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風雨坎坷,今朝山花爛漫。仙桃市沔陽小學教聯體走過了從萌芽、孕育、遇見、共生到逐夢的艱難歷程,成為一束絢麗的教育之光,照亮了師生前行的道路。
聚光而遇,從“我”走向“我們”
沔陽小學教聯體是一個擁有融合型、共建型2種類型、5所成員校的教育大家庭,現有教學班級116個,學生6717名,教師312人。教聯體建設呈現如下特征。
在文化認同上共識。3所融合型學校統一圍繞“三真”文化,確立校風、學風、教風和校訓,提出辦學愿景和學生培養目標。2所共建型學校參照“三真”文化,結合本地本校實際,規劃設計自己的校園文化,在共性中凸顯個性。
在體制創新下共生。教聯體修訂完善了《辦學章程》《三年行動規劃》《教師交流輪崗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指導和規范各成員校建設與發展。教聯體管理體制各有不同,在融合型校區內實行一體化管理模式,在共建型校區內實行協作化管理模式。
在優勢互補中共榮。教聯體以“共同締造”理念為指導,匯聚各成員校不同的優質教育資源,建設示范點,供教聯體內成員校學習。融合型教聯體成員校師資優良,成為學科教學、課程建設的示范;共建型教聯體中的毛嘴鎮第一小學、毛嘴鎮第二小學校園面積大,環境優美,地域特色鮮明,成為學生勞動實踐和仙桃美食文化示范基地。
逐光而行,從“淺灘”走向“深藍”
在推進教聯體建設的過程中,學校追逐光的方向,一步一個腳印,走向遠方,走向深處。
點亮“母”體,成為指引方向之光。一是思想上提升。認真組織學習省、市有關教聯體建設的文件、會議精神,熟悉政策、目標、方法、要求,深刻理解和認識教聯體建設工作的政治意義、現實意義和對學校發展的積極作用,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政策上研究。從條件保障、職稱評優、崗位晉級等方面出臺政策,向支教、走教工作傾斜,提高教師交流的積極性。近年來,教聯體參與交流的教師達126人次,每年超過 10% 的比例。三是行動上落實。學校成立了“麗語行”“橙長空間”“啟輔工作坊”“智趣數學”4個學科名師工作室,制訂詳細的工作計劃,促進教聯體學科教學、班主任管理研究工作落到實處。
點亮“子”校,成為照耀校園之光。一是課程共建設。重構“ 3+X′′ 課程,在教聯體成員校統一推進。在沔陽小學沔街校區培育大課間“沔小四季歌”藝體操、勞動教育課程;在沔陽小學前通路校區培育“小課堂、大世界”思政教育課程和陽光成長評價體系;在沔陽小學黃金大道校區培育校本課程、班本課程,供各成員校參考。二是教學同改革。以“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制訂“十月教科研月”活動方案,統一開展引路課、組內賽課、示范課活動,采取集中與分散、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扎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三是活動齊舉辦。開展校際“真情對對碰”書信聯誼、“童心同畫”創作、研學旅行、“同種一味中草藥”等活動,讓教聯體的學生結成伙伴,增進彼此的認識與了解。
點亮教師,成為啟迪智慧之光。一是“三駕馬車”用力。借助青春有約、導師幫扶、真知引領“三駕馬車”,舉辦“班主任兵法”“真智課堂教學”等一系列培訓活動,激發教師找到自我發展的動力源。二是“四項工程”發力。實施教師基本功技能“三美”工程,促進教師板書美、教學美、語言美;實施教師專業發展“三雁”工程,推動教師新雁學飛、鴻雁爭飛、頭雁領飛;實施教師師德建設“三光”工程,突出支教、送教工作,評選燭光教師、火光教師、星光教師,激勵他們愛崗敬業;實施黨建引領“三崗”工程,設立教學標兵崗、模范崗、示范崗,引領教師比、學、趕、幫。三是“五種比賽”助力。
在教聯體內開展集體備課、作業優化、校本課程設計、班本課程設計和求真校刊教育隨筆五項教學內容比賽活動,點燃教師學習激情。
沐光而生,從“樹林”走向“森林”
教聯體內各成員校仿佛是一片片樹林,在光的沐浴下,競相生長,形成了一片“教育森林”。
學校抱團發展,形成各美其美之景。沔陽小學黃金大道校區的沔陽文化長廊、中草藥展示館、節氣課程等彰顯著學校濃厚的育人氛圍;沔陽小學前通路校區的真趣童年耕讀園、氣象觀測課程、學生陽光成長評價體系以及優質的教學質量,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高度認可;沔陽小學沔街校區樓頂的農耕園、大課間藝體操、身心素質強基計劃、班級“五公”文化建設等已成為學校的品牌;毛嘴鎮第一小學、毛嘴鎮第二小學教學質量、生源鞏固率不斷提升,成為當地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
教師奮勇爭先,形成群雁齊飛之勢。在教聯體競爭氛圍的營造下,教師積極學習,主動作為,涌現出一大批教學標兵。在2024年“仙桃好課堂\"教學大賽中,10名年輕教師取得優異成績;在2024年教學新秀評選中,15名教師被評為“教學新秀”。
學生積極向上,形成陽光成長之態。教聯體內教育教學活動的聯合開展,極大地解決了薄弱學校以往存在的方向不明、動力不足、激情不高、師資匱乏、資源缺乏等問題,有利于他們在教育教學計劃安排、活動策劃組織、工作重點難點等方面做到總體設計、全面安排、有序推進,保障了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教聯體將不斷探索創新、踏實工作,讓優質教育資源的光芒照亮每一所成員校,照亮每一個學生,為學生的未來鋪就陽光大道。
責任編輯/曹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