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新興路街道創新實施基層治理“五步議事法”,通過與群眾面對面溝通,做到小事馬上解、大事協商解,積極推廣“向群眾匯報”,將問題清單轉變為幸福賬單,切實實現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評,織就了一張基層治理的暖心網。
多種渠道提議題。新興路街道發揮“線上+線下”雙渠道優勢,全面收集居民意見建議。在線上,借助社區微信群等社交平臺,鼓勵居民隨時反饋生活中的難題;在線下,社工、網格員、樓棟長、單元長與居民圍坐嘮家常、問需求,將一件件生活瑣事記錄在民情日志中,實現民意收集全覆蓋,通過持續走訪與信息收集,形成社區精準服務的“指南針”。
民主研判定事項。對收集到的小事,街道第一時間聯系解決,落實首問責任制,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家的事來辦。對群眾普遍關心、反映集中、急難愁盼的大事、要事,由社區黨支部牽頭,聯系轄區人大代表、街道相關科室、物業企業、居民代表等相關人員,細致梳理、分析研判,將相似的問題“合并同類項”,深入協商議方向、拿措施,提出初步解決方案。
張榜公示開言路。為保障居民知情權與參與權,街道將提出的初步解決方案進行張榜公示,明確事項的責任主體、實施步驟及完成時限等內容,通過社區公告欄、微信群等渠道發布,繼續廣泛吸納居民意見,并接受居民監督反饋,及時完善解決方案,共同推動問題高效解決。
協商匯報達共識。由社區黨支部牽頭,召開“向群眾匯報”專題座談會,邀請群眾代表、人大代表、上級部門、街道辦事處、物業企業等參加,圍繞事項解決方案進行討論,對可行性進行論證,確定解決方案和責任分工,同題共答,真正實現“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轉變,切實把群眾的需求清單轉化為滿意清單。
各方監督交答卷。對會議確定的決議,在社區居務欄內“全透明”張榜公示,動員轄區人大代表、群眾等全流程進行監督辦理,提出意見建議,社區“兩委”及時掌握辦理情況,分析研判和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全面公開整改過程與成果,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評議,以實際成效回應民生關切,向居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五步議事法”的實施,實現了從“群眾提需求”到“群眾評成效”的全流程閉環管理,把工作的“點”落到群眾心坎上,推動一個個民生問題得到解決。“五步議事法”開展以來,先后解決老舊小區改造、城市環境整治、優化營商環境、非機動車停放充電等各類事項53項,受益群眾1.5萬人,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