻片段,仔細閱讀說明健康飲食重要性的文本,嘗試記下自己的飲食習慣和自己學到的健康飲食要點,并使用英語和同伴交流自己對于不同食物、不同飲食習慣的看法,給同伴提出合理的飲食建議。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學生隨機分成多個語言學習小組,或者鼓勵學生自行組成語言學習小組。接下來,教師詳細說明聽說讀寫任務:“大家需要在傾聽教師提供的音頻資料和閱讀教材中的文本后,記下一些健康飲食食譜,以及自己對于這些健康飲食食譜的看法。此后,大家需要在小組內討論這些健康飲食食譜,共同確定一個最受歡迎的食譜,并合作寫一段包含這個食譜味道、外觀、制作要點的推介語。最后,每個小組需要派一名代表,上臺介紹最受小組成員歡迎的健康飲食食譜。”在完成這一任務時,學生可以學到vegetablesalad、wholegrainbread等詞匯,還要寫下、說出自己的看法,并和同伴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由此,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會得到充分鍛煉。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設置“快速問答”環節,隨機向學生提問,引導他們回答有關健康飲食重要性、自己喜愛的食物及其原因的問題,使學生有機會鍛煉英語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總之,教師可以通過聽說讀寫任務,引導學生完成綜合性英語學習任務,推動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語言技能共同發展,同時強化學生的英語思維,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開展游戲活動,激發學生表達意愿
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表達意愿,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當寓教于樂,適時組織游戲活動,打造既富有教育意義又不失趣味的學習環境。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注意根據教學內容調整游戲活動的內容與形式,引導學生在不同情境中靈活運用英語知識,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逐步發展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可以發展社交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3]。
例如,講解外研社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2“Morethanfun”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組織交流討論活動,鼓勵學生用英語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自己從興趣愛好中獲得的美好體驗、取得的進步。此后,教師再組織游戲活動,鼓勵學生帶領同伴嘗試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帶領同伴澆花、騎自行車、拉小提琴等,由此體會不同休閑活動帶來的樂趣。
總之,教師可以利用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逐漸適應不同的口語表達場景,并產生使用英語表達自己想法的意愿。
(四)借助生活場景,鼓勵學生多說多練
在開展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常見的生活場景組織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自然而然地應用英語進行溝通與交流。將生活場景與語言教學結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與英語知識建立情感聯結,還能夠讓學生的語言學習過程更有深度、更具生活氣息,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4]。
例如,講解外研社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1“The secrets of happiness”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展示一系列生活場景的圖片,引導學生描述這些圖片中人們的表情和動作,分析這些人為什么看起來很開心。在這一討論環節,教師應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暢所欲言。接下來,教師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入教學主題“Thesecretsofhappiness”。在學生完成基礎學習任務后,教師鼓勵學生畫下或者拍下一個自己感到幸福的生活場景,然后據此和學習小組的同伴分享自己感到幸福的瞬間。
總之,在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靈活運用英語進行溝通與交流,逐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五)融入文化知識,培養學生文化意識
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應當適時融入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文化知識,如風俗習慣、社交禮儀等,將其作為學生口語訓練的素材。這樣做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發展學生跨文化溝通與交流的能力[5]。
例如,講解外研社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6“Thepowerofplants”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補充介紹不同地區的傳統食物,讓學生了解人類與植物的緊密聯系。在學生閱讀Developingideas板塊的文本后,教師可以補充有關人們使用rice制作ricenoodles、使用wheat制作bread、使用corn制作tacos的閱讀文章或者視頻資料,引導學生探究自然地理條件造就的文化差異,以及不同飲食文化的共性。在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后,教師鼓勵學生使用英語分享自己的看法。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跨文化溝通與交流能力。
總之,教師可以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引入文化知識,引導學生結合文化知識學習英語,從而對學習主題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學會從更多視角看待不同的行為、觀念,同時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識。
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注重語言積累、布置聽說讀寫任務、開展游戲活動、借助生活場景、融入文化知識等策略科學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其他方面英語能力發展。除了采用科學的教學策略,教師還需要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的口語表達、交流問題,使學生能在輕松的環境中反復練習口語,逐步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頡愛英.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25(1):36-38.
[2」馬鴻翔.淺談如何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校園英語,2024(44):143-145.
[3]王麗秀,孫仲奎.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思考[J].學周刊,2024(24):101-103.
[4]胡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2024(18):107-109.
[5」曹玉華.核心素養下的農村初中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策略分析[J].名師在線,2024(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