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燕
摘要:現(xiàn)代產品的包裝功能不僅是保護、裝飾商品,也是產品價值的體現(xiàn)。商品的包裝設計成為產品研發(fā)的重要組成部分。現(xiàn)代設計審美價值由于其自身主客體的統(tǒng)一,從而決定了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活動的過程中,要進行綜合地、多角度地、全方位地考慮,這對產品設計審美價值的判斷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設計審美;文化內涵;價值判斷
中圖分類號:F0-0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32-0264-02
21世紀是一個科技飛速發(fā)展,社會不斷變革的信息時代,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消費習慣也發(fā)生著根本性的變化。人們從開始注意商品,逐漸發(fā)展到注重商品的包裝設計,甚至講究起商品的包裝。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導致了消費習性的改變,完美的產品包裝逐步得到人們的青睞,人們通過包裝來熟悉商品、了解商品和認定商品。產品現(xiàn)代設計的審美價值不僅是人類的一種心理需求,而且現(xiàn)代設計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從沒有停止過對設計審美價值的追求,因此,研究其設計審美的價值判斷具有很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審美活動作為人類生命活動的一種獨特形式,是人類對抗宗教、科學乃至極權政治,有效解決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自我焦慮、生態(tài)破壞、政治極權,使人類獲得真正自由和解放的重要途徑。這是因為審美活動主要具有解禁、釋放和裸露自我的解放功能,發(fā)現(xiàn)、肯定和尊重自然的協(xié)同功能,,以及介入、否定和超越社會的批判功能。審美活動的價值在于引導人們正確處理人類與自我、自然和社會的關系,解決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諸多問題。市場競爭加速了產品的更新和升級,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設計的審美價值判斷由實用功能需要的滿足,走向了情感交流、生活理想和詩意追求等多方面、多層次需要的滿足。例如,產品的包裝設計已經成了產品研發(fā)的重要組成部分。現(xiàn)代產品的包裝功能已不僅僅是保護商品、裝飾商品,良好的包裝設計甚至能給人藝術的享受,更是設計審美價值判斷的具體體現(xiàn)。
在商品經濟存在的條件下,產品的設計審美價值作為價值存在的一種形式,同產品的使用價值一樣,是產品價值的承擔者和交換手段,也是產品競爭的重要因素。在其他價值相同的情況下,誰的審美價值越高,誰的產品就會成為市場的寵兒,誰就能獲得較高的利潤。現(xiàn)代產品設計審美處在新經濟與文化的一個交匯點,設計文化在經濟發(fā)展和社會職能作用中地位日益明顯。現(xiàn)代產品設計審美是溝通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橋梁,以適應人們由物質過剩轉向精神不足的新趨勢。現(xiàn)代產品設計審美要適合現(xiàn)代人的不同層面心理和情感需求,注重個性化,體現(xiàn)不同類別的商品設計,使現(xiàn)代商品包裝具備獨立欣賞的藝術魅力。例如,對兩款功能相同色彩不同的產品,它們使用價值相同,所耗費的物化勞動相同。按照價值規(guī)律的要求,兩種不同顏色的產品應以相同的價值出售,色彩符合人們設計審美價值需要的產品賣得快,色彩不符合人們的設計審美價值需要的銷量少。這種情況在商場里隨處可見。同類產品僅僅因為各自的設計審美價值不同而又有不同的價格,說明產品的審美價值對產品價值的實現(xiàn)具有重要的影響。前西德的一位經濟學家在談到社會購買力時說:“有些人購買產品,未必因為實用,常常是為了式樣和裝潢的美觀。”可見,產品的設計審美價值的判斷對產品生產者的命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哲學意義上,有學者從“效應”角度認為審美價值是審美客體對審美主體的一種特定效應,其本質是審美客體對審美主體審美需要的滿足和審美能力的提升[1]。首先,審美價值是審美客體相對于作為審美主體的欣賞者的作用和影響而言的;其次,從審美客體對審美主體的效應上界定審美價值,藝術設計家們也可以按照產生這種效應的內在規(guī)律去創(chuàng)造出新的設計審美價值,使設計審美價值與社會生活實踐活動緊密聯(lián)系起來;最后,從審美客體對審美主體的效應上界定設計審美的價值判斷。
