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25)07-0023-05
一、指導思想
本課依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聚焦學生核心素養,融合課堂教學改革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圍繞真實運動情境,深度探索籃球技術結構化演變,挖掘其中的核心與關鍵問題并形成問題鏈,旨在讓課前、課中、課后貫穿自主發現、合作探究、生成建構、拓展創新“四要素”,變革課堂教學方式,助力學生在“學、練、賽”體驗中呈現“五真”課堂(真思問、真探究、真創造、真合作、真展示的新樣態),最終實現運用結構化知識和技能學練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依照2024人教版《體育與健康籃球運動》,設計水平四籃球第2個大單元2~3人配合下攻防技戰術運用學習主題第15課時,整個單元設計圍繞綜合學習目標構建問題鏈,基于單元內容設計適配的任務群,創設情境化、多元化的學習活動。
本節課主要學習籃球—一傳切配合,傳切配合是籃球運動當中最為基礎也是運用最為廣泛的戰術配合之一,該戰術以兩至三人之間的配合為基礎,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跑動切入的時機、反應、速度以及傳球的準確性,達到提升進攻效率的目的。
三、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中學八年級學生,此地學生長期身處海拔2500~3000 米的高原環境當中,身體素質好,自主意識強,尤其喜歡籃球運動,但對于籃球技術掌握的系統性程度有所欠缺。此外,學生身體正處于發育高峰期,在前期大單元學習中已具備基本能力,加上各項身體素質均在不斷提升中,在爭強好勝心理的影響下,對籃球這種對抗類項目興趣高漲。依據學生對籃球的認識理解以及實踐水平在班內開展分層教學,實施同質分組。依據同水平結合原則將班內分為兩類三層五組,A檔1組、B檔2組、C檔2組。
四、目標設定與重難點 突破
基于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進行了問題鏈的設置,促進學生學練賽的生成和目標的達成;為了更好地解決學生學習內容、教學組織、教學方法等方面的重難點,本節課在課程設置上始終貫穿“激活、體驗、生成、應用一四要素”,從而達成學習目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五、創新點
“關注個體差異”實施分層分類教學:兩類三層五組為不同基礎的學生學習成長提供更好的環境和養分。
“加強課程內容整體設計”教學內容循序漸進:遵循從興趣到體驗、從體驗到提高、從學練到比賽、從觀賞到評價的過程,逐步螺旋上升,幫助學生提高籃球技能。
“注重教學方式變革”創設真實比賽情境:在教學過程中,著重課前、課中、課后閉合的學習形式,課中貫穿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方式。
注重自主探究學練,突出學生角色體驗:在比賽中讓部分學生承擔裁判工作,從組織、執裁等不同任務、角色中體驗責任與擔當,為其適應復雜的環境提供機會,實現籃球運動的育人價值,激發學生熱愛籃球運動,為終身參與籃球運動奠定基礎。
六、課時教學計劃
指導教師:江華 范書清
八年級籃球《多種情境下的傳切配合》教學設計



(續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