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是學生品德形成和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時期,德育在小學教育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主題班會作為小學德育的重要載體,具有針對性、靈活性和互動性強等特點,能夠集中、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然而,傳統的主題班會形式往往較為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熱情,德育效果有待提升。因此,創新主題班會形式,增強其在小學德育中的實效性,成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主題班會是小學德育的重要陣地,對學生的品德塑造和價值觀形成具有關鍵作用。本文聚焦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會,通過詳細的案例設計,深人探討在小學德育中如何創新主題班會形式以增強德育效果。從前期準備到班會流程再到班會延伸,全面展示創新班會的實施過程,并分析其在激發學生興趣、培養愛國情感、提升綜合素養等方面的積極影響,為小學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實踐范例。
一、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會案例設計
(一)班會主題
“我愛你,中國 探尋祖國的偉大與魅力”
(二)班會目標
1.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壯麗山河和偉大成就,增強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2.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培養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形式,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三)班會準備
1.資料搜集。教師和學生共同搜集與愛國主義相關的資料,包括歷史故事、名人名言、愛國歌曲、圖片、視頻等。例如,搜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科技、經濟、文化等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的資料,如“兩彈一星\"的研發歷程、高鐵的飛速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舞臺上的展示等。
2.學生分組。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負責一個特定方面,進行資料整理和展示準備,如歷史文化組、現代成就組、山河風光組等。每個小組推選一名組長,負責組織協調小組活動。
3.道具準備。準備國旗、國徽、地圖、繪畫工具、小獎品等道具,用于班會中的互動環節和獎勵。
(四)班會流程
1.開場導入。教師播放一段激動人心的愛國主題視頻,如國慶閱兵儀式的精彩片段,視頻中整齊的方陣、先進的武器裝備和人們臉上洋溢的自豪之情,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濃厚的愛國氛圍。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提問:“同學們,看到這樣的畫面,你們心中有怎樣的感受?\"引導學生自由發言,分享自己觀看視頻后的內心觸動,從而自然地引出本次班會的主題一愛國主義教育。
2.知識講解。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解愛國主義的內涵和重要意義。教師結合歷史事件,如抗日戰爭時期,無數中華兒女為了保衛祖國,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捍衛國家的尊嚴和領土完整,讓學生深刻理解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核心,是每個中國人應有的情感和責任。同時,教師介紹一些常見的愛國行為,如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努力學習為國家做貢獻等,使學生對愛國主義有更具體的認識。
3.各小組依次上臺展示他們搜集整理的資料。歷史文化組通過講述古老的神話傳說、四大發明的故事以及詩詞歌賦的魅力,展現祖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一位學生繪聲繪色地講述著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等古老的神話傳說,那些神奇的情節和蘊含的民族精神,一下就把大家帶人了遙遠的過去。接著,另一位學生拿著自制的道具,演示四大發明的原理,造紙術如何讓書寫變得便捷,活字印刷術又怎樣推動了知識的傳播,讓同學們深切感受到祖先的智慧。還有學生吟誦經典詩詞,從李白的豪放灑脫到杜甫的沉郁頓挫,從蘇軾的豁達樂觀到李清照的婉約細膩,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展現詩詞歌賦的獨特魅力,讓大家沉浸在中華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
現代成就組緊隨其后,他們借助精心制作的PPT,用震撼的圖片和翔實的數據說話。一位學生激動地介紹:“神舟系列飛船一次次成功發射,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偉大豐碑,標志著我們在太空探索領域不斷邁向新高度。\"另一位學生則詳細講解嫦娥探月工程的每一步,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如何實現繞月、落月和采樣返回,展現了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卓越成就。還有學生提到5G技術,通過現場演示5G網絡的高速下載和實時高清視頻通話,切實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捷,也為祖國在通信領域的領先地位而自豪。
山河風光組的展示則充滿詩意。他們播放著精心剪輯的視頻,伴隨著悠揚的音樂,一位學生深情描述:“雄偉的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在崇山峻嶺之間,它是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隨著畫面切換,“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展現在眼前,清澈的漓江、奇特的山峰,如詩如畫。講到青藏高原時,同學們仿佛看到了那片廣袤無垠的高原,感受到它的雄渾與壯美。南海的波瀾壯闊,豐富的海洋資源,讓學生對祖國的遼闊海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激發了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各小組展示結束后,臺下的學生紛紛踴躍提問。有的詢問歷史文化中某個典故的詳細背景,有的探討現代科技發展面臨的挑戰,還有的交流山河風光背后的地理知識。在你來我往的問答和交流中,知識得到共享,思想激烈碰撞,學生對祖國的認識更加全面、深人,愛國之情也愈發濃厚。