產品設計審美價值的判斷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產品設計審美價值判斷的主體分析
所謂產品設計審美價值的主體,是指實現(xiàn)了產品價值,同時有著內在產品設計審美需要,由于產品設計審美活動是一種特殊的設計審美價值的判斷活動,本質上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價值判斷活動。在判斷產品的設計審美價值時,主體在產品藝術設計審美價值的構成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設計審美需要
設計審美需要是人特有的功能和權利,因而是人的真正的社會需要,它滲透、表現(xiàn)在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在產品的審美活動中,它作為設計審美欲求和購買動力,表現(xiàn)為情感形式,構成產品審美心理機制的基礎動力,以實現(xiàn)內在生命的動態(tài)平衡,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如果與對象的形式相接觸便激活心理機能,從而形成超越日常生活意識的審美體驗。
2.設計審美能力
實現(xiàn)產品的藝術設計審美價值依賴于產品審美價值主體的審美能力,缺乏審美能力的主體是不會懂得審美需要和實現(xiàn)審美需要的,正如馬克思所說:“對于不辨音樂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音樂對它來說不是對象,因為我的對象只能是我的本質力量之一的確認”,主體的感覺器官缺乏審美能力,也就無法辨析音樂的美,同樣也就無法判斷音樂的審美價值。可見,對產品的設計審美能力是實現(xiàn)產品設計審美需要、判斷產品設計審美價值的關鍵。
二、產品設計審美價值客體分析
產品設計審美價值客體是在產品設計審美的活動中與產品審美價值主體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作為客體的一種特殊形態(tài),還具有產品審美活動方面的特殊性。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設計審美的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統(tǒng)一
產品外在表現(xiàn)的設計美和內在質地的美是和諧統(tǒng)一的。質量好且富有藝術感染力的產品藝術設計可使之身價倍增,耐用不耐看的產品難以暢銷,而徒有外表美但質量差的產品縱然一時銷得好,由于缺乏牢固的質量根基,終究落得是一現(xiàn)的“曇花”。
2.設計審美鑒賞美與實用美的統(tǒng)一
消費者對產品藝術設計美的評鑒帶有鮮明的功利性,它總是從個體和群體的切身利益出發(fā)去判別事物,要求產品既要“好看”又要“好用”,花了錢,既可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又能得到物質上的滿足。當然,產品的設計美學價值因條件的變化而發(fā)生轉變:對個人消費者暫時不實用的,對集體、社會的長遠利益卻很有用;有實用價值的產品并不見得都可供欣賞;對于不同審美能力和購買力的消費者來說,對產品的設計審美感受是大相徑庭的。
3.流行美與個體美的統(tǒng)一
流行美反映人們設計審美要求的判斷性,個體美則反映個體審美情趣的獨特性。同一類產品,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兼有這兩種特性。人們常言“物以稀為貴”,而對商業(yè)企業(yè)經營者來說不僅是“稀”為“貴”,還要有“新”則“貴”,“奇”則“貴”,“極”則“貴”等等。兩種功能相近的產品,其中一種產品可以因為巧妙的命名,新穎的款式、別致的裝飾或適宜的顏色等而暢銷。這雖然與企業(yè)的經銷策略分不開,但是,流行美是以個性美為基礎的,是產品的個性美和消費者的特殊審美情趣一拍即合的結果。不過,個性美是流行美的發(fā)源地,任何產品美的流行,都是對個性美的鑒賞和認同中擴展開來的。由此可見,產品美是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在實際市場營銷和消費活動中,受到產品的感染而獲得的思維或價值的認可。
三、小結
產品設計審美的價值判斷由于其自身主客體的統(tǒng)一,從而決定了產品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活動的過程中,要將兩方面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地、多角度地、全方位地考慮,這對產品設計審美價值的判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丹雄,李小魯,黃建榕.關于馬克思勞動和價值內涵的再解讀[J].廣西社會科學,2006,(8):49-53.
[2]蔣培坤.審美活動論綱[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