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萍
摘要:學生管理是民辦高職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化,是保證民辦高職院校全面人才培養工作的關鍵,也是民辦高職院校能夠持續性發展的重要保障。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是民辦高職院校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織保證。本文從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學生管理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探索。
關鍵詞: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建設
學生管理是民辦高職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化,是保證民辦高職院校全面人才培養工作的關鍵,也是民辦高職院校能夠持續性發展的重要保障。民辦高職院校管理隊伍是民辦高職院校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織保證,其建設關系到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效率及效益。因此,如何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成為民辦高職院校的一個重要課題。
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建設的必要性
(一)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迫切要求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
生源質量不理想這主要表現在:第一,智力素質和文化基礎偏低。從入學成績看,民辦高職院校的錄取分數低;從錄取批次看,民辦高職院校通常是最后批次;從招生對象上看,民辦高職院校主要針對成績差的普通高中生和職業中專的學生,還有部分未參加考試的社會生。第二,結構不合理、層次不齊。由于辦學模式的增多,民辦高職院校既有普通高職生,也有自考生,還有成教生,這造成管理任務繁重,管理難度增大。
心理穩定性差,思想波動大一方面,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普遍有失落感,自卑心理比較嚴重,這使學生的心理穩定性比較差,甚至產生扭曲。另一方面,思想卻特別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缺乏辨別力,造成思想波動大。這使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新的挑戰,迫切要求學生管理人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
個性差異大隨著民辦高職院校規模的擴張和辦學模式的增多,學生數量增加,導致不同個性的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他們追求獨立,弘揚個性,這使得學校在注重學生教育管理的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問題,使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更加復雜。
(二)民辦高職院校規范管理的內容之一是學生管理隊伍建設規范化
改革開放以來,民辦教育飛速發展,涌現出一批高質量、有特色的民辦高校。但是,由于在管理上不規范,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對民辦教育的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民辦高職院校意識到“管理出效益”,開始重視學校的規范管理。學校規范化管理涉及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就是加強學生管理隊伍的建設。
(三)民辦高職院校面臨著新環境,學生管理隊伍建設受到挑戰
民辦高職院校規模的擴大學生管理人員要負責處理與學生有關的一切事務,從學習到生活,從教育到管理。隨著民辦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層次越來越多樣化,學生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大幅度增加,這對學生管理隊伍提出新的要求。
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隨著信息網絡的普遍化,上網的大學生越來越多,甚至沉迷于網絡,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更是如此。網絡沖擊著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觀、行為模式等,使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這要求學生管理隊伍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
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輕視學生管理,缺乏必要認識
民辦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然而,長期以來,學生管理工作被認為“不出事就行”,學生管理隊伍成了“保姆”、“消防員”、“打雜人員”。學校從認識上輕視學生管理工作,導致學生管理隊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地位、待遇、晉升、職稱等方面得不到保障,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制約了學生管理工作功能的發揮。
(二)學生管理隊伍結構不合理,缺乏專業化管理人員
民辦高職院校的發展時間比較短,學生管理人員大多來源于應屆畢業生,他們缺乏人生經歷和工作經驗,很難較好地處理工作中遇到的較深層次的問題。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非常繁瑣,工作強度大、收入低,大多數本科畢業生不愿從事學生管理工作,所以,學生管理隊伍主要以專科畢業生為主。從專業結構上看,學生管理人員大多非師范類專業畢業,缺乏必要的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整體素質不高,缺乏專業化管理水平。另外,民辦高職院校不斷擴招,使學生管理隊伍配備不足,影響了學生管理隊伍的合理搭配。
(三)學生管理隊伍的穩定性差
學生管理人員地位低、待遇少、晉升機會少,使學生管理人員體會不到工作滿足感和事業成就感,缺乏身份認同感。同時,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一旦出現問題,學生管理人員承擔100%的責任。雖然前期工作比較努力、小心謹慎,但是一出現問題就全盤否定。因此,很多學生管理人員思想波動比較大,將學生管理工作作為臨時性工作,當作“跳板”,呈現出較高的流動性,這不利于建立穩定的學生管理隊伍。
(四)缺乏必要的培養與激勵機制
隨著民辦高職院校的發展,民辦高職院校已開始注重師資隊伍建設。相比而言,民辦高職院校普遍缺乏對學生管理人員的培養與激勵機制,使學生管理人員感覺個人發展空間較小。因此,學生管理人員在工作中表現出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缺乏工作熱情。
加強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建設的對策研究
專業化、職業化、學術化是學生管理隊伍的突出特征。因此,在學生管理隊伍建設方面應加大力度。
(一)加強對學生管理隊伍建設工作的重視,形成相應的政策保障
民辦高職院校要澄清認識、更新觀念,認識到學生管理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把學生管理隊伍建設放到與師資隊伍建設同等重要的地位。應出臺有利于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的政策,使學生管理隊伍的人員配備、崗位流動、職務晉升、職稱評定、學習深造等一系列問題的日常管理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從而使他們消除失落感和自卑感,樹立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保持學生管理隊伍的長期穩定。
(二)選拔高素質的學生管理人才,構建新的素質結構體系
人員素質是學生管理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學術化最直接的體現。高素質的學生管理隊伍是實施科學的學生管理的保證。因此,要嚴把入口關,所選拔的人才不僅要有相應的心理輔導等知識,還必須對教育學、行政學、法學、管理學等領域有一定的了解;要求不僅要了解學生管理工作的規律,還要熟知民辦高職院校管理的特殊性;以建設學習型、創新型的管理隊伍為目標,構建學生管理人員的素質結構體系,形成一支綜合素質高的學生管理隊伍。
(三)優化學生管理隊伍結構,形成良好的人員流動晉升機制
建立一支具有相應學歷、層次分明的專職隊伍,優化管理隊伍結構,形成老、中、青三結合,學歷層次和專業知識互補;重視對優秀人員的提拔,促進人員流動,以吸引優秀的人才;解決好出口問題,把學生管理隊伍作為學校后備干部培養和選拔的重要來源。
(四)重視崗位培訓,增強實踐能力
為滿足專業化要求,要重視加強對學生管理人員的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不僅要對理論知識進行培訓,還要加強對專業技能的培訓;鼓勵學生管理人員攻讀學士學位,提高整體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要定期召開座談會、經驗交流會等,相互交流經驗,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要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在學生管理工作方面的科研,設立專項課題進行科研立項,以指導實踐活動;提高實踐能力,促進輔導員隊伍建設。此外,還要給他們提供掛職鍛煉、學習考察的機會,不斷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保持管理工作的先進性和靈活性。
(五)健全學生管理隊伍的考核和激勵機制
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考核機制,加強對學生管理隊伍的考核。按照專業化、職業化、學術化的要求,制定相關政策,對考核優秀的實行獎勵,并與職稱評定、職位晉升、薪酬福利提高掛鉤,從而增強他們的工作責任心,充分地調動學生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及創新性。要落實學生管理人員在職稱評定、津貼待遇等方面的決策,拓寬職務晉升和職稱晉升的途徑,以安定人心,穩定隊伍。
民辦高職院校開始由規模建設向內涵建設發展,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綜合素質過硬、業務能力強的專業化、職業化、學術化的學生管理隊伍,對于民辦高職院校培養全面人才、促進其蓬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羅美華.高校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
[2]林峰.民辦高校學生教育與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5,(2).
[3]毛晨蕾,胡劍峰.論民辦高校管理干部隊伍建設[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2006,(6).
作者簡介:
董萍(1982—),女,山東青島人,山東大學2007級在職碩士研究生,山東英才學院管理系副主任,助教,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與民辦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