4.互動游戲開展“愛國知識大比拼\"游戲。
① 分組。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5~8人,推選組長,負責組織討論、舉手搶答和協調分工,確保每位組員都能參與。
② 題目準備。教師提前準備豐富的題目,涵蓋愛國詩詞、歷史事件、英雄人物、國旗國徽國歌知識等,分簡單、中等、困難三個難度層次,分值對應設置為1分、2分、3分。簡單題如“我國國旗上有幾顆五角星”;中等題如“長征途中的重要轉折點是什么”;難題可問“黃繼光犧牲于哪場戰役,具體事跡如何”。
③ 搶答規則。教師念題后,說“開始搶答”,學生舉手。教師按舉手先后順序點小組回答。答題時間限時10~30秒,簡單題10秒,中等題20秒,難題30秒。答對得分,答錯扣分,提前搶答也扣分,保證公平公正。
④ 過程把控。教師把控節奏,解答疑問,維持秩序,引導學生思考。答錯時,教師詳細講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設置計分員,記錄小組分數,用PPT或黑板實時展示。
⑤ 獎勵設置。游戲結束后,按總分排名。第一名小組獲得國旗圖案書簽、愛國筆記本;第二名獲得定制的小國旗、愛國主題便簽本;第三名獲得國旗貼紙、愛國名言書簽。
5.情感升華全體學生起立,共同演唱愛國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在悠揚的旋律中,學生手持小國旗,隨著音樂節奏輕輕揮舞,深情歌唱。歌曲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情感分享,讓他們說一說在演唱歌曲時心中想到了什么,有怎樣的感受。有的學生說想到了祖國的繁榮昌盛,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無比驕傲;有的學生表示要努力學習,長大后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樣的情感升華環節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感,使愛國主義教育真正深入人心。
(五)班會延伸
1.制作愛國主題手抄報
在班會結束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啟手抄報制作之旅。各小組需明確分工,有的成員負責搜集資料,從本次班會學到的英雄事跡、愛國精神內涵等知識人手,同時深入挖掘自己對愛國主義的獨特理解,如在平凡生活中堅守崗位、傳播正能量也是愛國的體現;有的成員負責設計排版,思考如何將文字與圖畫巧妙結合,讓手抄報既美觀又富有邏輯性。手抄報內容還可增添身邊鮮為人知的愛國故事,如小區里的退休教師義務給孩子們講紅色歷史,或是社區志愿者積極參與愛國主題宣傳活動等。通過這一過程,學生不僅能加深對愛國主義的領悟,還能在排版設計、資料整合中鍛煉動手能力與創新思維。各小組完成后可在班級內展示,進行投票評選,激發大家的積極性。
2.開展愛國實踐活動
① 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教師組織學生前往當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歷史博物館、烈士紀念館等,提前聯系基地工作人員,安排專業講解員,為學生詳細講解歷史事件、英雄事跡。在參觀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觀看文物、圖片、影像資料,身臨其境地感受先輩們的愛國情懷和奮斗精神。參觀結束后,教師安排學生撰寫觀后感,分享自己的內心觸動與收獲。
② 慰問老軍人。教師可以聯系社區內的老軍人,組織學生前往他們家中進行慰問。學生可以為老軍人送上鮮花或自己親手制作的賀卡,聽老軍人講述他們當年的戰斗經歷和保家衛國的故事。在交流互動中,學生能夠近距離接觸到真實的愛國事跡,感受老軍人的愛國情懷,還能幫老軍人打掃房間、陪他們聊天,用實際行動表達對他們的尊敬與關愛。
③ 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社區,開展以愛國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如參與社區環境整治,清理衛生死角、鏟除小廣告,以實際行動為建設美麗家園貢獻力量,讓學生明白愛國就是從身邊小事做起;也可以在社區組織愛國主題宣傳活動,向居民發放愛國宣傳資料,普及愛國主義知識,增強社區居民的愛國意識。
④ 舉辦愛國主題演講比賽。教師鼓勵學生圍繞愛國主義主題,結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學習體會以及對未來的展望,自主撰寫演講稿。在比賽過程中,學生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同時從其他同學的演講中汲取不同的愛國觀點,進一步深化了對愛國主義的理解,評選出優秀選手在學校集會時進行演講展示。
⑤ 紅色歌曲傳唱活動。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學唱經典紅色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歌唱祖國》等。通過教唱、分組演唱、合唱等形式,學生可以在歌聲中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激發愛國情感。教師還可以舉辦紅色歌曲合唱比賽,以班級為單位參與,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愛國情懷。
二、主題班會創新形式分析
(一)多樣化的資料呈現方式
傳統的主題班會往往以教師講解為主。而本次班會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收集資料,并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展示,如故事講述、圖片展示、數據呈現、視頻播放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樣化的資料呈現方式使抽象的愛國主義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直觀易懂,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現代成就組展示我國航天領域成就時,播放神舟飛船發射的視頻,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目睹祖國航天事業的偉大壯舉,這種視覺沖擊遠比單純的文字講解更能震撼學生的心靈,增強他們對祖國的自豪感。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資料搜集和展示準備,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明確的任務分工,需要相互協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小組的展示任務。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讓他們學會了傾聽他人的意見,發揮各自的優勢,培養了團隊意識和責任感。同時,小組之間的競爭和交流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人學習中。例如,在“愛國知識大比拼\"游戲中,小組之間的激烈競爭,讓學生為了團隊榮譽全力以赴,在競爭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三)互動游戲與體驗式學習
