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偉林
摘要:本文從企業文化建設的角度,論述了政治思想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的密切關系,分析了思想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的途徑,通過分析探討,提出了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現代企業管理理念。
關鍵詞:思想教育;企業文化建設;核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9)08—0196—02
企業文化是一種新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企業要真正步入市場,走出一條效益良好、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環境和諧及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就必須從思想教育入手,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一、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和意義
企業文化是與企業相伴而生的客觀現象,是企業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對于企業的生存和持續具有深刻的影響和作用。目前,企業文化作為一門新興邊緣學科,已經形成了企業現代管理從物質的、制度的層面向文化層面發展的趨勢,被稱為管理理論發展的新階段。企業文化是一種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這三種力量相互融通和促進,形成了企業文化優勢,這是企業戰勝困難、取得經營業績的無形力量。這種力量能夠產生良好的經營效果,無論是在市場上的競爭,還是激勵員工共同奮斗,推動企業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企業文化之所以對企業經營管理起到促進作用,主要是靠其對員工的熏陶、感染、教育和引導。企業文化中所包含的共同理想、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作為一個群體心理定勢及氛圍存在于企業全體員工之中,在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中,員工會自覺地按照企業的共同價值觀及行為準則去從事工作、學習和生活,發自內心地為企業創造財富,這種作用的發揮是無法用數據去度量和計算的。
二、思想教育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從本質上講,企業文化是一種以“以人為本”的思想為基礎、以企業精神為核心、以企業形象為外觀表現、以實現最佳經營管理為目標的企業管理新理念。如何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持續發展,這是每個企業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企業文化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作為一種行為規范和精神力量,是企業管理的一面鏡子,它與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關系。企業競爭力的擁有和維持往往植根于優秀的企業文化,而優秀的企業文化則來自企業對員工進行長期的、持之以恒的思想教育。
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注意企業精神文化教育。精神文化是企業文化體系的核心,企業只有根據自己的特點,提煉出本企業的優秀理念,才能從根本上體現出企業的個性。因此需要培育和創造一種符合企業實際、催人向上、開拓創新、勇爭一流的企業精神,并將這種精神轉變為全體職工的共同行為規范。二是要加強制度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建設要有制度保證,而在這種制度保證中要做到制度文化的創新,企業就要根據自己的理念,不斷推出適應新的競爭形勢的管理制度,用有效的制度來保證思想教育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實施。三是要堅持以人為本。企業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經濟組織,作為企業主體的廣大職工群眾,不僅僅是企業物質文化的創造者,也是企業精神文化的創造者,能否最大限度地發揮廣大職工在企業中的主體作用,直接關系到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敗。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進行思想教育,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通過思想教育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積極因素,以求得企業和個人的共同發展。
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和推動力,沒有良好的企業文化,企業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企業文化對增強企業競爭力的作用體現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導向作用。企業文化的導向包括價值導向與行為導向。優秀的企業價值觀與企業精神,能夠為企業提供具有長遠意義的、寬廣范圍的正確方向,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提供戰略和政策依據。二是凝聚功能。企業文化能使企業和員工的目標明確、協調一致。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把企業的利益和絕大多數員工的利益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集體與個人雙贏的目標。三是約束功能。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為企業確立了正確的方向,對那些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不該做、不能做的行為,常常發揮一種約束作用。約束功能能夠提高員工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和自我約束能力,提高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四是激勵作用。激勵是一種精神力量和狀態,企業文化所形成的企業內部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導向能夠起到精神激勵的作用,將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與激發出來,使員工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提高員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完善的企業文化能給企業的發展和參與市場競爭帶來無限的動力。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員工有很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全體員工的興趣、需要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統一起來,是企業長期持續發展的需要。企業文化所包含的價值觀、最高目標、行為準則、管理制度、道德風尚等內容必須以全體員工為對象,通過宣傳、教育、培訓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統一員工意志,規范員工行為,凝聚員工力量,為企業總目標服務。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企業管理者要成為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者的決心和行動。企業管理者應該帶頭學習企業文化知識,對企業文化的內涵要有深刻的認識,對建設本企業文化有獨到的見解,通過長遠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藝術來感染和影響職工,推動企業文化持續發展。二是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與企業管理工作密切結合。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管理的現實指導意義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質,提高文化管理的導向作用,增強企業的內聚力,激勵職工工作熱情,提高生產效率,提高企業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改善人際關系,樹立企業形象,提高企業聲譽,擴大企業影響。通過文化對管理的先導作用,實現職工與企業的共同目標,使企業不斷提高品位,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三是企業文化必須得到企業全體員工的認同。要增強內部凝聚力和外部競爭力,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必須使職工形成統一的理念,并且貫徹落實。要通過培訓、宣傳等形式,增強職工對企業文化的認識,用企業文化理念指導個人行為,使之符合企業
發展的需要。
四、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進行思想教育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1.重視企業經營活動中的人際關系,培養溝通協作能力?,F代企業文化特別強調團隊精神的重要性,重視員工的溝通協作能力。要構建企業經營活動中的良好人際關系,就需要在企業培訓過程中創設交流與協作的平臺。在培訓過程中,通過培訓師的組織和倡導,鼓勵員工大膽提問,積極溝通,使單獨的個體學習轉變為集體研討,員工的表現欲望獲得滿足,溝通協作能力得以提高,并使員工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最終形成現代企業所需要的團結協作精神。
2.樹立榜樣,典型引導。發揮榜樣的作用是建設企業文化的一種重要手段,這是被實踐證明的行之有效的辦法。石油企業有樹立榜樣、典型引導的優良傳統,上世紀60年代,選樹了王鐵人等特定時期的典型榜樣,形成了“三老四嚴”的大慶精神,鑄就了愛國、奉獻的企業管理理念,對促進石油工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歷史作用。
3.培訓員工接受企業文化。培訓是促使企業文化塑造與變革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培訓讓員工知道什么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有什么作用,新的企業文化對員工有什么要求,從而建立起企業需要的共同理想、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
4.培養共同行為習慣和團體意識。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培養全體員工的共同行為習慣,企業強大的文化魅力一旦將員工培養成一支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優秀團隊,它定然有令必行,戰無不勝;團體意識是企業內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團體意識的形成使企業的每個職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為都看成是實現企業目標的一個組成部分,使他們對自己作為企業的成員而感到自豪,對企業的成就產生榮譽感,從而把企業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體和歸屬。
5.培育共同的價值觀念。企業價值觀念的培養,是思想教育和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價值觀念的培育是通過教育、倡導和模范人物的宣傳等方式,使企業職工樹立正確的、有利于企業生存發展的價值觀,并最終成為全體員工思想和行為的準則。
實踐證明,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加強思想教育對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至關重要的。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走創新發展之路,在觀念上創新,在企業品牌上創新,在人才機制上創新,在科技管理上創新,只有這樣,企業才能興旺發達、持續發展。
The thought education work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JIA Wei-lin
(Manpower R&D Center,Henan oil reconnoiter bureau)
Abstract: This text discusses the political thought education from the angle that the corporate culture constuct with of corporate culture constuct near concern, the path that analyzed the thought to educate to constuct with corporate culture to combine together, pass the analytical study,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the modern business enterprise that promotes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iesmanagement principle.
Key words: thought education;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core competiyion force
(責任編輯/王麗君)