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西亞斯學院黨委和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工作實踐中聚焦“青年思政課教師培養成長工程”,探索形成了“一個目標、六項舉措”的“ 1+6, ”青年思政課教師培養成長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聚焦青年思政課教師培養成長目標
4 1+6′′ 青年思政課教師培養成長模式中的“1”,是指“青年思政課教師培養成長目標”。具體內容為:緊緊圍繞青年思政課教師培養成長,不斷完善培養成長制度,健全培養成長機制,落實培養成長措施,促進青年思政課教師教學技能與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實現青年思政課教師快速健康成長,使其盡快成為一名高校優秀思政課教師。
近年來,聚焦青年思政課教師培養成長工程,把青年思政課教師培養成長作為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綜合施策、多措并舉,取得了較好成效。
二、著力青年思政課教師培養成長措施落實
4 1+6′′ 青年思政課教師培養成長模式中的“6”,是指六項“青年思政課教師培養成長措施”。具體內容為:
1.完善培養成長制度。制定《青年教師培養管理辦法》《新人職思政課教師試講驗收考核管理辦法》,以及《思政課教師外出進修培訓管理辦法》等培養成長管理制度。對青年思政課教師的培養目標、培養途徑、培養方法、進修培訓,以及新人職思政課教師試講驗收考核要求等,進行明確規定,為健全青年思政課教師培養成長機制提供了遵循。


2.明確職業發展目標。對青年思政課教師明確提出入職2年內要實現“人人有獎項、人人有課題”的職業發展目標。青年思政課教師依據學院要求,制定本人兩年內教學科研目標任務及完成計劃,同時學院安排由入職時間較早的教師對其進行指導幫扶。據統計,近三年來, 90% 以上的青年教師都實現了教學競賽獲獎、教改科研項目獲批立項的職業發展目標任務。
3.實施結對指導幫扶。經學院遴選確定,人職5年以上的教師指導幫扶1至2名新人職的青年思政課教師,指導幫扶內容包括理論素養提升、教學技能提升和綜合素質提高,指導幫扶效果最終以青年思政課教師的思想政治表現、課堂教學效果綜合評價排名、教學競賽獲獎獎項等級數量,以及獲批立項教改科研項目層次數量等量化指標,作為驗收計量標準。
4.支持學習培訓交流。大力支持青年思政課教師參加線上線下學習培訓和學術交流。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2024年,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思政課教師共計參加校內線上線下培訓93場次,參訓人數2576人次;參加校外線上線下培訓61場次,參訓人數397人次。通過參加學習培訓交流,很好地提升了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和綜合素養。
5.鼓勵參加教學競賽。鼓勵青年思政課教師積極參加各類思政課教學技能競賽、課程創新競賽活動,為青年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提供展示機會和鍛煉平臺。2023年、2024年,馬克思主義學院先后組織思政課教師教學技能“大練兵、大比武、大展示”遴選比賽、“青年教師教學質量達標創優”教學展示比賽、“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創新大賽”初賽、“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等教學技能比賽12場次,參加競賽的青年思政課教師達93人次。
6.激勵參與實踐鍛煉。馬克思主義學院把參加實踐鍛煉活動作為青年思政課教師培養成長的重要方式和基本要求,激勵青年思政課教師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實踐研修活動和實踐能力鍛煉活動。2023年、2024年,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全體青年思政課教師分批次赴蘭考焦裕祿紀念園、林州紅旗渠、安陽中國文字博物館、安陽殷墟博物館,以及井岡山、延安、大別山、鄭州航空港等紅色革命文化、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及改革開放成果教育基地,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研修活動。此外,馬克思主義學院還選派數十名青年思政課教師擔任兼職育人導師,參與住宿書院學生管理工作;遴選多名青年思政課教師作為理論宣講員,為學校“青馬社團”進行理論宣講,使青年思政課教師獲得了很好的實踐鍛煉。
三、青年思政課教師培養成長成績顯著
通過“ 1+6 ”培養成長機制和模式,青年思政課教師的培養和成長獲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提升。馬克思主義學院牢固樹立教學中心地位,聚焦青年思政課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充分利用周三教學教研活動時間,形成了學院、教研室、課程組三級疊加的,以聽課評課、說課磨課、教學展示、觀摩教學、技能培訓等為內容的教研活動模式,大大提高了青年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技能和綜合素質。據統計,2022年至2024年,共有62名青年思政課教師在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中被評為“優秀”,被授予“優秀教師”稱號,青年思政課教師課堂教學優秀率高于學院教師平均水平。
二是教學競賽取得優異成績。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以賽促教、賽教結合、相互促進,鼓勵青年思政課教師參加各類教學競賽活動,經受歷練,積累經驗,磨礪意志,促其快速成長。2022年至2024年,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思政課教師共獲得各類教學競賽獎56項,其中包括全省思政課“大比武”特等獎、一等獎在內的省級教學競賽獎17項、鄭州地方高校思政課教學技能競賽獎11項、校級教學技能競賽獎28項。在2024年全省高校思政課教學技能“大比武”中共獲得3項一等獎,是全省獲得一等獎數量最多的民辦高校。

三是教研科研項目成果豐碩。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教學科研相互促進,教研科研助推教學提升。依據青年教師人職2年內實現“人人有獎項、人人有課題”的職業發展目標,鼓勵青年思政課教師申報承擔各類教改科研項目,取得了較好成績。2022年至2024年,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思政課教師共申報獲批立項各類教改科研項目71項,其中省部級教改科研項目2項、市廳級教改科研項目38項、校級教改科研項目31項。
四是教師綜合素質獲得整體提升。馬克思主義學院除了鼓勵青年思政課教師參加教學展示、觀摩教學、教學競賽等教學活動,還鼓勵青年思政課教師參加實踐研修活動,擔任兼職育人導師和理論宣講員,為其提供鍛煉歷練機會和健康成長平臺。據統計,2022至2024年,共有320余人(次)青年思政課教師參加學院組織的蘭考焦裕祿紀念園、林州紅旗渠、井岡山、延安、大別山等紅色教育基地實踐教學研修活動,有30名青年思政課教師派駐住宿書院教師擔任兼職育人導師,參與住宿書院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20余名青年思政課教師擔任學?!扒囫R社團”理論宣講員,為優秀團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進行理論宣講40余場次,受訓學生人數4000余人。通過上述多種形式的鍛煉磨煉,青年思政課教師獲得了多維度的成長,綜合素質得到了整體提升。
(本文系鄭州西亞斯學院2023年度重點項目“新時代民辦高校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與實現路徑創新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23-XDJ-01)
(作者系院長)
責編: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