引人互動游戲環節可以使班會更富有趣味性和參與性。游戲是小學生喜愛的活動形式之一,通過“愛國知識大比拼\"等游戲,將愛國知識融入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以增強學習效果。此外,共同演唱愛國歌曲這一體驗式學習活動,讓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下,全身心地投人情感表達中,加深了對愛國情感的體驗。這種親身體驗的方式比單純的說教更能觸動學生的內心,使愛國主義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四)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延伸活動
班會延伸活動注重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制作手抄報和開展愛國實踐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從課堂拓展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制作手抄報讓學生有機會將自己在班會中學到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創新表達,培養了他們的綜合能力。愛國實踐活動則讓學生在實際行動中踐行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生可以親身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先輩們的愛國情懷;參與社區志愿者服務,學生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體會到愛國不僅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實際行動。
三、創新主題班會的德育效果分析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
創新后的主題班會形式豐富多樣,充滿趣味性和吸引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從資料搜集階段開始,學生就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通過自主探索和研究,深人了解愛國主義相關知識。在班會過程中,無論是小組展示、互動游戲還是情感升華環節,學生都表現出極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主動思考、踴躍發言、積極參與各項活動。這種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參與熱情為德育的有效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通過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偉大成就和壯麗山河,學生對祖國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入,愛國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激發和升華。在小組展示和互動環節中,學生親身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和魅力,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無比自豪。共同演唱愛國歌曲以及情感分享環節,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愛國情感的內涵,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這種強烈的愛國情感將成為學生努力學習、積極向上的強大動力,激勵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三)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
創新主題班會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資料搜集與整理、展示表達、互動游戲等環節,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在制作手抄報和開展愛國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這些綜合素養和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助于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成長,還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促進班級凝聚力和良好班風的形成
在主題班會的準備和開展過程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努力、相互協作,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奮斗。這種團隊合作精神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營造了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班級氛圍。同時,通過對愛國主義精神的弘揚和學習,學生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有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在一個充滿正能量和凝聚力的班級環境中,學生能夠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通過本次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會的案例設計與實踐,我們可以看到創新主題班會形式在小學德育中具有顯著的效果。多樣化的資料呈現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互動游戲與體驗式學習以及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延伸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還有效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促進班級凝聚力和良好班風的形成。在今后的小學德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應不斷探索和創新主題班會的形式和內容,充分發揮主題班會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同時,教師要緊密結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和學生的特點,將愛國主義教育與其他德育內容有機融合,不斷豐富和拓展德育的內涵和外延,使小學德育工作更加生動、有效,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甘肅省榆中縣棲云小學)
編輯: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