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云
摘 要: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向上的情感,可以轉化為學習動機,產生積極的效果。本文從學生自身的潛能以及教師的教學中談如何培養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培養合格的社會人才。
關鍵詞:興趣培養 主動學習 探究意識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并在其中產生積極情緒體驗的心理傾向。因此,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發揮學生自身的潛能,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一)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有當學習者本身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時,才能使整個學習積極起來,具體表現為:學習情緒高,學習意志頑強,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習的動力就是興趣產生的源頭。
(二)從生理角度來講,興趣是學習的內部驅動力。
怎樣才能使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呢?最好的辦法是:首先使學生感到這個學科有價值——即有用。課堂教學中致力于體現物理知識“有用”兩字含義。如在進行“密度測量”教學時,提前讓學生了解密度的應用。目的是使學生先了解密度的應用不僅可以計算質量,而且還可以計算體積,還能鑒別物質。這時有學生提出來:可以鑒別金銀首飾嗎?我肯定地給予了回答,能!這節課就是要讓同學們學習“密度測量”,從而掌握鑒別物質的方法。使學生的好奇心,轉變為強烈的求知欲望。
(三)學習物理有趣味、由于物理知識抽象,而學生抽象思維尚未形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困難較大。為了克服這一困難,在實際教學中,形式要新,即溶知識性于趣味性之中,寓教于樂。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如我在進行“熱傳遞、傳導”一節教學時,為了增加課堂教學中的趣味性,原來試管上部的水雖沸騰了,但試管底部的水仍是涼的,這就是金魚不死的原因。從而導出了熱的良導體及不良導體的概念及分類,也為下一節對流教學做了充分的準備。這種采取生動有趣的實驗教學代替簡單枯燥的概念教學的做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感到學物理有趣。
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鞏固、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之逐步深化
(一)進行科學史教育,提高學生的興趣,為培養他們良好的意志品質打下基礎。
物理學科的發展史是極其生動有趣的。在物理課上老師向同學們講述了牛頓、法拉第、伽利略等物理學家都是在成功和失敗、順利和挫折的斗爭中,以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事跡,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興趣。對于科學的思維方式有了新的認識。
(二)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切實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提高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易轉移,除了認識上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學習中遇到了本人認為所無法克服的困難。因為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還比較低,對一些物理概念、規律及物理量的單位的理解感到困難,這些都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解決,讓學生掌握這些較難掌握的知識。
(三)成功的樂趣,可以強化學生學習的興趣。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之逐步深化,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個教師要以身作則,用自己廣泛的興趣去培養學生的興趣,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去培養學生的意志。總之,只有具備較高非智力水平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備高水平非智力因素的學生。
三、培養學生們的積極感,提高教學效果
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向上的情感,可以轉化為學習動機,用這樣的動機去推動學習,必然會產生積極的效果。另外,在積極向上的情感支配下,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因此情感可以是意志行為的動力,反之,良好的意志品質又可以產生積極健康的情感。
四、實踐教學中體會成功的教學活動
掌握學習和研究物理的方法是邊學邊實驗的學習探索過程,更接近人類認識客觀規律的過程。
在教師指導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興趣(情感領域)、知識(認知領域)、能力(動作領域)等各種心理因素融為一體,使他們在直接參與邊學邊實驗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實驗是獲得物理事實的根據;實驗是檢驗假設真理性的標準;逐步領會科學家是如何通過物理實驗獲得物理事實,并繼而提出概念和得出規律的。
五、實施邊學邊實驗教學的策略
1.根據中學物理教學大綱對能力、技能的具體要求,安排邊學邊實驗的內容。
在物理教學中貫徹“以實驗為基礎”的教學原則,把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采用邊學邊實驗的教學形式,對于大面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吉林北華大學師范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