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艷萍
摘要:本文首先就創新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必要性進行了探討,之后簡述了創新性學習的實施原則,最后從探究性解決問題型學習策略、研究性解決問題型學習策略兩個方面探究了創新性學習的實施策略,希望對同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生物教學;創新精神;策略
創新是一個使用非常廣泛的概念,因為使用的領域和范圍不同,也因為使用者的不同,有著各種解說。生物學是理論性、實踐性和科學性都很強的綜合性學科,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作為中學生物教師,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如何根據生物學科特點,充分挖掘生物教學內容中的創新因素,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中學生物教學實踐,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一、創新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我國高中生物學教育嚴重滯后,生物學科普遍被認為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在生物教學中過多地強調書本知識和應試能力,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被動學習的現象普遍存在,學生連主動學習的機會都沒有,更談不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主要原因就是學習觀念陳舊,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因此要改變現狀就必須改變學習方式,教師應使學習過程充滿樂趣,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會學”“我能學”,最終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二、創新性學習的實施原則
針對高中生物教學的特點、高中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及我國現階段教育的特點,創新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研究遵循以下教學原則:主體主導原則、求異求優原則、啟發探索原則、實踐操作原則、民主協調原則、成功激勵原則、積極評價原則、允許學生有時間思維原則、暫緩批判原則和允許學生出現錯誤或失敗原則等。
三、創新性學習的實施策略
從理論研究可以看出,創新性學習是一種重視激發和調動學生積極性,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學習方式。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認為生物創新性學習的策略主要有下兩點:
1.探究性解決問題型學習策略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許多問題都需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如何設計并完成實驗,是培養創新性思維和嚴謹科學態度的有效途徑。探究性解決問題型學習充分體現了創新性學習的問題性、過程性、實踐性。它的基本環節是:發現→設計→實驗→評價。①發現:是指發現研究課題并提出問題的過程。問題可以是邏輯思維產生的,也可以是在生活、生產或實驗觀察中發現的。②設計: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推測、想象等方式,使思維沿著不同的方向任意發散,產生眾多的創造性設想,并把設想寫出來,修改整理成為實驗設計。③實驗:學生作好實驗準備,按照自己的實驗設計進行實驗,并對實驗現象、結果進行分析,寫出實驗報告。此環節中教師要巡視,幫助學生及時處理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如實驗失敗,須修改實驗設計,重新實驗。④評價:評價的方式有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學生互評、師生共評等。評價的內容涉及實驗的結果和整個過程。對實驗結果錯誤的同學決不能簡單否定,而應給予更多的啟發和鼓勵,從而提高他們自我評價的信心,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
2.研究性解決問題型學習策略
研究性解決問題型學習的特點是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它強調個人的獨立學習活動,旨在針對某一具體課題,使學生主動參與、投入。教師組織引導,通過學習,真正從研究中學習、學會研究。操作步驟是:課題提出→收集資料、事實→交流、討論→撰寫報告、論文→評價。學生通過交流、研討,學會客觀地分析問題和辯證地思考。①撰寫報告、論文:交流、研討后,學生在書面材料和口頭報告材料的基礎上寫出報告或論文。②評價:評價要貫穿于學習活動的全過程。主要涉及以下四個方面:研究和學習的方法以及技能掌握的情況;在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參與學習的態度;創新精神和實際能力發展情況。
參考文獻:
[1] 趙尚松.近年來“創新教育”研究綜述[J].巢湖學院學報,2005,7(1).
[2] 黃思钅監 .高考理科綜合有創新的幾個實驗[J].生物學教學,2003,28(5).
[3] 石理察.在生物學教學中通過提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生物學教學,2002,27(4).
(作者單位:陜西省戶縣電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