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愛芳
[關鍵詞]數學 數學教學 創新教學
江澤民同志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進一步號召,全黨全社會都要高度重視知識創新,要堅持創新,勇于創新。創新教學已成為我們教育教學改革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教育是小學生學習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下面就小學數學課堂中創新教學說幾點建議:
一、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創新意識
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的前提是渴望創新,也就是要具有很強的創新意識。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應積極營造強烈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產生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渴望接近、了解這種事物的心理傾向,從而使學生創造性地獲取知識,解決問題。
二、創新教學必須以學生原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
數學知識本身具有系統性、連貫性,新知是已知的延伸,發展和轉化,每個知識都有其生長點,也有與其相關知識的連接點。另一方面,學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學習積極性和一定的生活經驗,這就給學生創新提供了可能。因此,利用學生已建立的認知結構為基礎,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從自己的大腦中檢索并提取相關的知識經驗,進行重新排列組合,聯想遷移,經過同化和順應,從而創造出新的或更復雜的知識結構。所以在創新教學時,必須先研究與新知識相關的知識基礎及生活經驗,有時還要根據需要設計“先行組織者”為學習新知識打下鋪墊,為學生思維的啟動和創新提供可能。
三、創新教學必須依據兒童的認識規律
數學知識的掌握是以學生已有知識為基礎,由具體到抽象,由低層次到高層次發展的過程,低層次的活動成為高層次的分析,研究的結象;而只有到較高層次時,學生才會明白較低活動的意義,產生頓悟,獲得新知,同時形成創造能力。創新教學,必須沿著由具體到抽象,由低到高的順序,引導學生思考、探索,步步為營,建立牢固的知識結構,形成清晰而合理的思路,掌握創新的方法。
以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為例,教學的次序是:
(一)復習相同加數連加的計算,當加數個數轉多時,學生感覺計算麻煩。這時教師提出“相同加數相加,除了用加法算外,還有沒有較簡便的方法?”以鼓勵學生創造出新算法的意愿。
(二)通過擺一擺,算一算,提出加法算式:2+2+2=6 3個23個2 2×3=63+3+3+3=12 4個34個3 3×4=124+4+4+4+4=20 5個45個4 4×5=20
(三)創造新的算法,由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提問:(1)什么樣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計算?(2)用乘法計算有什么好處?(3)觀察上面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加法算式是怎樣改寫成乘法算式的?
四、成功的創造體驗,予以激勵評價
“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蘇霍姆林斯基語)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心靈深處那種強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創造成功情感體驗。因為只有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創造中獲得成功,才會有真正的、內在的、高層次的愉悅,產生強大的內部動力,爭取新的更大的創造動力。
創新教學是素質教學的核心,數學課堂教學應把創新教學放在中心地位,教師要為學生創設知識創新的條件,積極評價學生成功的創造體驗,使創新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得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