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風迎面刮著人的臉,潮濕的野草藤撕扯著戰士們的小腿,云越壓越低,一場大雨即將來臨……
青稞面早已吃完,戰士們只好靠挖野菜充饑。漸漸地,那些受過傷的戰士支撐不住了,他們陸續掉了隊。
杜小幸這幾天拉肚子,那種緊迫的痛脹下墜感,讓剛剛十五歲的女孩苦不堪言。她只得避開隊伍,找了個僻靜點的地方。等她解決完再次站起來的時候,哪里還有大部隊的影子?杜小幸這一驚非同小可,她扯開喉嚨使勁呼喊:“哎——有人嗎?\"可茫茫草原,回應她的只有空渺的風聲
雨點落下來,砸在她的頭上臉上,杜小幸深一腳淺一腳地繼續往前走。天黑了,辨不清方向,她只好停下來。她又累又餓,竟坐在草地上睡著了。
暈暈乎乎中,杜小幸又看見了她娘。娘還是活著時的模樣,菜色的臉,深凹下去的臉頰和眼睛,訴說著日子的艱難和苦澀。娘問她:“你在部隊表現得咋樣?”小幸說:“我服從命令,工作積極!\"娘卻臉一沉說:“我怎么聽說你當了逃兵?”“沒有,我沒有!\"杜小幸急得大哭。
“小同志,小同志!你醒醒。\"杜小幸睜開眼睛,只見一個三十歲左右、領導模樣的人站在她面前,關切地問,“小同志,你是哪個連隊的?”杜小幸又驚又喜,她忽地站起來敬禮道:“報告首長,我叫杜小幸,是三連的衛生員。”領導笑了,從兜里掏出半塊毛巾,說:“快擦擦臉吧。”
原來,這位領導名叫李戌凱,是大部隊專門派來尋找掉隊的戰士的
李戌凱從懷里掏出一包青稞面,小心地捧給杜小幸。看著她愉快地吃著,李戌凱父親般笑了。
他們繼續前行,找到的掉隊的戰友越來越多。李戌凱把這支臨時組成的隊伍編成一個連,他是連長,又選出指導員、排長、班長。
李連長走在隊伍的旁邊,他不時地回頭招呼著,給戰友們打氣、加油。
這天休息的時候,李連長請杜小幸給大家唱支歌。小幸不好意思,李連長就自已帶頭唱起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戰友們都加人了合唱,熱血在心底流淌,希望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但食物匱乏仍是最大的難題,看著一個個面黃肌瘦的戰友,李連長心急如焚。這天,他突發奇想,和兩個戰士出去狩獵,蹲守半天,竟弄來了五只野兔。
大家撿柴、生火,準備好好犒勞一下自己。
兔肉終于烤熟了,李連長細心地切著、分著,二十六個人都有了。可細心的戰士們卻發現李連長自己沒有。
大家說,不行不行,我們分給連長點!
李連長笑了,他說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塊兔骨頭歸我了!他邊說邊抓著兔骨頭朝旁邊走去了。
隊伍繼續前行。
一個走在最前邊的小戰士忽然“啊\"的一聲,兩條腿沒在了沼澤里。
“停!停止前進!\"李連長揮手大喊,隊伍立時停住。
李連長安慰掉進泥沼里的戰友,說:“你別動,千萬別動!我們馬上想辦法救你。”
他迅速觀察了一下周邊的情況,然后命令男同志們站好轉向旁邊解下各自的腰帶來。他和指導員挑出結實點的系成一根繩,兩人先拽著試了試,再用水弄濕了,拋向沼澤地里的戰友。眾人合力,一點點往外拉,小戰士終于得救了。大家很興奮,都佩服連長的機智果敢。
隊伍繼續前行,追趕著大部隊。
食物依舊匱乏,有幾個戰士病倒了。有個腿部化膿的小戰士甚至說他不想再拖累大家了。
李連長解下自己腿上的綁帶,給小戰士重新扎好,說:“同志們,大家再加把勁兒,只要克服了眼前的困難,追上大部隊,勝利到達陜北,一切就都好了!”
連長讓大家原地休息。他吩附指導員帶領幾個體質好的戰士去挖野菜,排長班長去撿干柴,他自己和司務長負責生火燒湯。
連長笑著說:“同志們,打起精神來呀!我老李今天要給大家變個魔術,做出一鍋鮮美噴香的食物來!”戰友們將信將疑,不知道他能弄出什么名堂。
水快燒開了,野菜也洗凈放進鍋里了,李連長從懷里掏出三個用樹葉包裹的包包,悄悄放進鍋里。很快,裊裊的肉香便飄了出來。這時,指導員也從懷里摸索出一個小包,那是他攢下的一點炒面,一起倒進鍋里,一鍋鮮美的兔骨頭疙瘩湯就做成了。
大家開心極了!細心的杜小幸,卻望著瘦得不成樣子的連長,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經過整整二十三天的艱難跋涉,在李連長的帶領下,這支由老弱病殘組成的隊伍,竟一個不少地追上了大部隊。
戰友們要各歸各隊了,他們圍著李連長,握手、擁抱,依依不舍。
杜小幸臉上淌著淚,立正、抬頭挺胸,朝著李連長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這輩子,她是不會忘記這個連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