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傳播
- 紙彈力能挫暴 筆壘亦可卻敵
——《戰時記者》關于“新聞武器論”的研究 - 簡析1927
—1937年的浙江新聞事業 - 把雜志作為引導青年學生的舞臺
——楊賢江對《學生雜志》的革新及其編輯思想 - 民國士人觀影的心路歷程
——基于《余紹宋日記》中觀影筆記的解讀 - 電視專題片概念的迷失與追蹤
- 媒介權力研究中的二元范型及新綜合模式探析
- 輿論監督模式創新與傳媒公共性
——基于溫州市民監督團的探討 - 基于國內外北極報道的極地傳播探索
- 四種媒介的未來肖像
- “艾滋病”隱喻:入侵與污染
——基于一個艾滋病論壇的網絡民族志研究 - 產業融合視域下我國手機傳媒發展路徑分析
- 《中國好聲音》:全球模式節目重構中的國家想象和本土現代性
- 從《主編死了》解讀當下電影譯名的“規范”
- 論香港電視新浪潮的探索價值(1975
—1980) - 電視研究的女性主義視角
——兼評勞拉·斯·蒙福德的女性主義電視研究理論 - 多元社會視野與女性生存關照
——20世紀90年代以來伊朗女性電影導演群體創作掃描 - 恩格斯早期從勞動問題展開的理論創造
——兼論馬恩早期思想的主要契合點 - 論亞里士多德的幸福倫理思想及其當代意義
- 表演雜糅:山水實景奇觀表演的空間編碼
- 傳統文化現代融合的邏輯與路徑
- 基于“AGIL”模型的“翻轉課堂”教學特點研究
——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為例 - 高校亞腐敗案件的定性與處理研究
- 畫論有格當作別樣讀
——評周毅《國畫山水畫論篇章研究》 - 戰后中國對美國電影的批評模式 (1945
—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