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顯示,我國多數老年人存在“三高四低”的飲食結構,這種不良的飲食結構導致營養攝入不均衡或營養不良,影響身體正常功能,從而降低生活質量。
“三高”
1.脂肪含量高 我國老年人群脂肪攝入量為每天69.5克。其中,60~74歲為每天68.4克,75歲以上每天59.4克,約有89.1%的老年人脂肪攝入量超過推薦量范圍。脂肪攝入量高,長久下去可造成肥胖,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2.碳水化合物含量高 我國老年人谷類日均攝入量為255.9克,與推薦攝入量每天160~180克相比,九成以上的老年人碳水化合物攝入超標。
3.鈉含量高 我國老年人食用鹽攝入量明顯下降,但鈉攝入量降低卻不明顯。監測數據顯示,老年人日均鈉攝入量仍然高達4988.5毫克,是推薦量的2.5倍。這與居民更多消費高鈉含量的加工食品有關。因為不少調料中含有鈉,如雞精、味精、各種醬類和蠔油等;加工食品中也含有鈉,如餅干、果脯類或蛋糕等。
“四低”
1.蛋白質含量低 一半以上老年人蛋白質攝入量不足。60歲及以上人群蛋白質平均攝入量為每天56.6克,其中,75歲以上僅為每天50.2克,55.4%的老年人蛋白質攝入量未達到推薦量。蛋白質攝入量不足,會加快肌肉流失速度,同時也會影響受損組織修復,因此老年人應多吃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豆類、奶類、瘦肉和蛋類等,必要時需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蛋白粉。
2.維生素含量低 每日平均攝入量遠低于推薦量。比如,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大部分在參考攝入量的一半左右。因此應保證每天吃500克不同種類的蔬菜和200克水果,其中深色蔬菜應占到一半以上,同時也要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谷物。
3.鈣含量低 居民膳食指南推薦鈣攝入量為每天1000毫克。調研數據顯示,老年人平均鈣攝入量為每天344.2毫克,農村老年人僅為每天280.8毫克,約96.8%的老年人鈣攝入量不足。鈣含量不足,易造成骨質疏松。因此老年人應多吃高鈣食物如綠葉蔬菜、魚蝦類和牛奶等,必要時還需補充鈣劑。
4.鉀含量低 我國老年人鉀攝入量僅為每天1600毫克左右,低于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每天2000毫克,鉀鈉比例嚴重倒置。老年人體內缺鉀可影響心臟功能,甚至誘發心臟病,因此應多吃高鉀食物,如香蕉、薯類以及水果等。
若老年人進食量減少30%,還需加強飲食方面管理;若飲食量減少50%,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營養補充,以免導致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